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法之弊』与『古法新铨』(上)
——古今对偶法则的比较研究

2016-11-25孙则鸣

对联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法结构对偶词组

●孙则鸣

古人根据语义学的『字类一致』对对子,简称『对类法』; 今人则根据语法学的『两个一致』〔词性一致和结构一致〕写对偶。事实证明,今法并不完全契合古今优秀偶句创作实践; 前几年我和一些同人对此进行了批评,并主张古法与今法互补,以便填缺补漏〔注一〕。 中国楹联学会编写的《联律通则》基本上采纳了我们的观点和方法。

我深知这种填缺补漏的方法不得究竟。我所见到的有关论文〔包括本人的〕,全都是二手资料的再研究; 这种炒现饭式的方法是很难窥其全豹的,片面性在所难免。

近几年我有缘仔细研究了古代对偶理论专著《缥缃对类》和《对类》之后,有了全新的认识:语法功能的对称根本不属于对偶修辞的『对称美』范畴,『两个一致』与古代优秀对偶创作实践的偏离已经达到了系统崩溃的程度; 其大方向完全错了,用来指导对偶,无异于南辕北辙。 光靠修修补补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唯有在现代语义学的指导下,重新整理改进古代对类法则,才是完善对偶理论、促进对偶创作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分『今法之弊』和『古法新铨』两部分讨论。纯属一己之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上篇 今法之弊

古法只要相对应的汉字符合『字类一致』就是合格对偶; 『虚实死活』大类一致就是宽对,进一步连『天文、时令、颜色』之类的小类也一致就变成了工对。

今法必须同时保证『词性一致』和『结构一致』才能合格。 今法只管宽对,工对完全依赖古代『小类一致』法。因此,今法的作用仅仅与古法『虚实死活』宽对法则相当。

语法分析法存在三个致命的弊病:

一、『词』之弊

今法的基本对称单元是『词』,由于『词』还有两个相邻的语法单元『语素』和『词组』,会遇到无法解决的弊病:

按今法,『语素、词和词组』只能自对,绝对不能互对,否则就不符合『词性一致』法则。然而,古代优秀偶句里三者互对的现象相当普遍。 以江西庐山御碑亭为例:

四壁云山九江棹;一亭烟雨万壑松。地名『九江』是合成词,『万壑』是词组; 语素与词、词与词组互对了。

又如:『风景』〔合成词〕对『云山』〔词组〕,『红桃』〔词组〕对『白果』〔合成词〕,『柳叶』〔词组〕对『梅花』〔合成词〕,『乾坤』〔单纯词〕对『日月』〔词组〕,『白花山』〔地名〕对『黄叶地』〔词组〕,『汉阳树』〔词组〕对『鹦鹉洲』〔地名〕……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根据『词性一致』法则,它们全都失对了; 可在『字类一致』古法里不但合格,而且全都是工对:『九』和『万』是『数目字』相对,『江』和『壑』是『地理门』相对。 余可类推。单纯只看基本对称单元,今法就有严重以偏概全的弊病,古法就无此缺陷。

由此可证:对偶的基本对称单元决不可能是语法学的『词』,只可能是语义学中的音形义三位一体的『字』。

基本对称单元是对偶形式体系的基础,基础不牢,大厦崩塌在即。

二、『词性一致』之弊

今法『词类〔性〕一致』与古法虚实死活『字类一致』的作用是等价的。『虚实死活』实际上只有『实字、活字、死字』三类〔见下篇〕,它们与现代十一个词类有大致的对应关系。 从《缥缃对类》的虚实死活标记可知:

实字大致对应方位名词之外的其它名词〔以及名词性语素和词组,下同〕;

活字只对应动态动词,不包括静态动词;

死字不但囊括了语法学的『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九个词类〔按:叹词一般独立成句,书中暂时还没有发现实例〕,还包括了方位名词和静态动词。

根据『死字对死字』法则,此十一个现代词类应当可以互对,根本不遵守什么『词性一致』,这在《缥缃对类》里是有大量例证的:

