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献校勘学的比较研究
2016-11-21刘怡君
□刘怡君
中西文献校勘学的比较研究
□刘怡君
引言:本文以中西文献校勘学的比较为主题,通过对中国和西方文献校勘学及其方法产生的历程、定义及具体校勘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异同,并指出当下借鉴外国文献校勘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加速我国文献校勘学整体化发展进程的实际意义。
中国校勘,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国语》。当然,校勘之法并非中国独有,西方校勘方法也源远流长。西方最早有记录的校勘行为是在公元前274年,亚历山大图书馆馆员泽诺多图斯的校正工作。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中西文献校勘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校勘方法。胡适曾经说:“……我也得承认,西方文献校勘学所用的方法,是远比中国同类的方法更彻底、更科学化。”
一、从产生历史进程进行比较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拥有大量的古籍,这些古籍是以简牍、锦帛、纸为主要的物质载体,而西方古典文献以纸草、兽皮、纸为主的书写材料。虽然中西文献的载体不尽相同,但是都受到了水、火等自然因素以及战乱、禁书等社会因素加之字形的变化,词义的渐变,传抄时的错误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异文的出现,为文献的传播和流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对文献的校勘亟待出现。
中国西汉末年,“校雠”一词产生于此,并被后世沿用。及至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著的《颜氏家训》中的“书证篇”是我国历史上有关校勘内容首次以独立的形式呈现在文章中,但是颜之推并没有对校勘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到了宋代,郑樵系统的总结了校勘方法。清代更是其发展的鼎盛时代,甚至出现了关于校勘方法应用之争,最出名的就是“《礼记》校勘”之争;近代,我国的文献校勘学家开始对校勘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
西方的校勘起源于古希腊,一般来说,亚里士多德对《伊利亚特》的修订被视为其最早的校勘活动。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许多学者系统地对《圣经》的古代手稿进行了整理活动。直到17世纪,荷兰一比利时耶稣会士、哲学教授罗斯威德从他的编纂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了他最初的校勘理论。之后,弗朗西斯科斯·朱尼斯、约瑟夫·尤斯图斯·斯卡利杰、I·H布利亚笃斯、皮埃尔·达尼埃尔·于埃等人整理了公元1世纪时期的罗马诗人马尔科斯·马尼利乌斯的作品的。在整理的过程中,他们对作品从加上一些注释到理校恢复文字,再到对批注校正扩充,逐渐使校勘的方法系统完整起来。同时,西方最著名的底本法,也是由英国目录学家罗纳德?麦克罗在整理托马斯·纳什文集时提出的。由此可见,中西文献校勘学均起源于对书目的整理。
二、从文献校勘学的定义进行比较
关于校勘的定义,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校勘,又称为校或雠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前人称为校雠学,它包括了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内容,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文献学;现代所谓文献校勘学,即狭义校勘学,即依托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关联文献对比、综合判定的方法,以极其严谨的态度,校正古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错误,包括字句的讹误、篇章的舛乱等等,以便恢复文本原本面貌的这种研究古籍整理的文字比勘的科学方法和理论的学问。
在西方,文献校勘学被称为“Textual criticism”,又叫做“Low criticism”。第一组词字面意思是“原文的解析或原文的甄别”,在《大英百科全书》中解释为“将文本尽可能接近地恢复其原始形式的一门技艺”;第二组词的字面意思是“低级的解析或是低级的甄别”。“Low criticism”是相对于“Higher criticism”,是对文献作者、成书日期以及原始文献的成书地点的分析鉴别,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文献校勘学是文献学的基础学科。
三、从具体的校勘方法进行比较
中国校勘的基本方法一般可分为本校法、他校法、对校法、理校法;而西方的校勘方法以折中法、支序法、谱系法、底本法为代表。
对校法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对校一定要先确定底本与其他校本,然后以底本为基础进行对勘;陈垣认为但凡校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中国的校勘方法中,对校法是校勘书籍的首位。本校法,就是根据本书的内容前后进行对比校对,它与对校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其他的校本辅助。他校法,是援引其他书上所引用的字句进行审阅,以此来确认与本书之间的引用情况。他校法强调的是校本与本书两者之间的引用关系,对对校法和本校法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理校法,即在对于没有原始文本为依据,或是不同版本太多的情况下,只有凭推断来进行校正,采用理校法必须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为依托、目录学版本学以及历史文化知识作支撑,理校法的风险比较大,应用的比较少,是其它校勘方法的补充。
