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白话史研究刍议

2016-11-26徐时仪

华夏文化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书面语白话文言

徐时仪

汉语白话史研究刍议

徐时仪

【内容提要】汉语白话史是活语言的研究,贯穿着言语意义←→语言意义互动交融的主线,不仅反映了汉语古今演变的主导趋势,而且反映了汉语正在进行中的与时共进。凡质朴通俗具有白话语体色彩的或基本格局是白话的都可用作白话史研究的语料。具体研究方法有文白比较、方言通语比较、口语书面语比较等。汉语白话史的研究贯通古今中外,主要考察先秦到现代的口语演变,探讨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原因,不仅描写汉语白话的发展过程,而且更重在揭示语言演变机制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在汉语史和语言史研究方面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汉语;白话史;口语;演变

汉语在由古至今的发展中既有各地言与言(口语与口语)的歧异,又有古今言与文(口语与书面语)的歧异。长时期的言文分离,既给探索汉语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演变规律造成一定的困难,又使突破这一困难成为汉语史研究乃至语言学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课题,尤其是上世纪初汉语的文白转型不仅完成了汉语表述系统的重大变革,而且还隐含着价值观念的更新,而“长期以来大学里教汉语只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分,把‘五四’时期以前的语言统统称为古代汉语。这种分期忽略了文言与白话的区别,没有正确地反映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因而是不太科学的”①江蓝生:《古代白话说略》,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7页。。吕叔湘在为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所作序中已提出“把汉语史分成三个部分:语音史,文言史,白话史”的设想②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8年,第2页。,我们也曾在前辈学者设想的基础上将古代汉语切分为文言和古白话两大系统,从古白话系统的角度论述了汉语白话的发展③参拙著《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和《汉语白话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本文拟就汉语白话史研究再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白话史研究的性质

汉语史作为语言学中汉语语言学的下位概念,从时间上可分为古代汉语史、近代汉语史、现代汉语史,从空间上可分为通语史和各地域方言史,从语言学的子学科可分为语音史、文字史、词汇史、语法史和修辞史,还可从断代分为古代汉语语音史、文字史、词汇史、语法史、语体史、修辞史,近代汉语语音史、文字史、词汇史、语法史、语体史、修辞史,现代汉语语音史、文字史、词汇史、语法史、语体史、修辞史等,而从语体上则可分为口语史和书面语史或白话史和文言史。这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划分的历时和共时汉语史合起来反映了汉语古今的发展,而语言含有言语意义和语言意义,言语的变化影响语言的变化,语言吸纳言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语言的古今演变,构成汉语史的主体。一部汉语史也就是言语与语言的演变史,言语与语言的演变是贯穿汉语古今发展的主线。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自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杰出的创造,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让我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①[英]奥斯特勒:《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章潞、梵非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1页。。据有关研究,原始人至少有几百万年的历史,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大约出现在 13万—15万年前,而人类的语言出现在6万—8万年以前,至于记载语言的书面语则迄今不超过7千年。②[德]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页。我国历史上有所谓三皇五帝的传说,那时的语言尚无法考知。现可考知的夏代是汉语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朝代,1977年以来在河南王城冈发掘的夏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些陶器上已刻有文字。承夏而起的商朝定都殷墟,始有比较成熟的甲骨文字。文字的出现与使用物化了转瞬即逝的口语,标志着人类的历史由传说时代进入了信史时代。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如甲骨刻辞就“是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的书面语”③郭锡良:《汉语历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程千帆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88页。,具有口语的省略、重复及语序上某一成分易位和割裂等特征。④陈年福:《甲骨文的口语特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周武王灭商后,随着商周两族语言的融合和交际的需要,出现了一种各地都能通行的共同语,即当时的“雅言”、“正言”,原来各诸侯国的“殊方异语”也逐渐融合成几个相对稳定的大方言。先秦的书面语“在当初大概跟口语相去不太远,还在听得懂的范围之内。”⑤吕叔湘:《文言读本》,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尽管古代尚无录音,但书面语中或多或少记载了当时的口语方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言语与语言的演变。秦汉后口语方言随时代社会发展而发展,书面语渐分两途,一凝固为文言;一为记载秦汉后口语方言的古白话。⑥王力《古代汉语》绪论说古代汉语有两个书面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文、白之分大致始于汉⑦古白话书面语虽然起源于东汉,但古白话口语应是在古白话书面语出现之前即已存在了,只不过基本上没有在同期书面语中反映出来罢了。详参徐正考、张彧彧、薄刚《关于古白话起源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0期。,由于汉语各地方言不一⑧如扬雄《方言》载:“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文言文以先秦口语通用语为主体,吸收一部分方言定为一体后,则不因地域的不同而变化,且已凝固为一套根深蒂固的表达习惯,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司马相如是四川人,班固是陕西人,撰文用词都为通用语。①张中行《文言与白话》指出:“文言长成,定形,主要靠三个条件:一是有相当严格的统一的词汇句法系统,二是这系统基本上不随时间的移动而变化,三是这系统基本上不随地域的不同而变化。”中华书局,2007年,第 19页。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说“微斯人,吾谁与归”,句法上与《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相似。秦汉后模仿先秦两汉的文献虽然也出现一些新词新义,不同程度地带有一些口语因素,但主要倾向于采用先秦两汉已使用过的趋于定型化的语言成分,或通过先秦两汉旧有的质素组合来表达新词新义,总体上滞后于语言的发展,这可以说是文言系统从先秦直到明清共有的特点。

