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生护理学基础操作初步学习中的潜在需求分析

2016-11-21黄瑛吴育凌张红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强化训练护生护理学

黄瑛,吴育凌,张红梅

中职护生护理学基础操作初步学习中的潜在需求分析

黄瑛,吴育凌,张红梅

(龙岩卫生学校,福建龙岩364000)

通过问卷调查本校刚结束护理学基础(以下简称护基)课程的二年级护生学习护基操作的情况,分析护生在初步学习护基操作中的潜在需求,为护基操作巩固学习阶段的护基强化训练模式的设置提供依据,以达到满足护生学习需求、更好地提高中职护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

中职护生;护理学基础;操作学习;潜在需求

护理教育今后的趋势是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作为主导目标,在培养护士良好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在变化和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1]。然而当前中职护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热情不高、思想独立却反叛等特点[2],给中职护生素质的培养增加了不少难度。如何构建更有利于提高中职护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成为中职卫校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人为本,从护理专业最基本的护理学基础(以下简称护基)操作的学习入手,分析护生在初步学习护基操作中的潜在需求,为护基操作巩固学习阶段的护基强化训练模式的设置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将本校护理专业二年级3位教师任教的7个班级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338人,年龄16~19岁,其中女生331人,男生7人。按任教教师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组,在护基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护基操作的相关看法、护生对护基操作学习的自我评价,并以输液操作为代表,通过在两种不同药液的输液操作中护生核对解释的表述情况来了解护生在护基操作中的语言沟通情况,同时通过护生在输液操作中对各方面问题的关注情况来了解护生将理论知识与操作相结合的情况。发放问卷338份,收回有效问卷3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4%,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甲组151人,乙组96人,丙组89人。

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1增加护基操作的趣味性需求

调查显示(见表1),将近3/4的护生非常赞同“护基操作很重要”,但只有1/4左右的护生非常赞同“护基操作很有意思”,说明护基操作在护生心中很重要,但吸引力相对较弱,不利于充分激发护生学习护基操作的热情。因此,增强护基操作的趣味性成为护生的潜在需求。

2.2增加课外学习主动性的需求

表1 护生对护基操作的相关看法

调查显示(见表2),绝大多数护生经常注意护基课的着装、纪律,并认真练习操作,但只有不到一半的护生经常进行课前复习,故而经常出现护生练习时操作步骤不熟练、对要求不明确、练习速度慢、操作问题多等情况。因此,提高课外学习的主动性成为中职护生学习护基操作的一种潜在需求。

2.3增加操作模型真实感的需求

调查显示(见表1),超过2/3的护生赞同“在模型上操作感觉不真实”,且绝大多数护生希望模型更逼真,说明护生对增强操作模型的真实感有较高的潜在需求。

2.4增加操作中语言沟通有效性的需求

调查显示(见表3),超过1/3的护生对输液操作的核对解释表述不完整,超过1/5的护生表述不准确,超过2/3的护生两次表述不一致,说明护生与病人的语言沟通尚不规范,影响了语言沟通的有效性,这在护生实习中也有所体现。实习护生与病人虽有较好的互动,但对沟通知识掌握、交互作用表现较差[3],体现了中职护生存在增强操作中语言沟通有效性的潜在需求。

表2 护生对护基操作学习的自我评价

表3 两次输液操作核对解释的表述情况(%)

2.5增加理论知识与操作相结合的需求

调查显示(见表1、表4),绝大多数护生赞同和非常赞同“操作有助于记忆知识”,但护生在输液操作中对“是否结合理论知识”的关注率不高,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输液反应关注率最低。因此,加强理论知识与操作相结合,从而促进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成为中职护生的一种潜在需求。

表4 护生在输液操作中对各方面问题的关注率(%)

3 护基操作巩固学习阶段的护基强化训练模式设置的讨论

3.1以问题为导向

中职生有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愿望,但主观努力不够[4],并存在较多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基于中职生的这些学习特点,护基强化训练可考虑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前,通过问题引导中职护生复习,明确复习目标,让更多护生有据可循,提高课外学习护基操作的主动性。也可在练习操作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护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操作相结合,促进知识的记忆,并激发护生思考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3.2设置模拟临床工作的操作情景

目前护基操作基本都用模型练习,缺少病人与护生的互动交流,而且从表2也能看出,护生间经常互相模拟病人并交流的情况较少,护生与模型产生互动感比较困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护基强化训练可考虑借鉴情景教学的方式,如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情景,为模型准备病历,赋予模型形象生动的病人信息,病床的床头卡上除了病人的床号、姓名之外,还增加年龄、性别、疾病或症状等信息,模型的手腕上佩戴病人使用的腕带。在练习操作的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每个小组的护生扮演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同角色,互动交流,为护生创设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操作环境,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情景,还可以训练中职护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使其初步建立临床护理思维模式。

3.3统一规范教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位任教教师教授的班级在多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如认真练习操作、注意课前复习、输液操作中对操作要点的关注等,不同任教教师的班级各有长短。中职护生具备叛逆性的同时又有较强的操作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受任教教师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间需加强沟通,交流经验,统一、规范护基强化训练的教学,更好地解决护生护基操作学习中的问题。

4 结语

中职护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但总体对护基操作比较重视,且他们自尊心较强,比较叛逆。因此,有必要从中职护生的需求出发,以人为本,构建一种新的护基强化训练模式:用问题引导护生思考,使其形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操作相结合,并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创设模拟临床护理工作的操作情景来提高操作的趣味性,并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思维、判断能力,使其初步建立临床护理思维模式;通过加强任教教师之间的交流、统一规范的教学,从而更好地解决中职护生学习中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中职护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

[1]刘美萍.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陈小翠.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版,2014(4):115-116.

[3]骆焕丽.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5(10):199-200.

[4]刘小平,赵化军.中职生学习主动性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39-140.

G526.5

B

1671-1246(2016)20-0138-02

2015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关于临床护理查房模式在中职护生护基操作强化训练中应用的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FJZJXH2015KT11)

猜你喜欢

强化训练护生护理学
一般过去时态强化训练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