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出农民工流动规模变化:特征与意义*

2016-11-23周平孟艳鹏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市化农民工

周平,孟艳鹏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济南 250014)

外出农民工流动规模变化:特征与意义*

周平,孟艳鹏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济南250014)

从流动人口视角看,全国省际间人口流动规模巨大,2000与2010年流动率呈高度相关,存在显著特定区域集中趋势。从农民工视角看,流动率稳中有升,外出农民工数量规模增速较快,已成为农民工的核心力量,农民工负担系数逐年降低,其自身城市融入能力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农村劳动人口逐渐减少,外出农民工规模增速明显放缓,数量规模变化出现拐点,外出农民工规模呈收敛趋势;农民工规模变化呈明显外出农民工特化趋势,其规模相对强度逐渐增大,外出移动效果显著。以上外出农民工流动规模变化及特征在推进公平社会建立、助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及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外出农民工;流动;规模;特化;经济社会作用

一、引言

2016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农民工总体数量规模达27 74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 884万人。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工群体作为不可或缺的产业大军,成为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在此过程中,90年代初成为重要历史节点,以1992年“南巡讲话”为契机,明确中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对外开放以及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使农民工流动的巨大推引力转化为以外出农民工为主的“农民工潮”(黄磊,2015)。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农民工规模增长趋于平稳,农民工流动特性也发生变化。国家统计局将农民工分为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前者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后者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包括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农民工(夏静雷等,20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规模宏大的农民工社会流动具有一般流动人口特性,虽然有关农民工数量规模统计口径不一,但通过综合测算,其数量规模在2007年已达2.4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规模为1.35亿人,农民工中占比达55%(杨聪敏,2009)。从流动分布变动趋势看,呈明显集中趋势,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少数省份和少数城市集中,其中,超过50%的流动人口集中于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表现出突出极化现象(段成荣等,2007)。从2000~2014年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看,农民工和跨省外来农民工数量规模迅速扩张,流向依然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为主,但各城市吸纳数量规模出现较大差异,流动人口对城市化建设贡献作用巨大。同时,跨区域流动外出农民工成为流动的主要形式,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划分(孙祥栋等,2016;宁夏等,2016)。近年来,对农民工社会流动问题的研究趋于多视角化,其中流动原因和动机、生活状况及对策、社会融入问题及影响因素的个体化研究成果较多(邢华,2016),以外出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总体数量规模及其长期变化趋势研究相对较少。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家统计局从2009年开展《农民工监测调查》等专项调查以来,有关农民工的统计资料逐渐归于统一完整(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5)。据此,本文从流动人口与农民工两个视角,考查外出农民工规模特征变化,在此基础上,借助人口统计计测方法,分析1991~2015年25年间农民工及外出农民工的数量规模特征,探讨外出农民工特化趋势,论述外出农民工流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作用意义,以期为农民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外出农民工基本特征变化

(一)流动人口视角

利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借助输入地流动人口规模数量,考查农民工流动特征变化。从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规模看,分别为1982年3普的1 134.5万人、1990年4普的3 412.8万人、2000年5普的14 439.1万人和2010年6普的26 093.8万人,流动率(流动人口/人口* 100%)分别为1.12%、2.99%、11.44%和19.56%。1982~2010年,年均增长率为11.8%,同期GDP年均增长率为9.3%,流动人口以其1.28倍速度增长。从省际层面看,9个省市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前5位为广东(16.6%)、北京(15.9%)、上海(15.1%)、浙江(15.0%)和天津(14.1%),均为特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有20个省市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后5位分别为黑龙江(6.3%)、青海(8.6%)、吉林(8.9%)、贵州(9.2%)和新疆(9.3%),均为内陆边远地区。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前5位的省市,其人口流动率分别达到35.3%(广东)、53.5%(北京)、55.1%(上海)、36.5%(浙江)和38.1%(天津)。由此看出,全国省际间人口流动规模巨大。