先秦的书面语凝固为文言文后,秦汉后不同时期的口语成分奠定了古白话系统的基础。文言文形成后基本上在原地踏步,不受时空的限制,词汇和句法系统不再有大的变化,但在各时代作者的笔下也或多或少地记载了一些随着时代变迁新出现的口语成分,如韩愈作品中“奔波、落寞、道理、意思、无理取闹、垂头丧气、牢不可破、落井下石”等文言所无口语词,又如明清西学东渐的“欧化成分”,且由少到多,从而产生出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发展的新书面语。②赵振铎《论中古汉语》指出:“有人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东汉以来,汉语的书面语开始凝固了,好象冬天河流结的冰,是浮在流水上面的。但是活的语言还是在不断发展,它象冰下面的流水,仍然在不停地流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古白话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口语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文言文中的白话口语成分,形成与文言文相抗衡而并峙的反映实际口语发展的古汉语另一书面语系统,进而由量变到质变发展为现代白话,即现代汉语。

汉语在由古至今的发展中有变,有不变,有变化大的,有变化小的。以先秦雅言凝固而成的文言文变化较小,以秦汉后口语为基础的古白话变化较大。然而为什么变,怎样变则既有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一些外来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肯定是很重要的。这里面有一些理念性的东西体现在汉语由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间,如复音化和三音、四音节的形成等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人们具体取舍的价值取向,涉及到语言←→人←→客观世界的错综复杂的关联。又如汉语的文白转型大致上就体现了言语意义←→语言意义、口语←→书面语、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和社会各阶层间趋雅←→趋俗的互动共存与整合融合。因而如果将白话看作是人们口说的话,那么白话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先秦口语到现代口语的演变,即源于文言文形成的先秦雅言经古白话而演变为现代白话,而白话史则是活语言的变化史。作为活语言的变化史,白话史与文言史的不同就在于始终贯穿着言语意义←→语言意义互动交融的主线,③[日]入矢义高《中国口语史的构想》一文曾提出从语史性的观点研究古白话词语,形成贯通口语不断发展的汉语口语史。《集刊东洋学》56期,又艾乃钧译,载《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反映了汉语古今演变的主导趋势和正在进行中的与时共进,从而既体现出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揭示出人们理念取舍的价值取向。

