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挣扎与自我的救赎——淮剧《小镇》导演阐述
2016-11-21卢昂
■卢昂
灵魂的挣扎与自我的救赎——淮剧《小镇》导演阐述
■卢昂
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在座朋友、关心这个戏的同仁们一起沟通一下未来的演出。我的导演阐述是对这个戏未来演出蓝图的想像,需要各个部门密切合作,大家可以达成共识,一个共同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可以奔向那个航灯,少走些弯路,也希望大家检验一下我的想法是否可行。
这是我的机缘,有机会能来到这样漂亮的中心,硬件是一流的,上海很多剧团跟你们比都差很远。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们共同探索一下淮剧,就我个人来讲,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每排一个剧种,就想了解一方文化。我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北这个地方产生淮剧,跟这里的人文风貌、声腔系统有直接关系,才能产生这样一个独特表现力的剧种,我很想把淮剧的特点,这片土地的文化,做一个提炼,找到一个独特的东西,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就我个人来讲,我也很有兴趣。
我排戏很少,一年只排一两台,去年只排了一台京剧《瑞蚨祥》,每排一部戏,就想对这个剧种,以及这个地域的文化有所了解。可能跟我当老师有关系,也跟我接戏比较谨慎有关系。像排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十年前,我就花很多时间,去看它的原始资料,看它的广场演出,找到一个样式,让一个八百年剧种在今天的剧场里绽放它独特的韵味。两三个月前在上海越剧院排《双飞翼》,我排过几个越剧,从《舞台姐妹》开始,这次再排,特别想把女子越剧的本体特点提炼出来,在我的导演阐述里就归结了女子越剧的四个特性:唯美性、抒情性、韵律性以及强烈的时尚性。这是这个剧种赋予的。
这个戏,编剧给我发了很多淮剧资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来到这里,就想再去研究和发现。有时候,从事同一剧种的时间长了,反而看不清楚它本来的东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在一个剧种久了,有时会不知道这个剧种什么是最重要的,需要换一个角色去思考。我们搞中国戏曲那么多年,戏曲不是很景气,有时会无视它的价值。但是这些年我搞国际大师班,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邀请的不同国家的重量级的戏剧老师,不约而同地对我们中国戏曲会有一种新的发现,会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包括这次做澳大利亚、新西兰大洋洲的大师班,我们请了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院(NIDA)导演戏主任,他上的课是斯坦尼晚期的表演体系研究。现在我们国内,中戏、上戏、北电,基本的表导演体系还是斯坦尼中前期的理论。其实到了晚期,他自己在做研究,苏联政府不允许他做探索,包括梅耶荷德,这么优秀的导演,都没地方去,是斯坦尼收留了他,后来苏联政府还是把他枪毙了,说他是形式主义。所以斯坦尼晚年向中国戏曲和东方神秘哲学学习,都是秘密地进行,直到苏联解体。这些秘密研究传到西欧去,传到世界各地,才有人研究。这次请的老师就着重讲这个课程,在国内目前还是空白。经常去听他们的课,让我很吃惊的是,斯坦尼,这样一位强调去表演化的大师,不要去演戏,而是生活,但是晚年,他第一强调鲜明的节奏,鲜明的节奏对比,第二就是造型。不可想象,我听了很震惊。这是一代宗师,特别强调去表演化,要自然的一代宗师,在他的晚年,居然在方法上非常接近我们戏曲表演。这也可能是1935年梅兰芳先生到莫斯科,做中西方戏剧的交流,后来看他们的文章,对中国戏曲非常尊重,有可能是源头,也可能是因为他最欣赏的弟子梅耶荷德。但是,他的这种方法很独特,很奇妙,他的伟大就在于用很规范的方法,建立一个表演体系,让世界人去学习,这就是大师。我们戏曲就缺少这样,很多说不清楚,戏曲的很多理论可以言传身教,但要是看书,不太容易学会。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今天是把大家看成朋友,难得坐在一起,把我很多的感受跟大家说,有些是与戏有关的,有些是延伸出去的。
