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或”字演变研究
2016-11-22王艳
王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研究院,上海 200083)
基于语料库的“或”字演变研究
王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研究院,上海 200083)
“或”字频繁出现于新闻媒体的标题中。文章基于语料库与新闻标题,对“或”的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考察语料库中古代典籍相关语料,从“或”字的本义说起,对“或”字词性、意义和用法作出全面的探讨,并对其演变的路径与机制进行分析。
或;语料库;无定代词;副词;连词;演变
近年来,“或”字频繁出现于新闻媒体的标题中,特别是网络新闻标题。“或”与“传、疑”一起成为当今新闻标题与导语的常用词,成为“最省事的前缀”(1)。如“个别地方参保人员未来待遇或下降”“美国富人或成为住房危机的下一批受害者”(2)“Apple Pay或有深层目的”“俄罗斯或成‘女儿国’”“广州楼市或慢热开启小阳春”“ESPN:库里或全票当选MVP”“宝马或2017年推出9系”“少子化拉响警报:中国人口或自2017年迅速下降”“吴尊女儿或大红”等。使用频率如此之高的“或”,引发读者在网络上发贴寻问“或”字真正含义。通过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或”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之前,似乎成为一个万能词,其意义表示“可能、或许”。
本文从“或”字的本义说起,对“或”字词性、意义和用法作出全面的探讨,并对其演变到现代汉语中用法的路径与机制进行分析。
一、“或”字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表现
综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1-2]“或”字相关词条,“或”当下常用义有如下几项:
(a)连词,表选择、并举;如“医师不应将术前知情同意视为免责或自我保护举措”;
(b)副词,“或许、也许”义,表估计、推测。如“或无大师,却有良师(中国道路中国梦)”“融资租赁或将有‘南沙标准’”;
(c)副词,“稍微”义,固定用法“不可或缺”等,如“政策扶持不可或缺”;
(d)代词,指人或物。如“或告之曰:‘朱子,今之圣者也。’”
(d)字条义项,国内尚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此种用法已经消失,目前也主要是古汉语用法的遗迹[3]。
从《人民日报》(2006.1-2016.2)年新闻标题统计来看,其用法及使用频次如下:
表1:《人民日报》新闻标题“或”字统计
表“或许”义占一半以上,“或将”共出现47次(除“中科院在建或将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表选择)。但“或”并不单单用于表达未然事件的预测与推断,也可用于表示对已然事件未确定因素的猜测。检索发现“或已”共出现2次,如“福岛核事故或已致当地生物基因异常”“福岛核污水或已流入储水罐?”均表达猜测。
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选择“或”字相关常用词,并以此为关键词,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络版—语料库”(CCL,http://ccl.pku.edu.cn/corpus.asp)与以新闻报纸为主的“动态流通语料库(DDC,http://dcc.blcu.edu.cn/main.action)”进行统计,发现具有如下特点。
表2:语料库“或”字词频统计
从统计数据来看,现代汉语双音节化,“或者”使用频率远超过其他几个词。这可能与“或者”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有关,它既可作副词表示“或许、也许”,也可用作连词表选择或并列关系。由于古代汉语以单音字为主,统计结果只能反应出两个字之间的组合频率。但“或则”与“或且”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与古代汉语相反,即“或且”在古代汉语中被更多使用。
二、“或”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关于“或”字用法,《马氏文通》中指出可以作约指代字、状字、连字[4],《王力古汉语字典》将“或”释为:①代词,有人、有的;②有;③又;④也许;⑤语气副词;⑥通“惑”,迷惑[5]。这些用法相较于上文提及的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差别较小,但“或”本义似乎完全不同。(以下语料多选自北京大学语料库古代汉语部分)
(一)“或”字本义
(1)康能四或。(《毛公鼎》铭文,康能:镇抚)[7]
“或”作名词,有“邦国、疆域”义。许慎《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囗,以戈守一,一,地也。”[8]584高鸿缙《中国字例》指出:“周时借用为或然之或,乃加囗为意符作国。”[8]585本没有表示国界符号的“或”字,最终加上了表示疆域的外围“囗”,成为“国”字。正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戈部》所说:“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9]“或”又加“土”为域,表示“疆域”义,“国”和“域”都是“或”的后起区别字。
《说文解字注·戈部》也列出其他意义以及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以凡人各守其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其他人“以有训或”[9]。
(二)“或”作无定代词
“或“作代词用法,具体称法有异。《马氏文通》中将“或”归为“约指代字”,王力称其为无定代词。“或”作代词,大多指代说话人不能、不愿或不必说出的人或事物,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用法。
首先,无定代词“或”通常用来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语,译为“有人”或“某人”。例如:
(2)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集注》)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3)例中“人固有一死”中“人”字指人类整体,“或……或……”是对整体的分类列举。
其次,“或”字前可有先行词,“或”指代整体的一部分或某一个。
(4)唐人或相与谋。(《左传》)
