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困境与进路
2016-11-26叶子鹏
◎叶子鹏
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困境与进路
◎叶子鹏
参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其自身建设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参政党建设的核心是参政能力建设,参政能力建设包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五大要素。当前的参政能力建设面临着理论研究滞后、成效不显著、机制不健全以及高素质人才匮乏的困境。领会国家治理理念,把握国家治理内核,实践国家治理目标,是国家治理语境中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进路。
参政能力建设;要素;困境;进路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这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参政党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其自身建设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政党能力建设是一个政党自身建设的主线,当代我国参政党建设的核心就是参政能力建设。要以参政党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为着力点,以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为指针,不断促进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参政党建设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参与[1]。有的学者将现代国家治理主体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六大主体,这六大主体都是现代国家治理不可缺少的要素[2]。
民主党派作为我国法定的参政党在国家治理主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参政能力建设也是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不仅对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当代我国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执政党的领导下开展的,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督的能力和本领。
参政能力建设的要素
1.政治把握能力
政治把握能力根本内涵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原则性错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提升政治把握能力是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国际领域,大国关系及周边局势带来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突发性危机事件和难以预料的风险也日益增多,参政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参政环境;在国内领域,社会转型带来的大规模、高速度的利益分化致使社会生活日益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要求参政党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提高把握国际政治发展趋势和应对复杂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国内政治发展走向和应对复杂国内事务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作为参政党的一项基本政治职能,同时也是参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目前,关于参政议政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广义的参政议政,主要是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规定的,“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与此相对应的参政议政能力包括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政治协商、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和自身建设等所有活动,凡是民主党派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都属于参政议政能力的范畴。狭义的参政议政,则主要是依据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全会上修改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专门增加的对参政议政的表述:“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此相对应的参政议政能力主要是指民主党派就一些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能力。
3.民主监督能力
民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突出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优势,也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不可否认,作为监督主体的各民主党派和作为监督客体的中国共产党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参政党应有足够的制度空间和勇气智慧积极开展民主监督,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同时也不断提升其民主监督能力。
4.合作共事能力
合作共事能力,主要是指参政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维护多党合作制度的能力,是指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团结和通力合作的能力。我国参政党大多是与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的政治目标,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支持下组建的,其政治纲领和基本宗旨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继承并发展了这种团结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这种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关系,充分展示了我国参政党的特点:和执政党精诚团结、通力合作,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3]。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不仅执政党要加强和改善领导方式,参政党更需要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5.组织领导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是参政党履行参政职能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民主党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主党派组织领导能力主要是凝聚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力量和智慧,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当前参政党的组织领导能力要以参政党的政党组织为依托,靠组织领导功能将分散的个人愿望和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中的、有组织的政治参与和政策主张,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
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困境
1.理论研究滞后
正确科学的参政能力建设理论是参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相较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已经形成比较完整和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当前我国参政党对参政能力建设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理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较为零散等。
2.成效不显著
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成效是建立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然而在实际政治实践中,部分调查研究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现象,这样的状况致使成效大大降低。此外,部分参政党成员眼高手低和脱离实际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3.机制不健全
参政党参政能力机制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系统性工程。以意见收集机制为例,当前我国参政党内部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意见收集机制,参政党内部的意见难以真正全面地得到收集,从而也就极大地限制了参政能力的整体发挥。此外,参政能力建设的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普遍都没有实现制度化。
4.参政能力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匮乏
现阶段我国参政党成员囊括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如年龄结构不均衡、界别来源单一等问题。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党派干部队伍和代表参政党整体形象的机关队伍,是当前亟须关注的首要问题[4]。
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进路
1.领会国家治理理念:增强政治把握能力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既吸取了关于治理理论中的先进理念,又结合我国多年来的治理经验和教训,对国家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实践意义上说,是一次对社会政治经济全方位发展的治理改革。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参政党以战略性的眼光分析国家治理的发展趋势,科学地认识国家治理能力与参政党能力发展的关系,努力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把握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发展,把握参政党在国家治理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与中国共产党一起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共同奋斗[5]。
2.把握国家治理的内核: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监督能力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参政党发挥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监督能力的重要制度平台。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赋予各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当前国家治理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不是没有建立制度,而是没有充分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参政党必须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上充分发挥制度的效能,将参政党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规定、规则、经验和教训上升为法规,进一步推进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监督能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
3.实践国家治理目标:增强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参政党要积极学习领会国家治理目标的实践方式,增强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增强合作共事能力,是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的根本。合作共事既体现了西方多党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又是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民主管理的需要和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举措[6]。在参政党内部,要积极做好组织领导工作,确保参政党坚持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在实现现代化的治理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和提出新建议。
■
[1]姜明安.现代国家治理有五大特征.经济参考报,2014-10-14(8).
[2]陶希东.国家治理体系包括五大内容.学习时报,2013-12-30(6).
[3][5]白镁妮.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2012:42、64.
[4]王伟达.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视角.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10-12.
[6]王旺盛.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16,(3):4-9.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
D034
A
10.13561/j.cnki.zggqgl.2016.12.009 ■ 编辑:马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