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原则下《谈读书》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
2016-11-26纪嘉莹
纪嘉莹
“动态对等”原则下《谈读书》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
纪嘉莹
【摘 要】本文在奈达“动态对等”的视域下,对培根经典随笔《谈读书》的三种不同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尝试着打破以往只关注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关系的传统,从而转向文本接受者的反应,以期提高文本翻译质量、深化翻译研究。
【关键词】《谈读书》 “动态对等” 比较研究
《谈读书》是收录于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文学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虽篇幅短小,但因其结构紧凑、说理透彻、文笔通达老练,遂而成为随笔中的经典之作。自其17世纪出版以来,便被译为多国语言,而其中中文译本也实属不少,仅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列举的就达11种之多。多种译本的出现无疑是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研究更为繁荣的写照,而对不同译本尤其是经典译本的比较研究对于提高文本翻译质量、深化翻译研究都大有裨益。
一、尤金·奈达及“动态对等”原则
对《谈读书》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的数量之多较之其译本数量来说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切入视角也都各具特色:“信达雅”标准、译者主体性等等,但不难发现上述理论所强调的或是译文与原文,或是译文与译者间的关系,却大都忽视了“读者”这一翻译过程中所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而尤金·奈达和他的“动态对等”原则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为评价译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
尤金·奈达(EugeneNida,1914-2011),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在翻译领域的成就却缘起于其虔诚的基督教徒身份--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发展了其革命性的翻译理论。在其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中》,奈达曾初步提出其理论假设“在这种翻译(动态对等翻译)中,重心不是接受语信息和源语信息之间的关系,而是动态对等,也就是译入语中接受者与信息之间关系和源语接受者和源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是对等的”。随后,他将其系统表述为“在译入语境中,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与源语语境中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实际相同”(奈达,1964:24)。随着更为深入的研究,奈达又将“对等”划分为两个层级--最小层级和最大层级,最小层级是:“译本的读者不仅能够理解文本,而且他们能够理解源语文本的读者是如何理解和品读源语文本的”;最大层级则是“译文的读者能够像源语的读者一样去理解和品读文本”。从这两个对等的定义可以看出:最低层级的对等是现实的,最高层级的对等是理想的。奈达认为,好的翻译一般都介于这两个层级之间。在奈达看来,如要判断译文是不是忠于原文本,批评者要比较的并非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对等程度”,而是不同语言读者的反应。奈达将其比作市场调研,当评判产品优劣时,重在看消费者的反应。无论一种产品在理论上多好,或看起来多赏心悦目,如果人们不喜欢它,那它就没有消费市场(奈达和巴伯,1969:11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译本就是消费品。因此奈达的“动态对等”打破了以往只关注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关系的传统,从而转向文本接受者的反应,读者的角色在翻译中首次受到了重视,具有重要的革命性理论意义。
二、《谈读书》三种译本的比较分析
翻译之难最在其文化层面,即如何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但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翻译中较难把握和操作,而奈达的“四个对等”无疑化抽象为具体,为文本翻译、评价及其“动态对等”原则提供了具体的标准--词汇对等、句法对等、文体对等、篇章对等。其中,篇章对等是另三个对等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目标,因而本文将不对其单独进行探讨。
(一)形式上尽量把持原作风貌--句法、文体对等
且先看文章的开篇句: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廖运范译文: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王楫译文:读书可以怡情养性,可以摭拾文采,可以增长才干;
王佐良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总体说来,三种译本均保留了源语文本的平行结构和随笔风格,但细一推敲,尚有不甚相同之处。原文本的成功翻译势必要适当考虑到作者身份、写作背景和风格,培根爵士出身英国贵族,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这就决定了他文雅的用词、工整的对仗及优美的文风。廖译文虽也保持了平行结构,但较之原文,“乐趣”、“文雅”、“能力”等措辞显然有失文采,另在搭配上“给人乐趣”尚可,“给人文雅或能力”则有些搭配不当,有损源语的排比效果;相比之下,王译文则上了一层,三个“可以”搭配上更为合理且译出了对仗意味,而三组四字动词不仅颇具汉语特色也更为文雅;但三个译文中,仍以王佐良先生的为最,这篇文章是培根写给贵族青年,劝导其读书向学,和荀子的《劝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而开篇即旨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无论是前两译文中的“能给”或是“可以”转译到汉语读者这儿,都已大大削弱了读书的重要之感和对青年的规劝作用,而“足以”不仅一语道出了对其重要性的强调,同时“怡情”、“傅彩”、“长才”古韵十足、对仗工整,且更为简洁明快,和原文本所传递的文雅轻巧的风格最为相近,胜出其他译文一筹。