(5)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
上例中,先行词分别为“唐人”“宋人”。其中(4)例中“或”指代“有些”,(5)例仅指“宋人”中的某一个。
再次,有时先行词后几个“或”并用,前后呼应,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但这时仍是无定代词,并不是表选择的连词。它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译为“有的人或物”。
(6)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佰,或相千万。(《孟子》)
(7)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史记》)
在现代汉语中,“或”作为代词的用法并不多见,多保留在一些成语或引用的古文语料中,如“或告之曰”[2]。
(三)“或”作副词
1.作时间副词。“或”仅用来指称时间,不再指代人或事物,译为“有的时候”。指代作用虚化,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交替发生,主要用作时间状语。(为了区别于其他意义的副词“或”,以下简称“或副①”)
(8)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史记》)
(8)例中,扁鹊行医地点经常变换,可译为“有时…有时…”。
2.作语气副词。表示对动作行为或状况的揣测、推断,可译为“大概”“也许”“或许”等。(以下简称为“或副②”)
(9)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
3.“或”可以表示后一动作行为是对前一动作行为的补充。
(10)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战国策》卷六·秦四)
(11)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诗经》)
(10)例中白起将军已经攻占了“楚西陵”,“鄢、郢、夷陵”是对其进一步的补充。(11)中,“或”与表示时间的副词“既”呼应,组成“既……或……”式的并列句。
此外,“或”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用于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12)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
(13)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
将其归为语气副词,是基于“或”在否定句中起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以及其特定的句法位置。(13)例中,“或”和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组合使用,强调否定义。
(四)“或”作连词
“或”作连词,表示选择或者假设。
1.作选择连词,用于连接两个及其以上选项的词。与上文中代词用法相比较而言,选项之间必须存在表选择的语义关系。
(14)无求,空扣人之门;无问,虚辩人之前:则主人笑而不应,或怒而不对。(《史论·论衡》)
2.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15)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或有不带剑者,当入奏事,至乃借剑而敢入奏事。(《史记》)
总之,“或”字由表“邦国、疆域”含义假借作无定代词,又产生了副词和连词用法。《语助》对“或”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有带疑辞者;有带未定之意者;有言其事之多端,指明其事,但以‘或’字代之者;有未有此事,预度其事物设若如此者;有言其事之多端,连称几‘或’字以指陈之者”[10]。
三、“或”字的演变路径与机制
汉语的虚词多由实词变化而来,连词相对于副词,更处于实词虚化的末端。以“或”虚化的终点连词为基点,梳理“或”的演变路径与机制。关于连词“或”的形成原因,各家所持观点也不一。《马氏文通》在连字一章指出:“‘而’‘则’两字外,其他承接连字,率皆假借于动、状等字。反事理可分举者,则承以‘或’字……故必事理分举,而后‘或’字承之,方为连字。否则以状动、静字者,则为状字矣,不在此例。”[4]305马氏认为,“或”作为承接连字,是假借于代字。王力在其《汉语语法史》一书中指出,无定代词“或”字发展为现代连词“或”字(或者),如“或多或少”“或远或近”“这块地可以种高粱或玉米”……用两个“或”字作连词,时代较早;用一个“或”字作连词,时代较晚。后者可能是受外国语的影响[11]。但也有些学者认为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是由表动作交替的副词发展而来[12]。
下面通过分析“或”连词用法的来源路径,进一步揭示“或”字的实词虚化过程。
(一)选择连词“或”的演变路径
连词“或”常用于“或甲,或乙”句式,这也是其虚化的句法基础。
(1)由代词演变成副词①,表“有时”义
表“有时”“时而”义的副词“或”,是由充当主语的代词“或”发展而来,主要用作状语。如上文中(3)例与(8)例,由表示所代指人的列举(“有的人”),而发展为对动作行为或状态交替发生的描述,译作“有时”。
(2)代词“或”“或副①”演变成选择连词“或”a.表分称或列举的代词“或”演变成选择连词“或”
(16)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
(17)人之且死见百怪,鬼在百怪之中。故妖怪之动,象人之形,或象人之声为应。(《史论·论衡》)
分称,既可是对整个事物而言,也可以指述一个具体事物。分称的基础,即存在整体与部分的不同。(16)是对“圣人之行”的分项列举,(17)“象人之形”与“象人之声”是并列成分,“妖怪之动”从二者择其一。
b.“或副①”演变成选择连词“或”
(18)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荀子》)
(19)乘船江海之中,顺风而驱,近岸则行疾,远岸则行迟,船行一实也,或疾或迟,远近之视,使之然也。(《史论·论衡》)
(18)“或”是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或迟、或速”译为“驽马慢一点,千里马快一点”;(19)为副词表“有时”,“或疾或迟”应译为“有时快有时慢”。《汉语语法史》认为现代汉语例子“或快或慢”“或远或近”应该是从以上使用演变而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变换、交替发生,相当于“有时……,有时……”的时间副词“或”,最终演变成了表选择关系的连词。
总之,我们认为,“或”作选择连词有一部分是由代词演变来的,有一部分是由“或副①”演变来的。其演变路径如下:
