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思考

2016-11-26黄传霞夏飞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标准煤合肥能源

黄传霞 夏飞

(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71)

合肥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思考

黄传霞 夏飞

(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71)

合肥在总体上属于能源输入城市,“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能源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通过分析合肥能源消费结构与特点,提出合肥未来5-15年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方针、路径和政策建议,并预测了基本需求数据,以供决策参考。

能源战略 预测 对策

能源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驱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能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各国对能源问题都高度重视,都在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和本国国情制定中长期能源战略和策略,以积极应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变化对能源发展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合肥将处在经济发展的中高速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也必然巨大。在此背景下,从战略高度全面分析合肥能源形势,深入研究合肥中长期能源发展的战略问题,对保证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稳定健康成长,促进能源产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合肥能源消费结构及其特点

(一)能源消费结构

受资源禀赋约束,合肥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二次能源消费以电力为主。据统计,2014年合肥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达99.7%,分别占比72.1%、19.8%、7.8%,新能源仅占0.3%。二次能源(电力)消费量2014年全市总用电量226亿度,约占全省用电总量的1/6。

(二)能源消费特点

总体上呈现七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呈明显递减态势。2011-2014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标准煤分别为:2190.11万吨、2333.20万吨、2514.50万吨、2554.50万吨;增速分别为:10.71%、6.52%、7.77%、1.59%,平均增速为6.7%,平均弹性系数为0.5,由此可见能源消费递减趋势明显,同时也表明经济增长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二是单位GDP能耗下降较快。2014年合肥市GDP为5180.56亿元,能源消费总量2554.50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0.53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7.61%。此数据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75吨,多下降了2.81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三是产业能源消费结构趋于优化。二产能耗占比下降,一、三产能耗比重提高。以2010年与2014年相比:一产占比从1.07%升至2.71%,上升1.64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从65.24%降至52.30%,下降12.94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从18.95%升至29.25%,上升10.3个百分点。四是工业领域能耗所占比重仍然偏高。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45-50%,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较快。2014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9%,比全国多下降1.9个百分点。五是能耗品种以化石能源为主。工业用能品种主要是化石能源及由化石能源转换的焦炭、煤气、电力、热力等。六是交通领域能耗增速过快。从2010年的157.0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4年的232.77万吨标准煤,增长了48.2%,年均增长近15%。其中天然气用量大幅增长。七是城镇居民用能量大于乡村。居民生活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6-18%之间左右。其中城镇居民用能从262.82万吨标准煤增长到363.62万吨标准煤,增长了38.3%,年平均增长近13%,约为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3倍。但人均能耗增幅趋于稳定,约为4.5%,低于能源消费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远低于人均GDP增速,也低于同时期的上海、南京、杭州。

二、合肥能源中长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合肥本地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域内无油无气、缺电少煤,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也仅有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总体上属于能源输入城市。未来要继续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能源供给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能源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合肥能源面临的挑战

1.能源供需矛盾仍将突出。“十二五”期间合肥能源需求较旺,据统计,2011年-2014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分别为2190.11、2333.20、2514.50、2554.50万吨标准煤,平均增速约6.5%。“十三五”期间若按GDP保持10%的增速,常住人口按超过850万人测算,能耗的增长速度估计将超4%。据此推测,到2020年合肥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3050-3150万吨标准煤(见表1:2020-2030年合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表)。虽然需求量增速在减弱,但能源总量只增未减,需求仍将巨大,未来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供给紧张的矛盾仍将非常突出,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能源约束不断增强。国内人均石油、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10,2014年进口原油达3.1亿吨,占世界石油销量12.1%,对外依存度高达60%。煤炭探明可采储量1145亿吨,可供开采使用100年;石油可采储量只有38亿吨,可采年限仅20年;天然气探明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可开采37年,已大量从俄罗斯和中东进口。合肥使用的动力能源主要依靠石油,合肥能源对外的过大依赖性,必将导致未来能源约束日益加剧。

3.环境压力持续增大。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达38.9亿吨标准煤,能源利用方式粗放,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是美国的2.3倍,日本的3.8倍,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且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煤炭消费比重高达6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5.8个百分点;发电量中煤电比例为75%,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9.8%。这些都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要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际承诺,2030年下降60-65%的目标(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人均排放量7吨左右),任重而道远。合肥受资源禀赋约束,能源消费品种单一,主要是化石能源及由其转换的焦炭、煤气、电力、热力等,如2014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达99.7%,分别占72.1%、19.8%、7.8%,新能源消费仅占0.3%。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城市部分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