再看: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廖运范译文: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代表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物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王 楫译文:在幽居独处时,最能体现其怡情养性的作用;在友朋交谈中,最能体现其摭拾文采的作用;在处世论事之际,最能体现其增长才干的作用;
王佐良译文: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上述翻译中,廖译本显然过于冗长,原文本只有短短26词,而其却用了58字,虽然语义并无偏颇,但原有的排比气势、透彻练达之感也所剩无几;王译本较廖略为简洁,文采上也稍有提升,但所传达的简洁明快之感仍略显不足,同时前两译本都将源语文本的结构进行了倒置,并没有保留其原结构。而王佐良先生巧妙地利用了汉语中“其......也,最见于....”这一古文结构,将译文缩减至39字,简明凝练,其一妙;同时保留了原句结构,使其后的三组四字词语呼之欲出,结构紧凑、行文流畅,其二妙;此外,古汁古味的译文和原文本的风格也更为贴合,此乃其三妙。
(二)内容上尽量准确生动--词汇对等
尽管词汇、句法、文体、篇章对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如上文所说,“最大层级”的完全对等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若真有所取舍,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67),这就更凸显了词汇层面对等的重要性。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廖运范译文: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枝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王 楫译文:阅历丰富的人虽能逐一判断或处理具体问题,但出谋划策,统筹全局,唯有博学之士最能胜任;王佐良译文: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上述译文仍能反映三译本对于形式把握,即句法、文体对等精妙程度上的差异,但因上节已有分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而着眼于词汇层面。此句中,最见译者功底也是译文差异最大之处有二。其一为对“expert men”的处理,如要摭取最为恰当的对等词汇,还是要回归到词语的源语意义。韦伯斯特词典对于“expert”释义如下:having,involving or displaying special skills or knowledge derived from training or experience,将其放到源语语境中,不难理解其是指因阅历丰富而能判别具体问题之人,与后文中因富有学识而具韬略之士形成对比,旨在强调经验虽可使人圆滑,唯有真才实学方可指点江山。廖译本的措辞--“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显然有失偏颇,王译本“阅历丰富的人”已达到基本对等,而王佐良先生的“练达之士”则不可不称为一个妙字。“练达”源自《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味“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与原文本传达给其读者的信息再贴合不过了。其二则是对“come best from”的处理,三个译本在最基本的词意对等上均无不妥,但廖译本“还是.......才能胜任”显然没有传递出原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无论多么通达人情世故也不及从读书中所获得的战略眼光;相较之下,王译本的“唯有.......最能胜任”就技高一筹,而王佐良先生的“舍......莫属”则最上,汉语读者对于舍我其谁这个成语都定不陌生,一个字就递出了“唯有读书”的神韵。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动态对等”原则这一视域下,无论从“形合”--句法对等、文体对等,亦或是“意合”--词汇对等的角度,王佐良先生都较其他两译本达到了更高层级的对等。其译作在理解原文的深度上、体现原作的风格上、在辞章的运筹上以及在传情达意的准确度上无不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然若从其他角度着眼,其他两译本也都各有千秋,如廖先生的译本就更宜面向普通读者。廖运范先生在其翻译的《弗洛伊德自传》序言中曾说:“由我这粗疏的门外汉来翻译,是太不自量力了些。但是我希望:如果这个译本可读,愿它能带给大家一点什么!如果不够理想,希望它能激起内行人的‘愤怒’,起而执笔做一番最尽职的译介工作。”在此借用廖先生的话意欲说明通过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以期距“尽善”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 [M]. Leiden: E. J. Brill,1964 (24).
[2]Nida, Eugene A & Taber, Charl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 J. Brill, 1969, (112).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黄源深.英国散文选读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