(二)假设连词“或”的演变路径
(1)由代词演变成副词②,表“或许、也许”义
“或”作副词时,可表示或然性,为“大概、大约、也许、或许”,这是基于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无定代词“有人、有的”自身含有不确定义,为其向表“或许、也许”的副词演变提供了语义条件。
(20)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止。(《礼记》)
(21)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
(20)三个“或”字均是对前面先行词“人之学也”这一整体的分类列举。“或”字肯定先行词中存在某种情况,二者存在分类列举的关系。第二例“矣”表示将然,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或”字在此句中表“也许、或许”意思也就很明确了。
(2)“或副②”演变成假设连词“或”
“或”字表示“或许、也许”含义,有“可能存在、可能不存在”的意义,为其表示假设提供了语义基础。
(22)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左传》)
(23)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或有不带剑者,当入奏事,至乃借剑而敢入奏事。(《史记》)
第一例中“或”倾向于表“推断”,所以,译为“或许”更恰当。第二例中“或”只能译为“如果”。
假设连词“或”演变路径如下:
“或”发生虚化有其语义基础,即“或”的不确定义,是其虚化的内因。而“或”字特殊的句法位置是其虚化的外部环境。如“或”作为无定代词,后来其前常出现先行词,作为其肯定的范围。“或”常常出现在名词(或代词)性成分与谓词性成分之间,这为其由表指代的不定代词向副词转化提供了可能。
四、结语
“或”字从产生到发展,即是实词虚化的过程。由最初名词“邦国、疆域”假借作无定代词,均为实词用法。随着“或”字语义变化及特殊的句法位置,使它具备了由实词向虚词转变的基本条件和外部条件。由作代词逐渐扩展为作副词,表示“有时”。选择连词“或”则由代词“或”和表“有时”义的副词“或”两个方向演变发展而成。在演进过程中,“或”无论作为副词还是连词,都有多个义项,这显示出词汇发展和实词虚化的复杂性。
“或”字发展到现代,功能逐渐简化。代词用法使用频率低,副词表“或许、也许”和选择连词表“或者”的用法成了“或”的主要用法。引言部分所举新闻标题的例子,都属于“或”的副词用例,表示“可能、或许”等。在现代汉语中,“或”字作副词,表示推断的用法远胜于其他副词的用法。随着汉语复音化趋势以及受西方的影响,表选择含义的“或”逐渐向“或者”发展,并且“或者”有超过“或”的趋势。
注释:
(1)新闻必须是事实面临挑战传、疑、或越少越好.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1日19版)。
(2)提问见于 http://bulo.hujiang.com/question/25050/、http://wenwen.sogou.com/z/q201248971.htm等。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下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1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76.
[3]谭书旺.《新华字典》“或字”释义谈[J].辞书研究,2005(6):6.
[4]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342.
[6]赵诚编.甲骨文简明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4。
[7]刘运兴.《毛公鼎》铭文“康能四或俗我弗乍先王?”考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2):61-65.
[8]高鸿缙.中国字例[M].台北:三民书局,1981:584-585.
[9]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31.
[10]卢以纬.助语辞[M].王克仲,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76.
[11]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64.
[12]李英哲,卢卓群.汉语连词发展中的若干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49-55.
ACorpus-based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Huo”
WANG Ya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 Studies,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
“Huo”frequently appears in the title of the news media.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huo”of frequency statistics on the basis of corpus and news headlines.It aims to trace to the source of“huo”to discuss its original meaning.It explores the word category,meaning and usage of“huo”by investigating the corpus of the ancient books.And it is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evolution path and mechanism to the modern usage.
huo;corpus;indefinite pronoun;adverb;conjunction;evolve
H136
A
1004-4310(2016)05-0062-05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5.12
2016-05-0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句末助词的句法语义互动研究”(15YJC740104);上海外国语大学第10届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201510025)。
王艳(1987-),女,山东日照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