(二)合肥能源面临的机遇

1.开放平台建设优势突显。十八大以来,合肥在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覆盖的节点城市。合肥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新棋局,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高标准建设“四港三区一中心”开放平台。如合肥水运港吞吐能力不断提升,未来将建设成为“江淮航运中心”,朝着“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港口和全球知名的“国际内河港”迈进。合肥国际内陆港将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际陆港物流园多式联运的示范点、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标杆点。新桥国际机场则将建成全国性综合航空枢纽港,等等。开放平台的建设为其输入能源提供了便利。

2.可再生能源蕴含较为丰富。合肥本地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蕴含丰富,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如太阳能全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100h左右,日照百分率为48%,属中等水平,适合发展光伏光热利用。生物质能资源中农林生物质年总量约为300万吨(可供利用的约130万吨),地热能中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广泛分布于城市规划区内,而且由于土壤温度相对恒定,几乎不受环境气候变化影响,再生迅速,可循环使用价值较高。近年来,合肥新能源产业逐渐兴起,涉及领域广泛,其中光伏发电产业已形成从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到逆变器、电站集成工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像阳光、晶澳、海润、通威、中南等一批国内知名光伏企业,2015年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达到1000-1200万千瓦,光伏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打造全球“光伏应用第一城”取得阶段性成效,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基地,聚集了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国轩高科、巨一等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和研发机构为代表的企业近50家,2014年底产业产值达120亿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居于全国前列。此外光热应用、生物质能发电及地热能利用等相关产业也在发展壮大。

3.国家能源战略政策的叠加机遇。未来10-20年发展新阶段,是国家能源革命亟待突破的战略机遇期。合肥必须抢抓这一时代机遇,密切关注国家不断加强的能源扶持政策,紧密跟踪并依托合肥作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国家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等重要契机,加快发展技术低碳型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等,努力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顺应国际能源潮流、符合国情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三、合肥中长期能源需求预测及相关数据

中长期能源需求总量的多与少,直接关联各种能源的发展需求,甚至还会涉及能源供应能力及其投资问题等,因此有必要对能源中长期需求进行科学测算。本文从增加供给、节约需求、加强储备等方面入手,根据合肥近年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和“十三五”规划建议,采用传统时间序列趋势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情景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分析方法,依据合肥2010年以来特别是2011年区划调整以来能源变化数据以及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相关数据,对合肥中长期能源需求(2015—2030年)进行了预测展望。

(一)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按照未来5年GDP平均增速保持10%测算,同时依据2011-201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70、0.48、0.67、0.16和0.28,均值为0.458),则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在0.46左右,整体呈下降趋势。

鉴于未来合肥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将会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对比近纬度的经济发达城市上海市2000年-2012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值0.49,综合考虑合肥经济总量的发展需求和能源消费“双控”刚性政策,预计未来5年合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保持在0.35左右,2020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3050-3150万吨左右标准煤。届时合肥常住人口估计将超过850万人,人均用能水平约为3.6吨。全国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48亿吨标准煤,合肥占比为0.64%,与2014年占比0.67%基本持平。

从2020年后直至2030年,按照GDP平均增速将保持在8-9%左右测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保持在0.3左右,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050万吨标准煤,全国预计消费总量为60亿吨左右。

(二)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预测

根据合肥2010-2014年产业发展速度变化情况,并综合考虑合肥城镇化率的提升因素及对高耗能工业的严格控制等因素,可以预测,今后5年直至更远,合肥一产能源消费占比将维持相对稳定,二产占比将出现下降,三产占比将出现增长。预计到2020年,合肥市一产、二产、三产能源消费分别为85.5、1404.0、953.8(万吨标准煤),占比为2.8:46.0:31.2;到2030年分别为108、1475、1637(万吨标准煤),占比为2.7:36.7:40.7。

(三)工业用能需求预测

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大约一半左右,工业总能耗量多年来以年均1.3%左右的速度增加。但随着工业结构的提升和节能技术的推广,工业能耗在全社会能耗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预计未来5年工业用能平均增速为1%左右,将从2014年的约1166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20年的1250万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41%。未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提升工业节能水平和用能效率,工业用能增速将进一步放缓,2020到2030年间,工业用能平均增速可为0.5%左右,2030年工业用能预计达到1315万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33%。

