儋州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26潘翠笠苏茂坚苏林梁岳劼
潘翠笠 苏茂坚 苏林梁 岳劼
【摘要】目的:了解儋州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儋州市2562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455人(56.8%)听过生殖道感染,1524人(59.5%)至少知道一种预防生殖道感染的方法;有2377人(92.8%)不知道使用避孕套能够预防生殖道感染,有2113人(82.5%)不知道生殖道感染需治愈后再怀孕。汉族育龄妇女(72.7%) 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42.6%) ,已婚妇女(76.3%) 高于未婚妇女(26.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最高(>75%) ,家庭年收入高的人群明显高于家庭年收入低的人群,25~49 岁育龄妇女(>75%) 高于其他组(P均<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和文化程度低的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已婚、4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结论: 儋州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知晓率比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程度低的育龄女性人群,应针对性地开展生殖道感染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对该薄弱群体的教育。
【关键词】妇女保健;生殖健康;生殖道感染;育龄女性
【Abstract】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childbearing age women in Dazhou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2562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Danzhou city. Results: 1455 (56.8%) were infected with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and 1524 (59.5%) had at least one way to prevent genital tract infections; 2377 (92.8%) had no idea of using condoms to prevent genital tract infections; 2113 (82.5%) did not know that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should be cured. The awareness rat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72.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nmarried women (42.6%); that of married women (76.3%) was higher than unmarried women (26.5%), and that of women with high school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was the highest (75%). The high income pop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49 ~ 25 years old women (P 75%).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knowledge of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in rural areas with low levels of nationality and culture was low, and the rate of knowledge on the prevention of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in women aged 40 or abov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rried women. Conclusion: The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related knowledge of childbearing age women in Dazhou is not optimistic, with low awareness, especially the minorities and those with low education level.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activitie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Key words】Womens health; Reproductive health;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中图分类号】R711.31【文献标志码】A
生殖道感染是当前广大育龄女性所面对的公众性社会问题和卫生问题,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微生物入侵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常常会造成生殖道感染等一系列疾病[1-3]。广大医学研究者表明,我国的育龄女性每年患生殖道感染类疾病的发病率与其他国家十分相近,尤其是同样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严重损害到了妇女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健康[4]。导致生殖道感染的因素往往很多,有部分地区是由于经济和医疗条件比较差而导致患病率升高,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对生殖道感染预防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相当少,防范意识薄弱而导致发病。为了更好了解儋州市育龄女性生殖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市的育龄女性展开调查分析,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城市和农村两层面来展开抽样,城市从47个社区随机抽取16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30户;农村从241个行政村中随机抽取3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30户。每户家庭中15岁到49岁的育龄女性作为研究调查的对象,总共调查对象人数为2562人。
1.2方法
采用专门针对本次研究而设定的调查问卷,由事先受过相关培训成绩合格的调查人员入户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人口学特征;(2)孕产史(月经情况、孕产史情况等);(3)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生殖道感染症状知晓情况、生殖道感染危害掌握情况、生殖道感染途径掌握情况、生殖道感染预防途径掌握情况);(4)月经期间卫生知识掌握情况;(5)育龄女性知晓相关生殖道健康知识的途径;(6)调查目标的卫生情况(个人卫生情况、性卫生情况、主要避孕节育方法、生殖道感染后的就医情况)。问卷调查完毕后,及时对其进行审核和录入。
生殖道感染知识合格评判标准:本次设定的调查问卷内共有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51题,每一个小题分值为1分,答对得1分,答错或者不知道不得分也不减分,满分为51分。本研究中,以分数形式对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估,根据专业人员对所有题目的分析将所得分数情况分为3个等级,处于0~13分者为低分组,得分处于14~25分者为中等组,得分大于26分者为高分组。其中,中等组和高分组可定义为对生殖道感染知识基本都知晓。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计算其均数和标准差(±s) ,对计数资料计算率或构成比。对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的育龄女性共2562人,所调查对象的年龄处于15~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4±8.5)岁;所调查目标的种族分类主要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包括黎族、苗族、壮族。见表1。
2.2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
根据调查发现,有1524人(59.5%)至少知道一种生殖道感染预防方法。其中,1455人(56.8%)仅仅知道注意个人卫生可以预防女性生殖道感染,845人(33.0%)懂得通过避免不洁性行为来预防感染,不知道使用避孕套的人有2113人(82.5%),2377人(92.8%)不明白生殖道感染需要治愈后再怀孕。见表2。
2.3不同特征的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
