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日圆以及应用*
2016-11-25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王淼生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王淼生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黄昌毅
蒙日圆以及应用*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王淼生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昌毅
小学开始接触圆,初中学习圆并掌握圆的基本性质,但初中侧重从图形(几何法)上理解圆即定性研究.进入高中,在直角坐标系中即用坐标(代数法)来定量研究并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数与形完美互补,使得对圆的研究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其实,圆有更多丰富内涵,比如阿波罗尼斯圆、蒙日圆,等等.然而不少数学教师对此并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知道.本文浅谈蒙日圆相关定理、证明及应用,以求抛砖引玉.
一、蒙日圆概念
在椭圆中,任意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它的圆心是椭圆中心,半径等于长、短半轴平方和的算数平方根,这个圆就是蒙日圆.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我们知道圆锥曲线具有“家族”现象,即可将椭圆具有的性质类比到双曲线,不难得到:
其实,从伸缩变换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圆视为特殊的椭圆,从而得到:
定理3过圆x2+y2=a2(a>0)上任意不同两点A、B作圆的切线,若切线垂直且相交于P,则动点P的轨迹为圆x2+y2=2a2.
出于追求外形结构一致性,我们也可以将上述定理3叙述为:
站在复数的高度,我们还可以这样描述上述定理2:
数学是有趣的又是神奇的.基于上述探索,为了体现圆锥曲线的统一美、形式美、理性美及和谐美,我们可以将上述定理1、定理2及定理3统一归纳为:
上述研究表明圆锥曲线“家族”具有“遗传性”.从生物学来说,有遗传必有变异!正是因为变异,导致抛物线出现突变.由于抛物线只有一个焦点,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另一个焦点在无穷远处,于是就可以把直线视为半径为无穷大的圆,由此可以得到:
定理4过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不同两点A、B作抛物线的切线,若切线垂直且相交于P,则动点P的轨迹为准线x=
二、证明上述定理
上述定理3、定理4的证明较为简单,请读者自行推理.以下证明定理1、定理2.为了得到定理1、定理2的简捷证法,我们先介绍一个引理.
1.引理
我们知道解析几何综合问题突出特点就是入手不难、入口较宽,但运算量大、推理复杂,导致很多学生不得不中途放弃而前功尽弃,令人扼腕叹息.其实何止是学生!惭愧的是笔者自己在文[1]中也是采取代数推理的方法证明了上述定理1、定理2.代数论证固然严谨,但计算复杂、过程冗长,这就促使笔者寻觅新的简捷方法.经探究获得以下引理:
引理O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则有OA2+OC2=OB2+OD2.
上述引理的证明较为简单,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或建系、或借助向量都可以完成,请读者自行推理.以下利用上述引理并借助椭圆及双曲线的光学特性来论证上述定理1、定理2即证明蒙日圆.
2.证明定理1
证明:如图1所示,设F1,F2为椭圆的左、右焦点,过F1作关于PA的对称点M,且与PA相交于G,由椭圆光学性质可得三点M、A、F2共线,依据椭圆定义可得
图1
过F1作关于PB的对称点N,且与PB相交于H.同理可得|OH|=a.由图1及题意可知四边形F1GPH为矩形,依据上述引理可得OG2+OH2=OF12+OP2⇒a2+a2=c2+OP2⇒OP2= a2+b2.
故动点P轨迹方程为x2+y2=a2+b2.
3.证明定理2
图2
证明:如图2所示,设F1,F2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F1作关于PA的对称点M,且与PA相交于G,由双曲线光学性质可得三点M、A、F2共线,依据双曲线定义可得
过F1作关于PB的对称点N,且与PB相交于H.同理可得|OH|=a.由图2及题意可知四边形F1GPH为矩形,依据上述引理可得
OG2+OH2=OF12+OP2⇒a2+a2=c2+OP2⇒OP2=a2-b2.
故动点P轨迹方程为x2+y2=a2-b2.
三、进一步探究蒙日圆
事实上,经探究发现上述四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成立,由此分别得到
定理5过圆x2+y2=a2+b2上任意点P作椭圆(a>b>0)的两条切线,则两条切线垂直.
定理6过圆x2+y2=a2-b2(a>b>0)上任意点P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则两条切线垂直.
定理7过圆x2+y2=2a2上任意点P作圆x2+y2=a2的两条切线,则两条切线垂直.
请读者模仿上述定理1、定理2的证明方法自行推理上述定理5~8.
四、蒙日圆的精彩应用
依据上述定理1~定理8可以命制出许许多多高质、优雅的与蒙日圆相关的试题.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1已知圆O:x2+y2=1,若直线y=kx+2上总存在点P,使得过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若动点P(x0,y0)为椭圆C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
案例3已知圆O:x2+y2=34,椭圆C:
(Ⅰ)若点P在圆O上,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经过椭圆的右焦点,求点P的横坐标.
(Ⅱ)现有如下真命题:
“过圆x2+y2=52+32上任意一点Q(m,n)作椭圆=1的两条切线,则这两条切线垂直”;
“过圆x2+y2=42+72上任意一点Q(m,n)作椭圆=1的两条切线,则这两条切线垂直”.
据此,写出一般结论,并加以证明.
评注:上述案例1是我校2015届高三模拟试题,不少学生束手无策,得分率极低.其实由定理3可得点P轨迹方程为x2+y2=2.由于点P又在直线y=kx+2上,即点P既在圆又在直线上,也就是说直线与圆恒有公共点,即直线与圆相切或相交,依据点到直线间的距离d≤r可得k≥1或k≤-1.案例2是2014年高考广东省理科试题第20题.案例3是2013年厦门市高三质检第22题(压轴题).显然案例2是依据蒙日圆概念即上述定理1而命制;案例3源自蒙日圆逆定理即上述定理5而得到.可以预言这样的试题会不断涌现,倘若在高三总复习中实施“集团作战”,集中“火力”短、平、快地一次性彻底解决与蒙日圆相关的这一类问题,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专家的认可(如拙文[2]).笔者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教学策略与模式,尤其是涉及解析几何综合问题更是受到高三学子们的青睐.
1.王淼生.从一道哈佛试题浅谈因数构形策略[J].中学数学(上),2015(7).
2.王淼生.由一道质检题得到一组有趣的结论[J].福建中学数学,2013(10).
3.王淼生.攻克解几试题的策略——组团、抱团[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4(5).
4.王淼生.透过现象追根溯源看清本质[J].中学数学(上),2015(12).Y
*注:本文是福建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魅力数学课堂模式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3-08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