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贫困县农村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探讨

2016-11-26吉虹静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四川省妇女

吉虹静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四川省贫困县农村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探讨

吉虹静

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本文将从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与利弊分析,得出一些改善社会支持网络在老年妇女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贫困县 农村老年妇女 社会支持

一、社会支持网络的局限或不足

(一)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1)正式社会组织与农村老年妇女的沟通不畅。它们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本就不愿求助外部支持系统的老年妇女对正是社会支持系统地了解,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隔阂,使得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内部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2)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事本主义、形式化,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由于其自身有其严格的规章,做事程序化,常常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女老年妇女面临的棘手问题。农村老年妇女经常因不想麻烦,不想无限期的等待而放弃对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地求助。

(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1)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类型过于简单及一般化。非正式社会支持往往提供的是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的帮助,注重对情感方面的支持,往往从事一些不可预测的、偶发的项目,含有的技术含量比较小,通常不能全面、深入地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老年妇女的求助对象如邻里、配偶、子女对她们的关怀仅仅表现在一些应急事情或简单的事情方面,如陪同她们一起去看病,生病期间给她们做饭、洗衣等一些暂时性的服务。

(2)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内部往往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没有分工合作。大多以来情感性的支持,而情感性的支持常伴有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社会家庭的不断分化、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使得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带有很强的随意性,非正式社会支持是一种出于自愿的资助形式,支持者随时可能暂停或者取消支持。这种不稳定性和随意性会导致其不具备完全的保障功能。

(3)非正式社会网络资源的稀缺性。由于家本位的传统观念,老年妇女通常倾向于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即内部支持系统寻求援助,同时,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内部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导致僧多粥少的一个窘迫局面。往往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寻求援助的大部分老年妇女都能获得一定的帮助,但是实际获得的资源相当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资源分布的地区性、不平衡性,导致资源相对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达不到大多数老年妇女的福利得到提高的状态。

二、建议

(一)坚持家庭养老的赡养模式

大多数农村老年妇女的家庭结构并不完整,对于这些存在家庭支持的老年妇女来说,家庭成员在恪守养老文化的同时也应对文化中的那些不利因素做出改变,反思家庭养老文化。农村老年妇女以家为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在不能改变这种想法的趋势下,我们只能加强家庭的赡养功能。让其家人明白他们在老年妇女生活中所占得重要地位,让他们知道老年妇女需要他们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

(二)加强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主动性

很多农村老年妇女是不懂得如何向政府机构求助的,内心有一种很强的官民思想,自己很不愿意打破这种格局,因此本身向政府求助的意愿也小;同时,政府也显得相对被动,办事事本主义,是等着求助对象,而不是积极地与有需求的弱势群体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进行救助。所以,政府必须加大与老年妇女群体的联系,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促进改善双方关系的活动,在他们之间切实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比如政府可以直接组织相关人员入村、入户陪老年妇女聊天、了解她们的日常生活,进入养老院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让政府走进民心、走进农村老年妇女的内心。

(三)社会各界多方援助

农村老年妇女求助的对象往往来自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也仅限于家庭或邻里的支持,社会力量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建议可以在四川省内建立一些民间老年协会和农村老年妇女协会组织,从组织上保证敬老尊老风尚的沿承。比如可以成立一些乡镇级别的社会组织团体,例如棋牌兴趣小组、登山兴趣小组等等组织来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多方面促进她们的健康发展。

(四)老年妇女自身的努力

老年妇女向外求助意愿小,那么一定要让她们明白那些事自己应该享有的,那些权利是不能受侵犯的。当权利受侵犯的时候,不应委曲求全、逆来顺受,而因通过组织、法律等渠道维护自身权利。首先应在大力宣传政府能帮助她们做些什么的前提下,提高老年妇女的求助意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四川省农村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非正式社会支持出现的资源少却援助多的窘迫局面令人高度担忧。可以说,这也是当前四川省乃至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社会问题。在正式社会支持和农村老年妇女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农村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长期以来不得不严重依赖家庭及其子女,这种过度依赖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客观现实状况不仅给她们自身带来不确定、无尊严的晚年生活,也给家庭及其子女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为此,笔者认为,传统的依赖非正式社会支持必须加以现代性改造,不断提升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保障水平,构建一套健全的、可持续的制度性社会保障体系。

[1]颜宪源,东波.论农村老年若是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学术交流,2010(6).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四川省妇女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