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洲头桔子黄时候──我所经历的中国韵文学会

2016-11-25施议对

中国韵文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韵文家庄湘潭

施议对

(澳门大学 人文学院,澳门)



正洲头桔子黄时候──我所经历的中国韵文学会

施议对*

(澳门大学 人文学院,澳门)

甲午初冬,中国韵文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大学举行。故地重游,《中国韵文学刊》的朋友邀我就自己所经历说几句话。三十周年过去,人事几番新。该说些什么呢?还是回到那时的“当下”,先看看我的几则日记。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五日 星期日 晴

在团结湖聚会,商议韵文学会事。

晚到吴先生(世昌)家,出差签了字。争取21日乘金辉车回家。

七月十六日 星期一 晴

出差也同意了,只开是长沙。准备先回去再说。甚闷热,也做不成事。胸有点痛,可能受了风。今日已稍转好。

七月十七日 星期二 晴

晚上陪彭靖、周笃文看吴(世昌)先生。

七月二十日 星期五 晴

沈家庄与君曼帮助搬家,搬得十分彻底,连煤都搬走了。运输公司配了套,来了两名装卸工。总算搬进来了。

七月二十三日 星期一 晴

在列车上,越向南行进,越闷热,也就不看书了。也不知道经历了哪些景色山川。

九月十三日 星期二 阴雨

睡了一夜到珠州,被叫醒了,才三时。早五时到长沙。他们没来接,我买好62次赴京车票,即到清水塘一中找彭靖。他儿子在家。派沈家庄专程到长沙接我,因车子晚点,误事了。赶到湘潭办事处,又赶火车站。见到小沈时,决定不到湘潭。陈书良说,还是要到湘潭的。既是专程来接,又有事商量,剩这么一段路,不去不行。我与小沈赶到湘潭时,已是下午一时。

彭靖把我的车票拿去,派人专程到长沙改日期,执意于第三天一起到长沙。盛情难却,我只好留下。

晚上在沈家庄家用膳,住湘大招待所。睡前喝了浓茶,没睡好。但招待所设备倒也不错,被褥也干净,还是可以的。在此一二天也好。

九月十四日 星期五 晴

上午彭靖陪我访羊春秋,游校园。又与刘庆云、张式铭谈了多时。午后在羊春秋家召开学术组织会。一切都很顺利,比意料中的还要好。准备推举吴(世昌)先生为会长,致开幕词。羊春秋说,他是吴(世昌)先生的学生。各学会会长安排甚得当。诗学由钱仲联当会长、词学万云骏、曲学王季思、赋学姜亮夫。大会发言安排万云骏、缪钺、陈贻焮、周汝昌、羊春秋。邓乔彬参加筹备工作。补发通知书给方智范。

晚上在沈家庄处,中文系陈(光明)、闻(文达三)找上了,谈了许久。

应该说,此行还是很有收获的,值得庆幸。

九月十五日 星期六 晴

由湘潭乘吉普到长沙,在彭靖先生处休息,赶着上62次列车,很顺利地开到卧铺。湘潭三日,与彭靖无所不谈,看法十分一致。韵文学会当会圆满成功的。在此,我提的意见,如所谈建设性的规划,他们都很赞同。我是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的。

九月十六日 星期日 晴

在车上写了半首词,以词代柬,寄万云骏。可以写好。顺利到达。第一天入住赵堂子。

九月十七日 星期一 晴

代柬词已写成,可以定稿。抄寄万云骏。韵文学会事,吴(世昌)先生甚重视。他考虑两面受敌,即文学所与周汝昌。我倒是不怕的。写了一首诗给我“补壁”。说是随便写反而写得好。并说,他的字就是不俗,最怕就是俗。这是有道理的。

九月二十五日 星期二 晴

午后到团结湖,与周笃文、冯统一等谈夏老(瞿禅先生)祝寿及韵文学会事。

十一月十六日 星期五 晴

由三明上车,找列车长安排了个下铺,都还是运气很好。到鹰潭后,从容地就餐、喝茶,搭乘107次上海长沙的车,就甚艰巨。上都没法上。把东西先递上去,以为可爬窗,受拒绝。光着急,才由列车长带上车。金鸡独立。两脚轮流着,站了六个小时。实在没有办法了,到了丰城,已经是下午五时,才登记卧铺。穿过两个车厢,到五号硬卧坐等,才算松了一口气。

