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

2016-11-22曲超英

山东档案 2016年5期
关键词:馆藏档案馆建设

文・曲超英

浅谈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

文・曲超英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助推了档案文化的发展,也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让历来“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的档案部门出现了档案文化建设的热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可见,文化实力的强盛与否,与我们民族、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档案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力如何,也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我们档案行业的命运浮沉,决定档案事业在当下语境中话语权的强弱,因此,推动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部门面临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档案的文化属性

档案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我们可谓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档案文化属性的认识,并不是随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产生和形成而出现的,而是在近五十年间才被中外学者所认识。在古代中国,档案等重要历史文化典籍被作为实施政治统治的重要“武器”密藏于皇家禁地的“石室金匮”之中,严加看管,不要说平民百姓,既使朝廷重臣也不得擅自阅看。因此,档案管理一直是国家政治机器的组成部分及其附属,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尽管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文化属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但其文化属性确是一种客观存在,即使在文化专制制度之下,也能顽强地表现出来,如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五史等文化典籍的编纂,无不是在丰富档案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完成,同时也是档案和档案工作文化价值体现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挖掘档案的文化属性成为档案部门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因此,档案部门必须自觉地把档案置身于文化建设大背景中去收集、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以 “保存人类历史记忆”为己任,不断加大开发档案文化资源的力度,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丰富的文化产品。

(二)现阶段档案馆文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内涵

1.馆藏资源、基础设施等“硬件”内容

目前档案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都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致使大多数的档案馆建设只能停留在短期需要的水平上,这就需要我们在档案馆的新建及改建上具有超前的意识,尽最大可能完善档案馆的功能建设。此外,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档案馆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资源种类比较单一,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文化消费方面是脱节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去丰富馆藏,加强档案的收集和征集工作,让各类特色档案进馆。

2.档案文化产品的“软件”内容

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深入挖掘、开发馆藏特色档案资源,通过出版图书、举办展览等形式,开发有价值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产品。同时要寻求各种平台把馆藏档案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推介出去,让公众广泛利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自身的文化特色。

二、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环顾四野,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仅中华民族一支独存,绵延至今。在中国,档案文化历时三千多年而从未断绝,是世界档案发展史上仅见的文化景观。正因为具有绵延不绝的档案库藏,才有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典籍,才有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文化。目前,我国档案事业正面临着经济的市场化、社会的信息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等诸多方面的激烈挑战,档案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我们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档案文化,并使之为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城市的蓬勃发展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的“硬实力”上,也体现在以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上。文化是决定地域特色、城市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档案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档案文化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挖掘档案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档案文化建设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档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随着档案馆的基础硬件设施得以加强,进一步提高了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可以加深公众对档案的认识和了解,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也进一步丰富了档案信息资源,所以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影响了档案事业的方方面面,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四)丰富公众的生活

在档案馆完成了满足公众对档案查询和利用并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它渐渐也在休闲娱乐上开始生根发芽,档案馆可以为公众提供阅览室、咖啡厅、放映室等各类带有文化气息的休闲娱乐场所,让公众既可以查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又可以放松心情,在文化消遣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

三、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要遵循档案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普遍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改革创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转变发展思路,叫响文化品牌,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档案不仅凝聚文化,记录历史,还传承文明,展示成就,是当地社会发展的百科全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确定文化引领档案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实施档案事业建设的“三大转变”。

一是档案部门由推介地域文化的配角变为展示地域文化的主演。过去宣传推介地域文化,多由宣传或文化部门牵头,档案部门只负责提供相关档案资料,做的大多为幕后台下或“跑龙套”性质的工作。现在我们可以把分散在宣传、文化等部门推介地域的多项职能一并划入档案部门,促使档案馆成为城市重要的对外宣传推介新窗口。档案部门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管理部门,虽然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却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存储器、宣传员和拉拉队,理应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自觉、及时、直接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贴近现实开展档案收集、编研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党委、政府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把档案文化作为展示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编研地方历史文化丛书,举办历史文化、革命历史、名人名贤、发展成就等多种形式的展览等途径,加大对地方文化的推介、宣传力度,更快更好地记录和反映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党委、政府领导下所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

