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研究之泰国文化研究综述

2016-11-23王子君

丝绸之路 2016年10期

王子君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研究之泰国文化研究综述

王子君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泰国与中国在地理上是近邻关系,有着近2000年的友好交往历史。197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中泰关系的新篇章。中泰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频繁交流,相互促动和发展。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泰国作为不可或缺的国家,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对泰国文化的研究将成为“一带一路”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泰国文化;国别文化;“一带一路”

泰国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文化上也处于中国和印度两大东方文化区域之间。一方面,泰国文化受东方文化的渗透,东方文化中佛教中南传的小乘佛教长期熏陶着泰国;尤其是基于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宫廷文化也对印度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①同时,中泰两国地理上相距不远,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互相交往中,文化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自19世纪以来,几乎整个东南亚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泰国是当时唯一一个保持独立的国家,但泰国处于西方列强的夹缝之中,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东西方文化长期渗透、融合的过程中,一种独特的泰国文化便逐渐演化形成了。②

一、泰国佛教文化研究

泰国佛教历史悠久,自13世纪至今,佛教一直是泰国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佛教在泰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泰国的历史和文化发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泰国的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并且是佛教最高赞助者。依据泰国的传统,每个成年男子一生必须出家一次,时间为一周到半年。拉玛六世(1910~1925)制订的泰国三色国旗,其中红色象征人民和国家,白色象征佛教,蓝色象征王权。

对于泰国的佛教文化,中泰两国的学者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各种学术文章层出不穷。尔东在《泰国佛教概况》中介绍了泰国佛教的历史和沿革、僧团组织机构和佛教团体、佛教教育和佛学研究以及中泰的佛教友好关系。③巩丽丽在《泰国佛教与芸芸众生》中阐述了泰国佛教起源及发展,并从政治、精神、民众生活、男女社会地位几方面阐述了泰国佛教对整个泰国社会错综复杂而又全面细微的影响。④泰国学者蓬萨·增沙瓦也对泰国佛教艺术的传入及起源有一定的研究。⑤同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现代泰国社会中佛教发展的状况,很多学者也做出了与时俱进的研究。段颖《现代世界中的泰国佛教——一个人类学的视野》一文,立足人类学视野,认为泰国佛教是一个意涵丰富的文化体系。⑥该文通过对泰国佛教观念和实践的考察,以及对佛教与泰民族国家、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相互关系的叙述与分析,阐述以“业”为实践核心的佛教如何渗透至泰国人民的生活当中,并成为现代泰国国家社会重要的文化特质,以及泰民族持久的民族精神。李勤的《近现代泰国佛教的世俗化趋向》一文论述了近现代泰国佛教的世俗化趋向包括:佛教与社会政治关系日益密切,日趋政治化;佛教教育逐渐现代化;佛教内部改革运动不断掀起,力求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等等。⑦

二、泰国社会文化研究

陆汉斌在《泰国社会文化面面观》中,对泰国的各种社会现象作了细致的观察,涵盖政治、经济、交通、教育、宗教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深入分析其历史文化渊源,揭示了泰国社会和文化的部分哲思底蕴,为系统地研究泰国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⑧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在泰国的亲身经历,对泰国社会文化做一小结。

(一)泰国人的王权思想

泰国宪法规定:泰王国是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泰国国王拥有较大权力,掌握军权与立法权。泰国国王的权力绝非凭空而来,或依古训受之天界,而是源于民众之心。大部分的泰国民众依然相信,皇家乃本民族的所有权人,国王就是上天指派的民族元首,相当于一家之主,决定着全民族的荣辱兴衰。

(二)泰国人的等级观念

泰国人的等级思想可谓根深蒂固,直至今日,这仍是泰国区别于其他自由国度的重要特点。上等阶层、中等阶层和劳动阶层构成了泰国基本的等级,每个等级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和行为标准。泰国人日常所使用的语言由他们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决定,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依据特定情况随意转换的。对于大多数泰国人来说,试图判断一个人的身份是为了按相应的规则办事,而不是为了超越他。⑨

