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动物与图腾崇拜解读
2016-11-23许海军
许海军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甘肃嘉峪关735100)
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动物与图腾崇拜解读
许海军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动物和图腾是岩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内容。远古时期动物与人类朝夕为伴,是人类生存的依靠。图腾是远古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一种认识,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社会、宗教和文化形式,许多图腾来源于动物,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黑山岩画表现的动物种类很多,还有一些与动物和自然界有关的图腾形象。通过对黑山岩画中这些图像的再次审视,可以解读出其中表现最多的动物及图腾崇拜与人类活动背后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黑山岩画;动物崇拜;图腾崇拜
甘肃嘉峪关黑山岩画自1972年发现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作为北方岩画的一部分,虽然总量不多,但表现内容几乎涵盖各个方面,有动物、植物、人物、狩猎、放牧、舞蹈、宗教及各种图腾符号等。黑山岩画看似一些直观描摹,但从中仔细分析,可以看到画面背后那富有意味的社会、宗教和文化含义。
一、黑山岩画动物、图腾形象分布情况
黑山岩画位于嘉峪关市西北的黑山南麓及东麓沟谷内,岩画所处的黑山地区,地形属河西走廊的北山—马鬃山的支脉,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大多地域植被稀少,仅在有泉水、溪流的沟谷植被相对较多。黑山岩画属于摩崖浅石刻岩画,主要分布在四道股形沟、石关峡口、焦蒿沟、交河沟口、红柳沟和磨子沟等沟谷内,总计200余幅。四道股形沟保存岩画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这里的岩画分布在主沟的狭窄处,靠近黑山主峰,长约1公里,有动物、人物等个体形象500余个。岩画均刻在山谷两侧的悬崖峭壁上,距沟底最低的仅0.5米,最高的在10米以上,画面大小不一,宽度0.3~3米,高度0.2~2.4米,刻迹基本呈土黄色,技法简单、形象生动、画境古拙、粗犷有力。其内容包括动物、舞蹈、狩猎、放牧、人物等,尤以反映野生动物的画幅居多,总计达20余种。除了四道股形沟外,在石关峡口、焦蒿沟、磨子沟等其他沟口也有不少动物岩画分布,都具有各自特点。
二、黑山岩画中的动物崇拜
远古时期人与动物的关系十分紧密,尤其在狩猎经济阶段,动物几乎是人类生存的依靠。对某一特定动物有目的的崇拜,这是人类思维的进步,也是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动物岩画还有宗教的涵义。大多数动物岩画都可能具有模拟巫术的意义,在岩画附近举行祈祷仪式,既安抚被杀动物的灵魂,并能为猎人再次取得的狩猎成功给予保证。”①另外,人类的力量没有动物强大,动物的力量被想象成超自然的,受到了崇拜。黑山岩画中动物崇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动物富有意味的刻绘
黑山岩画中除了大部分以狩猎或放牧情景中出现的动物群体形象外,还有一部分单个的动物画面,而且这类画面一般都凿刻得比较精细传神、富有意味。四道股形沟S90岩画刻有一只老虎,老虎头部较大,大嘴张开,一双尖耳竖立,脖子粗短,身体健壮无斑纹,四腿着地,爪尖外露,长尾。“原始艺术家把虎凶猛的个性和特征刻凿得都很成功,但人不猎虎,也无惧怕之状。虎很可能是居住在此地的先民的图腾,受到崇拜。”②S30岩画刻有一头野牛,双角弯曲成环形,低头弓背,低头扬尾,做冲击状,煞有气势。石关峡口北壁有一只梅花鹿岩画,画面中梅花鹿刻画得形象逼真、神态自若、庄重自然,昂首向前眺望,也是这类岩画的代表。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蕉蒿沟深处的一块独立岩石上,发现了一幅清晰的盘羊岩画,羊角巨大,后腿弯曲蹬地,前腿向上跃起,好像正在向上攀登悬崖峭壁,姿势活灵活现,而在这一地区现在还能时常见到这样的盘羊。这些岩画中凿刻如此细致的动物形象,说明这些动物与当时人们的生存或生活息息相关,作画者特意刻画这些动物优美传神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对动物的崇拜之情。
(二)动物的强大与人的渺小之对比
在黑山岩画的许多场景中,人与动物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时,动物的形象往往要大大超出与人的实际比例。S27是一幅典型的猎牛图,画面中心四只野牛自上而下排列,周围是猎人、猎犬、舞者以及梅花鹿、骆驼、山羊等动物。野牛的体型比其他动物及人大许多倍,气势威猛无惧,形象生动。S35是一幅大型狩猎图,画面主要内容是右上角有一位猎人,向着右侧的一只岩羊开弓射箭,岩羊上方有一只角分多叉的赤鹿和两只岩羊相向站立。左下方一位猎人向着左侧的八只母鹿、一只山羊、一头野牛开弓射箭。画面中部有一位猎人向着左侧的四头野牛开弓射箭,猎人上方有一头体型硕大的一角野牛,俯首扬尾,做奔跑状。画面底部和边缘还有20多个动物和舞者的形象。整个画面中部的这头野牛高大威猛,是画面的中心,野牛下方的猎人体型不及一条牛腿大小,人与野牛形成了大小鲜明的对比。S108射猎图上方有四只大雁排成一排向右侧飞去,左下方有一位猎人骑马开弓搭箭,右侧一头奔跑的野牛,野牛身体壮硕,与骑马的猎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大雁的体型也大大超出了人的体型。这些画面中的人与动物大小形象是作画者有意为之,从中可以体现作画者对动物的崇拜之心。
三、黑山岩画中的图腾崇拜