〔一〕《缥缃对类》『通用门』是虚字字类,以死字为主,有少量活字; 因其通用于所有小类,故名『通用门』。

『高远第一』里有:①形容词:高、崇、遥、远、大、厚……; ②静态动词:垂〔原注:下垂〕、胜〔原注:克也〕、断〔原注:不连〕、逼〔原注:逼迫〕、达〔原注:通也〕。

『无有第二』里有:①静态动词:有、无、伸、缩、消、亏、得; ②形容词:难、易、真、 假、多、 少、乏。

『如似第四』里有:①静态动词:如、似、 若、 像、 比、 拟、 类、 肖、 匹; ②形容词:同、殊、异; ③副词:俱、几〔原注:近也〕、庶、 犹、皆、 凡。

『乎也第五』里有:①助词:乎、欤、也、尔、耳、矣、已; ②连词:之、但、而; ③介词:於、于; ④副词:乃、只、亦、则; ⑤代词:其、 是、彼、 厥、或。

『初乍第六』里有:①副词:初、才、将、 曾、徒、 频、俄、 还、乍、 始、 全; ②形容词:新、全; ③静态助动词:欲。

『宜称第七』里有:①静态助动词:宜、 当、应、 须、能、 可、待、 要、肯; ②副词:岂、 却、匪、 况、休、 姑、宁、 盍、颇; ③连词:故、虽; ④代词:何、恶、那、胡、安; ⑤介词:于、为。

死字『数目字』自成一类,以数词为主,还包括形容词『群、诸、孤、独、双、扁〔舟〕』以及副词『再、一、三、万』〔如『一别』对『千年』,『一』是副词,余可类推〕。

徐杰(2007)在《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中分析了语言学研究的民族性特点以及在全球学术研究一体化浪潮中我国的语言研究如何从本民族学术源流中汲取优秀元素,从而为世界语言学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马宏程(2012)关注到在语言政策的比较背景下如何推行双语教育。王建华(2006)在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层面上总结当今母语教育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王烈琴(2013)介绍新的语言观及分析、探讨新的语言观如何影响各国的母语教育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及外语教育政策,并提出必须站在国际高度,用动态的眼光审视、制定、实施及评估一国的语言教育政策的建议。

对应方位名词的『方位字』是虚死字,同样可以与多种其它词类的死字相对〔实例见下〕。

这些小类和亚小类是工对的依据,《缥缃对类》以及所有古籍均无死字互对必须有附加条件的论述,可见死字是无条件可对的。 这在通用门『二字类』的虚死字里可以得到证明:

〔二〕通用门『双虚死』两字类有三十个亚小类,均有词性不同且语法结构也不同的实例; 不同结构从两种到五种不等。 试以三个亚小类为例:

通用门『浑如恰似第十七』〔双虚死〕,有两种不同语法结构:

真如、多同、罕同、酷类、多如——状中结构,形容词+ 静态动词;

应如、应殊、可比、应拟、可拟——合成谓语,静态助动词+一般静态动词;

正如、不如、未如、莫若、正似——状中结构,副词+ 静态动词。

通用门『浑无仅有第十八』〔双虚死〕,有四种不同语法结构:

可有、可无——合成谓语,静态助动词+ 静态动词;

都无、非无、又有、更有——状中结构,副词+ 静态动词;

诚多、甚多、不少、最少——状中结构,副词+ 形容词;

多有、少有、真有、良有——状中结构,形容词+静态动词;

虽无、虽多——无语法结构,连词+静态动词〔或形容词〕;

何有、焉有、哪有——主谓结构,代词+ 静态动词。

通用门『便宜雅称第二十』〔双虚死〕,有五种不同语法结构:

便宜、还宜、正是、果是——状中结构,副词+ 静态动词;

好是——状中结构,形容词+静态动词;

何妨、何缘、谁肯——主谓结构,代词+ 静态动词;

最好、正好、不好、还好——状中结构,副词+ 形容词;

又还,不惟、岂唯、决非——无语法关系,副词+ 副词;

恐非——无语法关系,静态动词+副词;

虽是——无语法关系,连词+静态动词;

正因、必因、都因,只因——无语法关系,副词+ 介词;

多为——无语法关系,形容词+介词;

想因、应自——无语法关系,静态动词+ 介词;

是皆——无语法关系,代词+副词;

多因——无语法关系,形容词+介词;

不因、岂缘、不缘——无语法关系,副词+ 介词;

为缘——无语法关系,连词〔抑或之意〕+ 介词;

因何、凭何——介宾结构,介词+代词

又何——无语法关系,副词+代词;

何太——无语法关系,代词+副词;

想是、应是、应宜、应堪——合成谓语,静态动词+静态动词。

数目字也也有类似情况。例如:『无双第一第五』〔双虚死〕:无双、成双、为三、成千、能群、过多、许多、极多、不多、不群、不孤、非一、若干、第一、得一、有一、不二、次五、第五、足万、 满百、 凡百、唯一。

先看第一字:『无、为、能、成、得、有』是静态动词,『不、非、过、极』是副词,『第、凡』是助词。 再看第二字:『三、一、二、百』是数词,『双、多、孤』是形容词,『群』是名词。它们的语法结构也不尽一致,『无双、成双、有一』是动宾结构,『第一』是附加式,『不二、不群、非一』是状中结构。