三、泰国民俗文化研究

(一)泰国的节日

研究泰国节日的文章,大体分为以下几类:有的提纲契领地介绍泰国的重要节日,如方杨柳的《泰国的节日、礼仪与印度教》;⑩有的透过重要节日,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如张飞祥的《从泰国的宋干节和水灯节看泰国的水崇拜文化》、⑪唐蒋云露的《论泰国传统节日的佛教文化特色》;⑫而龚浩群的《民族国家的历史时间——简析当代泰国的节日体系》一文,⑬更是通过对当代泰国节日体系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的分析,展现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连续的历史时间观。

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的节日,突出了泰国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人们强调尊老爱幼,对家庭或家乡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各种佛教节日敦促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对国家的认同最集中地表现为对国家元首国王的尊崇上。

(二)泰国人的礼节礼仪

泰国人素来注重礼仪规范,在公开场合,人人都显得温文尔雅,遵守社会规范。泰国人与客人会面时,通常不是握手,而是施合十礼。还礼时,也须双手合十,放至额到胸之间。地位较轻或年纪较轻的人,应该主动向地位较高或年纪较大的人致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的程度越深。地位高或年纪大的人还礼时,手不应高过前胸。只有和尚可不受约束,不必向任何人还合十礼,即使面见国王和王后,也不用还礼,只是点头微笑致意。

泰国人等级严格的礼节礼仪规范,受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深远影响,加上在历史中早就形成的社会等级观念,在泰国人们头脑里已经埋下了“以下敬上”的思想观念,加之在历史中与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华人的交汇融合,这种思想观念在当今泰国的人际关系上以礼仪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泰中两国文化交流与融会贯通

随着泰中两国的友好建交,中国与泰国的学者们开始热衷于对泰中两国文化异同的研究。邓丽娜、马银福《浅析泰中文化的融会贯通》就泰国文化的中国源流展开相关论述。⑭黄寰《浅析若干中泰文化的差异》从习俗、礼仪文化、餐桌文化、饮酒文化等比较了中泰之间的差异。⑮泰国学者安阿农、罗莎琳、黄旺贵也通过《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一文,感叹泰中文化的密切交流及泰国华人在充当泰中民族亲善大使的重要地位。⑯

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渗入到泰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桑吉的《中泰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总结了自中国两汉三国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泰中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⑰雷华《论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对《三国演义》等作品进入泰国的过程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分析了这些作品对泰国文学的影响。⑱裴晓睿《汉文学的介入与泰国古小说的生成》中也阐释了以《三国演义》问世为代表的汉文学的引入促成了泰文古小说文类的生成。⑲

五、结语

泰国是一个典型的东方佛教国家,泰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一不体现着佛教的影响。佛教对泰国人民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它早已上升到哲学高度,全面融入了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促使泰国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巩固。因此,对泰国文化的研究,首先应以佛教为切入点,同时考虑历史溯源,以及中国文化对其的深远影响,深入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继续挖掘和探究。

[注释]

①罗伯特·库泊:《文化震撼之旅——泰国》,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②⑭邓丽娜、马银福:《浅析泰中文化的融会贯通》,《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7期。

③尔东:《泰国佛教概况》,《法音》,1982年第3期。

④巩丽丽:《泰国佛教与芸芸众生》,《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10期。

⑤蓬萨·增沙瓦:《泰国佛教艺术的传入及起源》,《东南亚南亚研究》,1983年。

⑥段颖:《现代世界中的泰国佛教——一个人类学的视野》,《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5期。

⑦李勤:《近现代泰国佛教的世俗化趋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⑧陆汉斌:《泰国社会文化面面观》,《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8期。

⑨林艺:《泰国国家研究会来滇考察“共同区域文化”》,《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3期,第80页。

⑩方杨柳:《泰国的节日、礼仪与印度教》,《东南亚南亚研究》,1985年第1期。

⑪张飞祥:《从泰国的宋干节和水灯节看泰国的水崇拜文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

⑫唐蒋云露:《论泰国传统节日的佛教文化特色》,《传承》,2012年第16期。

⑬龚浩群:《民族国家的历史时间——简析当代泰国的节日体系》,《开放时代》,2005年第3期。

⑮黄寰:《浅析若干中泰文化的差异》,《法制与经济》,2011年第12期。

⑯安阿农、罗莎琳、黄旺贵:《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创新》,2008年第6期。

⑰桑吉:《中泰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法音》,2003年第1期。

⑱雷华:《论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6期。

⑲裴晓睿:《汉文学的介入与泰国古小说的生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