列车晚点,十二时到站。沈家庄、赵晓岚在站口接候。蔡义江、冯统一在宾馆门口接候。周也早到,未见面。同车前来的,还有钱鸿瑛、陆坚、吴熊和及苏渊雷先生。

安排在711室,与赖启明同住。

十一月十七日 星期六 晴

一清早起来,洗了个痛快澡,进早餐时遇见许多熟人。湖南的许多朋友忙着招呼。黄之六(寿祺)、祥老(陈祥耀)也到了,立在一旁。等候打招呼的高潮过去,我即赶忙追上去,报告房间号码。万老(云骏)先生等也见到了。还有邓乔彬,自我介绍时,我有点愕然。不知怎的,哪来这个大误会,一二年来,我都把他当作是一位女同志。

忙着报到的事,并搬了房间,住601。筹备工作,由他们忙去了。蔡义江说,安排我去秘书组。彭靖也忙着。我也就不管那么许多了。

丘良任先生也到了,约我去水电学校。明天上午走一趟。抓紧时间,按时返回。

今日十分繁忙。午后与蔡义江等谈书画活动及吟诵会事。我来迟了,各事都已安排好。晚饭后又来了一批人,我帮助安排房间。后赵晓岚及湘大几位同志来此谈词学。再是彭黎明、赖启明来。请彭靖来此,告知三明大学邀讲学事,已答应。准备请赖启明书写,将《贺新郎》词抄送大会。

施南池来信,说要赶赴此会,十分高兴。会议期间,将是十分活跃的,可以见许多人。一批又一批,对于老朋友也不可怠慢。

下午找黄拔荆及黄老(之六先生),走了两趟,后来得知,是出游去了。要安排时间一叙。

十一月十八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一早,赵晓岚带黄墨谷来,等候报到。与谈许久,胡树淼也来。九时许与赖启明搭车往水电师院看丘良任,午后方归。

施南池先生到了,寻我多次,吃晚饭时在餐厅相见。晤谈许久。未见万(云骏)先生,晚饭后未见,看电影后又未见。

施老说,送我画,这是义不容辞的,并对杨重华说,将来必定大有前途。说,你的名气很大,这里许多人认识你。

发电报到赵堂子胡同给陶文鹏:会议推后,请速来。筹备组。

要办的事非常之多,太辛苦了。许多老朋友不能不见。许宝骙反而先来看我,很不好意思。我要主动出访。

十一月十九日 星期一 晴

开幕式,大会发言。周汝昌代表夏承焘先生致开幕词,并作大会发言。马兴荣讲词学研究情况。

徐公持来,让他在我房里休息。

晚上与胡树淼见南池画师,后一起见(周)采泉先生。霍松林来访,未逢。我去,又找不到。与赵晓岚谈词学问题。

《贺新郎》送施南池、周采泉,答应和作。

十一月二十日 星期二 晴

忙着为万(云骏)、柳(北野)补助事,忙着看望老先生,午休也省去了,十分劳累。上午大会发言,周汝昌唱主角。下午小会。晚上看电影。

十一月二十一日 星期三 晴

上午与施南池先生在此谈诗词,帮助他修改《沁园春》,合作一首题画诗:

松柏杈岈锁翠微,峰峦天外势崔巍。

三千直下倾珠玉,万壑铮枞动九嶷。

下午参观马王堆出土文物及天心阁,晚上陪施老(南池先生)挥毫作画。张国星、季寿荣要我代向施老(南池先生)求画。张国星来此座谈许久。

十一月二十二日 星期四 晴

上午邓立勋夫妇来,与说文稿的故事。下午发吴(世昌)先生信。晚上施老(南池先生)帮助修改《寿星明》。

晚上在610参加夏(瞿禅)先生庆祝会筹委会。吴战垒约写《柳永词选》作为两宋名家词选的一个选本。柳永向无选本。我喜爱柳词,应当好好的鼓吹。

十一月二十三日 星期五 晴

上午在此,施老(南池先生)自告奋勇,帮我抄录给瞿师(夏瞿禅先生)的寿词。我说,老先生福气大,施老(南池先生)太抬举我了,实在不敢当。写了两张。我很感激施老(南池先生)。这样的老人,是太难得了。

午后游岳麓山,与施老(南池先生)同游。施老(南池先生)作了两副画。一幅兰花,一幅泼墨山水。合八平方尺。两幅都与我联名。

晚上看花鼓戏《天之娇女》。

十一月二十四日 星期六 晴

上午到天心阁,陪施老(南池先生)。崔颂明联系来小车,没去橘子洲。观看市容,即返回。午后彭黎明、吴肃森来,与谈许久。晚上钱鸿瑛来,又谈许久。今日来此座谈有一、二十人次。