在这个戏中,能够把淮剧艺术表演找到一个定位,这是一个课题。昨天我们演员进行了坐连排,连词带唱,挺不容易,做得很好,完全是自己的,原来担心剧本比较长,现在,一个半小时,还可以,有词有唱,再放半小时,两小时正好,淮剧唱得很快,确实很快,也很好听,这戏把淮剧主要的唱腔都融进来了,主要演员也很享受,有深度,非常好。今天我把对这个戏的一些想法跟大家沟通一下。
我今天想谈几方面,这个戏的剧本及想要表达的思想,风格定位,演出样式,包括舞美等空间的东西,还有从剧本的分析到一些构想,对人物提一些要求,从这几方面,跟大家沟通。
关于文本及作品的思想
剧本大家都熟悉了,是我们优秀的剧作家徐新华根据一个外国小说创作的,其实现在已经离原小说很远了。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曾经被救助过的企业家,在他暮年时,让他的女儿再次来寻找当年的救助者,一个无名的好人,给以500万作为酬谢。戏是从500万开始,真正的事件。因为不知道救助者是谁,这500万就在小镇上引起波澜。主人公朱文轩是一个即将退休的优秀教师,德高望重,他也在热心地帮忙寻找,但一直没找到。他的学生秦镇长非常善意地、诚恳地希望通过这件事重树小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因为这个小镇民风曾经是古朴的,现在有了一些商品经济带来的不好的伦理道德,这个镇长很希望在他的任上把这个事做好,所以他就四处寻找能够担当小镇的名誉的形象,他感觉到这个人应该是朱文轩,因为他小时候朱文轩一直资助他,而且做了很多好事,从来不留名。但是朱老师不承认,说绝对不是我。但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也是戏剧性,就是朱文轩的儿子帮朋友做生意贷款,也有一些回报利益的考虑,但那个人携款而逃了,法院要追究他的责任,一下子引出了一个戏剧性的陡转,就是他欠了500万,这对爱子心切的朱文轩夫妇是一个很重要的触动,戏一下子进入了真正的冲突,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挣扎。由于不忍孩子的痛苦,或者是怕更严重的后果,经不住妻子的劝说,他向朱老爹爹说了。从撒谎开始,这个戏的过山车就开始了,内心的忐忑、纠结、煎熬、惊悸,就开始跌宕了,这个戏从这儿开始,非常有意思。这个剧本最大的优点是,朱文轩为救儿子撒谎开始,内心或是灵魂在整个后半场一直是跌宕的、惊悸的、纠结的、痛苦的,剧作家把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细腻丰富。这种挣扎,这种选择,我一直认为,一部好戏,应该有这样的结构。美国有个作家叫阿瑟·米勒,他写过一个戏叫《萨勒姆的女巫》,又译成《坩埚》。坩埚是化学试验中为了把分子离析出来,进行加温,分化出来,就知道里面有什么元素。一个好的戏剧故事,就应该有坩埚结构,就是主人公一旦进入事件以后,进入旋涡以后,就会烧烤起来,欲罢不能,想逃逃不掉,因为人在常态下,很多内心的东西是隐含的,不需要你去表达那么多。人在特殊情况下内心复杂的东西才会彰显出来,这就是戏剧结构的奇妙,在烧烤中升温,戏剧矛盾、矛盾冲突、戏剧纠葛加温后,人性的很多复杂的层面、元素,一点点地离析出来,一点点地剥离出来,如果这个漩涡不漩,或者温度不够,人性的多面是无法完全呈现出来。戏剧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戏剧存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除了娱乐的层次,更重要的戏剧存在是什么东西?我一直认为好的戏剧作品就是对人性的探索,对社会、对历史的,归根结底还是对人性、对人的探索。