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如何发声——以《信阳日报》“十件实事”系列评论为例
2016-11-23郭靖
□郭靖
(信阳日报社,河南信阳464000)
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如何发声——以《信阳日报》“十件实事”系列评论为例
□郭靖
(信阳日报社,河南信阳464000)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全媒体时代,置身于媒体发展转型与观念多元化时代,党报评论如何适时发声,有力发声?怎样高扬起这一旗帜,提升舆论引导力?从河南《信阳日报》近些年的实践来看,评论作为“党报声音”的主要“发声点”,不变的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与责任,寻求变化的是思想、表达方式的创新,实现舆论引导的最佳效应。
应势而言,唱响主旋律
党媒姓党,为党立言、为民鼓呼,乃其责任。对于党报而言,就是要立足于党和人民工作的大局,在关键节点、重要工作中及时发声,应势而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多年来,河南信阳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定出“十件实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群众作出承诺,年底考核验收。2016年信阳市“十件实事”中,大项目实、小项目多,推进有难度,办好不容易。6月,信阳市召开“十件实事”项目推进会强调,一定要说了算、定了干,加快速度、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围绕这个中心,如何发出党报主流媒体的有力声音,提振办好“十件实事”的决心与信心?报社编委会主动出击,设置议题,及时策划出《推进全市“十件实事”》报道方案。自7月23日起,《信阳日报》在一版推出“全市‘十件实事’进行时”专栏,以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报道,切中了信阳市当前主要工作与公众关切的问题,成为一次围绕中心、凝心聚力的重大主题报道。
其中,与通讯、图片报道同步推出的《谈加快推进市“十件实事”建设》系列评论,从7月23日至8月8日,共刊发7篇(见下表1)。该组评论紧紧围绕“说了算、定了干,加快进度办好‘十件实事’”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解读“十件实事”是什么、怎么做,立足眼前看长远,对项目推进问题及时疏导,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以建设性的姿态传递办好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主旋律”,成为该专栏的点睛之笔。
表1 2016年7-8月《信阳日报》“十件实事”系列评论
该组评论不仅在《信阳日报》一版重要位置刊发,而且通过信阳日报微信公众号平台、“报晓风”新闻客户端进行推送,用“再解读”方式,梳理文章要点,实现了新媒体的二次传播,抢占了新的舆论阵地。
树好旗帜,传声又发声
当前,“作为基层媒体的地市级党报,是信息传递的主渠道和反映民情民意的主通道。更易于担当起引导当地舆论的意见领袖,向本区域内的受众传播观点。”因此,该组评论文章,在思想、主题、论述上,处理好政治性与群众性,既传声又发声,不满足于做“传声筒”,更致力于做“意见领袖”,凸显党报评论作为思想旗帜的引领作用。
谈思想,贴近实际。在写这组评论前,报社编委会就提出这组署名为“辛正平”文章,不仅要在表述上有特色,更重要的是思想观点鲜明,富有哲理,真情真理,能够回答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能够对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实际工作有所推动。基于这个出发点,该组评论的开篇《说了算,定了干》,其开头便明确提出“为群众多办实事,得益于‘说了算,定了干’的民生观”,随即又揭示“车越快越难开,山越高越难爬”,“十件实事”项目建设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引出需结合实际,找差距、查症结,凝心聚力做好“十件实事”。这也为后六篇的写作找到了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思想基调。
立主题,针对性强。该组评论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突出办好“十件实事”的“决心”、“信心”。从表1中不难发现,七篇评论的题目虚实结合、层层递进,从信阳市委、市政府要求的“说了算、定了干”,引出为何抓紧、如何负责、怎样兑现承诺,并从反面论证不兑现承诺的严重后果,最后一篇提出“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力争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将政治视角的理论性与现实情况的针对性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准确地切入当下的工作,鲜明地阐述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
说观点,有理有度。在前期收集、整理资料时,评论组成员达成共识:今年的“十件实事”既有成效,又有问题,二者不可偏颇。但表决心、树信心,在论述中很容易写空。克服这种问题,该组评论主要采用了两个办法:其一,联系实际把问题谈透;其二,结合成功经验把工作方法写活。正如《开弓没有回头箭》所说,“……承诺恰似开弓箭”,摆明兑现承诺,然后,在文中表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开弓没有回头箭”是一种敢于面对的态度,一种积极面对的态度,一种理智面对的态度。只有“蛮拼的”,才会“蛮好的”,清晰地阐明了项目推进的问题和做法。
转变文风,塑造亲和力
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的写作手法,放低姿态、摆正视角,从具体事例、故事入手,转变话语方式和语言风格。对此,《信阳日报》该组评论努力塑造出有亲和力的形态,使评论文章“生硬”的面孔温和亲切起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心。
亲和力,来自于循循善诱的论说。该组评论的副标题以“谈”为题眼,在文章的基调上避免了“论”的严肃与沉闷,让读者在看到题目时便有了亲切感。紧接着,在每一篇评论的谋篇布局上,没有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传统论述套路,而是多层次、抓要点,提供耐心、可靠的论证,起到循循善诱的效果。在《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一文中,列举了工作的各种“抓不紧、抓不实”的现象时,提出将会贻误工作,错失机遇,影响大局。在第七篇《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一文中,以“实事是干出来的,人民的满意空谈不出来”等来结尾,前后呼应,也显出论说逻辑的循环与严密,文止而余韵不绝。
亲和力,来自于文字的“接地气”。文字风格的“官话”腔调是党报评论的刻板印象。今天,面对“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的“言值”效果,不仅体现在谋篇布局的创新,还需要文风的转变,通过“接地气”来“聚人气”。在撰写该组评论上,语句表达全部采用小段落、短句子,且多引用名言、事例、类比、排比等手法。比如:在《不折不扣兑现承诺》中说,“有这样一道题:90%×90%×90%×90%×90%=?答案是59%。在工作中,看似不错的90%,最终带来的都是59%,依然不合格。”如此举例通俗简洁,形象而不生硬,增强了说理的气势和可读性。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舆论的引导力,决定了媒体的竞争力。《信阳日报》关于“十件实事”系列评论的有力发声、有效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启发我们:在议题设置上提高主动性,在权威发声上增强贴近性;在政论表达中融入清新文风,在渠道方式上开疆辟土,党报评论便能事半功倍地扩大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党媒的传播力、影响力。■
1.彭军辉.浅议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特点及趋势[J].当代传播,2012年第2期
2.徐聪.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引导力提升四策[J].中国出版,2015年9月上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