(四)交通用能需求

未来交通运输业将是用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能源消费量逐年上升,能耗的增速将高于全社会能耗增速。对合肥而言,近年来人口数量的较快增长,高速铁路网络的基本建成,新桥机场运输能力的提升,加上市内轨道交通的建成完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等等,都将促进交通用能需求的增加。

预计到2020年,合肥交通用能将达到435万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14.3%。2020年后随着人口增长数量趋于缓和,轨道交通趋于完善,居民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进一步深入,交通用能增速预计将维持在5%左右;到2030年交通用能将达到585万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14.5%。

(五)居民生活用能需求

预计到2020年全市人口将超850万人,城镇化率超过75%,加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民能源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预测2020年居民生活用能将达到606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例20%左右。到2030年合肥市人口将超1000万人,由于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居民人均能耗大约在在0.8吨/人左右,居民生活用能将达到800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例20%左右。

四、合肥能源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顺应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紧紧围绕国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立足市情,狠抓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合理使用能源,指导能源消费;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实现良性平衡稳定,为合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创新高地、大湖名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战略目标

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转变能源消费理念,强化工业、交通、建筑节能和需求侧管理,增强有效供给,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因地制宜开发风力发电,大力增加天然气用量,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努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1.总能耗: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050-3150万吨标准煤之间,2030年则控制在4050万吨标准煤左右。上述两项总能耗水平均与2014年基本持平。

2.能源结构: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约1770万吨标准煤,占能耗总量58%(全国约62.5%);石油消费量约440万吨标准煤,占比14.5.%(全国约12.5%);天然气增加到39亿米3,折535万吨标准煤,占比17.5%(全国约10%);可再生能源消费达到305万吨,占总量10%(全国占15%);203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约1930万吨标准煤,占总量48%(全国约50%);石油约690万吨,占17%(全国约10%);天然气消费量增加到58亿米3,折690万吨,占20%(全国约15%);可再生能源达到600万吨,占15%(全国约25%)。

3.增长速度: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比2015年预计数增长20%左右,年均增长4%左右(全国年均增长约4.8%)。2021-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1.8%,年均增速1.42%(全国年均递增1.5%)。

4.单位GDP能耗:力争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45%(全国约35%),达到0.43吨标准煤左右;到2030年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降35%(全国30%),达到0.28吨标准煤左右。

(三)战略方针

按照“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重点实施四大战略:

1.节能优先战略。把节能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及能源发展的全过程,集约高效利用能源,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增加能源有效供给,大力提高综合能效,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以量大面广节能以及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为重点,形成节能型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其他产业按先进能效标准实行强约束,现有产能能效限期达标,新增产能必须符合国内先进能效标准。

2.结构优化战略。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显著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替代比例。立足本地资源状况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优化能源生产、消费、转化、利用结构,推动能源供应体系升级与转型。初步形成石油、煤炭、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四足鼎立”的能源供应多元结构。

3.创新驱动战略。将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从基础研究、新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三管齐下,依托重大工程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完善能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把握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交替更迭的发展机遇,制订符合合肥市情的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和能源技术路线图。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加大对能源战略性前沿技术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4.绿色低碳战略。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重,强化绿色、低碳、环保,实现新兴能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平衡和协调。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针对使用化石能源是PM2.5、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大幅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建设低碳城市,推广绿色建筑,开展低碳园区及社区等试点示范。大力推行基于市场定价的碳交易制度。

(四)战略路径

1.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增强自我供应能力。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增加使用天然气,大力发展各类非化石能源。严格“双控”指标。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入手,努力实现减排目标;加强能源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因网制宜地开展差异化管网规划,强化分布式能源管网建设,市政建设中要突出电网建设与城乡建设的协调统一,实现各分区管网及重要负荷的多通道、多方向电力输入,提高管网快速反应和抵御严重自然灾害能力。

