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党报副刊的坚守与创新——以《泰州日报·城史》专刊为例
2016-11-23赵双远
□赵双远
(泰州日报社,江苏泰州225300)
新常态下党报副刊的坚守与创新——以《泰州日报·城史》专刊为例
□赵双远
(泰州日报社,江苏泰州225300)
“新闻吸引人,副刊留住人”,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曾经有许多读者是因为副刊栏目才阅读乃至订阅报纸。但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新时代,五彩缤纷又瞬息万变,昨天是微博今天是微信,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社会舆论场、媒体生态格局由此发生着深刻的演变。报纸副刊特别是党报副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彻底变化。面对这一新常态,党报副刊应如何应对?《泰州日报》副刊坚持品位、寻求突破,2014年3月起推出的《城史》专刊,深挖细研泰州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吸引了一大批高端读者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坚持追求品位,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
高品位是党报副刊的核心竞争力。翻开报纸百年历史,有很多高品位、有影响的副刊,有的一直保持到今天,经久不衰、脍炙人口。
当前社会多元化,读者层次和诉求也多元化,但江苏《泰州日报》副刊不一味迎合大众的某些低俗、不健康的趣味,而是倡导和追求高层次文化。除了为读者提供娱乐消遣外,它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泰州日报》副刊始终坚持用品质的提升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始终追求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精致的阅读体验。推出《城史》专刊,就是其中一次成功的策划。
党报副刊要提升品位,必须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泰州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泰州先民曾经在一头麋鹿角上留下了刀砍的痕迹,6000多年前影山头人已经把稻谷作为了食物的来源,一支蚩尤部落也在泰州大地上留下了良渚文化的遗迹……古城历史宽广而深厚,《城史》专刊打捞起泰州本土的历史碎片,为新时代的泰州人讲述家园灿烂的往昔。专刊创办之初,就以浓郁深厚的本土特质、充满个性的版面策划引起了读者关注。
党报副刊提升品位,还要敢理直气壮配合中心工作,心思巧妙地配合中心工作。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副刊不同于刊物和图书,它必须时刻围绕中心工作,直面现实和干预生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留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城史》专刊推出的背景是:2013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泰州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年8月,泰州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护其貌、现其颜、延其韵、铸其魂”的工作思路。其后,泰州市委又提出要将泰州建成“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的目标。
《泰州日报》副刊勇担文化使命,努力留住这座城市的根脉,推出《城史》专刊,用新闻的方式,以时间为序,对泰州城市的历史进行一次完整的讲述。把那些或消失无踪,或湮没在后街小巷的历史,一点点挖掘出来,整理成文,用今天的视角来解读历史,让今天的泰州人在惊叹于这些辉煌历史的同时,怀着敬慕之心,去重新审视这片原本认为熟识的土地。
《城史》专刊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特别是得到了机关干部、地方史专家、院校师生以及众多白领等高素质的读者群体认可,拥有和稳定了一批高品位的读者,也就提升了《泰州日报》副刊的品位。
坚持全面深入,做最权威的城史解读
党报副刊的优势与特点在于其知识的科学性、信息的权威性、思想的深刻性、形式的艺术性、语言的文学性。《泰州日报·城史》专刊发挥党报优势,利用党报所长,力争做优做精做深。
《城史》专刊力求做到全面系统。《城史》专刊每周一期,它以时间为序,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泰州的历史遗迹和名胜、历史名人、民间传说、风俗风物、河流桥梁、街巷、古镇……此前,泰州不少媒体也曾对城市历史文化进行过解读,但从没有如此全面系统。
以《城史》专刊“史前文明”系列为例,它是泰州媒体第一次全面完整地介绍泰州史前文明,给读者展示了7500年前泰州在大海的汹涌波涛中诞生以后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史前文明”系列共刊发了15期,以《沧海变桑田》开篇,介绍我们的家园,7500年前从海中升起,自南而北,渐次长大。6500年前一次海退,合成一整块陆地——扬泰古沙咀。随后的《麋鹿》篇,介绍6000多年前,最早泰州人与麋鹿临泽共居。而38年前向阳河出土两只麋鹿角化石,一只头角上有人为刀砍痕迹,一只被修复为世界上第一具较完整的麋鹿骨架化石,成为古泰州麋鹿之乡的实物佐证。《影山头探秘》介绍了影山头文化,这一遗址田头随处可见的“止血龙骨”,深藏着一个新石器时代,它是文保志愿者好奇探出的一处“全国文物百大新发现”。蒋庄文化遗址、青墩文化遗址、南荡文化遗址、单塘河文化遗址、东古文化遗址……勾勒出泰州先民的生活轨迹。
《城史》专刊力求深挖细研,科学权威。《泰州日报》拥有一批严谨认真的高素质记者编辑,副刊多年来也集聚了一批有思想、有文采、懂历史的社会作者。这些都有助于《城史》专刊爬梳钩沉史料、追根溯源采访。
《城史》专刊的“唐庙寻踪”系列,梳理了唐朝期间泰州的名刹,包括护国寺、北山寺、东山寺、南山寺、木塔寺、景德禅寺、乾明禅寺、孤山寺、广福寺等10多座古刹。其中,有的现在是只存地名,如卓锡泉水流淌千余年的北山寺、“昭阳十二景之木塔晴霞”的木塔寺;有的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就连泰州老人都很少有知道的。如,供奉元末农民起义军吴王张士诚的东山寺;有的虽然还在,但几乎无人知晓它的前世今生,如,留下唐王故事的护国寺、伏虎禅师的孤山寺等等。
在“文物遗迹”系列中,《光孝寺“镇寺之宝”四十年后重归故里》、《泰州汉井告诉你这里也曾是泉城》、《新庄汉墓里的古泰州人“小康生活”》、《汉陶铜器中的“舌尖上的汉代泰州”》……都是媒体的第一次系统呈现。
《城史》专刊还力求文美图靓。“城史”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它是用今天的语言讲述过去、用通俗的方式解读历史。泰州有很多研究本地历史文化的专家,他们水平是很高的,也发表过不少有关城市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文字大多比较“硬”。而“城史”是那种低一点软一点的文章,就像邻家大叔讲故事,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城史”配图以老照片为主,加以当下照片,图片都是从泰州本地的摄影家手中收集的,十分精美,给整个专刊增色许多。
坚持创新传播,扩大党报副刊的影响
《城史》专刊版面创新,给读者视觉耳目一新之感。严肃的定位并不意味着刻板、僵硬,拒人于千里之外,党报副刊同样可以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城史》专刊努力将表情变得丰富一点、生动一点,面孔变得活泼一点、青春一点。在版式设计上讲究简洁明快,充分利用了字体变化、图片布局、线条运用、版块照应、标题修饰等版面语言。
创新传播渠道,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让“城史”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党报副刊读者群年龄偏大,而微信作为新媒体的最新代表之一,则已迅速占领了年轻人的阅读空间。泰州日报社的“微泰州”微信公众号,粉丝量接近十万个,单条微信的阅读量动辄十万个、二十万个。《城史》专刊与“微泰州”融合发展,每期《城史》都由“微泰州”转化语体、加入靓图后隆重推出,单条阅读量经常超过报纸的发行量,实现了《城史》内容生产的高效率,也帮助“微泰州”实现了“内容为王”,获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