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角度
2016-11-23张艳
□张艳
(江城日报社,吉林吉林132002)
浅析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角度
□张艳
(江城日报社,吉林吉林132002)
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中发生的或与会议有关的新闻。会议新闻在新闻宣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把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最新精神,直接告诉群众的有效方式,又是指导工作、动员群众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舆论工具。
会议新闻报道很重要,尤其是党报党刊在诸多体裁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报道能占到报道总量的1/3。那么,如何把会议新闻写得既能发挥党政喉舌作用,又能让读者喜欢读、深入阅读呢?笔者认为,会议报道不妨在不脱离会议中心议题的基础上,创新报道角度。
要做足准备功夫
众所周知,会议新闻报道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有其所承载的严肃性、政策性和指导性。既不能漫不经心的以会议报会议,又不能过多地用形容词花哨地渲染会议场面。笔者认为,要想写出具有独特角度的会议新闻报道,就要做足会议之外的功夫。
会前准备
要想写好会议新闻,首先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记者,写新闻,有一句话叫做功夫在笔外。从大的方面来讲,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丰富的知识储备等等。会议召开之前,记者要及早运筹、规划。除了要对会议主题背后丰富的新闻素材和相关的背景材料有充分的了解外,还要了解与会人员的名单、职务等等细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会议中抓住重点,不至于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会中听记
很多时候,为了让记者把握好会议主旨,召开会议的单位会提供一定内容的素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稿”。这些通稿既像红头文件,也像系统内部工作通报,让人“难以下咽”。如何利用好会议通稿中提供的线索,这就需要记者做个有心人。首先,要关注会议通稿中有用的“干货”,看看会上是否有相关的内容展开及详细介绍。其次,要认真记录与会领导的讲话,尤其是其脱离原稿展开部分。这往往是领导关注的重点,也是会议强调的重点。要把这部分内容把握好、记录好,并加以放大至创新的开合角度。
会后追踪
写会议新闻不仅仅要做好会前准备、会中听记,还要做到会后追踪。记者在写会议新闻的时候不能有“一会一报”思想,在会议召开之后,我们仍大有文章可做!会议往往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下一段工作的部署。各地如何对会议精神进行落实,会议精神在落实中又会遇到什么具体问题,在会议上获知的线索是否真实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下去,追踪采访、报道。如果视角抓的好,写出优秀的会议新闻报道是不成问题的。
切忌按“套路”出拳
有人把会议报道看成是报道会议,因此在报道中往往格式化现象很重。列参加人员名单、排领导出席次序、登领导讲话等等,报道内容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于是,在我们看到的会议新闻报道中,常常是这样的风格:
会议认为,……
会议指出,……
会议强调,……
会议提出,……
会议还研究了,……
这样的会议新闻看起来当然没有意思了。会议新闻报道是一脸严肃的面孔,一些像文件精神的字眼在读者心里形成了无声的抵触,也形成了我们口中常说的时政新闻——“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实际上,会议报道既难写,又最好写。好写是指容易应付,把时间、地点、人物一一交代,再把会议提供的材料抄一些交差。难写,是指会议报道难以写活,难以写透,难以写好。
笔者认为,会议新闻的写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写作中,要学会运用。会议新闻写作的改革和创新难度很大,尤其是具有重要地位的机关报,由于领导对自身活动的过度慎重和关注,会议报道就不是媒体自己所能做主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可以采取“渐进式”创新,会议新闻的写作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另外找出亮点,写出精彩。在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下,再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例如《江城日报》2016年3月5日刊发的稿件《乡土专家给“第一书记”上课》,这本是一个精准扶贫项目推介会。记者把握住了活动的重点,从乡土专家是谁说起,从“第一书记”学习讲起,摒弃了以往的会议新闻报道风格,诸如,什么领导出席了会议,什么人员参加了会议等报道模式。其电子报阅读量、微信点击率明显超过以往,也被业界专家评为月度好稿。
其次,可以抓住会议新闻的“拐点”。何为“拐点”?许多会议都安排有领导发言的环节,会议准备的领导发言材料,一般措辞严谨,但是发言的领导有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有些领导在发言的时候,往往习惯即兴发挥,脱离发言稿上的内容,形成会议的“拐点”。要想写出好的会议新闻,就需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抓住会场上瞬间即逝的“拐点”,做活会议新闻报道。例如,《江城日报》2016年7月13日刊发的稿件《想实招使实劲推动创城工作》。这本是一个创城工作调度会,标题中的“想实招使实劲”一看就是口头语。但恰恰是这样的口头语让新闻有了关注度,让读者产生了阅读下去的想法。这句口头语就是领导在会议现场的“实录”,记者抓住了领导讲话要点,并以最平实、最易被大众接受的语言写活了平淡无奇的会议新闻。
放大会议新闻的亮点
如果记者只是简单地当“记录员”,有会必报,有闻必录,照抄会议材料,按照“某月、某日、某地召开某会”“某领导出席、主持会议”“会议指出、领导强调”的公式写稿,往往会被读者冷落。记者应该以“观察家”“评论家”的角度去参加会议,凭借记者的慧眼进行观察、判断、分析,并从会议中筛选,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来报道。
各种会议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亮点,关键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不能慧眼识珠,运用最好的表现方式反映出来。比如,《江城日报》2016年3月3日刊发的稿件《游船年内增加3120客位》。原本只是个行业年度总结会,但记者抓住新一年度工作亮点,放大至标题给予关注,随后又在文中加以解说。并围绕此一工作举措展开该部门新一年度工作。结果,会议新闻采写活泛,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
会议报道中,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之所以群众不愿看,就是因为不贴近群众,完全用领导的眼光去选择、陈述、解释新闻,和群众的生活距离太远。用平民视角进行报道,就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观察会议,审视事态,决定报道什么,怎样报道,从会议和领导活动中挖掘群众关心的百姓话题。例如,《江城日报》2016年3月22日刊发的稿件《开江鱼美食节4月26日开幕》。这是一个新闻发布会。但市民关注的只是美食节都有哪些活动,因此,从市民角度来写会议新闻非常有必要。
写新闻是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提炼出读者最想知道的新闻事实,会议新闻也不例外。有的会议本身就具有新闻性,但更多的会议尤其是部门、行业的会议,其新闻性往往不在于会议本身,读者不会在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个政府部门或者某某单位开了什么会议。他们在乎的是,会议中有什么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关,而新闻稿中只要突出这些内容即可,其余那些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省略掉。
例如,《江城日报》2016年7月27日刊发的稿件《船营区成为全总联系点》。这个新闻本是调研类的会议类新闻,可以按固定模式写——调研组调研了哪些项目,调研组认为,调研组建议等等。在这篇稿件中,新闻的标题首先就抓人眼球,随后把调研内容依次脉落展开。此稿件从亮点说起,不仅吸引了读者阅读,也让沉闷的调研活动鲜活生动起来。
纵观以往的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弊病是滥、长、空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
如何改进老套的会议新闻报道模式,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个性的、有新意的新闻呢?笔者认为,创新是会议新闻写作的根本途径。新闻写作的创新涉及各个方面,最根本的是记者敢于突破传统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读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寻找契合点,会内会外结合,让会议新闻报道有温度,让其成为党报引导舆论的中坚力量。■
(本栏编辑:朱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