通过计算各省市各时期流动率相关性,绘制1982与2010年、1990与2010年、2000与2010年全国各省市人口流动率相关性散点图(见图1)。结果显示,1980年各省市流动率与2010年相应指标间相关性较弱,决定系数R2=0.0996,两个节点时期流动率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因使用输入地计算流动率,流入区域处于高度分散状态,1982年人口流入区域与2010年存在很大差异。同理,1990与2010年比较,决定系数R2=0.5296,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人口流入区域呈一定趋同性。2000与2010年比较,R2=0.9139,呈高度相关,流入区域趋向高度一致。以上说明,全国人口流动在其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呈明显特定区域强集中趋势。

(二)农民工流动规模视角

以上从节点性时间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概况,由于流动人口多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因此这也是构成农民工流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近25年农民工流动规模特征变化情况①由于资料来源及统计口径不同,农民工数量与上述流动人口具体数量无法完全对应。。1978年,农民工总数不足3 000万人,其中,远距离流动的外出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7%。另一方面,1991~20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大量农业户籍者以农民工身份进入城市,特别是进入沿海发达地区(见表1)。1992年,城市粮油供应制度废除,人口流动屏障松动,累积多年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迁移浪潮(黄磊,2015)。1993年,农民工数量较上一年增长超过14%,为1991~2015年25年间最高上年增长率。其后,农民工总数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1998年首次突破2亿人,此后基本维持2亿人基数上的上升趋势。2015年,农民工总数超过2.7亿人,流动率超过20%,25年平均流动率为16.8%。外出农民工在农民工总数占比也不断上升,2008年起,均维持在60%以上。从上可知,农民工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速更快,已成为农民工的核心力量(艾小青,2015)。随数量规模扩大,农民工负担系数由1991年6.5569降至2015年2.1840,此结果将提升农民工经济改善能力,引起消费函数变化。由于此变化多为正向,一方面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巩固和提升农民工自身融入城市的经济能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图1 人口普查年度流动率相关性

表1 1991~2015年全国农民工流动基本特征变化

同时,随全国人口增长,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从1991年76 791万人持续上升,2015年超过10亿人(10.0279亿人)。但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计算,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及其在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占比从1996年开始持续下降。其中,人口数量由1996年57 177万人,降至2015年44 244万人,平均每年下降647万人,所占比重由1996年69.5%降至2015年44.1%,下降超过25个百分点。但从国民经济比重看,农村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依然庞大,数量上存在相对过剩,进一步考虑城乡经济差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的“推拉力”依然存在(孙旷怡,2012),但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城乡差别缩小及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等,“推拉力”强度减弱,农民工流动规模增速放缓。

三、外出农民工规模特征变化

(一)数量规模变化

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逐年递增,其占比逐年上升,至2015年已超过60%。农民工本地流动和外出流动模式变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其产生背景在于,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间的移动结果表现为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流动初期多以本地农民工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等原因,农业收入提高。另外,由于农业用地规模缩小、农民外出限制减少、发展乡镇企业政策等原因,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移动急剧增加,流动模式以“离土不离乡”的本地农民工流动模式为主,流动方向以布局于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为主,为劳动生产要素自身转移方式。流动结果使农村工业得到发展,并为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杨聪敏,2009)。进入20世纪90年代,1991年外出农民工数量超过4 000万人,为80年代末的3.77倍。其中,绝大多数为省内跨区移动(69%),具有较高同比增长率,90年代平均同比增长率达13.5%,超过农民工总体平均增长率,其结果使外出农民工在农民工中的比重上升(见图2)。此时期的流动模式被称为“离土又离乡”,即省内或省际流动的外出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农民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及其合理配置,推动城市二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国民经济积累。2000年后为“离乡又背井”时期,外出农民工数量在1亿人基础上稳中有升,至2015年,达史上最多1.6884亿人,外出农民工流动已成为常态,伴随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出现定居化趋势,进入以外出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市民化趋势新时期。值得注意的是,2003~2015年13年间,外出农民工规模增速明显放缓,平均上年增长率为2.9%,特别是2006年后,增长率水平更低,说明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外出农民工数量规模变化将出现拐点,外出农民工规模呈收敛趋势。