在4种生殖道感染预防方法中至少知道1种为知晓,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25~39岁的育龄女性显然比另外两组高,汉族育龄女性比少数民族要高,文化程度高的人群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收入高的育龄女性高于家庭收入低的,已婚女性高于未婚女性差异都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途径知识的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对患者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作为因变量,分别选择年龄、种族、婚姻情况、学历、收入情况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族、婚姻情况、文化程度等变量与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有联系,而少数民族与文化程度低的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较低,已婚的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生殖道感染是当前危害和影响育龄女性的公共问题之一[5-7]。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会议时就对本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些重大策略和重大议题进行了讨论,而在此次讨论中再次将生殖道感染定位21世纪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相关医学专家的重视并加以解决[8-11]。生殖道感染不仅是我国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在全球来说也是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和重大公共卫生的疾病。据统计,不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疾病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危害育龄女性健康生活的第二大原因[12-14]。在我国每年妇女患滴虫性阴道炎,尖锐湿疣,乳腺癌的人数从10年以来在逐年增长[15-18]。
儋州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是十分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对调查对象对生殖道感染概念知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听过生殖道感染的有1562人,占到全部人数的60.97%;而至少知道一项有关于生殖道感染相关症状的人共有1351,占到全部调查人数的52.73%。另外,对生殖道感染症状掌握情况知晓最多的就是外阴瘙痒,共有1285人知晓,占总数的50.16%;在对调查对象进行了生殖道感染途径掌握情况调查分析中发现,至少知道一种造成生殖道感染的途径人数有1216,占到全部调查人数的47.46%,其中有几乎60%的人是由于不良个人卫生习惯导致的。仅有50.39%的人知晓至少一项预防生殖道感染途径。此结果表明,儋州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知晓率比较低,而且对相关感染症状和预防方法关注和掌握的程度比较低,这一现象会影响到该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疾病的得病率。
此外,我们本次调查对患者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作为因变量,分别选择种族、婚姻情况、学历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族、婚姻情况、学历等变量与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有联系,而少数民族与学历低的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较低,已婚的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这一结果表明我们要针对地选择少数民族、未婚、文化程度低的育龄女性作为教育对象,开展生殖道感染知识宣传活动,提高育龄女性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并且改正她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卫生习惯。
另外,我们对于部分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较低的女性可以展开有针对性的活动,不仅发放主题性的宣传手册,还应以社区、行政村为重点进行宣传,充分利用群众工作基础,吸引鼓励广大女性,为她们提供方便、直接、快速的知识了解渠道,从而加强对部分薄弱群体的教育[15]。
参考文献
[1]罗阳,孙瑞婧,范东,等.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量表的初步研制.中国卫生统计,2012,29(4):548-550.
[2]王明真,陈国荣,叶碧清,等.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43-3446.
[3]罗阳,孙瑞婧,罗颖,等.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健康信念及影响因素.中国妇幼保健,2011,26(5):700-702.
[4]吴嫣,陈利群,陆敏敏,等.农村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03-905.
[5]钱香,崔巍,王莉,等.育龄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药敏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612-5614.
[6]秦其荣,苏斌,徐伏牛,等.马鞍山市低档涉性场所暗娼艾滋病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KABP调查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9):771-773.
[7]秦其荣,苏斌,徐伏牛,等.马鞍山市低档暗娼艾滋病及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效果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2):1056-1059.
[8]王红英,李漪,胡芳,等.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4438-4440.
[9]杨春艳,胡小平,周沫,等.早产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068-4070.
[10]王连英.北京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就诊状况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850-853.
[11]卢见行,郑萍,肖传,等.798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28-130.
[12]冯文霄,田晶,金瑛,等.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就医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1,27(3):270-271.
[13]蒋汝刚,付翔,周静,等.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情况及求医行为调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2):94-97.
[14]吴嫣,陈利群,陆敏敏,等.上海市某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卫生统计,2011,28(2):158-160.
[15]王超,王东皓,苏潇歌,等.中西部4省农村居民生殖道感染知识及影响因素.中国公共卫生,2014,30(2):190-192.
[16]Jing L, Le-Ni K, You-Lin Q. Review of the cervical cancer disease burden in mainland Chin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pjcp, 2011, 12(5):1149-1153.
[17]Lau JT, Lin C, Ho KM, et al. Setting up a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ith p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from private-practice and public-practice doctors in Hong Kong. Bmc Public Health, 2011, 11(9):1-7.
[18]Mangot-Bertrand J, Fenollar F, Bretelle F, et al. Molecular diagnosi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impact on IVF outcome.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 32(4):535-541.
(收稿日期: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