2.狠抓节约能源。进一步挖掘工业节能潜力。淘汰落后产能,改造存量产能,对新增产能采用高能效的先进技术。同时重视量大面广的节能。提高交通领域能效。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电动化。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全面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合理引导绿色出行。发展绿色建筑。推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和绿色建筑评级与标识制度,推广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抓好量大面广节能。开展全民节能行动。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普及节能知识。发展低碳生态县(市)和绿色生态城区,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让节约用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3.调整能源结构。努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到2020年除火力发电用煤、煤制合成氨外,其余领域基本不用煤炭,煤炭占能耗总量比2014年下降14.1%;到2030年下降至16.1%。提高天然气份额。稳步发展天然气交通运输,实施气化合肥工程。努力从国家争取增加气源,争取中石化或中石油来肥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结合热负荷需求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积极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保证到2030年城镇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结合合肥市资源状况,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形成“煤炭比重下降,天然气份额提高,天然气管镇镇通,光伏发电村村有,生物质电厂县县建,光热利用普及,地热能电因地制宜”的格局。预计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400万千瓦(全国1亿千瓦)、太阳能光热集热面积将达350万米3、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2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将达20万吨、地热能利用规模将达55万吨标准煤(全国5000万吨),到2030年初步形成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四足鼎立”的多元化供应结构。加大非常规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力度。寻找油页岩资源,加深地热勘探深度,开发干热源资源。优化二次能源转化结构。依据未来终端能源消费将以电能为主的趋势,推进“大电大网”与分布式电力系统并重发展,建设结构清晰、功能明确、匹配合理的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吸纳能力。积极探索发展建设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有效弥补农村电网不足,解决偏远地方供电难题。

4.合理使用能源。优化能源利用形态。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提高综合能效,优化能源利用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注重就近供电供热,充分利用低值能源或废弃资源,将中间输送损耗降至最低。合理安排能源使用领域。煤炭用于发电,并推广冷、热、电联产。石油优先用于交通燃料。天然气首先保证民用,并在工业和交通领域推广煤改气和油改气。新能源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民用等领域,凡具备条件的都应大力推广使用。推动用能方式变革。实施集中与分散供能相结合,建设城镇供能设施,提倡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方式。在农村大力发展小型生物质制气、压块、沼气,积极发展小型光伏发电、太阳能温室、太阳房(灶)、太阳干燥器等。

5.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攻关一批能源科技重大项目。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依托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大、合肥工大等在核聚变能源、大气环境光学等前沿领域以及光伏光热应用方面的科研优势开展创新研究,重点聚焦储能技术、微网及智慧能源等新技术开发,积极探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运营新模式,努力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以纯电驱动为技术路径,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加快建设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和引导组建适应市场机制的能源产业创新联盟,构建创新链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联盟机制,推进协同创新。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能源装备制造创新发展。

五、合肥能源中长期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布局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争占战略制高点

1.制订能源科技创新中长期规划。重点突破合肥在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等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选择一批重大和具有战略性项目,组织各方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加大研发力度,力争推动形成一批原始性、变革性技术成果,促进能源产业融合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把能源创新成果作为研发攻关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2.建立完善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以节能技术作为优先主题,加大对服务品质消费、绿色节能消费等的培育。重点突破高耗能领域中的节能技术,同时以低碳发展、节能生态、智慧城市建设等为牵引,选择一批较成熟的节能技术,重点开展系统集成、优化以及实用化的研发工作,开展技术改造,推广节能技术应用,以能源技术的提高带动一次性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3.开展综合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鼓励采取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等方式,围绕能源技术成果转化、国家能源技术创新工程以及能源互联网试点等项目,大力创新能源耦合技术,注重开发传统能源清洁化技术,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供应比重,推动实现能源领域的全面变革。

4.以技术创新促进排放结构转型。技术创新是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的重要保障,要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实现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减少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推动排放结构转型,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二)建立能源投融资体系,鼓励多元投资

1.建立能源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支持重大装备的以及调峰调频备用补偿、可再生能源全额性收购补偿、新能源汽车购置地方财政配套补贴等。

2.设立新能源技术风险投资基金。由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发起,提供早期清洁技术企业的股权融资和知识咨询服务,支持大型信息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合作新创企业等,加快原创性成果、变革性技术实现产业化。

3.创新绿色金融工具。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节能提效、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能源项目的支持。研究制定推动绿色信贷发展的激励政策。鼓励利用“碳金融”工具推进能源转型。

4.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施网运分开,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能源领域投资运营,建立多元化资本投资机制,打破垄断,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能公平竞争、规范准入的环境,使经济要素充分流动。