二是档案馆由“自给自足”的机关“兰台”变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大看台”。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馆藏“老传统”是馆藏档案以机关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为主,查阅利用以档案形成单位自查自用为主,面向社会的开放利用一直处于次要地位,每年社会查阅量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努力调整优化馆藏结构,增加涉民档案比重,开辟利民便民绿色通道,改进物质技术手段,实现档案“官”“民”共享、互促双赢的历史性跨越。

三是档案部门由保存历史的“马后炮” 变为服务现实的“急先锋”。有人认为档案部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二线部门”,主要职责是为“一线部门”当好“资料室”,难以成为服务现实的先锋队。如何打破被动的服务局面,就要敢破敢立,勇于担当,主动由“后防”转“前线”。在加强档案收集工作的基础上,要着力在开发利用服务现实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展亮点,定期编纂宣传小册子,不失时机地总结宣传发展成就,展示城市对外形象。如:2012年春节,烟台市牟平区档案馆编撰了《精彩牟平2011》宣传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总结展示上年的发展亮点,并作为新春礼物赠送给牟平籍的党政军、工学商界的领导和知名人士及与牟平有渊源的各界人士和参观者,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高点定位,打造国内一流的发展平台,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国家修改了档案建筑技术标准,提高了档案馆等级考核对馆库面积的要求,众多地方都顺应大势,按照高档次、现代化标准规划建设新馆。为此,档案馆馆舍条件相对差的档案馆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向党委、区政府建言献策,尽早启动新馆的规划建设。新馆应按照国家新的档案建筑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同时借鉴国内先进档案新馆经验,全力打造空间大、功能多、设施全的现代档案“航母”,为保存历史文化、展示地域文化、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兼容并蓄,突出特色,打造高容量档案信息库,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目前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主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大量有重要价值的专业档案由有关部门分散保存,党委、政府及社会公众查阅利用多有不便,比如房产档案,可能分别由档案局、住建局、城管局保存和管理,社会查阅利用十分不便。且因档案形成单位的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等多不达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档案安全隐患。我们可以在继续接收机关文书档案的同时,把与党委、政府决策密切相关和涉及民生的土地、房产、婚姻、公证、科技、医疗、公积金等重要专业档案分期分批收归综合档案馆统一保存,将达到“一馆式保存、一体化利用、一站式服务”的效果。在收集纸质档案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实物档案、照片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等多介质档案的收集力度,丰富馆藏资源,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内挖潜,外借力,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大量事实证明,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档案部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必须向市场“借”才智“借”物力。当前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最缺乏的是大手笔,推进信息化最需要的是电脑高手,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全国各地档案部门此类人才可谓凤毛麟角。我们要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通过公开招标等有效形式,聘请国内有名的文化创意公司,设计制作推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档案文化展览,编纂出版有特色的档案文化著作及各类宣传册。要聘请国内一流的档案软件开发企业,帮助我们开发建设数字档案馆,打造形成功能多、覆盖广、运转快的档案信息网络支撑平台。

(作者单位:烟台市牟平区档案局)

图3 档案领域大数据研究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树状图

文中对于档案领域大数据的研究从计量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了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发表的有关档案领域大数据研究的文献从发表时间、著者、文献来源、关键词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客观地展示了近几年引起学界关注的大数据在档案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就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国内档案领域对大数据的相关研究自2014年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但从著者和文献来源期刊来看,我国档案界对大数据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档案界的核心期刊未形成对大数据研究的领军刊物,发文数量有限。对于研究热点,综合表4、图2、图3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档案数字化管理和应用大数据的技术研究方面。在管理创新上,提出档案数字化和智慧档案馆等新热点,而且通过对数据挖掘、信息技术等技术的探讨,为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意图使得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服务更加切合大数据时代的环境。同样,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大数据技术在2012年才得到广泛应用,与档案结合的研究也只是在2013年得到关注,因此,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体而言,大数据时代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档案领域的学者们还需继续研究,将档案带出传统模式,步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猜你喜欢

馆藏档案馆建设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