在西方的校勘方法中,折中法理论出现的较早。折中法(Eclecticism)是指阅读众多书之后找出最接近原书的一本。折中法不但要注重文献所出的时代、原文献与被引文献之间的关系、原文献的出处等物理特征,还要根据作者的著书风格、语言习惯甚至考虑抄书员易犯错误的习惯等,但是折中法的应用会使文献校勘学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文本,主观性较大,有时甚至会出现互相矛盾。
面对这一情况,谱系法Stemmatics应运而生。stem是源头的意思,stemma即为谱系,显而易见,谱系法注重的是相关文献之间的关系。谱系法涵盖了三个方面,首先是通过比对众多传抄的书中寻找相同的错误,那么这个错误产生的源头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是他们所抄原文本中自身存在的错误。这个对比的过程被称之为Recension,拉丁语为Recensio,即为审查的意思。有些学者认为这个审查的方法就是我国的对校法,但是通过仔细比较,就会发现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中国对校法注重的是他本与原本的比对。而西方的审查注重的是传抄文献或者是引用文献之间的对比;在审查过后,还要经过一个选择的过程,英语为Election,拉丁语为Selectio,实质上就是对所有的文献审查后选择出最接近原文本的文献;在选择之后,文献可能由于相关资料不足等原因仍然存在错误未能发现或是改正,于是就会对文本进行检验,这个校验的过程叫做“修改”。相对于折中法,谱系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然而谱系法却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源于单一的范本,忽视了有时抄写者会参考两个以上的本子,有时会对他认为存在讹误的地方进行理校,个人主观性较强。这样,建立的谱系就存在一定问题,更有可能是根本不能建立谱系。
底本法(Copy-text)是西方校勘方法的一种,它是以最早的文本为底本,参考其他文本,对其讹误进行修改。对此方法做出阐释的以20世纪中期英国目录学家格雷格的《底本原理》最为出名。他认为,文本可以分为受作者观点、作者表述等影响而产生“实质性”错误的文本和受标点、拼写、单词拆分等影响而产生的“非本质”错误文本Accidentals;美国目录学家福雷德森·鲍尔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最终意向法”,即“要重现最接近作者最终意向的每一方面。底本法与中国的对校法比较类似,但亦有不同之处。中国对校法选择的底本是内容相对最完整且错误最少;而西方的底本法对于底本的选择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仅仅是“好的”、“最早的”,忽视了会有一个权威不相上下的底本的存在,当然后来的“作者最终意向法”,即选择的底本可以选择最接近作者的最终意向的文本,对这一不足之处做出了补充。
西方校勘方法的支序法(Cladistics)来源于生物学,始创者是维尼·亨宁。即在电脑中输入有关一篇文稿的许多不同版本,记录他们的不同之处,并根据这些文本的相似特点而进行分组。它与其他的校勘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电脑会对文本进行数据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根据相关文本的相似之处进行分组。支序法认为相关文本有其家系分支关系的,所以可以用此方法来将这些文本进行区分。
四、中西方文献校勘学之比较对我国文献校勘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中西文献校勘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定义以及具体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文献校勘学都是在对书目的整理中发展起来的,但中西文献校勘学的历史发展证明,虽然二者的起源有着相似,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差别的。西方文献校勘学,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把文学著作的“作者的意向”作为评价标准来研究,并引进其他学科的方法;而中国的文献校勘学,则把底本与异本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拥有大量的古籍。同时,古籍整理也为文化继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然而,中国的校勘方法仅止步于前人总结的方法基础之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的校勘不断出现了新的问题,因而,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理应适当借鉴西方的相关做法:一是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做法,如支序法,就是西方文献校勘学家从生物学引进的新方法;二是采用高新技术工具,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西方学者进行校勘活动时,常常会借助便捷的工具,如“温布尔顿法”就是查尔顿·欣门利用对照机进行校勘工作。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计算机可以帮助文献校勘学家找寻文本那些常见性的问题,节约时间,使校勘工作更加高效。
(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