二、白话史研究的语料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口语具有即时交流的当下性、鲜活性、互动性,限于时代,古人还无法利用录音设备录下旋生旋灭的口语,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文字产生以后语言才得以通过书面的记录手眼传承。书面语虽然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与原生口语相较会有一些出入,但作为口语的记录完全不受现实语言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地总会吸纳一些当时新产生的口语成分,透露出口语发展的信息。其中也有因种种因缘往往直录或书面加工不多而记录了当时说的原话,从中可还原出当时的语境,“听”到纸上所载的有“声”语言。如《乐府诗集·木兰词》:“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词中“火伴皆惊忙”,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在梁诗卷二十九横吹曲辞中,作“火伴始惊惶”,沈德潜选录的《古诗源》收在卷十三梁诗乐府歌辞中,作“火伴皆惊惶”。从“惊忙”和“惊惶”的不同可“听”到纸上所载的有“声”语言,忙、惶、慌叠韵义同,“惊忙”和“惊惶”皆为“惊慌”义,从中可还原出木兰的伙伴看到同行十二年的木兰竟然是女郎时大吃一惊而茫然不知所措的语境。又如《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如十个物事,团九个不着,那一个便着,则九个不着底,也不是枉思量。”文中“团”是当时口语,表“估量推测”义,书面语作“揣”,从中亦可还原出朱熹与门人弟子讲学时使用口语的语境。①参拙著《朱子语类词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白话史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这些书面文献来探索当时有声语言反映的汉语古今演变。

纯粹的白话文献不多,大多是文白交杂,既有文言的成分,又有口语方言的成分。如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梁祖)乃问曰:‘庄中有牛否?’(崔)禹昌曰:‘不识得有牛。’”例中文白夹杂,“不识得有”是当时口语,意思是“没有”。又如《红楼梦》中既有文言词“负暄”“针黹”,又有口语词“晒日阳儿”“针线”;既有通语词“客人”“下流”等,又有方言词“人客、下作、促狭、边派、待见、寻趁、尺寸、地方”等,其中“人客、下作、促狭”是吴方言词,“边派、待见、寻趁、尺寸、地方”是北京方言词;而表“妻子”义的词则既有通语“妻、妻子”,又有方俗口语“媳妇、女人、老婆”,还有文言雅语“夫人、娘子、贱荆、贱内、内人”等,从中可见文白雅俗方言口语交融共存的特征。因而凡质朴通俗具有白话语体色彩的或基本格局是白话的都可用作白话史研究的语料。秦汉至明清文言由盛而衰,白话由微而显,反映口语的文献大体可分为如下五类:

1.文中夹白,即主体基本格局为文言主导,但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新生的口语成分。如《世说新语》和《齐民要术》等。

2.半文半白,即较多记载口语的浅近文言文,其中口语讲说内容与文言叙述内容相混合,在对口讲内容作文本化时保留了口语的格调,而经过了或多或少文言体系的转化,尚非主动记载口语,具有由文言向白话过渡的性质。如唐代传奇、变文和宋代话本等。

3.白中夹文,即基本遵从讲说者原话而略有加工。如禅儒语录等。

4.白话为主,即主体基本格局为白话主导,但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文言成分。如根据接受者的理解能力而编写《大学直解》和《直说通略》,面向底层民众的《三言》和《二拍》等。

5.现代白话雏形,具有文白此消彼长由量到质的改变。如《讲解圣谕广训》和《红楼梦》等。

三、白话史研究的内容

白话史主要考察先秦口语到现代口语的演变,研究白话的发展,探讨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原因。

先秦至今,随着口语成分和外来语言成分的不断掺入,新的语言要素不断萌生,旧的语言要素式微或消亡,造成词语的替换和结构的调整等,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方面。①如语音上阴阳入对应的严整格局开始动摇,入声韵尾-p-t-k从相混到消失;全浊声母消失;-m韵尾消失。语法上“的、了、呢”出现;“这、那”代替“此、彼”;“下、遍、过、番、通”等动量词出现;疑问代词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由前置到趋于后置;“将字句、把字句出现和发展”。词汇上“打、滾、捺、觅、捻、伧”等新词大量产生,双音词比例明显增大;“我、你、他”替代了“吾、汝、其”;新词新义替代文言旧词,词义系统日趋复杂。白话史源自先秦而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先秦的白话、秦汉至明清的白话、民国至现代的白话。