通过对人性的探索,你看到这个故事中人性的各种色彩,能够感同身受地随着人物去经历这种情感、精神过程之后,感受人生的各种况味,最终给你、给观众一种人性的选择。我觉得这是戏剧最重要的使命,在这点上,中国戏剧包括戏曲在这方面的理性探索是有限度的,因为我们的戏曲是比较讲究情感、伦理、道德的满足。我们传统的故事,或者我们的戏剧带有情感、伦理、道德这方面的满足,但是,审美,不仅是感性的,还带有理性的,所以,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有这样的结构。我们这个戏里,可贵的是有这样的基础,当朱文轩撒了谎以后,经历了多少。在路上,他感觉到第一次撒谎的惊恐,到大会上,好几个人都认领500万,人物的内心一下子就纠结起来。那些人被当众捅破撒谎,他差一点,但是没有,被保住了,就像过山车一样,一辈子德高望重的人差一点丢人现眼,其他人又到家里去痛责,他听了就更加汗颜。姚瑶向他道歉,秦镇长请他站出来,他实在受不了,要痛定思痛,说出真相,还要说服老婆,最终承认,朱老爹又要他为了小镇的荣誉再撒一次谎,因为小镇需要一个道德形象,这对他的心灵上又是一个重击,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在心灵上坦诚了,又来一闷棍,最后,在大庭广众下,他还是真诚地忏悔了,说出真相,真正地释怀。在这个戏里,后半部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他的灵魂一直在煎烤着,我们很少有这样一部作品,把人物的精神、灵魂的忏悔、内疚、纠结,这样的挣扎写得这样得强悍,这很不容易,我觉得有些像《萨勒姆的女巫》,到底要不要说出真话,说真话会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个戏里有证明。所以我说,这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品。
这个剧本已经修改了13稿,两年多了,这个戏能有这种价值,很不容易,这个戏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现代戏,在我们今天,是能触及灵魂的作品。但是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原来的剧本多多少少受马克·吐温原小说的影响,这中间有一定的距离,一个是物理距离,一个是文化距离。那篇小说写的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伪道德,是讽刺性的,文学的,寓言剧,好写的。但是,舞台剧难在是一片生活。北京专家有过两种意见,一种是写纯粹的寓言剧,我跟新华商量,纯粹的寓言剧只是警示一下,说一个道理,很难震撼人心。戏剧作品是一片生活,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的存在,这是很重要的,现代戏特别重要的是真实的感觉。第二,这个戏虽然写的是朱文轩,但是在营造的特定氛围中,朱文轩所处的这种境地让观众相信、认同,感同身受,就是说我处在这样的位置上,我可能也会做同样的事情,我也会经历如此苦难的挣扎与纠结,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共鸣,就是把一个个体的生活,变成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作品,这就是伟大的作品。挺难的,但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剧本进行改造,就是为了怎样落地,接地气,怎样把它变成当下在淮北大地一个老镇上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个过程中编剧做了大量修改,非常艰难。所以我觉得《小镇》最重要的修正就是还原当下现实生活的本真,深刻地揭示道德失衡与复归的挣扎过程,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灵魂过山车,一部真真切切的忏悔启示录,希望席裹着观众一起跌宕、攀爬、拷问、决绝、复归,这是我们这个作品所要开掘的思想,也是我们这个戏所以创排最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这将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它通达着人性,拷问着灵魂。