(三)积极利用经济杠杆,健全能源发展推动机制

1.实行灵活的价格政策。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根据需求与供应变化、限制与鼓励区别,在权限范围内灵活地调剂价格。在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采取临时性干预措施。实行差别化能源价格政策,对清洁能源实行优质优价。

2.建立完善能源消费政策。强调需求侧作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节能服务机构和能源服务公司,实施能源审计制度。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落实能效“领跑者”制度,建立节能量交易机制,完善传统化石能源的环境、土地、水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

(四)加强能源制度建设,规范开发与补偿

1.有效评估区域范围能源资源潜力。深入调查分析能源开发情况,合理把握地区范围内能源资源有序开发利用进度,进一步完善资源管理体制,健全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做到统一管理,有限保供,防止条块分割和无序发展及恶性竞争,提高能源资源效率。

2.健全能源监管体系。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能源标准制定和实施,加强能源控制和计量,健全监管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明确权责,提高监管效能。

3.规范开发利用方式。重点解决央企和地方企业在地方收入收益问题上的差异。提高对以能源为基础原料的资源矿产等开采权的审批层次,以改变由于局部利益驱使,造成盲目开发和利用,保护落后产能的局面。

4.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等因素,严格规范企业行为。制订合理的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障机制,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建立全社会价值补偿和分担机制。

(五)放宽市场准入,建立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1.分离自然垄断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加强对自然垄断性业务的监管,逐步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领域竞争性环节的价格,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作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2.制定负面清单。实行法无禁止均可进入,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

3.搭建多层次能源市场化交易平台。尽快建立节能量交易市场,实施节约能耗单位与超能耗单位市场交易,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能源现货及中远期合约市场,逐步建立现代能源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能源市场基本交易制度建设,积极推进电子交易市场建设。

(六)开展供给侧等相关改革,促进能源供需平衡

1.加强宏观引导。建立政企学研用共同组成的促进能源发展的协调机制,树立大能源观念,借助能源互联网的思维开发利用城市分散式能源。加强能源基础信息体系建设,构建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等互联的能源优化配置和智慧公共服务两大网络。

2.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逐步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化机制,合理确定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用户等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的思路和时间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统筹推进电源与电网、新能源与其它电源整合统一。逐步建立公平接入、供需导向、可靠灵活的电力输送体制,保证新能源外送通道畅通。深化运营体制改革,推动电力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构建竞争性电力交易市场。

3.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能源供给结构,培育和引导能源升级需求和新兴需求,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实现发展模式变革。

4.探索建设能源互联网络体系。通过构建以横向多能互补,纵向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相互协调的纵横交错、互联互通的能源供给网络,以实现能源供给各环节以及不同能源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协调,从而满足综合能源需求,实现整体供需平衡的能源供给侧改革。建设模式可采取“点面结合”,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先行先试,形成局部区域互联互通后再扩展;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力量协同开发,力求突破。

(七)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加强应急储备建设

1.确保能源供应多元化。建立包括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及国际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形成从以煤为主转向煤、油、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2.健全能源战略储备。预防能源安全风险,深化能源储备布局,细化不同储备主体分工。呼应国家储备系统,规划建设石油、天然气等多品种应急储备设施,适当开展商业储备建设,增强社会应急储备能力,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储备体系。

3.建立能源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积极预防和应对外部供应中断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设计完备的储备建仓和释放储备的规范操作流程,健全储备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加强能源输送和加工等环节管理,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中断的能力。

(八)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有效利用各方资源

1.加强能源产业国际技术合作。以全球视角和开放、竞争的思路,加强国际能源技术合作,重点推动和引导企业开展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国际合作。鼓励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境外投资并购,优化制造产地分布,发挥资金、市场优势,打造合肥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竞争新优势。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亚、中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注重扩大欧盟市场,灵活有效地将国际能源体系为我所用。学习和借鉴成功的能源政策,争取国际资金与先进技术。加强先进装备和技术引进,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推动国际能源巨头来合肥投资建设。

2.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围绕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深化区域间技术、资源、人才、机制、标准制定等多方面的合作。根据合肥能源发展的总体规划,准确预测、定位未来相关领域的需求量和需求方向,通过交流合作,为合肥能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保障。

表1:2020-2030年合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责任编辑:夏明珠

2016—03—14

黄传霞,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夏飞,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

猜你喜欢

标准煤合肥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作者更正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低碳生活专栏
生态合肥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