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加快调转促步伐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
——合肥市加速推进经济创新转型升级发展

2016-02-10程千宜王飞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合肥发展

程千宜 王飞

(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71)

全力加快调转促步伐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
——合肥市加速推进经济创新转型升级发展

程千宜 王飞

(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71)

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宏观经济面临形势,深入分析了合肥市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抓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举措,并从集聚新兴产业、扩大有效投入、实施创新驱动、促进开放合作、强化要素保障等五个方面对“合肥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

新常态 调转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继续发扬“拼”的精神,始终保持“干”的状态,以加快调转促为主抓手,强化创新驱动,聚焦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实现“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态势。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两位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已进入或接近“十强”;实现生产总值5660.3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1/4,同比增长10.5%,快于全国、全省3.6和1.8个百分点。

一、着力集聚新兴产业,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产业健康发展是合肥稳中求进、跨越赶超的“地基”。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必须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此,合肥坚持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不动摇,以产业高端高效化发展为方向,着力打造具有引领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201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78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接近三成,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今年一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3.2%,拉动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

一是超前谋划、精准定位,明确产业主攻方向。根据自身优势和基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早在“十二五”初期,就提出重点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全国率先出台扶持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具体政策。去年以来,出台聚焦重点领域产业推动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创新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产业主攻方向,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和高技术服务业“4+1”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着眼未来5-10年全球产业发展前沿,超前谋划布局燃气轮机、人工智能、航空动力、数字诊疗等未来型产业。

二是夯实载体、强化支撑,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思路,推进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四个汇集”,引导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规划布局,全面提升园区产业综合承载力,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2015年,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共集聚重点企业148家。围绕光伏、生物医药、文化产业等领域,积极谋划申报省第二批基地,并启动市级基地建设,为全国、省级基地培育后备力量,形成梯次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规划申报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将着手建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三是聚焦聚力、持之以恒,推进产业持续壮大。成立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十个一”“三个融入”等产业推进制度,形成市分管领导牵头、开发园区负责、市相关部门全程服务的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政策激励、组织协调、为企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比如,在发展光伏产业上,2013年,由于受欧美市场“反倾销、反补贴”困扰,国内光伏产业重度受挫,合肥光伏产业发展也陷入危机。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支持,在全国首创光伏扶贫下乡工程,成为全国首个出台光伏“度电补贴”政策的城市,建成国内首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并网发电项目,努力打造全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和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样本。截至2015年,全市光伏电站装机总规模达533.8MW,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入,汇聚转型升级新动能。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相比,合肥仍是发展中城市。面对合肥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要加快跨越赶超,当前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还是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为此,我们坚持把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始终强化项目带动意识,努力实现项目结构层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同向、与调转促的目标同向、与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导向同向,通过争取投资、招商引资、激活民资多管齐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增加有效供给。2015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工业投资突破2000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45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工业投资485.9亿元,同比增长17.9%。

一是以项目为引领,积极争取投资。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好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做到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宏观政策、产业导向、投资方向和合肥发展新定位,健全上下联动的项目谋划长效机制,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加强项目谋划,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重大基础设施、环巢湖综合治理、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民生工程等方面,谋划编制了一批事关长远、全局和后劲的政策支撑和项目储备。去年以来,先后上报11个重大工程承包项目345个,总投资达1.5万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61个,获得资金支持近80亿元。提高与国开行的开发性金融合作水平,在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和环巢湖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中,探索分设项目资金池模式,做实还款保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如,环巢湖治理三期工程累计投入近400亿元,申请国开行贷款支持302亿元。2015年新开工项目6718个,比上年增加1952个,其中省“861”、市“1346”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799.1亿元、22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1.9%、105.6%。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和投产,如,京东方10.5代线、晶合12英寸晶圆、通富微电封装测试、大陆轮胎二期、未名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惠而浦全球研发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高档数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中国(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园、微小型燃气轮机研发及产业化、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三利谱TFT偏光片生产线等项目加快推进,中车(南车)轨道修造基地一期、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一期、宝龙达笔记本电脑、安凯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成投产。