这是我在作品分析中写的一段,涉及到作品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是升华了的,到了后面还有一次升华。这半部是写灵魂的过山车,这种艰难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人性在谎言之后经历的劫难,当他决定要说真话的时候,后面又翻了一下,朱老爹要求他不承认,因为小镇需要道德模范,就像否定孔凡森、焦裕禄、雷锋。我们习惯了用一种伪善的方式去树立一种道德,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最需要反思的地方,为了一种道德形象,用很多伪善的方式去维护,维护者也很伪善,也很痛苦,还不如坦诚,这个戏所要呼吁的这种价值,在今天是极其珍贵的。这种坦诚,就如同这届政府对腐败的曝光,把真相揭露出来,再建立一个规范、透明的秩序,因此这部作品很合时宜。在习总这届政府,非常切合当下,不仅是反腐倡廉,还是一种文化的反思,是一种人性的反思。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伪善的风光,表面的美好,我们习惯于掩盖我们的错误,为了一个光面鲜华,我们缺少坦诚的告白与忏悔意识,因为我们缺少西方的宗教情怀。西方的宗教,有一种敬畏的东西,对神的敬畏,做了错事,可以忏悔,知道错了,这种文化很好。而我们做错了,还很风光,还不认错,很了不起,这种文化、这种人性是很悲剧的。从思想意义来讲,《小镇》很有思想意义,又切合当前国情,有政府对我们召引,可以勇敢地把这个戏排出来。这便是这个戏的思想和现实意义。这点很重要。一个作品,不管故事多好看,多生动,多吸引人,如果没有思想,就只有感官的满足,排一个戏,就是对社会的一次发言。
我有一篇文章,写德国剧场经理说的,在德国,再小的城市,都会有一个教堂,一个剧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很重要的内容,在剧场里,德国人强调娱乐性,尽管他们能做得很好,世界杯都能拿到冠军。他强调剧场就是一个大众社会聚集的场所,常常抛开一些社会话题,让大家在这里去交流,去思考一些问题,这是他们的一个文化定位。所以,在德国,喜爱戏剧的人是超过足球的,这是有数据统计的。这是他们的文化,很了不起,他们所有的剧场,天天换戏,那也很了不起,每个剧场,一天要装好几次台,因为每天要换戏,这种轮换制很了不起,我问他们为什么,他说这是他们的传统。还有一个大原因,通过轮换制,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戏是可以留下的,可以成为保留剧目,所以,每个剧场,都有自己最后真正能够保留的剧目,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戏曲和德国戏剧能做到这一点。以前中国的传统戏曲每天是换牌子的,但我们剧场是没有要求的,但他们不同,剧场有要求,每天要装台装灯,所以剧场的工作人员要远远超过其他人员。
所以我们尝试着在我们戏曲里能不能做这样一个戏,既好看,有淮剧声腔强烈的表现力,同时又触动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思想、人性、灵魂有所思考,最终使我们的人性从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戏剧最终跟宗教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让人性从善,让人变得纯善。所以,也有导演把自己的戏剧观称为宗教观。我觉得蛮有道理,但又不完全一样。我们到教堂去,就是去洗礼的,我们有这样的要求,但是我们到剧场,一开始是没有这样的要求,但是我们最终要达到这个效果,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戏剧故事,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牵着你,让你感同身受,与主人公一起痛苦、挣扎、选择,被他的行为有所触动,有所感召,最终达到人性的这种纯善,有宗教这样的情怀,希望我们这个戏能达到,因为我们达到了,就能对这个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这是第一点。
