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世同堂》的艺术特点分析

2016-11-21禹亚芬

剑南文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四世同堂羊圈老舍

□禹亚芬

《四世同堂》的艺术特点分析

□禹亚芬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先生通过独特的文化视角,将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下成就的的堵他思想与文学的艺术进行融合升华,对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在那个时代中造就的民众的劣根性进行辛辣的嘲讽批判,并以此进行反思。但先生在小说中也同时表达了对家族的深深眷恋。本文以小说写作的方式与语言的描述两个方面分析《四世同堂》艺术的特点。

一、以“羊圈胡同”辐射了整个国家的变化

在《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中,围绕着位于北平的小羊圈胡同中的祁家四代及胡同中几个小家庭展开叙述。通过对胡同中各个家庭在抗战过程中的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应北平市民及遭受侵略者迫害的民众的惶恐、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体现了时代下的民众之间的重重矛盾,其中既有国民对侵略者的惶恐的矛盾,又有对国家、民族尊严的维护的有志青年与只为生存和荣华富贵便出卖民族的利益者之间的矛盾。同时小说通过对祁家四代中人员的“派系”和同阶层圈的种种矛盾,通过小说将多重的矛盾以明线和暗线的形式加以描述,将纷繁复杂的线索以严谨、脉络清晰分明、极具层次的将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描述出来,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文字的“清明上河图”。《四世同堂》充分的展示了老舍先生雄厚的长篇小说的写作功力,在对胡同中的各个阶层的人物性格刻画时,老舍先生多采用对比的手法。比如在写到祁家家主祁老太爷和祁瑞宣时,对祁家老太爷的描述是“乡土中国的子民,在老爷子的身上负载这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较为保守”。对祁瑞宣的描述则用了“新旧过渡的知识分子”。将人物之间的对比来反应时代的变化与进步[1]。

二、对时代文化的反思

祁家作为小说的中心,在本质上其实也是作为中国封建礼教的标志。祁家老太爷引以为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的中国家庭繁荣发展的最终结构。老舍先生利用这一具有封建文化思想的症状,以小羊圈胡同中的各个阶层的市民的思想及生活状态的变化,反映了同时期的中华民族对外来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对以北平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精髓进行沉痛的反思。老舍先生运用犀利的言辞批判了北平民众中存在的劣根性。站在理性审视的角度对民族长久存在的劣根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表达了老舍先生当时的悲愤,同时希望用民族共同的仇恨来毁灭民众的劣根,重新塑造出刚强、积极的民族特性。小羊圈胡同其实就是整个北平或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的缩影。对民族的败类大赤包等毫不留情的讽刺,称其为“不懂什么是文化,就像是鱼不知道水是由什么化合成的。但如果鱼会浮水,便也会戏弄文化,所以庆幸着。”在《四世同堂》中,对胡同中不同层次生活的民众文化进行描述,也从侧面描写了那个时代里浓厚的历史与文化[2]。

三、“京味儿”的幽默言语及讽刺

在《四世同堂》这部长篇小说中,通篇都是以讽刺的言语和浓厚的“京味儿”幽默描述人物之间的矛盾、思想变化等。比如在讽刺汉奸时“她用手将自己的粪捧起来,揉成小饼,作为粉扑……拾起几条布系在头发上‘怪年轻啊!’”这是在大赤包入狱后,小说中的民众的反应,有种经受过无数的残酷折磨后,终于迎来了希望时松一口气的感觉。胡同中各各阶层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走道一起,共同反抗外来者的侵略压迫[3]。

结束语:

《四世同堂》作为文学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长篇小说,将老舍先生对故土的热爱,也对民族裂痕性的强烈讽刺和封建文化思想的反思。

注释:

[1]吴小美.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评老舍的《四世同堂》[J].文学评论,1981,06:89-101.

[2]朱春发.《四世同堂》英译和浦爱德文化身份建构的诉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2:81-88.

[3]马焯荣.《四世同堂》与欧洲文学[J].中国文学研究, 1985,01:87-95.

(长沙市长郡中学)

猜你喜欢

四世同堂羊圈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Twilight Love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你好,请接收“笑到抽风”系列
老舍的求婚
《四世同堂》
一个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的艺术沉思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