“图腾”最早来自于印第安语,经过转化成为英文“toten”,意思是一种观念的象征物,有“亲属”和“标记”的含义。早期人类认为某图腾与本氏族部落有着亲缘关系或某种关系,因而把它当作保护神并以它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和名称。“图腾崇拜就是原始宗教的形式之一,是原始先民亲化世家、认识世家的方式;反映了原始先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对温饱、对氏族的繁衍的关注、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畏惧。”③图腾是原始人类认识自然的工具和手段,作为图腾物化外像的表现形式,就具有了象征标志的含义,这种象征和标志,实质上就成为了图腾符号。
(一)太阳图腾
太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四季变化、光明黑暗、暑热寒冷、动植物的生长、死亡都与太阳有关,于是远古先民对太阳产生崇拜之情和恐惧之感,把太阳尊崇为天地主宰者。太阳图腾在我国有着漫长的演化历史。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都有太阳纹饰图案。齐家文化的尕马台遗址中曾出土一面铜镜,其背面的七角形纹饰边缘有一周突棱,实际上就是太阳纹饰,是太阳崇拜的产物。在岩画方面,早期的太阳崇拜就是一个单纯的太阳形象,如大麦地岩画太阳和贺兰山岩画中的太阳光芒四射,壮观无比,而且非常直观,谁都认得。之后的太阳崇拜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一种是在内蒙古阴山岩画中,有“一个人跪在地上对太阳祈祷,是那么虔诚,是那么真切,使人一目了然”。④还有一种是太阳图腾符号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和同化世界的方法,也是区别氏族部落的标志。“在贺兰山岩画中有羊与太阳组合的图形,这种双重结构形态实为通过羊与太阳的结合,表现了动物图腾和太阳图腾的崇拜。”⑤在黑山岩画中,S22上是四只天鹅环绕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天鹅嘴尖而勾,翅膀大于身躯近一倍,展翅翱翔,头朝太阳,仿佛与太阳放出的光芒连接在一起。这是一幅太阳和天鹅的组合图形,是一种太阳图腾符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羊图腾
羊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就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期望得到好处和庇护,与人结下了血缘和亲族关系。“羊图腾有出现、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经过无数次的过滤、筛选,而成为一种物质文化的表现,成为氏族的共同标志,最终成为氏族图腾的标志符号而载入史册。”⑥最早的羊图腾是一种写实形象,用单线条的方式画出羊角、羊身和四肢,突出了羊的粗壮威武;之后是羊角和羊身而没有四肢;最后简化为羊角,即羊的象征符号、图腾符号。黑山岩画中基本上都有这些羊图腾演化的形象。石关峡口南壁有一只山羊的独立形象,双角向后,昂首翘尾,四腿分开,悠然自得,是一种写实形象。在四道股形沟北壁下的一处独立岩石东面有五只羊头图案,凿刻而成,自上而下纵向排成一列,是一种符号化的羊图腾形象,即羊图腾符号。有研究表明,黑山岩画与附近的玉门火烧沟文化地域相近,时代重叠,这些应该都是古代羌人遗留的文化遗存。⑦
四、黑山岩画舞蹈与图腾崇拜的文化意义
“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远古先民的舞蹈是一项进行娱神和娱人的重要社会活动,与巫术、图腾崇拜有着许多联系。“北美土著跳‘野牛舞’是在捉不到野牛而面临饥饿的时候,舞蹈一直要持续的野牛出现,因为印第安人认为野牛的出现和舞蹈有因果关系的。”⑧黑山岩画中有许多舞蹈场景都与野牛、狩猎、生殖和祭祀有关。S8围猎图中,一头巨大的野牛占据画面的中心,牛前面有一个人,正在翩翩起舞,下方还有两头正在交配的鹿。S81是一幅与牛有关的舞蹈图,画面上半部有九位舞者,身着长袍,宽肩束腰,一手向上弯曲,一手叉腰,两腿弯曲分开,站成两排翩翩起舞;画面下半部上方刻有一头野牦牛,体格健壮,头部双角弯曲成环状,肩部肌肉隆起,尾巴下垂,身体后倾,进攻状。
S34是一幅七个舞者和牛、骆驼等动物的岩画,画面中的人对着这些动物翩翩起舞。还有S25、S27等狩猎岩画中都有牛、舞者以及祭祀的场景。这些场景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远古人类在进行大型狩猎活动或捕获大型猎物时(比如牛),都要举行重大的舞蹈祭祀活动。黑山岩画中的狩猎、舞蹈、祭祀等活动场景,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类以狩猎经济为主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还是和对动物与图腾的崇拜有关,它是早期人类从生存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的一种反映。这种有了共同的崇拜物,遵从一定祭祀仪式(舞蹈),统一氏族意志,去完成氏族的重大生存或生产活动(狩猎),也是早期社会组织开始萌芽的一种表现。
[注释]
①③陈兆复:《中国岩画》,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
②⑧杨慧福、张军武:《嘉峪关黑山岩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④⑤⑥李祥石:《解读岩画》,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⑦张晓东:《玉门火烧沟文化与嘉峪关黑山岩画关系初探》,《酒泉文化遗产研究》,2015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K87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