图21991 ~2015年外出农民工数量规模及其变化

(二)特化趋势分析

为求证外出农民工趋势变化主要特征,利用测算公式分析外出农民工特化趋势。首先利用流动选择指数公式(Zhou,2010),这是分析人口流动时采用的分析方法,如式(1)。

TC为特化系数,即i省在全国省际人口流动中的特化程度,其数值结果较1越大,其特化程度越强。在此基础上,考虑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规模特征时,使用外出农民工数量(Mw)替代Mij,使用农民工总体数量(M)代替,同时,使用全国农村人口数(Pc)替代Pi和Pt,上式变为外出农民工特化系数,即。

为进一步测定外出移动效果,同时引入外出农民工外出移动效果指数(E)(Zhou,2010),其数学公式为,其中,为外出农民工数量,ML为本地农民工数量,E值在-1~1间。E=0,外出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在数量规模上强度相同;E值越接近1,较本地农民工,外出农民工外出移动效果越显著。

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自2007年开始,外出农民工TC2007值超过1,且特化系数值不断上升,至2015年,TC2015=1.3792,达历年最高值。

图3 外出农民工的流动趋势特性

在农民工数量规模中,外出农民工被特化,且特化强度在增强过程中,逐渐收敛于一定强度水平范围内。以上结果与上文中外出农民工规模及其变化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外出农民工成为农民工核心力量,且随时间推移,在外出农民工规模水平固化基础上,进入新的规模变化时期。外出农民工外出移动效果清晰反映出外出农民工规模变化趋势,1991~2002年,因移动效果指数为负值,在农民工规模强度上,以本地农民工为主,同样是2007年开始,外出农民工规模强度增大,并维持在较高强度水平上。

四、外出农民工作用于经济社会的意义

外出农民工流动距离远、在外时间长、流动规模巨大,在农民工人口数量中具有明显特化趋势,无论作用于输入地还是输出地,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公平社会的建立。在农民工群体中,由于外出农民工的移动特性及规模,其已成为提高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主要经济资源要素来源,但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情况下,外出农民工进入城市,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社会。根据社会公平理论,公共行政应将实现社会公平作为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因此,推进农民工尤其是外出农民工享有城市定居及获得相应权益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解决外出农民工所在输入城市不公问题,化解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社会矛盾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及实现公平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政府及社会从追求公平性入手,推进有市民化意愿的外出农民工融入城市,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城乡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助力“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城乡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2000年之前,因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规模大,如何有效转移这一部分农村人口成为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如今,大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离开农村,选择进城务工,成为外出农民工。从结果看,通过劳动力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的重新配置,社会结构得到改善,社会发展速度提高,同时解决了农村收入较低以及劳动资源过剩问题。随外出农民工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虽保留户籍上的农民身份,但其成为实质意义上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外出农民工进入规模减速拐点时期,今后需促进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的外出农民工向市民转化,扩大内需、带动消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再次,推动工业化建设。外出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经济增长有赖于大量外出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业于二三产业。外出农民工进入城市,可增加收入,促进输出地农村人口生活状况的改善,增进输出地区繁荣,缩小城乡差别。同时,极大地丰富城市劳动力资源,保障城市二三产业劳动力供给,利于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城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及其合理配置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产业就业规模扩大必然为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将创造巨大内需,推动城市基础投资增长,保证工业化进程。因此,在考虑外出农民工进入城市强烈诉求的同时,政府及全社会推动其融入城市,也成为推动工业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最后,提高城市化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国城市化率由1978年17.9%升至2013年53.7%,城市化率年平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1.02%)。虽然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多超过70%,以80%~90%居多,2013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51.9%(万福玲,2014),从此意义上说,2013年中国53.7%的城市化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国城市化具有非完全城市化的特征,城市化率是包含流动人口尤其是外出农民工的非实际城市化率,城市化质量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基于特殊国情下城市生活人口中农村户籍人口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以农民工尤其是外出农民工形式常年居住于城市,虽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其市民化进程相对滞后。因此,解决城市化质量,需从外出农民工入手,政府需在保持稳定的城市化率增速条件下,通过推进外出农民工市民化,提升城市化建设质量。

