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寿祺的骨气

2016-11-26俞子林

世纪 2016年5期
关键词:藏书家郑振铎骨气

俞子林

杨寿祺的骨气

俞子林

1956年公私合营的时候,我才认识杨寿祺先生。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他不仅有很高的版本知识,更因为在抗战时期表现了一个中国人不屈服的骨气,受到人们的敬仰。我们公司经理毕青同志曾想请人写一部电影来宣扬他的事迹,后因形势变化(开始整风反右)而作罢。

杨寿祺原是苏州来青阁主人,民国成立后他奉祖父之命来上海福州路开设分店,1931年迁址汉口路。多年后其家属也迁到上海来居住。

1937年八一三事件日寇侵华,上海租界沦为“孤岛”。这时候,一个生意人要出门做生意(买卖旧书),必定要经过日军在租界周边设立的“关卡”,必定要接受检查,向日军鞠躬行礼,稍有不慎,被打耳光是常事。杨寿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他要坚持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决不做亡国奴,宁可不出门,少做生意。

但在这时候,苏州等地藏书家,生活困难,要把藏书陆续卖了,以换取生活用品。许多藏书家原是杨寿祺的老熟人老朋友,他们看不到杨寿祺上门,便卖给了别的旧书商。杨寿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想上发生剧烈的斗争。他想:我如果去苏州,这笔生意应该是我的。但是他又想:现在抗战年代,我不能上前线杀敌,已觉得十分可耻,少做点生意算什么?现在国难当头,我不发这笔财,我把钱财视如粪土。经过这样思考,他的心渐渐稳定了,他还认为:我们中国有这样大的国土,这么多人口,大家同仇敌忾,中国不会亡,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他终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

就这样,在整整八年中间,他没有走出上海租界一步,直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才回到自己的家乡——苏州去。

他的行为在上海古书业受到传颂,被称为是爱国的表现。一个商人,宁可不做生意,也要坚持中国人的骨气,而且坚持了八年,这种精神确实不简单。

那时候,郑振铎等爱国知识分子也在上海,做着抢救古籍文献的工作,得到了古书业人士的大力帮助。郑振铎在回顾这个时期时说:“我十分感谢南北书贾的合作……书贾们的爱国决不敢后人,他们也知道民族文献的重要,所以不必责之以大义,他们自会自动地替代我搜访罗致的。”我想,这应当成为杨寿祺爱国思想的注脚,也是郑振铎们能够在日寇眼皮底下从事文献抢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为上海书店原总编辑)

猜你喜欢

藏书家郑振铎骨气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郑振铎炒股
朽木颂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拓展延伸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全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