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美学视域下刘心武小说的审美价值
——以《班主任》为例

2016-11-25佟建伟李志宏

华夏文化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刘心武功利性文学史

佟建伟 李志宏

认知美学视域下刘心武小说的审美价值
——以《班主任》为例

佟建伟 李志宏

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之初引起社会震动,好评如潮,然后时过境迁,自20世纪末期开始,不断遭受诟病,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受到贬低乃至否定。这种情形是有失公允的,不符合科学化美学原理。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学理依据为根基,运用认知美学阐发的美学基本原理,可以看到文学文本的审美性不仅来自技术性的形式,还来自作品中特定的功利性,《班主任》审美价值应该得到肯定。

《班主任》;审美性;认知美学;功利性内容;表现性形式

一、《班主任》的历史评价

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刊发在1977年《人民文学》11月号上,该短篇小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刘心武也因此一举成名。

《班主任》发表近四十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班主任》发表几个月之后,张炯便针对这篇小说进行了评论“小说的格调,清新、奔放,愤怒的控诉中交织着诗意的抒情,朴实的描绘里闪耀着理想的光辉。”①张炯:《一曲人民教师的动人赞歌——读小说〈班主任〉》,《人民教育》1978年第3期。1978年8月15日《文学评论》为《班主任》还专门举办了座谈会,与会学者们进行了激烈讨论,冯牧从“反映生活和挖掘思想的深度方面,塑造艺术形象的生动丰满方面”②冯牧:《打破精神枷锁,走上创作的康庄大道——在〈班主任〉座谈会上的发言》,《文学评论》1978年第5期。肯定了《班主任》对文艺创作所做出的贡献,屠岸肯定了《班主任》通过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性③参见佚名《为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扫清道路——记〈班主任〉座谈会》,《文学评论》1978年第5期。该次座谈会对《班主任》整体上是好评的。随后1979年吴高福对刘心武的《班主任》等六篇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比较、评析,肯定了六篇小说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丰满、富于个性,认为这些人物形象并不具有共同政治轮廓的特点④吴高福:《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评刘心武〈班主任〉等六篇短篇小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时过境迁,对《班主任》好评如潮的现象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悄然变化,学者们开始从不同层面诟病《班主任》,发起最猛烈批评的实属吴义勤,他指出《班主任》“作为一个纯文学文本它却只能令人失望”①吴义勤:《〈班主任〉:一个“超文学”文本》,《创作评谭》1998年第3期。,认为当“充分确证了《班主任》作为一个思想史的价值之后,其作为一个文学史文本的价值问题其实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作为一个小说文本,其急切的话语姿态、粗糙的艺术形态、观念化的叙事风格、思想报告性文体……”②吴义勤:《〈班主任〉:一个“超文学”文本》。,“在文学史意义上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应时而生的普通文本”③吴义勤:《〈班主任〉:一个“超文学”文本》。。到了21世纪初,李敬泽在为《新中国文学史大系1976——2000》第十三集的短篇小说卷一所写的导言中说“《班主任》和《伤痕》作为政治文本的意义远超过他们作为文学文本的价值,至少在文学层面上,它们并未开辟未来,而仍停留在过去。”④李敬泽:《〈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十三集·短篇小说卷一·序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2页。石天强则从《班主任》开篇叙述方式的角度提出批评,认为它“是叙述的霸道”⑤石天强:《后文革时期的性与阶级无意识——以刘心武〈班主任〉为例》,《文化与诗学》2013年第1期。。

我们亦可从文学史对《班主任》的编纂、收录视角看出它的历史遭际。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郭志刚等人编纂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最早关注《班主任》,对《班主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85年《新时期文学六年》出版,对《班主任》的主题、创作倾向、创作方法等方面评价很高。1997——1999三年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黄修己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相继出版,这三部文学史都肯定了《班主任》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其艺术性没有太多的评析。21世纪以来编纂的文学史⑥2 1世纪出版的文学史代表性的有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晓明个人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主潮》、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等都对《班主任》有所评析。大多从分析《班主任》作为文学文本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角度对《班主任》进行评价,几乎不提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学是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一般就相应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在评析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一种的文学时一定要给予它所赖以产生的时代社会生活以足够的关注,不同时代作家的话语语境悬殊,作家的创作观念、方法、手段不尽相同,同样地,不同时代,衡量文学价值的标准、尺度也迥异,对于《班主任》的评价也应结合当时具体的时代历史背景,1977年,“文革”结束⑦这里的结束指197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班主任》便横空出世,可谓石破天惊,如李兆忠言“它首次公开冲破僵化机械、千篇一律的‘文革’文学模式,开始面对真实的生活,朦胧中演绎了中断已久的现代性思想启蒙的主题,肯定了知识与理性的价值。”⑧李兆宗:《小脚开放之后——重读〈班主任〉》,《名作欣赏》2010年第31期。

