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6-11-26孟坚强任品芳王翔张志诚沈剑耀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敏持续性血尿酸

孟坚强,任品芳,王翔,张志诚,沈剑耀

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研究

孟坚强,任品芳,王翔,张志诚,沈剑耀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心房颤动类型将460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98例)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组(26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临床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肌酐、三酰甘油、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尿酸及左心房内径是持续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血尿酸、左心房内径是持续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致残和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据报道,AF可使脑梗死的发生率提升5倍,使痴呆的发生率提升2倍,此外还是引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2]。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深入,AF住院患者例数亦在不断增加[3]。近年来AF的病因学发生率显著的变化,冠心病、高血压所占比例逐渐增大[4]。据报道,约17.9%的阵发性AF发展为持续性[5]。本文通过分析持续性AF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持续性AF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F患者460例,均符合:(1)AF的诊断标准[6],(2)心电图、临床诊断和病史等临床资料完善,(3)年龄>18岁;排除甲状腺疾病患者、孕妇、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及伴有心胸既往手术史者等。其中男247例,女213例;年龄47~85岁,平均(71.4±9.3)岁。根据AF类型将患者分为阵发性组(7 d内能够自行停止,通常持续时间低于48 h)和持续性组(持续时间≥7 d,或需要经过电复律转发或需药物)。

1.2 方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各项检测指标。一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吸烟史等;临床指标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血尿酸、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及血脂等,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患者的心腔,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年龄、收缩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及风湿性心脏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内径、LVEF、血肌酐、三酰甘油、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 危险因素分析年龄、血尿酸及左心房内径是持续A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表3 持续AF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约为0.5%,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与致死率[1]。AF是多种因素多项机制共同作用引起的,由于AF患者多合并多种疾病,想要确定真正的发生原因难度较高[7]。

本文显示,年龄、血尿酸和左心房内径是持续AF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8],<65岁人群AF的发生率为1.9%左右,≥65岁人群AF的发生率高达10%。伴随着年龄增大人体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质金属蛋白酶9、凋亡基因与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这些物质参与了心房的重构,导致心房的三维结构异常[9]。此外,随着年龄增大心房间质呈现不均匀的纤维化,这也是导致AF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加重的原因[10]。有文献报道,左心房内径是导致AF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房内径每增加5mm,AF发生的危险度提升1.39[11]。左心房内径导致持续AF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随着年龄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暴露的增加,心脏的舒张功能逐渐减弱,进而导致收缩功能异常,致使左心房的排空功能下降,左心房内径增加时其充盈压增大,心房的腔室变大,导致左心房发生结构重构和相应生理环境的变化,进而引发AF[12]。尿酸的生成与氧化反应有关,因而将尿酸作为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标记。本文显示血尿酸是持续AF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原因是心房肌细胞由于炎症反应发生免疫性损伤,致使钙离子超负荷,导致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不稳定而引发AF[13]。

[1]张庆,王建春,赵勇,等.钙蛋白酶-2和钙调神经磷酸酶蛋白表达与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 43(8):705-708.

[2]缪帅,刘彤,李美佳,等.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直接胆红素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3,41(6):593-595.

[3]Larsen TB,Rasmussen LH,Skjoth F,et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dabigatran etexilate andwarfarin in"real-world"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prospectivenationw ide cohortstudy[J].Journalof 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13,61(22):2264-2273.

[4]何榕,刘书旺,孙超,等.血浆hs-CRP和IL-6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22(5):358-361.

[5]卜聪亚,周玉杰,赵迎新,等.高龄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903-905.

[6]Camm AJ,KirchhofP,LipGYH,etal.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 [J].Europeanheartjournal,2010,31(19):2369-2429.

[7]郑黎晖,姚焰,吴灵敏,等.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大内皮素-1浓度变化及相互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5(3):240-243.

[8]刘晓宇,沈玉祥.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程度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89.

[9]董丽君,汤宝鹏,周贤惠,等.心房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与增龄性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12):1034-1038.

[10]喻文,罗红敏.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程度和心力衰竭症状与栓塞事件风险的关系[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3):231-231.

[11]Moon J,Lee HJ,Kim JY,etal.Prognostic implicationsof rightand leftatrialenlargementafterradio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nonvalvularatrial fibrillation [J].Korean circulation journal,2015,45(4): 301-309.

[12]Pathak RK,M iddeldorpME,LauDH,etal. Aggressive risk factor reduction stud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utcomeofablation:theARREST-AFcohort study[J].Journal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4(21):2222-2231.

[13]李晚泉,方长庚,涂军荣,等.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4,35(20):3224-3226.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0.049

R541.7+5

A

1671-0800(2016)10-1354-03

2016-02-28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2030浙江省绍兴,绍兴市中心医院

孟坚强,Email:m jqzd@ sin.com

猜你喜欢

高敏持续性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Doublet luminescence due to coexistence of excitons and electron-hole plasmas in optically excited CH3NH3PbBr3 single crystal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代表中国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