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研究

2016-11-26郝雅琼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课程

郝雅琼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服务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研究

郝雅琼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直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对高校就业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研究对于促进高校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现实情况,本文在服务视角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进行分析。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对大学生的重要性角度着手,详细分析该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对发展现状的认识,从机构设置、课程地位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为课程教学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服务视角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教学研究

有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达到765万人,较2015年增加16万人,继续保持逐年递增的态势①。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与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的这一现实相结合,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居高不下。为解决就业问题,各地高校普遍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强化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有关能力的提升,引导大学生独立完成制定人生目标和树立理想的过程,推动大学生为实现目标、完成理想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因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大学生找准努力方向,明确奋斗目标

当前,我国大学生一方面面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面临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这种迷茫反映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让他们完成独立设计人生目标的过程,促进大学生自觉自主的利用教育资源来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状态转变。若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教学,则不利于大学生找到自身职业发展的方向,也不能更好地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会因缺乏针对性,且所学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小、不具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导致大学生盲目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减弱了学习效果,弱化了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从大学生入学初期就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教学,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指导和培养,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明确学业目标、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给今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开展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兴趣、综合能力等做出理性的自我评估,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在学校生活或社会活动中能够明确的给自己进行理性的定位,进而找到自身短板,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迈出第一步。这对于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决策能力和提高职业素养有重要意义。通过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了解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人能力和职业需要的完美结合。同时可以实现对市场上人才流动过快、盲目择业、高就业成本以及抢业等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就业困难、企业无优才可聘等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就业的稳定性,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通过比较国内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可以发现,先进国家已经具备完善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体系,并从在校学生培养教育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延伸。例如美国的课程教学,将职业规划教育拓展到“在读—就业前—就业后”,已毕业的校友也可以继续学习并接受指导②。反观我国,课程教育体系和一些先进国家差距较大,学生学习职业规划相关知识的机会较少,同时国内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时间普遍不长,且教学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完善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缺乏规划意识,课程重视不足

我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对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大多数教师及家长,都过于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的教育。所以,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职业生涯规划毫无概念。高中时期采用文理分科制度,学生仅仅根据自身文理成绩孰高孰低来选择学习的方向,并未联系自身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考量。当学生进行志愿填写时,也很少去全面地了解填报专业的具体内容、性质,全凭个人认知、专业热门程度以及参照自己的高考成绩来进行专业的筛选,对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特点没有做到充分的考虑。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社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不足,使得大学生在入学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少大学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入学后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有限,给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短缺

目前,我国高校对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已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其他基础课程,其投入却显得极为单薄。例如,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的硬件条件未能满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需求,同时教育观念、教育机制以及教育体系等方面的软件条件与现实需要也极为不符。

此外,多数高校缺少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专门教学机构,且现有教学工作团队力量薄弱。现阶段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大多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兼职担任,他们需要同时兼顾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一心投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且教学团队中也普遍缺乏具有职业指导相关资质的专职教师。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研室只有空壳或从未设立,相关的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缺失情况严重。上述教学条件有限和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更加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教学的发展步伐。

(三)课程教学方式陈旧,研究尚处起步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课程,且与社会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具有实操性和时效性的特点。现阶段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多为理论课程,缺乏对实际运用的指导,且授课方法局限于课堂讲授,参与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更与社会需求脱节。

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正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国内现已有不少资深学者对此领域开展了研究和探索,然而由于课程开展时间较短,以及上文提到的诸如机构设置、师资队伍等现实原因,国内对该课程教学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能够被高校实际应用的很少,课程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服务视角下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发展的建议

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发展,应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高校实际情况,本着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来进行。首要的任务是提升高校各层面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认识,并通过对各项教学体系的构建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就业服务的完善。

(一)建立课程教学和服务一体化的专门机构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前进的前提是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由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牵头,教务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多方面协同完成,共同组织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门机构。可在就业管理部门的带领下,成立专门的教研科室,由该科室负责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施等工作;同时与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探讨,尽快落实教学工作团队的建设并协调好相关事宜。就业管理部门还应设置专门的服务窗口,负责学生的日常咨询与测评工作,及时与教研科室进行信息沟通,将咨询问题情况以及测评结果等信息进行反馈,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建立教学服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体现,并规定为必修课程,以增加师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中,也要适当加入对本专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从专业方向出发,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咨询,进一步明确自身价值和未来就业方向。

(三)加快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从学生大一入校起,贯穿学生整个大学过程。大一阶段重点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自身兴趣和能力的探究。大二阶段开展了解职业世界的指导课程,通过课程讲解、人物访谈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对未来职业的探索。大三阶段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就业的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并加强创业教育。大四阶段进行详细的就业能力指导,同时向学生讲解就业技巧和政策,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历、了解面试流程、掌握面试技巧。

其次,鉴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操性和时效性,应更多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小班教学为主,通过开展团队辅导活动、专题讲座、情景模拟演练、沙盘游戏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快的成长。

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已将“把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列为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③。高校就业工作应以《通知》为指导,立足本校实际,推进观念升级,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建立起一套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以教学促进服务、以服务推动教学”的良性运转机制,促进课程教学和服务的共同发展。

注释:

①国务院新闻办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题新闻发布会[OL].Http://www.mohrss.gov.cn/gkml/xxgk/201603/t20160310_235121.html.

②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③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5/s3265/201512/t20151208_223786.html.

[1]屈善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1~64.

[2]罗嘉慧,王丽萍,陈莹颖,王侑美.广东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供求现状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13(7):82~85.

[3]马小红.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14(8):62~63.

[4]徐幼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实现路径[J].教育评论,2015(2):100~102.

[5]赵海莹,骆雁南.以实践育人理念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20~21.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课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写作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我爱的职业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