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研究的史家眼光
——沈德潜对唐诗渊源的考察

2016-11-25章继光五邑大学文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中国韵文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渊源唐诗诗歌

章继光(五邑大学 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唐诗研究的史家眼光
——沈德潜对唐诗渊源的考察

章继光*
(五邑大学 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沈德潜对唐诗的文学渊源进行了披流溯源的考察,并就内容、格调、形式等方面对唐诗继承、创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肯定了唐人在变革、创新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现出可贵的史家眼光。

沈德潜;唐诗;文学渊源;史家眼光

唐诗的文学渊源即唐诗所继承的文学遗产与文学传统,这是唐诗研究中一个经常讨论的问题。煌煌一代唐诗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学内部的原因即对唐诗生成机制的探讨是人们关注较多的方面。沈德潜(1673—1769年)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是突出的,他不仅通过编定《唐诗别裁》《古诗源》等集子从文献学的角度揭示出“古诗”(唐以前的诗歌)与唐诗的源流,并通过《说诗晬语》这类诗话著作与对《唐诗别裁》等集子中的评论在这方面作出了颇具价值的理论探索,表现出可贵的史家眼光。

沈德潜指出:认识唐诗必须追溯历史,穷本探源,“诗至有唐菁华极盛、体制大备”[1](P3)不是偶然的,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他反复指出:

“诗至有唐为极盛,诗之盛,非诗之源也,今夫观水者,至观海止矣。然由海而溯之,近于海为九河,其上为洚水,为孟津,又其上由积石以至昆仑之源……唐以前诗,昆仑以降之水也。”[2](序,P1)

“有唐一代诗,凡流传至今者,自大家名家而外……亦各有精神面目流衍其间……然备一代之诗,取其宏博,而学诗者沿流讨源,则必究其旨归。”[1](P1)

“则唐之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2](序,P1)沈德潜以十分形象的语言,将中国诗歌的发展比喻为从昆仑而下,奔腾入海的黄河,唐诗不过是它汇聚而成的壮阔的一段。基于这一认识,沈德潜将他选编的上古至隋的先唐诗命名为《古诗源》,即臻至极盛的一代唐诗的来源。“使览者穷本知变……犹观海者由逆河上之,以溯昆仑之源”[2](序,P2)。这样,他就将唐诗的形成与唐以前的古代诗歌遗产联系起来,从它们找到了渊源与发展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沈氏此说乃本于其师叶燮“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3](P565)的精神。在前人著作中,将唐诗与唐以前的文学联系起来,分析其流变、发展的关系所在多见,如严羽所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唐)沈宋律诗”[4](P689),胡应麟所言:“三百篇降而《骚》,《骚》降而汉,汉降而魏,魏降而六朝,六朝降而三唐……。”[5](P1)它们都是从诗歌体裁的兴衰揭示诗歌变化的轨迹,重的是变化与结果,而对渊源的考察大都体现在对个别作家的评价中,如谈李白、杜甫:

“李白诗祖风骚,宗汉魏,下至鲍,徐、庾亦时用之。”[6](第一册,P103)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7](附录)

这样的评价都是读者十分熟悉的,它们从对历史的回溯中揭示出李白、杜甫这两位大诗人从《风》《骚》到南朝诗歌广泛的渊源,以帮助读者认识到他们诗歌中丰厚的文学积淀。但将有唐一代诗歌自觉地置于整个文学历史长河中,将流变的分析与溯源的考察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唐诗别裁》与《古诗源》的编定辅之以丰富的文学实证,对唐诗的文学渊源提出如此明确看法的,沈氏堪称古代学者第一人。沈氏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并不算希奇,但在人们对文学发展的认识还十分模糊的两个世纪以前,应当说是十分难得的,它意味着研究者对唐诗的认识已经从个别、片面、局部的品评与回顾,上升到有序的、整体过程的认识与历史的观照,将唐诗纳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时空作出系统的考察,从历史的源流、承传、因革中去探究有唐一代诗歌的生成。对文学发展过程的考察,正是文学史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沈德潜将唐诗与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联系与贯穿起来,将它们作为一个连贯的过程来认识,这样就使唐诗的研究上升到“史”的高度,被赋予了“史”的研究意义。就这一点而言,沈德潜的贡献是独特的。

对文学的发展而言,光揭示源流是不够的。相反,对传统过分的强调,容易导致退化、复古观念的滋生。特别要指出的是,唐诗作为后来居上,集大成的一代诗歌,它对于“古诗”的传统既有吸收,也有扬弃;既有承传,也有创新。沈德潜注意到了这一点,为此他特意在《唐诗别裁》序言中指出,他编定这一集子是为了“使览者穷本知变”。所谓“穷本”,就是披流溯源,让读者“渐窥风雅之遗意”;所谓“知变”,就是要了解古代诗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即脱胎于“风雅”的古代诗歌,如何因时通变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沈德潜表现出高于前人的眼光。如学养丰富的胡应麟也曾从宏观的角度对《诗经》以来诗歌的流变进行过考察与研究,对历代作家作品的得失作出评论,其观点通过《诗薮》一书具现无遗,其中不乏精见。但由于胡应麟缺乏通变的眼光,面对诗歌史上层出不穷、变化纷纭的状况,他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诗之体以代变”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又拘守着“诗之格以代降”的崇古守旧观念[5](P1),不合时宜地将唐代高度成熟的律诗与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古诗强作比较,乃至得出“唐之律远不若汉之古(诗)”[5](P34)这一片面的结论。较之前人,沈德潜的“穷本知变”的主张体现出他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为“精华极盛体制大备”唐诗的明确认识。