二是以开放为抓手,大力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摆在突出位置,以大开放推进大招商、以招大商集聚大产业,努力实现招商资源最大化、效果最优化。通过完善招商体制、创新招商方式、夯实招商载体、瞄准重点区域、政策精准引导、领导带队招商等综合措施,积极打造投资洼地,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比如,搭建“合肥之友”招商平台,积极开展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已有1万多名分别在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的各界人士加入“合肥之友”联谊会,在境外理事会超过40个。创新出台招商引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项目扶持政策,动态修订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通过合理界定大项目投资规模、核心业态、认定范围等,鼓励工业项目“招大引强、强链补链”,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档次。2015年全市完成招商引资总量3390亿元,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增长11.7%。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招商引资819.2亿元,其中外商投资8.5亿美元、增长11.3%。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固定资产的60%,地方税收增量的50%,均来自于招商引资企业。

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撬动民资。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加大困难企业帮扶力度,设立2.5亿元中小企业“转贷”资金。2015年,民间投资增长30.5%,快于全市15.1个百分点,总量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七成。对PPP模式的应用开展顶层设计,建立PPP项目库,清溪净水厂PPP项目成功引入国祯环保,轨道交通2号线入选全国30个PPP示范项目。创新重大项目融资模式,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撬动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比如,通过股权方式投入财政资金18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20亿元,促成总投资400亿元的京东方10.5代线项目顺利实施;市建投募资10亿元参与彩虹股份定向增发,确保了投资70亿元的合肥8.5代液晶玻璃基板募投项目成功落地。

三、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激发转型升级新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也是合肥发展的旗帜、潜力和优势。我市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以赴聚集创新要素、完善创新链条、改革创新体制、优化创新环境,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01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57.2亿元,同比增长13.3%,分别占GDP、规上工业比重的22.2%和55.7%;主要创新指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研发投入总额占GDP比重3.2%、位居省会城市第3位。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领,强化全市自主创新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构建创新驱动联动机制,实施创新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编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施方案。改革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中科大、合工大等国家试点单位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两校累计处置成果21项2亿多元。修订完善自主创新政策,2015年兑现支持奖补项目3075个,大力发展专利质押贷款、科技保险、创新贷、小额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放大创新政策效应。深化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托管专利10065件,成功承办RoboCup 2015机器人世界杯赛、中国计算机大会等。把推广应用示范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消费模式转变,促进市场培育壮大。如,在全国率先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15-2020年),2015年在全国新推广新能源汽车近2万辆,推广应用完成率处于全国前列。

二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创新生态。针对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等不同类型,建立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以企业为主体,新组建机器人、科技金融、轨道交通装备等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建设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契机,实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行动计划,出台28条“双创”政策,搭建全市创业创新公共服务网络,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发现双创之星”等系列活动,完善“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阶梯型孵化体系。2015年新认定孵化器11家,总数达33家(其中国家级7家),在孵企业1749家,新认定科技创业苗圃、5F创咖等众创空间15家(其中国家级4家),集聚创业企业(团队)600个;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3家,总数达1056家。

三是建设创新平台体系,打造创新引擎。以国家大科学装置为基础,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国家量子中心、超导核聚变工程、空地一体化网络、国家级联合微电子中心、中俄超导质子研究中心、分布式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等“六大平台”建设。创新构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共建研发平台36家、孵化科技企业136家;建成运营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一期,加快推进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启动实施中国农科院食品创新研究院,谋划设立中科大滨湖国际金融研究院和安大绿色发展研究院;建成语音信息、现代显示、新能源汽车等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集聚研发人员1260多人,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增至930多家。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安徽联合产权技术交易所,开通网上技术交易平台,与中国技术转移中心(北京)等40余家单位签署技术资源信息共享协议,已收集并整理项目300余个。

四、着力促进开放合作,构筑转型升级新格局。合肥是内陆地区,但内陆是区位,不是心态。从一些城市开放发展实践看,在国家新一轮开放发展格局下,内陆地区只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完全可以从内陆腹地变为发展前沿。我们牢固树立“地处内陆,不为内陆意识所缚;位居中部,不甘居中游”的思想,全面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开放”,建设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创新开放模式,加快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格局,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2015年,合肥市进出口总额超过200亿美元,位列全国省会城市中前九位,外商直接投资25.1亿美元。