我们在对某一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当时作家创作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看到这一作品较之前的作品进步的方面,而不是拿新近的出现的所谓艺术性完美的作品来鞭挞这一作品艺术手法粗糙,如此,才会对作品作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

二、审美情感的产生媒介:形象化体系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单位、是一相对独立的存在实体,以文学作品自身构成为着眼点,文学作品的内容即是作品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以及形象蕴含的意义。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是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一般而言,文艺的社会性质和功用都要由作品的内容来承载。

一定的社会生活一般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象,“生活的每一个侧面甚至细小的侧面及其发展变化,都会对文学形象的内容与形式、类型与形态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①赵炎秋:《形象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文学形象就是通过语言形式化了的生活。”②赵炎秋:《形象诗学》,第131页。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映照,这自然会想到恩格斯那著名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论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0页。,他还说:“主要的出场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来自琐碎的个人欲望,而正是来自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174页。。

《班主任》构造的团支书谢慧敏、后进生宋宝琦、班主任张俊石、班干部石红等一系列的形象体系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映照。小说描写了“文革”之后发生在光明中学初三(3)班青少年之间的社会生活,在小说中作为团支书的谢慧敏是一位本质纯正、品行端正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她做事情、看问题总是以“左”为前提,就连读《牛氓》也是不应该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连穿衣服她也要讲究一定的规矩,女同学不能“沾了资产阶级的作风”穿花短袖衬衫和带褶子的短裙,她用这些标准严以律己,也用来监督、指责同学。在现今的中学校班级体中恐怕不会有这样的团支书。再看小说中的宋宝琦,他是一个刚刚从拘留所释放出来的年仅16岁的孩子,《班主任》就是围绕班级是否接受他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映入读者眼帘的宋宝琦,是一个“五官端正”“体魄健壮”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孩子,只相信“能折腾就能‘拔份儿’”,是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知识小流氓的形象,从宋宝琦、谢慧敏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四人帮”对他们的毒害,通过对两位典型人物的成功勾勒从而对“四人帮”进行了有力的控诉。《班主任》在对生活大量的原型进行了集中、概括的基础上塑造了谢慧敏和宋宝琦,并没有脸谱化的、简单化的痕迹。生活在那个特定年代读者们都会觉得他们的身边“熟悉的陌生人”。两位少年是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这个典型是千万个受到震动的读者选择出来”⑤曾镇南:《刘心武论(上)》,《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的。刘心武通过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提出了要彻底清除“四人帮”所造成危害的急迫性号召,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倾向。所谓宋宝琦和谢慧敏是“两个具有寓言性的‘思想符号’”⑥吴义勤:《〈班主任〉:一个“超文学”文本》。只是评论者个人的过度阐释。这两个在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岂能说否定就否定。

《班主任》通过对特定时代社会生活进行真实的反映,对情节结构进行精心的选择、对细节描写的具体运用来成就其艺术性,所谓的形式表现性比较粗糙,只是相对今天的文学作品而言,毕竟它是刚刚萌生的时代“新笋”,成长还需要过程。刘心武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艺术形象的生动塑造,把社会真实生活、生活的本质和主流以及深切的呼唤熔铸其中,深深触痛了读者的内心,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三、科学认识《班主任》的审美价值

尽管今天的文学理论界百家争鸣、众声喧哗,但令人费解的是对于文学审美性以及审美价值的认识却存出奇的一致,即认为,文学的审美性即艺术形式,艺术形式就是语言,结构,技巧等等,文学的非利害性即来自于这些形式表现,而文学作品中具有社会利害性的内容和倾向是不能够具有审美性的。也就是说,人们大多默认,只有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技巧等技术性形式因素具备审美性的可能,作品中的特定功利性内容是不具备审美性的,说文学本性是审美,就等于是在说审美性仅仅通过艺术性来体现。