在对唐诗的渊源进行总的揭示的基础上,沈德潜并就“古诗”(先秦至南朝的诗歌)对唐诗的濡润与影响,结合具体诗人与作品作了点评,它们涉及到唐诗的内容、格调、形式(体式、声律)等方面。

(1)内容

沈氏在谈到杜诗时指出,杜诗系心苍生,感时伤乱的精神源于《诗经》,是对儒家传统与风雅之旨的继承光大:

“身际困穷,心忧天下,自是希稷契人语。”[1](P32)

“发乎情,止乎礼义,得国风之旨矣。”[1](P35)

沈德潜并肯定前人的说法,指出杜诗“集大成”的特点:

“前人论少陵诗者多矣。严沧浪则云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先辈所谓集大成也。”[1](P29)

对白居易诗,沈德潜肯定了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针砭时政的特质,指出它与杜诗在表现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上十分接近,源于风雅,揭示出唐代这两位写实大师诗歌共同的渊源与美学素质。

“白乐天……《讽谕》一卷,使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亦风人之遗意也。”[8](P538)

“乐天忠君爱国,遇事托讽,与少陵同。”[1](P51)

对李贺诗歌,沈氏指出,它渊源《楚辞》,具有立意幽眇、瑰奇,辞章华美的特点,在中唐诗坛独辟蹊径,自成一体:

“李长吉诗每近《天问》《招魂》,楚骚之苗裔也。”[8](P538)

“长吉诗依约楚骚,而意取幽奥,辞取瑰奇,为畦径之变。”[1](P126)

沈氏在谈到陈子昂、张九龄这两位诗人时,揭示出他们与魏晋诗歌,特别是阮籍的渊源关系,并指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亦本于后者:

“读(陈子昂)《感遇》等章,何啻黄初、正始间也?张曲江、李供奉继起,风裁各异,原本阮公。”[8](P534)

“《感遇》诗正字(按:陈子昂)古奥,曲江(按:张九龄)蕴藉,本原同出嗣宗。”[1](P10)

在沈氏之前,前人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如明人胡震亨指出:“太白《古风》,其篇富于子昂之《感遇》,俭于嗣宗之《咏怀》,其抒发性灵,寄托规讽,实相源流也。”[6](第二册,P47-48)稍前于沈氏的清代学者王士稹也指出:“唐五言古诗凡数变,……陈伯玉之力最大,曲江公继之,太白又继之。《感遇》《古风》诸篇,可追嗣宗《咏怀》……”[6](第二册,P658)他们也主要是就诗歌的内质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正如钟嵘指出,阮籍“其源出于小雅……言在耳目之内,寄情八荒之表。”[9](P8)阮籍《咏怀》82首,主旨在抒发人生忧患,讽刺世态。严羽对它评价甚高,说:“黄初之后,唯《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4](P696)沈氏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的古风与魏晋诗人,特别是对阮籍的继承、发展关系。他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2)格调

沈德潜是格调说的集大成者,在对唐诗渊源的考察上也间或流露出这一旨趣。关于“格调”这一范畴,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它实际上是一个融合着诗歌的品格、风骨、声调等多元素质的概念[10]。为论述方便,笔者在谈这一问题时,拟将与声调有关的内容单独列出另作介绍。沈氏对于“格”的观点,即诗歌内容、境界、风调、气格等方面的见解,主要通过评论陶诗对王、孟诸人的影响体现出来。他通过对陶诗与唐代王、孟、韦、柳等人诗歌气格与风貌的比较,揭示出唐代田园山水诗人与陶渊明的渊源及新变。他说:

“渊明诗胸次浩然,天真绝俗。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维)得其清腴,孟山人(浩然)得其闲远,储太祝(光羲)得其真朴,韦苏州(应物)得其冲和,柳柳州(宗元)得其峻洁,气体风格翛然埃壒之外”[1](凡例,P1)。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9](P13),亦是“千古平淡之宗”[5](P35)。他的田园诗“意趣真古”[11](P281),在人生境界、美学境界方面,在文学史上开创了一种新的面目,树立起特有的风范。沈德潜指出,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均在不同的方面受陶诗的影响,并依各人的个性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气貌、体性,或清腴,或闲远,或真朴,或冲和,这种擘肌入理,独有会心的分析,揭示出陶诗同唐代田园山水诗的源流关系与风貌异同。沈德潜对陶诗的评价很自然地使人联系到他的一个著名观点:“有第一等胸襟、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8](P524)