关于演出的风格
有这一点,这个戏的风格就可以由此确定,这个戏的风格就是一句话:这是一出直面现实、触及灵魂、发人深省、饱含深情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抒情心理剧。直面现实,是今天发生的,要加强这个戏的现实感,那个钟就有象征意味,强调抒情性,因为戏曲还是要以情感人,与话剧不同,话剧可以思辩,用语言,但戏曲非得抒情,让人感动,流泪,观众才过瘾,才认同。如德国的人纯理智我们还做不到,因为中国人的审美不同,所以,这个戏的抒情性要加强。昨天听了坐排,感觉抒情性要加强,就是要感人,不光有思想的震撼,还要灵魂上有所冲击,让人感动,抒情的感动。这是这个戏的风格,我希望二度团队都要奔着这样的风格,在各自的创作领域里,营造这种风格。这是第二个问题。
关于演出样式
第三个问题,想谈谈样式。这个戏的样式很重要,也很难找,要反复地看剧本,去琢磨。首先它是直面现实的。我跟舞美也谈,故事发生在苏北地区一个千年的古镇,舞台首先要有这个小镇的生活质感。不能完全虚,不是古装戏,是个现代戏,首先要有这种质感。但又不能简单是话剧的方式,因为我们是戏曲。这个戏对舞美的样式的不断修缮,也是寻找这个戏演出样式的过程。最终演出样式是这样一个大的方向: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表现主义手法的有机结合,包括舞美、音乐、表演。就是在生动地、真切地表现当代苏北生活质感的基础上,大胆走进人物内心的世界,将主人公内在复杂的心理空间进行创造性的诗意表达,强化人物惊心动魄的心理体验,强悍地触动人们的精神和灵魂。具体为:首先从环境上来讲,人物风貌上,是一片生活,鲜活,这是话剧比较善于创造的舞台氛围,如果仅仅这样做,就是话剧加唱。话剧加唱也是一种创作方式,也可以,但这个戏还不够,缺少强悍,我很想把主人公内心这种复杂的过山车的感觉强悍地用我们戏曲所拥有的特定的手段彰显出来,那么传达给观众就更有穿透力和震撼力,能不能?比如我举以下六个例子,这六个例子,是我们将来非常重要的场面:
第一段是“冒领电话”。薛小妹叫朱文轩打电话,是第一次撒谎,剧本中只有一句话,“很紧张”。第一次撒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这个电话通向这条道路,咫尺天涯,那么地艰难,这个电话像个炸弹。当然他有理由,前面大段唱,还有伴唱,又改成小妹拨通电话,朱文轩只是被动地接,增加合理性,这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撒个谎特别不容易,从表演上,有意思,如何违心地撒谎,如何走向咫尺天涯的电话,这一过程是极其恐怖和艰难的,音乐、锣鼓、动作、表演,考虑一下,要渲染,这儿有戏,用戏曲的手段。不打,救不了儿子,打吧,又说不出口,不能一句话就完,就没戏了,要借鉴传统戏曲的手法,用各种程式,这就是戏曲的表现主义手法,话剧就来不了,戏曲没这就不行,就不过瘾。这也是真实的,但有大量的表现主义手法。音乐、锣鼓,这里要设计好,与身段配合,弄好了,就挺有意思。
第二段是“冒领之路”。打完电话,朱文轩就要去开会了,这条路布满荆棘,这条路走得艰难,这段行路戏,得想想办法,这段行路是文学行路,惊悸,每一步都是恐怖的,矛盾的,纠结的,唱腔、音乐、布景,景要说话,开会前的景,就是三面墙,唱的时候三堵墙要压过来,景要运动,空间越来越小,人做了坏事后,看什么都高大,看谁都警察,感觉自己特矮、特怂。这时候不能一般地唱,一般地唱就是话剧加唱,不够,墙压过来,再有点人声穿透,就要躲起来了,见不得人,想躲进墙缝,要把他内心的这种怕见人的惊悸表现出来,表现方式就是夸张,比生活夸张,强悍,这是表现主义,生活中是三分,这里要表现九分,这才是心理剧,强调心理的外化,把心里的感受用表现主义手法彰显出来,这是符合戏曲精神的,这景动起来,就不是话剧了,而是戏曲,跟音乐、动作、唱腔结合起来,穿梭着,唱完后,墙退位,钟亭出来了。这是一个变景,但是一个有戏的变景,景随身变,特别是有心理空间的,它不是物理变化。就这条行路,是需要音乐、锣鼓、动作和舞美的配合,做好了,比较有冲击力。比传统戏有冲击力,因为传统戏没有六米高的墙压过来。这段戏可以考虑。