五、结果讨论

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劳动力及资本等经济资源配置及市场机制均在变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机制为内生性,可通过其与经济资源配置内在整合机能发挥作用。我国由传统经济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由于不存在整合于经济体内部的市场经济机制,人口、劳动力及资本等经济资源无法完全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配置。我国在传统经济时代以农业为中心,资源配置最大特征为考量土地生产能力之上的国家整体均等分布,但随经济资源不断再配置及相对稳定状态的形成,将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的资本积累机制。在市场经济下,将带来经济资源更公平、有效和合理的配置,最终实现国内统一市场的目标。现代社会资源配置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城市为中心,注重劳动生产性之上特定区域的集中分布。

随着全国省际间人口流动规模增大及农民工流动率稳中有升,外出农民工流动规模及其特征变化进入新阶段,规模增长出现明显收敛趋势,流动规模增长放缓。在流动形态上,农民工流动趋势将呈倒“L”型或倒“U”型(刘波等,2014;苏毅清等,2016)。在经济发展视角上,长距离流动大规模外出农民工的存在将伴随国民经济发展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经济发展要求经济资源配置强度和方式有所变化,以促使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根据推拉理论,在劳动力转移原因的核心内容上,外出流动行为决策因素主要为输出地和输入地因素等流动障碍因素及流动个体因素,这些决策因素决定流动动机,当决策者判断能克服诸如输出入间距离等自然惯性形成的干预障碍时,才能完全决定流动的实际发生结果。因此,较长距离外出农民工的流动决定具有更强流动结果预期,其结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随外出农民工在农民工中特化趋势进一步显著,外出农民工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将有增无减,对建立公平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黄磊.对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6):57-58.

[2]夏静雷,张娟.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若干基本特点探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85.

[3]杨聪敏.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规模考查[J].探索,2009(4):131-135.

[4]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J].人口研究,2009(6):1-12.

[5]孙祥栋,王涵.2000年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特征演变[J].人口与发展,2016(1):94-104.

[6]宁夏,叶敬忠.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工流动——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国内研究综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43-62.

[7]邢华.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流动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6(1):136-139.

[8]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2015)[R/OL].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9]艾小青.我国农民工的总量变化及流动特征[J].中国统计,2015(10):16-18.

[10]韩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11]孙旷怡.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农民工[J].中国统计,2012(1):22.

[12]万福玲.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建议[J].理论学习,2014(11):33-36.

[13]刘波,李金昌.中国外出农民工发展趋势[J].中国统计,2014(10):11-13.

[14]苏毅清,王志刚.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用工荒问题成因的检验与再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6(3):69-76.

[15]Zhou Ping.Actual state of human migration in China and its regional deciding factor——from the study of Chinese population extraction investigation material[J].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2010(8):97-108.

Guiding Value of Inclusive Growth Theory in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ZHOU Ping,MENG Yanpeng

(School of Economics,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an 250014,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the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flow in the country with a large scale,presented the highly relevant turnover rate in 2000 and 2010,which were very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trend in a particular are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grant workers,the turnover rate was steady,but a rising trend,and the quantity scal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with fast growth,which had become the core strength of migrant workers,in addition that burden coefficient of migrant workers reduced year by year so that their abilitie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ity had been strengthened.Further analysis found that,with the gradually reduce of rural labor population,the growth rat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scale was clearly slowing,and the change of quantity scale appeared inflection point,which presented the convergence trend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scale.On the other hand,the change of migrant workers scale showed an obvious specialization trend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and the scale relative intensity increased gradually,in addition that the effect of moving out was remarkable.The chang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 flow scal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as mentioned above,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uch as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air society,for helping to effectively solve "agriculture,farmers and contryside"and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and so on.

migrant worker;population mobility;size;specialization;economic and social function

F323.6;C922

A

1674-9189(2016)05-0064-09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JY035)。

周平(196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劳动力转移。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城市化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