替王莲芬作一对句,夏师(瞿禅先生)庆祝会用的。曰:

鳝堂传盛业,

词苑是宗师。

施老(南池先生)帮改二字,坛改作堂,有改作是。说,很有气势,可达一百分。王莲芬很满意。胡、崔说,要让王莲芬有所比较。

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新书广告,我的《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出来了,朋友们奔走相告,十分高兴。陈贻焮说,希望寄托。书要一本一本出,这是开始。老前辈的爱护、支持,充满信心,更当努力进取。

十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日 晴

闭幕式。周一萍作为张爱萍的代表讲了话。提前用午餐,十一时出发开赴岳阳,午后三时到达。

登岳阳楼,观看洞庭湖景色。途中,苏渊雷先生得句:未到洞庭心已波。我与同车前往,心潮亦随之激荡。

晚上看花鼓戏《牛赐良缘》。

十分疲乏,也顾不得作诗,必须补课。

十一月二十六日 星期一 晴

过洞庭,游君山,在岳阳尝鱼宴。午后乘车归长沙。至晚七时到达宾馆。

与张璋谈多时。晚与许宝騤同室。说,送我的字,一定好好地写。

十一月二十七日 星期二 晴

作回家的准备。中午送走了上海的老人,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与沈家庄、赵晓岚、梁志成、沈诗醒一起去。午后,孙沛然来,送来一套瓷器。

霍松林晚上来看我。他说:不当什么也好。专心做学问。我将《词与音乐关系研究》中的第二章《唐五代合乐歌词》给他带去。能发就让发。

刚刚送走彭黎明及谢孝苹。到株洲取票的人未来,黄老(之六先生)、祥老(陈祥耀先生)都等着。出门乘车甚不易。

各事都已交割清楚,就等车票。

十一月二十八日 星期三 晴

破晓出行,赶往株洲转车。与黄寿祺、陈祥耀、黄拔荆、林仲贤及赖启明同行。在软卧座谈多时。此番赴长沙之会,接待颇为广泛,用去不少时间,无暇吟咏,必须补课。虚名种种,无须贪图。抓紧著述,才是根本。

十一月二十九日 星期四 晴

凌晨到莱舟。在贵宾室候车。四时许到三明。即将到家。又接触到两地所造成的种种问题。现在正处于辉煌的创造时期,未能有好的条件,大大影响产量,实在可惜。但是,仍然充满信心,为自己创造条件,努力进取。

往港前,完成两个辞条的修改任务,补作诗词。

十一月三十日 星期五 晴

一日得词一首(附后)。初步悟得作词方法,继续努力,可望成功。

晚上与婷到三钢科研处看录像《唐人功夫》等三部片子。武打片,甚激烈。老一套,没意思。小青、小咏在家,做完作业,自个睡觉。

暗香

甲子初冬,偕中国韵文学会诸公游洞庭、访君山。时花期已过,惟有数株野菊立于二妃墓侧。归途寻思,试以白石韵纪之。

水天一色。正苍茫八百,二三鸣笛。玉树琼枝,甚处追寻费攀摘。为有朗吟句在,看借重,仙翁醉笔。尽收取、气象风光,变幻入琴席。 湘国。梦沉寂。望耿耿君山,芳草堆积。斑斑泪泣。旧事妃娥忍思忆。谩道晓妆对镜,争艳冶、黛痕凝碧。却夜夜,愁万点,几人记得。

以上所记,包括韵文学会成立前几个月的事情。一九八四年七月,在团结湖夏承焘先生寓所,多次召集的学会筹备工作会议。湘潭方面,彭靖和沈家庄为常住代表。在京期间,往来较为频繁。既与一起拜访学界前辈,沈家庄当时,还帮我搬家,从东直门外西八间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宿舍,搬往东城区的赵堂子胡同。与臧克家对门而居。这段时间,我和沈家庄,于大师门下,往来过从,相与酬唱,其乐也融融。