第三段是“冒领者名单”。也很有戏。朱老爹宣布:当年救助企业家的人是——杜傲初……朱文轩以为是自己,一愣,“又一个”,他开始汗颜,清楚了很多人在撒谎,这个场面挺有意思。这个地方很难排,因为在这个场景里有很多人,后半程还吵,朱文轩在其中,这一说话就死定了。我觉得这恰恰是可以做戏的地方,里面人还不能下场,还不能太多,多了,唱和表演受影响。朱文轩夫妇闻听冒领者名单的胆战心惊与神不守舍的表达,与群众场面,已经加合唱,就是为了后面的场面需要,合唱加进去,人就可以动了,造成朱文轩眼中的群众感觉,不是客观的群众,是主观的,这样这些人就可以动起来了,表现主义手法,感觉群众袭过来,以前特别尊重你的人全都鄙视你,质疑你,会觉得特别无地自容,不要干唱,把场上这些演员的调度与你的表演交织流动起来,就特别有意味,合唱加进去,就有了声源,这些都是表现主义手法。
第四段,第八场,决定坦白这场戏。场景是在一个小巷的深处,有树影,这场戏,昨天跟新华沟通,在戏曲结构上,要戏曲化些。两人睡不着觉,从不同的两面上,昨晚叫编剧连夜加了十几句唱,从伴唱、女声唱、男声唱,戏曲化,这里更加抒情,是戏曲化的结构,一唱到底,声情并茂,要比光说白给力,非常重要,决定坦白的戏,如果单一的一段唱,感觉还是有点干巴,增加戏曲化的感觉。唱完以后,两人一块去时,又加了四句伴唱,是对这种行为,从心里的一种咏叹,通过这一段修改,可能会比原来更有戏曲的结构和冲击力。听下来,淮剧的唱腔冲击力非常强悍,非常有表现力,快得起来,该抒情也能抒情,有力度的地方都有表现力。
第五段,“朱老爹的苦求”。这段戏是全剧非常重要的动情戏,他承受了四十多年的苦难,悲情地诉说,诚恳地哀求,富有哲理,有文化的思考,文化的反思,这场戏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六段,“当众的忏悔”。这是仪式化的象征场面,最后的敲钟,等等。
我举的这六个例子,是六个重要的场景、场面,都是可以把我们这个戏的演出样式,就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表现主义手法相结合这样一个总体的样式,具体在几点有细化的要求:
第一就是要以冷峻的现实主义手法剥离主人公内心复杂纠结的心理层次,真切、细腻、深刻、强悍地揭示灵魂的轨迹。
第二是要营造浓郁的淮北地区生活气息和质感,塑造一个个鲜活生动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第三是以大写意的手法去繁就简,虚实结合,以流动的空间变化诗意地演绎整个故事。中国戏曲讲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戏处不惜泼墨堆金,无戏处一笔带过,决不赘述。我们需要对文本和场景进行进一步精炼和提纯。
第四在整体表演风格上,强调话剧的现实主义与戏曲的表现主义手法的有机融合,在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戏曲歌舞性表现语汇的韵律性、抒情性、造型性的优美表达,创造性格化表演。
这些就是在一个大的原则下,在这几方面探究和努力。以上谈的这个戏的演出样式和一些重要场景的想法,这里面需要我们各部门通力打造,舞美、灯光(人物心理灯光)、人物造型等等通力表达,总体来讲,话剧的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处像话剧和电视剧一样真实,但在表现方面,内心世界强烈的地方,就用强悍的,甚至魔幻的现实主义手法,比如开大会的时候,一下子听到这么多名字,这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段,完全是主观性的,想像中的世界,人的意识流会想像成各种各样的,这两方面的结合,可能是这个戏独有的。