先秦白话研究的内容涉及语言的起源,商周两族的语言融合,通语的形成,言与文的分离等。

秦汉至明清的白话相对文言而言又称为古白话。自汉至清的两千年中,人们口头上说的是白话,书面语则有文有白。汉代后文言由盛而衰,白话由微而显,渐由以文为主到以白为主,由实录口语到主动立意以白话撰述,大致可分为汉魏晋南北朝的文中夹白期、唐宋元的半文半白期和明清文白此消彼长期。其中秦汉后记载口语方言的浅近文言和记载秦汉后口语方言的古白话二者重合,呈文白交叉状态。秦汉至明清白话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考察古白话由始附属于文言到终于取而代之的总体面貌和发展线索,探讨“北杂夷虏”和“南染吴越”语言接触导致“其词多古语”的北方口语与“其词多鄙俗”的南方口语的相融互补,考析汉译佛经与明清传教士翻译《圣经》等传教读物的欧化古白话对汉语的影响,从古白话系统的角度揭示汉语文白演变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形成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

民国沿至今天的白话相对古白话而言也就是现代白话,即由北京官话经“五四”后的欧化白话和大众语演变而成的国语,台湾海峡两岸分据后大陆则称为普通话。民国至现代白话研究的内容包括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语言接触,“五四”时期的欧化白话,汉语文白转型的必然规律,海峡两岸语言的差异及由分到合的发展趋势等。

白话史研究的内容还涉及新生语言现象的动态发展。如“忽悠”在东北方言中指“能言善谈”,后引申具有调侃玩笑的“胡说”和“欺骗”义,还有“吹牛、煽动”等义,成为网络流行词语。又如“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后引申指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成为《咬文嚼字》杂志发布的 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再如“晒”本是先秦两汉时方言,南北朝时取代“曝”成为通语词而沿用至今。“晒”由“暴露在外面”义引申有“炫耀”义,在近年来的流行语中人们用来表示“共享”和“展示”义。如晒心情、晒工资、晒房价、晒提案、晒幸福、晒信息等。这些“晒 ××”的说法沿用了“晒太阳”、“晒衣服”等常用说法的构词模式,又借用了英语“share”表示的“共享”、“分享”义和“show”表示的“显示”义,①英语“show”的音译形式“秀”在近年来的流行语中用来表示“显示”、“展示”义。融合“放在外面炫耀”和“放在外面共享”义而形成“展示”义,反映了汉语词汇演变进程中的异族语言影响和渗透。②参拙文《“暴”、“晒”以及“晒”的流行语义》,《修辞学习》,2009年第1期。

先秦口语到现代口语的演变既有文白的古今演变,又有南北方言与通语的相融互补,还有不同文化与语言的接触。现代汉语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既有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口语成分,又有欧化的书面语成分,既有传统的和仿古的文言成分,又有各种方言成分”。③胡明扬:《语体和语法》,《汉语学习》,1993年第2期。不仅在西学东渐中引进和创造了大量外来词和新词,同时相当多的旧词如“亲王、太后、圣旨、把总、宗庙、俸禄”等相应地退出交际用语,许多词的意义也作有调整,整个词汇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清末民初文白的转型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价值观念的更新等诸多方面,不仅体现了“言语意义←→语言意义”和“口语←→书面语”整合融合的动态演变,而且也体现了不同文化和不同阶层的人们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必然发展趋向,即典雅的精英文化与通俗的平民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价值取向。④参拙文《论汉语文白演变雅俗相融的价值取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因而白话史研究的内容可以说贯通古今中外,不仅是描写汉语白话的发展过程,而且更重在揭示语言演变机制的内在规律及人们的价值取向。

四、白话史研究的方法

白话史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的科学研究一样,主要是采用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二者在运用中又相辅相成,而无论归纳还是演绎都得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⑤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指出,细致的比较应该是取几个不同的历史平面(如春秋战国、东汉、魏晋、晚唐五代、南宋等等),然后再把各个历史平面加以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 276页。诚如陈第《毛诗古音考》自序所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根据拉波夫语言的变异理论,汉语白话不是一个纯同质性的系统,而是一个在时间上传承有历代口语,又在地域上融汇方言和其他民族语的异质系统。白话史研究的比较方法具体而言则有文白比较、方言通语比较、口语书面语词语比较等。⑥鲁国尧《“布文”辨识本末及其他》曾指出:“现在对汉语史的研究确实较以前深入多了,各个时期皆有学人在奋力攻关,但是有些论著,冠以‘近代’或‘魏晋南北朝’,所引材料上下数百年,地域遍全国,而书中却没有或较少言及时空的差异,则有压时线成时点,聚平面为一点之嫌,仍然有欠于精深。”《鲁国尧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09页。下就此各举一例。

