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与宅:新媒体语境下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与认同困境

2016-11-26冯莉

社会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屌丝群体大学生

文/冯莉

虚与宅:新媒体语境下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与认同困境

文/冯莉

“屌丝”一词自2011年风靡网络以来,已经逐渐向现实扩散传播,成为一种典型的后现代文化表征。“屌丝”原是百度贴吧中对“李毅吧”粉丝恶搞的称呼,这一原本粗俗的名词现在几乎成为社会上众多人群自诩的标签。90后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的主力军,底层意识的泛滥让大学生群体对“矮丑穷”的“屌丝”名片并不陌生。在无奈和自嘲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屌丝”们将话语平台转移到新媒体,并从中接收信息动态、获取经验,进行社交、娱乐、休闲,抒发情绪,嬉笑围观,逃避生活的烦恼,寻找自己的快乐,表达对现实的反抗,建构社会认同。

本文提到的青年群体的“屌丝”文化特征,主要是指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缺乏奋斗的动力和目标,对学习和校园生活都兴趣不足,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网络交流,把上网当作一种基本生活状态,在虚拟社区中数字化生存,成为依赖新媒体的特定群体。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问卷星上共发布210份问卷,由调查对象直接在网页上独立完成。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95%。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群体对“屌丝”文化身份的认可程度、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体使用特征等。问卷共涉及网购、网游、网络视频、网络社交、网络论坛、网络学习、网络语言、网络新闻等8个方面,每个方面均涉及时间、金钱、途径、心理等4个问题。

研究发现

1.90后大学生“宅”在宿舍的行为特征具有普遍共性

根据调查数据,有95%的大学生自认为是“屌丝”,这说明当前90后大学生对“屌丝”身份有着相当高的接受度。在行为表现上“屌丝”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宅”。

根据调查数据,除去睡眠时间,每天“宅”在宿舍2小时以上的学生数占总人数的84%。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接受了“宅”的生活方式,虽然也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他们普遍缺乏改变的动力和毅力。睡觉、追剧、打游戏、使用社交软件聊天成为他们“宅”在宿舍的主要行为内容。

2.90后大学生乐于“收音”而较少“发声”

虽然大学生们以“宅”为常态,但是却对外界信息充满渴望。从调查结果来看,每天都会浏览网络新闻的人数占到调查总数的72.5%。对于习惯使用手机等新媒体的90后大学生来说,信息获取的强制性和便捷性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媒介使用特征。

大学生们通过新媒体大多是接收信息,却很少有人经常、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人只是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只会关注别人的动态,45.5%的同学“只浏览不说话”。纯属娱乐、消磨时间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们使用新媒体的出发点,因而他们对娱乐八卦和生活资讯类信息的数量和范围需求程度较高。

3.网络消费凸显90后大学生生存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群体每月生活费平均在1000-1500元,日常三餐是他们每月生活费中的最大一笔开支,比例占生活费总数的2/3。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够用于其他消费的金钱数量已经相当有限。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在淘宝购物,其中购买“服装鞋包”的比例占据最大,日用百货所占比例位居第二,零食类位居第三。他们在网络游戏中也有消费,大部分人会出于经济情况的束缚,消费500元以下的占消费整体的74.5%。74%的同学只能承受小于200元的网络学习资源付费。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用于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比例较大。同时他们又迫切需要通过网购来增加自己对其他消费品数量和符号价值的占有。他们在自己的消费水平只能满足生存需要的时候却不断地渴望通过消费来达到自我实现,这种矛盾是引发大学生群体“屌丝”心态的重要原因。

4.90后大学生以新媒体为交友和情绪释放场域

从调查结果来看,社交软件是目前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中耗时最多的一类。他们通过这一平台与好友聊天,发布自己的状态,倾诉自己的无奈,同时也在其中寻找与自己命运相仿的人。每天使用社交软件超过30分钟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6.5%。众多社交平台里,QQ使用的时间最长,使用人数也最多;微信的使用人数仅次于QQ的使用人数;排在第三位的是微博的使用人数。

网络语言的使用能够让他们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一切,实现内心的释放。根据网络语言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使用网络语言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55%。“X逼”“尼玛”“呵呵”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上位居前三名。 “屌丝”们认为这样的模仿和流行可以带来生活中的乐趣,并且通过这种流行的语言样式与别人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他们并不认为这些词语粗俗不堪,反而觉得习以为常。