这种文学观念、审美理论在形式主义文学审美理论那里可见一斑,俄国文学批评流派形式主义的主要代言人曾说:“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因此全书整个是谈论文学形式变化问题”①(俄)什克罗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23页。,他将艺术看作是纯粹的形式,艺术中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无关,一部文学作品就是种种手法的总和,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只是看作形式的表现,打着康德系统论述的审美的非功利性本性的幌子,将文学形式强调过了头,深深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形式主义审美理论过分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将意义和内容完全排除,看作是无关紧要的为语言服务的材料,形成“在一般认识中,审美性就是艺术性,艺术性就是形式表现性,形式表现性就是文学非功利性的实质内涵”②李志宏:《文学审美性界说》,《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的错误的理论指向。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依靠形式来成就的,形式主义审美理论所形成的理论指向是很危险的,文艺工作者在此种文学理论的指引下只会追求语言等形式技巧的精雕细琢,不再坚守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置文艺的社会功用于九霄云外。

对文学的审美性的认识要以科学的审美理论为基础。认知美学认为:“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事物都是于人有利的”,“事物的内在有利性决定事物的外形可以具有审美性”,这是在审美实践中清晰显现出来的现象,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感受到的,某一事物在我们的认识中被判定为“有害”,那么我们一般就会避而远之,根本不会去看它是不是美的,这充分说明审美是以功利为基础的,只有“功利性”这道阀门确定一事物无害时,人们才可能认为该事物是美的,事物才会具有审美性。简言之,事物的功利价值在审美发生中起决定作用。一般而言,提及某部文学作品具有功利性主要就是说作品中反映了一定的具有社会功利性的社会生活,以及作品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根据认知美学理论,文学作品能够具有审美性的前提条件便是文本功利性内容于读者有益,能够与读者功利性观念意识相契合,文本内容功利性作为文本的构成因素因而与审美性结成关系,成为审美性的一个重要构成部件,也就是说,不仅文学的形式表现因素具有审美性,文本的功利内容同样具有审美性。读者与文学作品一旦结成审美关系,那么这种关系的性质就是非功利性的,但在结成这种非功利性的审美关系之前,显而易见作品中功利性内容是存在的,读者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功利性意识的。《班主任》文本所描写的内容就是具有功利性的内容,恰是《班主任》作品中表现了一定的功利性内容,如宣誓“不容任何人凌辱戏弄祖国,不允许任何人扼杀、窒息祖国未来”,提出了清除“四人帮”所造成危害的急迫性,恰是缘于《班主任》表现出广大人民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坚决反对以及呼唤拨乱反正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缘于作者说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震荡了人们的心灵,于人民的利益呼求有益,紧密地契合了人们的功利意识,才使人们能够对《班主任》加以审美欣赏。《班主任》的文本内容具有强烈的社会功利性,但它在读者群中所引发的情感是非功利的,读者群中产生的震动是缘于文本内容具备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性,透过文本触动读者内心所引发惊诧与感动是审美情感。形式主义审美理论仅认为作品的形式表现可以构成审美性、将社会功利内容排斥在外,显然是不符合文学实践的、不科学的、片面的。

文学艺术并不是永远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它的颜色也并不是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文艺社会主义性质及功用的强调,这符合文艺规律和美学原理。对社会主义文艺来说,作品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价值是审美价值的内在支撑,必须加以肯定和发扬。”①李志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学理依据》,《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文论所讲的审美性,是以作品内容中的社会历史价值为内核的审美性,而作品内容中的社会历史价值,又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历史价值为源头和基础。”②李志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学理依据》。文艺审美价值系由生活利害价值转化而来。正如刘心武先生自己说的那样“文学并非只有唯美一途,从中取得文字的快感。它还有社会功能”③单中桂:《刘心武25年后回望〈班主任〉》,2011年8月10日《深圳商报》。。刘心武的《班主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这不是任何个人、任何文学史想要抹杀就能抹杀的。

结 语

文学作品内容的社会历史价值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内在支撑,对《班主任》审美价值的评价不能无视其社会历史价值,文学的审美性是文学整体的功能性属性、本质属性,文学整体结构中的各个部分都具有审美性,即是说,审美性不仅由文本的艺术表现形式构成,还应包括文本中功利性的内容,文学文本的审美性是形式表现性与功利性内容的有机统一。

佟建伟,男,1991年生,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李志宏,男,1953年生,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130012)。

猜你喜欢

刘心武功利性文学史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刘心武母亲的教子之道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防守压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