一是新理念完善开放机制。牢牢把握国家开放战略由沿海先行向沿江内陆联动的契机,统筹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成立合肥市口岸管理委员会,在全国开创先河。成立安徽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发展铁海等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全面深化区域通关改革,积极参与长三角通关一体化,与沪宁杭甬合作签署通关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努力实现跨关(检)区申报、审单、验放。合肥港水运口岸先后与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城市内陆口岸签订大通关协作协议。与宁波市、上海铁路局就开辟合肥——宁波铁海联运新通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合肥及周边地区企业开辟一条进出口快速通道。

二是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围绕合肥水运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打造通江达海的“江淮航运中心”,合肥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18万标箱。拓展合肥北站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合肥国际内陆港核心区,“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依托合肥新桥机场国家一类口岸,在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申创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同步规划启动肉类、种苗等进境指定口岸。正式运行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设立国际邮件交换局。安徽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合肥综合保税区正式实现封关运行。申报设立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善新桥国际机场保税物流功能,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基本建成合肥市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为劳务人员和外派企业提供全方位对接服务。

三是宽领域推进区域合作。强化基础设施联通和产业转移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强化与沪宁杭等中心城市互动发展,建立合肥—上海双城合作机制,探索开展园区共建。深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强化与武汉、长沙、南昌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互通互认,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商会并签署《合肥纲要》。加快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建立完善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加速一体化进程。开展结对合作,支持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建设。

五、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转型升级新环境。经济要发展,要素是保障。合肥通过强化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扶持方式,着力优化资金、土地、人才和服务等要素保障,努力满足多元需求,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初步构建顺应转型升级要求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政策服务环境,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规模壮大、层次提升。

一是强化财政金融保障。改革产业资金支持方式,构建了“1+3+5”政策体系框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财政资金由无偿、分散使用向有偿、放大使用转变,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2015年安排产业扶持政策资金37.9亿元,其中基金和财政金融产品比例近六成,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母基金规模超过30亿元,参股设立创业类子基金10余支,撬动社会资本30亿元。完善直接融资服务机制,建设全市直接融资后备企业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拟投项目信息服务平台,备案企业已达400多家。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直接融资1747.7亿元,占全省近六成,首次超过间接融资总量,境内上市企业34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七位,新三板挂牌企业50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资本市场“合肥板块”日见雏形。

二是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依托全国唯一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建设,创新土地管理体制,初步实现由“土地换取增长”向“土地优化增长”的转变。比如,规定开发园区范围内新上工业项目用地,亩均固定投资强度不得低于400万元或亩均税收不得低于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低于3亿元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须入驻标准化厂房。创新灵活高效的用地政策,致力合法高效,出台存量建设用地升级改造政策,支持企业存量土地按规定程序批准并补交出让金后,升级改造为商业、办公、居住用地。创新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试点,由竞得人先行承租土地进行建设,达产通过验收并符合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条件的,再按照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从而减轻企业转型升级中的资金压力。

三是强化人才队伍保障。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出台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意见,探索完善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市场化引进机制,实施领军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庐州英才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人才特区”。截至2015年底,已集聚“两院”院士8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95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成立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和8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快磨店职教城建设进度,计划引进职业院校达到25所,形成15万~20万在校生规模。依托企业、贴近需求,设置一批与产业密切联系的光伏、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专业,建立职业教育实训体系,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四是强化政务服务保障。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在全省首推乡镇(街道)公共服务清单,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贯通的清单体系,市级权力事项由5534项精简到1458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03项精简到95项,涉企收费事项精简到99项,权力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均为全国省会城市中最少的之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实现“一窗办理、一表填报、信息共享、联动办理、核发一照”。2015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万多户,增长8.3%;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新增注册资本2551.5亿元,增长85.2%。

责任编辑:汪晓梦

2016—05—15

程千宜,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飞,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一处副处长。

猜你喜欢

合肥发展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