结论与讨论

认同一直是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中颇为流行的学术术语,它指向人们的终极反思即“我是谁”和“我们是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社会认同理论起源于欧洲,最早由泰费尔等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含义是“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90后大学生群体的诞生受力于媒介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作用,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心理安慰和情感共鸣,制造话语狂欢甚至参与暴力,在身份认同上表现为画地为牢的尴尬困境。

1.社会分类:运用新媒体主动建构“屌丝”文化身份的群体边界。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定位主要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比较获得。首先要进行社会分类,划定各自所属群体的边界范围。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促使他们认同“屌丝”文化身份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进入“屌丝”角色,并以一种体验式的表演来呈现自我。他们可以向别人透露内心情感,而不用担心会对自己造成危害或自爆“家丑”后引发尴尬;他们可以扮演万人之上的君王、拯救世界的英雄等以达到心理满足;他们可以通过网购来实现追求时尚、消费商品符号价值的愿望……他们可以在虚拟社区中得到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满足,并且获得满足的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宅”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就不足为奇。

短期内无法改善处境的压抑会让他们产生焦虑,新媒体环境如同一根救命稻草,让他们可以找到一个相对轻松又愉悦的虚拟世界沉浸其中,分享情感、交流经验以及获取满足。他们可以用新媒体观察理解现实社会,可以用新媒体选择面对现实社会,可以用新媒体创造改变现实社会。他们亲密地聚集在一起,甚至产生了群体的狂欢。

2.社会比较:新媒体使用中突出弱势心态和怨恨情绪。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评价的实现要通过内群与外群的特征概括和优劣比较来取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新媒体既是他们了解自身生态压力的主要渠道,又是他们应对压力的主要方式。

90后大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与之前大学生的进行纵向比较,将当前自身的知识分子价值与“富二代”“官二代”的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无论是前人还是同期都比自己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知识改变命运的夙愿在如今能够实现的可能几乎渺茫。社会资本的匮乏、经济资本的垄断和文化资本的贬值通过“矮丑穷”与“高富帅”的对比,结果显得那么触目惊心。而在这些压力面前,“屌丝”们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措,选择顾影自怜,把自己界定为无能为力的“屌丝”,沉浸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偏安一隅。

大学生们在生活中大都处于社会的“边缘层”,他们缺少清晰的上升通道,主流价值观相对模糊。他们除了情不自禁地向往和积极寻找虚拟世界作为自己的避难所,还会将现实世界中积攒下来的愤怒情绪转战到新媒体中,通过发泄来求得心中的平衡。新媒体环境下,怨恨和报复的快感可以通过对事物冷漠的情感以及粗鄙化网络语言的滥用来实现。

3.区分:运用新媒体加强群体互动增强群体归属感。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为了维护自尊需要在与外群体进行比较时突出自身优势。在这个积极区分的过程中,群体内成员会通过仪式性的活动增强彼此之间互动关系。在网络空间,“屌丝”们既可以相互慰籍,彼此承认自嘲、低调的生活态度,又可以合力为奋斗成功的逆袭“屌丝”喝彩。马云、韩寒等“苦逼并快乐着”的“纯屌丝”们为90后大学生燃起了希望,在成为准“屌丝”的路上,一部分人可以选择继续悲催沉沦,而另一部分人可以选择奋斗逆袭。而这两种选择在群体内部都会有各自的拥簇者,不需要被外群体进行评说指正。

自称吃货、热衷自拍、疯狂网购、追剧游戏的90后大学生们在网络空间畅游世界,互相点赞,恶搞戏谑,维系认同。这对于这个特殊的青年亚文化族群来说具有显著的情感联结和心理安慰作用。然而在商业化逻辑盛行的文化狂欢中,“屌丝”身份的抵抗意味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蚕食,在意识形态收编和消费主义裹挟作用下,“屌丝”群体的价值观也在经受着不断的修炼,表现为画地为牢的认同困境。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5期;原题为《虚与宅:新媒体语境下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与认同困境——以90后大学生“屌丝”文化特征为例》)

猜你喜欢

屌丝群体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自我矮化症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北大发布首份屌丝生存状况报告:长春是最屌丝城市
“屌丝”六儿的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