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弦乐组色彩性作曲技法解析
——以拉威尔作品为例

2016-11-25

北方音乐 2016年19期
关键词:拉威尔配器织体

蒋 龙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弦乐组色彩性作曲技法解析
——以拉威尔作品为例

蒋 龙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本文拟以拉威尔作品中弦乐组写作思维方式为探讨对象,通过以音响化的谱面记载表现形式来分析和观察拉威尔对于各种音响效果的处理并探究其结构思维,从而实现对“拉威尔式”风格一个思维性的把握,还根据所处历史文化背景的考察,再此基础上就“拉威尔式”风格和结构进行初部探讨。

拉威尔;配器;音色;音响效果;结构;思维

一、拉威尔的作品创作

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Joseph-Maurice Ravel),著名的法国钢琴家和作曲家,是二十世纪主要作曲家之一。父母的血统对拉威尔的音乐风格造成重大影响,音乐中含有西班牙风格的色彩性是由于拉威尔的母亲是西班牙血统,在作曲风格中,又追求结构的精雕细琢是由于拉威尔的父亲是工程师的缘故。

拉威尔的创作类型主要是以钢琴与乐队作品为主。拉威尔通常被划分在“印象派”的范畴,然而,“他的‘语汇’虽然最接近于印象派的‘正宗’,他在结构上的精雕细琢及对曲式的精确、明晰的严格要求,却常常体现出古典主义美的规范”。从这一意义上讲,更能体现出拉威尔在音乐创作中独特的艺术地位。

二、乐队作品编制特色

拉威尔生平创作了大量的管弦乐作品,在世界各国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重新配器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为这部作品出色的展示了拉威尔高超的管弦乐写作水平以及对于音色的把控和管弦乐色彩配器技巧,其色彩之绚丽夺目,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在其乐队作品的乐器编制中,除了出于对异邦音乐风格情趣的探索,打击乐与色彩乐器组得到了扩充之外,其他各组中乐器的规模,相对于浪漫派时期乐队风格而言从未超出三管编制。拉威尔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一)小型乐队编制

从作品谱面上看,声部线条很清晰、简洁。这与浪漫派时期的作曲家对宏大的乐队音响追求的效果极为不同,每个乐器织体相对单纯,每个乐器在音色布局、发展和曲式结构结合紧密。

(二)双管编制乐队编制

以标准的双管编制为基础的乐队编制为基础,根据作曲家需要,在总谱中的木管乐器组里加入木管变种乐器。除此之外,还有适量的打击乐器,在色彩乐器运用方面,使用2台竖琴来丰富色彩表现,还加入了丰富的色彩性打击乐器。

(三)扩充型乐队编制

这是对标准的双管编制在某些乐器组进行的局部扩充,这也造成了编制的扩大,绝大多数采用三管编制,通常不会超过常规四管编制的乐队。这种乐队类型为了充分发挥乐器组的音响效果以及音色布局,所以会有针对性的选择增加乐器,特别是在木管变形乐器和色彩性打击乐器方面,其扩充型非常灵活。扩充型乐队以双管乐队为基石,丰富“基本音色”,增加乐队总体色彩表现。

表1 将拉威尔作品按照三种乐队编制分类

以上这些作品无论是小型还是大型编制,无论从题材内容、体裁、风格、艺术表现价值、作曲和配器技巧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来看,都是最能代表拉威尔风格的作品,是拉威尔留给世界的珍贵乐队作品遗产中的“精品”。

三、弦乐组的织体及其音色处理

拉威尔作为世界上公认的管弦乐配器大师,在管弦乐语言有自己的风格,但又不抛弃传统写作技法。他的管弦乐作品结构简洁而不简单,对于乐器的运用充足但不多,谱面上形成的织体显得非常精美。根据拉威尔氏“印象派”风格,将他作品的“描写风格”和“色彩化风格”的织体和音色技法做简单的描述。

475例高危人群,268例内膜增厚者,占56.42%(268/475);138例颈动脉斑块,占29.05%(138/475);69例颈动脉狭窄,占14.53%(69/475)。

(一)分层式描写风格的织体和音色手法

运用乐器音色的分层技法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同质型乐器做分声部写作,另一种是异质型乐器做多层织体写法。

同质音色的纵向结合会使声部层次加厚、描绘的更细腻。这种同质音色的分层描写,能极强的构造出画面感。如:《鹅妈妈》组曲,整个弦乐组用分奏的写法来作为背景式的描写,其他乐器作旋律声部演奏。

运用不同乐器组异质音色来突出分层,这种纵向音色的结合可以在整个乐队音响中清晰听到各个织体层,已达到作者“描写的效

果”。如:《帕凡舞曲》在开始部分,拉威尔希望用乐队音响来描写出当时的西班牙宫廷画面,本曲中共有4个层次分别是:

a.持续音型声部(大管和第二圆号);

b.低音声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c.固定节奏音型(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

d.旋律声部(第一圆号),在音响中有很清晰的层次感。

(二)色彩化风格的织体和音色手法

色彩化风格是印象派时期最重要的特色,在织体方面主要特征为:

1.多重叠加的复合音色效果

《西班牙狂想曲》第四乐章,木管组中的多声部为了获得密集、丰满而又柔和的音响背景,叠加构成新的音响效果,构成一个吵闹的市集气氛。

2.发挥各个声部特性在演奏技法、节奏等等具有一定独立性

如《海上孤舟》开始的这个小节,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声部,利用快速的颤音形成带状织体。不同的演奏技法相互结合,但同时又有独立性在其中。

谱例《海上孤舟》

3.“点”描性色彩化

用“点”描性的色彩化音色写法来重叠主导形态声部,多以“点线”或“点面”复合方式呈现,可以加强整个画面的立体感,能在瞬间获得由复合音色构成的音头,加强清晰性。

如《西班牙狂想曲》最后两小节,运用多种复合形态结构织体,用竖琴梵音和小提琴拨奏在主要的节拍上用“点”来加强画面感,增加几个生动的微光层。

四、结语

拉威尔虽然是映像派系时期的作曲家,但是他能不局限于本国的风格,在创作时吸收其他国家具有代表性风格的音乐元素,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多元化。

本论文以拉威尔作品为例,分析弦乐组色彩性作曲技法的音响特点。通过对其配器中的音色布局以及乐器层次的配器织体进行分析,探讨拉威尔在配器中对于复合型音色的写法的织体内部构成方式以及音色结合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寻复合型配器中弦乐组的色彩性写作手法进行解析。

通过这次对拉威尔风格的初步探讨,得到了一些启发:应使自己的作品在音色布局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在吸收其他音乐风格的同时,既要包含本民族的音乐特性,又要兼顾专业创作中的多元化作曲技法,进而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1]杨立青.乐思·乐风-杨立青音乐文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牟洪著.管弦乐队配器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施咏康著.管弦乐队乐器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4]瓦西连科著.交响配器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5]沈旋.杰出的管弦乐色彩大师——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6]张庆阳.“非功能性”音响的历史意义[J].人民音乐,2000(9).

蒋龙,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作曲理论教师。

猜你喜欢

拉威尔配器织体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春日景和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