文白比较如蒲松龄《聊斋白话韵文》把先秦的《孟子·离娄》改写成《东郭外传》:“这齐妇一路无言,那如酸如迷的光景不必细说。单说他小婆子在家里,做中了饭,把眼把眼的等候消息。又等不将来,就自己心里犯寻思,说道:‘天到这般时候还不见回来,没的是无盐娘娘连他也请进宫去了?可是糊迷了呢?’正在那里犯思量,只见他大婆子气哚哚的泪撒撒的一步闯进门来,说道:‘您姨,哟,可了不的了!’齐妇把门进,气的面焦黄。未曾张开口,先流泪两行。提起良人事,令人好痛肠。实指望嫁个汉子有倚靠,谁想他做的事儿太不良。俺脚跟脚的帮附着走,缩头缩尾看行藏。满城里没人合他说句话,(我还给他原成着哩)只说是弄款人儿好装腔。俺从西门里头跟到东门外,又到了东关东头墓野场。见了些王孙公子把坟上,他那里抬着食盒共猪羊。摆上筵席把头叩,管家小厮列两旁。咱良人照着那里跑了去,我只说先前约那厢。谁知膊胳盖朝前就下了跪,说不尽低三下四丑行藏。那一时全无一点人模样,他就是坑头以上来装王。你不信趁着这霎去看一看,未必不还在那里叫爷娘。这齐妇说罢良人前后事,他二人双眼落下泪四行。”

《孟子·离娄》原文为:“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此例可见文白的区别。蒲松龄文中“光景”、“把眼把眼”、“犯”、“这般”、“糊迷”、“犯思量”、“气哚哚”、“了不的”、“指望”、“倚靠”、“脚跟脚”、“帮附”、“缩头缩尾”、“行藏”、“合”、“原成”、“弄款”、“人儿”、“装腔”、“先前”、“膊胳盖”、“低三下四”、“模样”、“这霎”等词都是秦汉后出现不为文言所用的白话词。

方言通语比较如清末卢戆章著《一目了然初阶》提出了第一个拼音方案,主张把南京话的切音字作为全国“通行之正字”,①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 6页。后来又在《北京切音教科书》中提出第二个拼音方案,改用“京音官话”作为“通行国语”。②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3页。这两个拼音方案中都选了元代郭居敬所编《二十四孝》中《恣蚊饱血》的故事,《一目了然初阶》用南京话,《北京切音教科书》用北京话。郭居敬所编《二十四孝》原文为: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为:

吴猛八九岁,就能晓得有孝。因为家内丧穷,所以眠床无蚊罩。至夏天之时,蚊嗄嗄吼,伊就醒醒卧的,由在蚊咬。是惊了蚊饥,去咬伊之娘母。③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 25页。

《北京切音教科书》为:

吴猛八九岁,就晓得孝顺爹妈。因为家里很穷苦,所以床上没有帐子。至热天的时候,蚊子声儿哄哄响,他躺在床上,任从蚊子螫。是恐怕那些个肚子饿的慌,去螫了他的爹妈。①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 45—46页。

从卢戆章改写的《恣蚊饱血》,不仅可见“贫-穷”、“榻-床”、“噬-咬”等文白的不同,而且还可见“丧穷-很穷苦”、“眠床-床上”、“蚊罩-帐子”、“夏天-热天”、“卧的-躺”、“由在-任从”、“咬-螫”、“伊-他”等清末方言通语的不同。

