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
2016-11-26冯浩华
冯浩华
(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50)
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
冯浩华
(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50)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心绞痛36例,急性心肌梗死36例。选择同时期36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结果 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RDW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LT、PDW及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Ⅰ、cTnT、hs-cTnT及CK-M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与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DW、PLT、PDW等则可作为评价心肌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冠心病;血液检测;血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因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产生粥样硬化或血栓,导致动脉狭窄而形成的供血和心肌需求间的不平衡,可诱发心肌损害、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冠心病的血液检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比冠心病患者和体检合格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心绞痛36例,急性心肌梗死36例。心绞痛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3~71岁,平均(52.3±12.3)岁;病程0.8~6.5 a,平均(3.4±1.2)a。急性心肌梗死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2~74岁,平均(53.7±12.1)岁;病程1.1~6 a,平均(3.5±1.3)a。选择同时期36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3岁,平均(53.5±11.8)岁;病程1~7 a,平均(3.5±1.0)a。排除合并有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严重急慢性疾病及肿瘤患者。3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用广州市唐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迈瑞BC-538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三德医疗器械(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迈瑞BS-4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取样为2 ml/份,取样后2 h内完成检测工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
2 结果
2.1 血细胞相关指标 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RDW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LT、PDW及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血细胞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0.05。
2.2 首次心肌标志物水平监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Ⅰ、cTnT、hs-cTnT及CK-M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首次心肌标志物水平监测比较±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P<0.05;与心绞痛组比较,cP<0.05。
3 讨论
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RDW水平与心肌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有研究显示,RDW水平越高,预后效果越差[1]。cTn是心肌收缩的调节蛋白,是心肌缺血性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心肌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清cTn水平呈正相关[2-3]。另有研究发现,PDW与患者死亡率呈正相关[4]。这可能与冠心病发生时心肌缺氧、炎症因子增多及再灌注损伤有关。但在本研究中,3组PDW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认为这些数据可能会随着患者病情进展而发生变化。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反映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状态,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心肌梗死发生时,CK-MB在6 h开始升高,24 h达到峰值,3~4 d恢复正常,是诊断心肌梗死最佳的血清学检测指标[5-6]。
本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患者的RDW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急性心肌梗死cTnⅠ、cTnT、hs-cTnT及CK-MB水平高于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提示心肌梗死与心绞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冠脉硬化、心肌细胞损伤及血管管腔狭窄,它们共同诱发了心肌缺氧和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心肌肌钙蛋白与CK-MB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过程中显著升高,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价值。
综上,心肌肌钙蛋白与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DW、PLT、PDW等则可作为评价心肌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1] 孙洁静,李华,王国宏,等.红细胞分布宽度在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4(13):3589-3591.
[2] 韩红亚,周玉杰,史宏志,等.男性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7):929-933.
[3] 袁舟亮,徐元宏,胡安群,等.几种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6):684-687.
[4] 李彬,卢成志,夏大胜,等.早发冠心病患者血小板CD40配体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10(43):16-18.
[5] 张晓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58-5259.
[6] 纪红梅,李明哲,崔鹭,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4,7(1):60-63.
R 54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076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