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思潮分析及有效引导机制和途径
2016-11-26徐海波
文/徐海波
香港社会思潮分析及有效引导机制和途径
文/徐海波
以2017年香港特首普选为“节点”,以“占中”运动为标志,香港“一国两制”的实践开始步入深水区。香港“占中”向我们揭示出“一国两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使我们认识到“一国两制”不仅是法律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对于香港“回归”而言,领土回归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回归”,具有局部性、阶段性,完整意义上的“回归”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回归。显然,法理回归不等于人心回归,从法理回归向人心回归将是一个持续、漫长和曲折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香港回归,还需要形成两地共同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实现香港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问题的背景
1997年7月1日,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结束,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港人”的国家、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在学界再次引起了热议,大陆和香港学界开始密切关注、讨论香港的文化与身份认同问题。由于经历了殖民统治和近代不同寻常的发展,在香港衍生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渗透融合的文化形态,表现出了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商业文化与非商业文化并存的状况。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不仅导致香港和中国大陆政治制度的差异,同时在这期间,港人逐渐开始寻求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有了一种与英国和中国大陆主流意识形态都不同的“香港意识”或“香港精神”。这种“香港意识”和“香港精神”不仅呈现出相当成熟的社会思潮特征,而且有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和政治能量。自“九七”回归议题提出和最近香港特首普选问题以来,它在港人的利益诉求、政治诉求和身份诉求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香港社会思潮的理论形态与思想内容
香港社会思潮主要有以下理论形态与思想内容。1.自由主义
主要表现为自由放任,希望“大市场小政府”,将社会生活各种决策,交由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引导。这种自由主义及其所关联的个人主义、商业主义等是推动香港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成为香港长期以来的思想共识,引领着香港社会思潮。
2.本土主义
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成熟的社会制度和不同寻常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形成了香港不同于内地的社会身份的建构轨迹。香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港人身份意识,表现为一种以本土地缘情感、集体记忆、历史经验和生活方式为基准的“香港意识”。这种本土性论述基于香港与内地在市场发展、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的差距而建构自我与他者的认同模式,在港人的经济利益诉求、政治诉求和身份诉求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香港社会思潮中不可小觑的一种思想倾向。
3.政治民主主义
当前香港呈现政治社会化倾向,就2017年政制改革的公共论述、政治争拗是当前香港社会思潮的焦点所在。反对派把中央所声明的行政长官必须是爱国爱港的,解读为要排除泛民主派作为行政长官候选人,制造社会舆论,策动“占领中环”,挟持港人利益作为与中央谈判的政治筹码,向港府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施压,争取所谓“真普选”。
4.国族主义
在港人集体观念里,对国家的认识局限于自然领土、民族身份与地域文化,对香港与国家政治体制、主权的内在关系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大部分港人在文化层面认可中华民族的文明,但他们在承认中华民族身份的同时,认为民族主义不能凌驾于专业主义、人权法治、言论自由等香港业已形成的核心价值之上。在香港,对国家的理解、民族的叙述和解读存在不同声音和观点。
5.香港中产阶级的群体思想意识特征
香港中产阶层是特定现代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回归之前,在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香港中产阶层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冷漠”。回归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衰退,中产阶层陷入困境,其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开始从游离于政治之外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政治参与者。但是,香港中产阶层的异质性导致了他们政治取向的多元化特征。
引导香港社会思潮的“立场”与“前提”
两地对话的基础是“一国两制”。香港回归问题的解决得益于“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一国两制”中“一国”是主权,是内地和香港的共同的大前提和共同的目标,“两制”是在尊重香港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上为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而采取的策略。
两地对话必须把握以下一些原则。
1.“一国两制”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制定有关香港的政策的基本框架,是规范香港政党政治和民主化实践的不可动摇的制度性底线,是进行两地意识形态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与出发点。一切对话都只能在“一国两制”框架内谈。
2.在与香港的往来中,内地凭借经济和政治优势占据了话语权。但是,这种优势地位并不能成为内地在与香港的往来之中采取强势与俯就姿态的理由。相反,内地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媒体应该改变其所习惯的居高临下的视角和厚重倨傲的表达方式,以平等、活泼而亲和的语言增强其话语表达的活力与吸引力,以对话和交流的方式获得香港民众对内地的认同。
3.在提倡两地进行意识形态对话的过程中,首先应厘清各自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差别与联系,不能一味地强调“和”或“不同”,而犯“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错误。只有厘清各自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差别和联系,才能有助于我们探究如何实现互相借鉴和发展的路径。
4.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能够增加两地人民的价值认同感,有利于把不同利益的群体凝聚到同一对话平台上来。我们应该优化两地意识形态对话的经济环境。推动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密切两地经贸关系,缩小两地经济价值观念的差异;以“一国两制”为原则和导向,优化两地意识形态对话的政治环境;优化两地意识形态对话的文化环境,加强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两地文化产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在互利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引导的途径与方法
为增进香港与内地的理解、沟通、对话和引导,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进行。
1.由于一个多世纪的分隔,内地与香港所理解的“中国”“民族”和“国家”等概念出现了较大偏差。当前,发生在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之间的许多摩擦都与这种理解的偏差有关联。消除这种摩擦,除了及时出台合适的行政与法律规定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渠道的交流增强内地人和港人之间的理解与互信,增进港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自己作为其公民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地人与港人所共有的全新国民意识。
2.由于两地分隔日久,在表达方式以及概念上,诸如“民主”“国家”“民族”“公民”等基本政治术语的理解上都形成了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危害到两地之间的政治交流与沟通,影响到对表达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诱发了两地之间的纷争与冲突,限制了港人的政治与国家认同的形成。我们应该尽快开展“香港学”研究,编撰“香港研究词典”,赋予两地交流对话概念的“意义”,占领话语权的高地。
3.国民教育所遭遇的反弹不应成为其被废止和延误的理由,而是应当成为调整国民教育的开展的途径、方式与内容的基础。国民教育不应当回避其意识形态性,但是应当把重点从政治说教引向对受教育者的国家、政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
4.中国作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在其悠久的发展史中包含有大量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经验和智慧,对它们进行发掘和整理,可以为我们今天处理中央与香港关系以及引导香港社会思潮的走向提供启迪
5.以香港和内地的共同社会发展目标为契合点,通过“中国梦”引导,形成两地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这是国家意识形态引导香港社会思潮的可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梦”这个重大命题,并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通俗化表述,极具亲和力和包容性,拉近了国家政治话语与老百姓现实生活的距离。“中国梦”的外延相当丰富,既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梦,也包括每个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梦;既是指内地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的理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香港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梦”在香港这个特殊地区的表现形态之一。因此,以“中国梦”引导、实现中国香港梦的现实路径与模式,也必须走中国香港道路,弘扬中国香港精神,凝聚中国香港力量。
(作者系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摘自《新视野》2016年第1期;原题为《香港社会思潮分析及有效引导的机制和途径》;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