口语书面语词语比较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标注的口语词和书面语词,从音节结构来看,口语词中双音节词是单音词的5倍,占绝对优势,而书面语词中单音节词的数量逼近双音节词的数量。从词的内部构成情况来看,口语词中合成词是单纯词的6倍多,而书面语词中单纯词的数量接近合成词;口语词以偏正型居多,书面语词则以联合型居多。在词义架构上,口语词同书面语词均以单义词为主,多义词很少,但多义口语词中双音词占主体,而多义书面语词中单音词占主体。由此大致可见现代汉语贴近生活的口语化发展趋势。②据曹炜《现代汉语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差异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研究白话史,还要把白话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从史的发展进行比较和解释,考察白话的源流,探讨白话怎样由上古演变而来?白话文为什么会取代文言文?白话文又是怎样取代了文言文?从而发现问题,由点及面,点面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层层论证,从理论层面揭示语言演变所以然的规律、动因和机制。③具体方法参拙著《近代汉语词汇学》第七章《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方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82—322页,此从略。如《颜氏家训·音辞篇》载:“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沈浊而化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据颜之推所说,可知南北朝时战乱造成的南北分裂对汉语的影响,流民群的迁徙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加速了北方各地方言的接触,而且上层和底层社会也有更多的交融。南北朝时虽然南北方言有别,且南方士庶所说有文白雅俗之别,但北方士庶所说已趋于合一,难于区分文白雅俗,而由“北方朝野,终日难分”则已略见北方通语文白相融雅俗合流的发展趋势。

五、白话史研究的意义

白话史研究涵盖语言学各分支学科,还涉及文献学和辞书学等学科,尤其在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和汉语语法史研究诸方面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下以汉语词汇史为例略作论述。

从先秦以来白话的发展可略窥汉语与时俱进的演变。如战国时期已出现“眼”,义指“眼球”,与“目”有别,而到了东汉以后这种区别不复存在,至迟到汉末“眼”已经在口语中替代了“目”。④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译佛经从一开始就用‘眼’而很少用‘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31页。又如甲骨卜辞中已有否定副词“不、弗、勿、毋”等,周秦时又产生了“非、匪、微、无、蔑、未”等新的否定副词。“无、蔑”本是否定动词,表示“没有”。大约在汉末,出现了否定动词“没”。①考《小尔雅·广诂》载:“勿、蔑、微、曼、末、没,无也。”今本《小尔雅》是从《孔丛子》第十一篇抄出而别行者。《孔丛子》一书虽是伪书,然北魏郦道元注《水经》,隋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唐李善注《文选》,孔颖达、贾公彦作经传注疏,司马贞作《史记索隐》等皆引有《小尔雅》,引文亦皆与今传本相合,由此可推论《小尔雅》约成于汉末。参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页。“没”的上古音为明母入声物部,《广韵》中的音韵地位为明母入声没韵。随着北方入声开始消亡,“没”韵在舒声化的过程中与“无”的语音差异趋向于模糊。《中原音韵》里“无模没”三字同属“鱼模”韵。“无”与“没”的替换在唐时已露端倪,“没”由“沉入水中”引申的“消失”、“失去”义融入了“无”的“亡”义而产生“没有”义,“没”韵的舒声化与“无”的文白异读使得“没”的读音与“无”的白读音[mu]趋于相似,进而逐渐形成了“没”取代“无”的语义和语音条件。宋时“无”与“没”往往并用,如《朱子语类》卷一百十六:“此是随语生解,支离延蔓,闲说闲讲,少间展转,只是添得多,说的远。如此讲书,如此听人说话,全不是自做工夫,全无巴鼻。”②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91页和224页。卷十三:“人生都是他理,人欲却是后来没巴鼻生病。”例中“无巴鼻”即“没巴鼻”。③参拙文《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湖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 1期。再如“去”在先秦指“离开”,后来演变为“往”义。如支谶译《般若道行品经》卷九:“汝从是去到犍陀越国昙无竭菩萨所。”(8/472a)④据日本大正一切经刋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1924年刋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重印),括号内斜线前、后的数字分别为册数和页码,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下同。佚名译《旧杂譬喻经》上:“昔有二人从师学道,俱去到他国。”(4/514a)支谦译《大明度经》:“诸佛本何所来?去何所?”(8/504c)竺法护译《佛般泥洹经》上:“佛从罗致聚呼阿难去至巴邻聚。”(1/162a)法炬和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四:“于是梵志瞋恚,便去到优填王所。”(4/604a)诸例中“去到”和“去至”的“去”是“离开”义,“到”和“至”则是“往”义。“去”和“到”或“至”并列的这种语法位置使“去”逐渐产生了“到”和“至”所具有的“往”义,随着“到”或“至”逐渐脱落,“去”最终与宾语发生了语法上的联系,从而有了“往”义。如《世说新语·汰侈》:“遂经几日,迷不知何处去。”又如《燕云奉使录》载阿骨打云:“西京地本不要,止为去挐阿适须索一到,若挐了阿适,也待与南朝。”“去”的“往”义发展至现代白话则有“我去看朋友”、“我看朋友去”和“我去看朋友去”三种说法。