(3)体式、声律

关于唐诗体式、声律上与汉魏六朝的关系,沈德潜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论述。

关于声律,沈氏指出:“五言律,阴铿、何逊、庾信、徐陵已开其体,唐初人研揣声音,稳顺体势,其制乃备。”[8](P538)五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滥觞于南朝。由于齐、梁、声律理论的初步建立,我国古典诗歌开始了向格律诗的转变。五律形式的成熟与正式定型在初唐,以王绩、王勃、杨炯、杜审言、李峤、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的努力分不开;尤以沈、宋二人贡献最大,前人对此多有论及。如《新唐书·宋之问传》指出:“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声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12](卷二〇二)胡应麟亦称:“五言律体兆自梁陈……神龙以还,卓然成调。”“实词章改变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5](P58)。沈德潜说阴铿、徐陵等人“已开其体”,指出这批诗人对五言律诗的首建之功,确认了这一成熟于初唐的体裁导源于齐梁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沈德潜在体式上对唐诗溯源的同时,并肯定了唐人在变革创新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如谈五古。沈德潜指出:“五言古体发源于西京,流衍于魏晋,颓靡于梁陈,至显庆、龙朔间不振极矣。陈伯玉直追曩哲……张曲江、李供奉继起,风裁各异。”[1](P1)在这段论述中,沈氏分析了五古这种体裁自汉代兴起以后迭经魏晋、南朝至唐的起伏盛衰的过程,指出由于陈子昂复古革新,张九龄、李白的先后继起,各呈异彩,才使它在初盛唐不断发扬光大。在这里,沈氏充分肯定了唐代这几位重要诗人为推动这一体裁的前进所作出的努力。

又如谈七古。沈氏指出:“《大风》《柏梁》,七言之权舆也。自时厥后,如魏文《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鲍照《行路难》皆称杰构,唐人起而相沿袭,变态极焉。”[8](P535)沈氏这段话勾画了七古这种体裁在汉代出现以后的发展轨迹,特别肯定了它在唐代的新变。与五古比较,七古这种体裁在唐代的创新更为明显,既有清空流走、章法整饬的正体,也有笔法纵恣、句式参差的变体,盛唐诗人李白、岑参的歌行,以跳脱的气势、纵恣的章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杜甫对于七古用力亦很深,如碧海掣鲸,沉郁顿挫,气势铺张。至于中唐的韩愈则以文为诗,善于将散文句法、章法融入诗中,力去陈言、奇崛险怪,别具一格。沈德潜“以变态极焉”评价唐人七言诗的创新是十分准确的。

沈德潜所生活的清代前期,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进入到了全面、深入总结的阶段。不少学者或在文献整理,或在理论方面取得了可观的建树。在理论方面,有的学者对传统文学体裁的发展原因、规律、源流正变等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文学史观。如沈德潜的老师叶燮就以富于进化色彩的眼光将从《诗经》到宋、元、明各朝诗歌沿革、因创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八个字:“踵事增华,以渐而进”[3](P567),将它生动地形容为一个节节相生,“屡治而益精”[3](P567)的历史过程。并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具体分析,强调诗歌发展“有正有变”[3](P569),“不得谓正为源而长盛,变为流而始衰;唯正有渐衰,故变能启盛”[3](P569),重视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不难看出,沈德潜对唐诗文学渊源的认识受到叶燮的影响。

沈氏研究唐诗既注重溯源“古诗”,重视唐以前历代诗歌对唐诗的影响,将唐诗与唐以前的古代诗歌联系起来,把它看成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注重析流,重视对有唐一代诗歌变革与创新的分析。正因为如此,在他的眼中,唐诗不是对历史上的诗歌遗产被动继承与长期堆积的结果,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顺应新的历史条件通变、创新的产物;正由于这样,它才在奔腾不息的中国诗歌长河中构成一段壮丽的奇观。但如果认为,沈氏只是对其老师观点的照搬与简单借鉴那就十分片面了。沈氏对唐诗渊源富于价值的考察,固然与叶燮的影响有关,但主要有赖于他本人丰赡的学识,及其对唐诗和唐以前古代诗歌丰富资料的掌握,更有赖于他高屋建瓴的诗学观与史家眼光。

[1]沈德潜.唐诗别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2]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3]叶燮.原诗·内篇[A].清诗话(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3.

[4]严羽.沧浪诗话[M].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1.

[5]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裵斐等.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C].北京:中华书局,1994.

[7]元稹.杜君墓系铭并序[A].仇占鳌.杜诗详注(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沈德潜.说诗晬语[M].清诗话(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3.

[9]钟嵘.诗品[M].历代诗话(上网)[C].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章继光.沈德潜的格调说与对唐诗的评价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11]魏庆之.诗人玉屑(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 刘建国

I207.22

A

1006-2491(2016) 01-0028-04

章继光(1944-),男,湖南长沙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渊源唐诗诗歌
诗歌不除外
扎塘寺壁画艺术渊源再探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诗歌岛·八面来风
唐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