方位字也有类似情况,如『节令门』『春初夏末』:『春中、秋中』〔定中结构,第二字为方位词〕可对『夏长,夜久〔主谓结构,第二字为形容词〕、夜静、冬暮、岁终〔主谓结构,第二字为静态动词〕』。

由此可证,对应死字的这十一类语法词类,根本不遵守什么『词性一致』法则,完全可以随意互对。

〔三〕《缥缃对类》书末有部分作为范例的成联,其中同样充斥着类似情况的范例,请参见附件一。 试分析三例的语法结构:

圣人之道高如天,不〔副〕可〔动〕及也〔助〕;

君子之交淡如水,久〔形〕而〔连〕敬之〔代〕。

上联的『不〔状语〕可及〔合成谓语〕也〔语气词,不作成分〕』是个单句;

下联的『久而敬之』是紧缩复句,意思是『相交久了,就会敬重对方』; 『久』是第一单句的补语,『而』是关联词不作成分;第二单句『敬之』为『动宾结构』。 上下联语法结构迥异。

月明星稀鹊南飞,无〔动〕枝可〔动〕依方〔副词〕信投林之不易;

夜静水寒鱼不饵,满〔形〕船空〔形〕载应〔助动〕知下钓之实难。

上联『无枝』是动宾关系,『可依』是合成谓语,其中『枝』是兼语; 下联『满船』是定中关系,『空载』是状中关系,『满船』作『空载』的主语; 『方信』是状中关系,『应知』是合成谓语。上下联语法结构迥异。

相如沽酒酒谁〔代〕沽,其志姑〔副〕以〔介〕寓酒;

巢父饮牛牛不〔副〕饮,其道可〔动〕以〔动〕化牛。

上联『酒谁沽』是主谓谓语句,『酒』是主语,主谓词组『谁沽』作谓语; 下联『牛不饮』为『主状谓』。 上联介词『以』后面省略了『之』字,语法结构为『其〔定语〕志〔主〕姑〔状语〕以之〔介宾结构作状语〕寓〔谓语〕酒〔宾语〕』,下联语法结构为『其〔定语〕道〔主语〕可以〔合成谓语〕化牛〔动宾结构作宾语〕』。 上下联结构截然不同。

〔四〕本人还详细分析了《民国名联三百首》的词性,遵守『词性一致』的对联只有三十四副,仅占百分之十一,词性不一致的达二百六十六副之多,占百分之八十九〔注二〕; 其中属于『死对死』的比例相当大,相应的语法结构同者较少,不同者较多,与上面归纳的情况基本吻合。

由此可证,除开一部分名词和一部分动态动词不轻易与其它词类相对之外,其余所有词类〔包括方位名词和静态动词〕全都无条件可互对。

能不能用添加附加条件来弥补不足呢? 显然不可能: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词类可以例外』来作『百分之几词性一致』的补充条件,岂不是搞笑?

〔五〕『词性一致』较之『词性不同』没有任何修辞功能上的优势。

对偶修辞功用主要是实现『对称美』,工对的对称美程度高于宽对。 然而工对完全取决于古代小类,与现代词性毫不相干。『人挥刀,狗丧命』和『山不断,水无涯』这两个例子最有说服力:

『人〔名〕挥〔动〕刀〔名〕,狗〔名〕丧〔动〕命〔名〕』——此联词性完全相同,然而字字不工。

『山〔名〕不〔副〕断〔动〕,水〔名〕无〔动〕涯〔名〕』——此联三分之二的词性不同,然而字字工对:『山、 水』是天文对地理;『不、无』是虚死字,都有『否定』义; 『断、涯』都有『边际尽头』的含义,故为工对。〔按:此联是《声律启蒙》的工对范例。 〕

又如清代阮元题于浙江贡院的名联:

下笔千〔数词〕言〔名词〕;

出门一〔副词〕笑〔动词〕。

『千』和『一』是数目字,『笑』和『言』是人事门,故为工对。 再如鲁迅的:

独〔形容词〕角兽;

比〔动词〕目鱼。

『独』是数目字,『比』有『二』义〔《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属于数目对的工对。 类似范例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词性一致』根本不是对偶必须遵守的法则,加之根本不具备修辞功能上的优势,哪有半点作用和意义?

注释:

注一:孙则鸣《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再论王力对偶理论的错误根源——兼论字类对称法与词类对称法的短长》,二文原载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文化研究》总第13 期和总第20 期。

注二:孙则鸣《『民国名联三百首』词性异同统计报告书》,原载《中国楹联论坛》和《国粹论坛》。

猜你喜欢

语法结构对偶词组
对偶τ-Rickart模
例析对偶式在解三角问题中的妙用
怎样利用对偶式处理高考解几问题
长沙方言中的特色词尾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B级等级考试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解题技巧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