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研究

2016-11-25聂文光

长江丛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聂文光



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研究

聂文光

【摘 要】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立足于大学生的发展角度上,理解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拥有独有的个性和自主观念的,要做到尊重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满足大学生的个性要求,努力调动大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对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创新就必须意识到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少人文关怀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后果,必须强调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人文关怀真正结合所需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人文关怀 大学生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义

一、前言

当今社会所说的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确定人与其他对象关系的过程之中,为了实现人发展的全面和自由,人文关怀就需要不仅是在经济和道义上对人给予关注,同时需要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彰显人的价值。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把大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明白他们是有独立的个性和独特观念的,做到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的尊重大学生的价值和主体地位,真正的从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去关怀他们,让大学生的精神生命健康自由的发展,实现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当今和谐的创新的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人文关怀之间密切联系。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政治教育体现发扬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文关怀在如今高校政治教育创新之中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政治教育创新之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当代中国,能够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样的观点,可以说是伟大的革命,有着明显的进步。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创新和和谐是两大要求。为了社会,家庭的和谐就需要我们在发展之中不断地创新,找到适合我们营造最佳和谐的最适方式。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中彰显人文关怀,将人文关怀真正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才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在高校政治教育之中忽略学生的主体特征,人文关怀无法彰显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是青年期的年龄,但是由于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处事能力还是太过稚嫩,所以他们的心理的发展不够稳定,他们的心理处在正在成长的时期,他们容易对周边的变化产生敏感心理。尤其是突然遭遇一些重大的改变,如毕业求职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这些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生理问题,产生一些无法估计的后果。这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特征,无法彰显人文关怀。

(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过分匮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扩大招生,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分区教学,部分院校合并改革,这些区域分散的问题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及时有效方便的沟通。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展开。学生不与老师积极交流谈话,老师不耐心关怀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问题会越来越大。尤其有些教师秉承着仅仅授予你知识是其责任的观点,忽略了学生心理,同时学校的政治教育只是硬性规定,规定你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及时沟通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三)不能因材施教,忽略学生的政治需要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在高校的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那方一般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收获到的东西基本都是正面的,空洞的,没有真正的内涵。对于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学校基本是避而不谈,或者一句带过,不会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无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不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三、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产生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彰显人文关怀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特征千万不可忽略。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大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容易被外界的挫折打击到。老师及工作人员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真是生活现状,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关爱学生,对于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不要过分的突出老师的主导地位,总是强调工作人员的权威,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思想的现状问题,应该做到重视学生的主体特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想,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一些特殊情况让学生与老师的地域分离,但是老师应该意识到不仅仅是有给予学生知识的责任,还有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老师应该与学生亲切交流不要过分疏离,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地联系老师,及时与老师沟通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惑,不要让心理留下负担。

(三)因材施教,根据事实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之间对政治需求的不同等级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遇到敏感性的话题或者时政热点问题,老师及工作人员不要逃避这种话题,应该深层次的剖析问题,用理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不要让学生留下困惑,以免产生偏激的想法。通过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一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接受相关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以上对当代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现状分析以及提出的各种解决措施都是为了高校的学生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当今是全球文化融合的时代,如今的教育环境不断地发生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同时改变,这需要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之中突出人文关怀,彰显人文关怀,发扬人文关怀,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创新,才能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晴.新形势下引入心理咨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出国与就业,2010(20).

[2]李旭冉.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学,湖北工业大学 ,2010.

[3]谢元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4]张朋艳.新时期心理咨询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谢元英.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法及其应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吉首大学,2013.

[6]杨经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J].学理论,2012(9).

[7]刘书静.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益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聂文光(1963-),男,汉族,贵州都匀人,贵州大学哲学学士,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