白话史的研究贯通古今,也包括台湾海峡两岸通语的演变和发展。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由于曾经几十年的隔绝对立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海峡两岸在民族共同语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的形、音、义差异。大陆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与台湾推行的“国音”“国语”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字词在音义上的分歧。由于词义演变轨迹的不同、新词新义产生的途径不同、对外来词语消化吸收的机制不同,两岸在语言上各自产生了一批独用词语,或形同义异,或义同形殊。同样的一个词在大陆和台湾可能意思完全不同。如“爱人”在大陆指配偶,台湾却指“情人”;“窝心”在台湾意指温暖,大陆则意指受冤枉委屈无法表白而内心郁闷;大陆的“邮递员”在台湾叫“邮差”;大陆说的“武术”,台湾称“国术”;大陆公司的供销员或业务员,台湾称为“跑街”;大陆的“学生会”,台湾叫“班联会”;大陆的“电磁灶”,台湾叫“电子锅”;大陆的“立交桥”,台湾称作“交流道”;大陆称“火车头”为“机车”,而在台湾“机车”指的却是“摩托车”。据统计,两岸有分歧的词在10%以内。大陆有而台湾无的词约1300个;台湾有而大陆无的词,即台湾通行而大陆不用的词,约1000个左右;台湾、大陆都通行而义项有差别的词约500多个。①参拙著《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如立足于白话史的研究,将《国语辞典》与《现代汉语词典》和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作纵向的历时比较,再将《现代汉语词典》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作横向的共时比较,则既可考察20世纪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又可考察海峡两岸地区用词的空间差异和变化状况,还可从中进一步探讨民国时经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和大众语运动形成的国语在海峡两岸地区分化后各自有哪些发展变化?有哪些差异?造成这些差异中的哪些内部和外部原因具有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而根据台湾海峡两岸的实际语言状况,求同存异,探讨如何消除两岸语言分歧和如何实现由分到合的趋同化,进而促成两岸语言的融合,为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作出贡献。

六、结语

语言总在不断地发展着,新词的产生、旧词的衰亡、词语的兴替、语音和语法的演变,使得语言系统的新旧质素总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汉语由古到今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变,也不是各断代系统简单对应的静态延续,而是处于既有不同时间上的纵向传承和垂直对照,又有同一时间平面上空间横向影响的纵横交错、相辅相成的立体状态。②参拙文《软硬反义聚合的词义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 2期。汉语白话史的研究立足于言语与语言的演变,本着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探讨汉语的古今演变,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上意义重大,且有很多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拓。

今天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古代没有录音设备,而现代新技术革命已为我们提供了手机、QQ、微信等即时通讯设备,我们不仅能“听”到纸上所载的有“声”语言,而且还能录下瞬时即逝的即时言语,随时复听原生态的有“声”语言。这将推动汉语白话史的研究拓展至活生生的口语,在言语意义←→语言意义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不仅使我们的母语——汉语史的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也必将有裨于语言史和普通语言学的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白话词汇研究”(13BYY107);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中国语言文学”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104)

徐时仪,男,1953年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4)。

猜你喜欢

书面语白话文言
家乡的土白话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
Kiss and Ride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