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特点
2016-11-21李瑞江
□李瑞江
“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特点
□李瑞江
“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新文学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使得我国的文学发展方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形态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具有了新的人文关怀特征,这与作家自身对乡土的情怀有关,当然也与其内心存在的情感矛盾有关。
一、乡情与理性的情感矛盾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者们,面对着残酷的统治,传统的思想与封建的伦理纲常对社会底层人民的迫害至深。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者来说普遍存在着乡情与理性的矛盾。一方面,要在理性意识的引导下,冷静地面对残酷的现实,借助自己的语言尝试唤醒麻木不仁的底层人民;另一方面,在创作时,却又难以舍弃自己对故乡的深情,对生长于这片土地的人们,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作品,即使是在批判性最强烈的时候,作品的笔调也是在冷峻的批判中透露出一丝暖意,甚至是绵绵的惆怅。事实上小说创作者的另一半情感仍旧眷恋着自己深爱的故土,这也使得当时的乡土文学作品大多让人感受到希望和向上的力量[1]。
这一时期面对的创作对象大多是我国广大的农民,以及这一阶层的人们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这些传统思想随着民族文化的积累,以及社会形态的改变,形成了坚固的思想意识。但小说作者在批判的同时,潜意识里也表达出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以及似有似无的谅解。其中,比较典型例如台静农、王鲁彦、废名等人。这一时期的小说存在这一矛盾,与当时的乡土文学的局限性有关[2]。可以说,“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并不彻底,许多人仍旧坚持传统的思想观念。一方面,部分人民坚信在封建统治体制的引领下能够走出困境;另一方面,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社会形态变化的重要性,拒绝接受新的思想,和有可能成真的、新的社会形态。
二、个人主观情感浓烈
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到鲁迅的现实主义的行文风格较深,小说创作者的思路不断开阔,对创作方法的探索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象征主义都有所不同。鲁迅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以一个引导者的视野,无情地揭示当下乡土人民的愚昧和无知。在这种文学流派的作品中,乡土不再是优美的“世外桃源”,而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的力量。以鲁迅为代表的小说作者,尝试通过文字引起社会的关注,以达到拯救的目的。其经典的作品例如《呐喊》、《彷徨》等,就深刻体现了这一思想。
创作方法的多样化,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个人特征和思想表现最为浓烈的一个阶段。许多作家尝试在作品中充分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情感,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思考等 [3]。甚至许多创作者的追求即是展示自我,导致出现了比较极端和个人的文学情怀。
结束语:
“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除了具有情感与理性思维的矛盾、作者的主观情感浓烈之外,对于当时的国民来说,这时期的小说具有一定的启蒙性,作品中无不包含着对新的社会形态的向往。同时,这种情感寄托也是一种审美元素,在价值观的建立与逻辑思想的形成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注释:
[1]杨位俭等.乡土文学观念与研究思路的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1,01:102-112.
[2]王达敏.世界文学视域中的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丁帆学术成就之一[J].文艺争鸣,2013,03:76-81.
[3]晏洁.新文学乡土叙事的研究述评[J].云梦学刊, 2016,01:28-35.
(长沙市长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