中国韵文学会的筹备及创建,这是开放、改革之初,学界一件大事,也是建国以来,中国韵文学界的一大创举。当时,拙编《当代词综》仍在征集作品,海内外诗人墨客,闻知消息,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一九八四年七月,安顿好在京的住处,我即申请出差,作为夏承焘先生的代表,南游沪杭,拜访诸前辈,为学会的召开,进行宣传鼓动。沪杭之后,返闽度假,并于九月间前赴湘潭,与彭靖、羊春秋诸前辈以及刘庆云、张式铭诸同仁,商讨学会相关事宜。筹备工作,顺利展开。正如九月十五日日记所述:湘潭三日,无所不谈,看法十分一致。当会圆满成功。于是,有《贺新凉》之作。歌词调下有题。曰:甲子仲秋,由闽赴湘,参加中国韵文学会筹备工作,代柬万云骏先生并同会诸公。词云:

暑气消将透。渡衡阳、湘江小聚,凉生衣袖。薪火相传三千载,翰苑中华基厚。论纵横,殷勤把酒。齐放争鸣方针定,喜吟坛后继新人有。开大会,立机构。 先生本是屠龙手。坐春风、从容谈笑,锦囊句秀。报国文章酬知己,郑重观摩推究。拟佳期,并刀锻就。鱼跃鸢飞其上下,正洲头桔子黄时候。多采撷,共分剖。

当时,正师从吴世昌攻读博士学位课程。有机会为学会的筹备,做联络工作,亦深感荣幸。小词初成,深得诸前辈奖赏。万云骏先生更为作修订、润饰。获益良多。至此,学会召开的前期准备工作,大致就绪。

大会正式召开,为十一月十九日。我于十六日到达。沈家庄、赵晓岚来站接候。沈已见,赵未见。经过一夜火车,还是虎虎有生气。赵说,以为是个运动员。先住代表房间,后迁入工作人员住处。会议期间,仍旧与筹备组一起,迎来送往,十分忙碌。因为是一次空前的盛会,在当时的诗界、词界以及文化、新闻、出版各界,年轻力壮一辈不用说,年老一辈,七十以上,凡是走得动的,也都应邀前来。例如施南池、苏仲翔、许宝騤、万云骏、周采泉、黄寿祺、黄墨谷、柳北野诸前辈。三十年后,而今的老前辈,当时算中、青一代。正所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应是后来许多学术研讨会所难以办到的。

自十九日的开幕式,至二十五日上午的闭幕式,六天半时间,完成大会的各项议程。二十五日午间,出游洞庭。之后离会。我因参与迎送,直至二十八日,方才离会。六天半议程,一百多代表,大会、小会,究竟怎么运作,当时未有记录。不过,施南池(翀鹏)、苏仲翔(渊雷)两位前辈即场的书画演示,却为留下深刻印象。施南池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图。题目:源远流长。题画诗我与施老先生合作。画图既成,见有余墨,施老先生则有求必应,每人一幅兰花图,皆大欢喜。

而另一边厢,苏仲翔乘著酒兴,左盘右蹙,笔走龙蛇,围观者目不暇给,他的草书墨宝,获得满场喝彩。此外,就是朋友间的互相访问。旧朋友、新朋友,通信多年,神交已久,相识未相见,或者相见未相识,都加紧在这短短的几天内,互通款曲。会后,学术考察。八百里洞庭,地文及人文,即更为增添兴致。

会议结束,各路朋友纷纷离会。道别之后,破晓出行,我与业师黄寿祺先生及陈祥耀、黄拔荆二先生一路返闽。当时,我的妻儿仍在福建三明。两地分居,这是一代或二代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日记中提及这一情形。

这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但是,刚刚在网上搜索,“中国韵文学会”,为什么只有现在,而没有过去呢?两个网站,搜狗及百度,都找不到中国韵文学会的过去。

希望我的记录能为三十年前我的老朋友打开记忆之窗提供线索,也为三十年后我的新朋友展开未来的想像提供影像。同时,希望老朋友、新朋友不要忘记中国韵文学会的倡导者以及出席学会成立大会的各位老前辈。三十而立,才有牢固的基础。

甲午大寒前一日于濠上之赤豹书屋

责任编辑 徐 炼

施议对(1940— ),男,台湾鹿港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诗学与词学。

I267.5

A

1006-2491(2016)03-0092-04

猜你喜欢

韵文家庄湘潭
红色的风景(布面油画)
赛牦牛(布面油画)
乡村振兴视野下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与发展
明清拟话本小说征引韵文的嬗变轨迹
闻喜县郭家庄:山楂喜获丰收 助家致富脱贫
湘潭是个好地方
湘潭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
支家庄村急盼解决吃水问题
湘潭高新区两大特色产业园跻身“湖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