舞美设计,我们共有六个场景:这是小巷尽头,他们俩决定坦白的地方;这是下一场戏,真要坦白了,朱老爹在这个环境中告诉他,不能说出真相,而且还得继续承担一个英雄职能、楷模的这场戏;这堵墙可以三百六十度转动,转过来是半个亭子,里面有个枯井,这是舞美是在采风中特别感兴趣的地方,是淮北地区特有的建筑结构,这个景流动性比较强,要考虑人能藏进去推,要考虑墙体把人挡住,不让观众看到,技术上要注意;这是开大会的地方,是个钟亭,还有直桥;这是为快嘴王专门建的场景;这是家里的场景,透过后面可以看到后景的区域,是喝茶的地方,放一个小桌子,几张凳子,有个免提电话可以用;这是开场的一个集市,有很多摊头,还有一些流动的摊头。大概我们有六个场景,目前分了十段戏,有些场景是重复用的。
最后,把剧本细致地缕一下。把每场戏、每段戏的内容、动作、处理,包括人物的心理通一遍,把前面的想法渗透在每一段戏里面,可以更加具体。我写了一个关于该剧的《剧本分析与建议》,当时写时是五月份,第十一稿时,谈的一些问题剧本已经改过了,现在提出来说一下,让大家更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改,有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有些地方坐排的时候还可以推敲、细化,这样分析一遍,可以把戏再重温一遍。
这个戏是无场次戏曲,没有场次,排起来不太好找,我还是把它分了十段戏,六个场景,我会结合场景跟大家谈。
淮剧《小镇》剧本分析及建议
一
时间:现代
地点:小镇集市
1、 淮北大地千年古镇清晨的集市,充溢着各种鲜亮鸣翠的叫卖声。80后都市女青年姚瑶新奇地来到这座古朴、热忱的小镇,欲买特色早点却发现钱包丢落。情急时刻快嘴王将姚瑶失落钱包交还,让姚瑶倍觉温暖。【礼遇】
建议:开场应营造浓郁、鲜活、热闹、淳朴的淮北大地千年古镇所特有的生活气息和质感,舞美、造型、音乐、音响、人物、场面等要让观众一下子被这一独有的生活流所席裹,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淮北人所特有的纯朴、热忱、奔放、诙谐的乡土人情与特性特征。
2、老教师朱文轩夫妇来到集市受到众人敬慕,相约书法家杜傲初、民企家陈守言等到家里喝茶叙旧。【受尊】
建议:A、“为人师”、“为人父”两句唱词可删去,有自我标榜之嫌
B、朱文轩的身份还可进一步考虑,比如是否是小镇倍受人们尊重的学校退休老校长、老教师,辅导、帮助过许多小镇人,人们对他心存感谢。目前,朱文轩人物的分量仍未凸显,而这一点对朱老爹之所以选择他做道德楷模则更为合理、充分。
3、秦镇长匆匆赶来向老师朱文轩等人讲述,京城商界巨头来小镇寻当年救助自己恩人的事情,朱文轩认为救人水火是本分,理所当然,无需小题大做。【寻人】
4、秦镇长深感当下小镇人心不古,道德缺失,希望借此一事重塑雄威,传承道德。【崇善】
分析:秦镇长人物非常重要,强调他的作用及善举一方面代表政府对于小镇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正面推动,更为重要的是去减原剧本(及小说)中所假定的:小镇人均以崇尚“道德”而闻名,开口闭口皆宣讲 “道德”,最终则是一个十足的“伪道德”。作为讽刺剧或寓言剧还可以,但最为一个冷峻的现实主义作品,这种假定在今天是不存在的,自然也就使人难以相信。我们走遍今天的中国大地,很难再看到有哪一个小镇(甚至乡村)的老百姓还如此风尚“道德”,开口闭口皆言“道德”是从。相反,今天的中国大地却是物欲横流,道德缺失,人心不古,唯利是图。淮剧《小镇》最为重要的修正就是还原当下现实生活的本真,深刻地揭示道德失衡与复归的挣扎过程,这是一出惊心动魄的“灵魂过山车”,一部真真切切的忏悔启示录。我希望席裹着观众一起跌宕、失落、拷问、攀爬、决绝、复归……这就是我们这个作品所要开掘的思想,也是我们这个戏之所以创排最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以为这将是一个伟大的作品,因为它通达着人性,拷问着灵魂。
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有一个著名的剧作叫《萨拉姆女巫》,它还有个名字叫做《坩埚》。坩埚是化学器皿,燃烧到一定程度坩埚内的东西就会不断分离出各种化学成分。我认为,好的剧作就是一个灼热的“坩埚”,剧烈的戏剧事件和矛盾纠葛将主要人物置于其中,不断地升温、烧烤,灼其筋骨、烤其灵魂,辗转反侧、欲罢不能……最终,人性的种种色彩和成分均被一一离析出来,层层剥离、触目惊心!
我以为,我们的《小镇》经过一次次不断深入地思考、修改,是会通达这一高度的,希望我们不懈。
建议:秦镇长唱词中3个“倘若”,建议保留一个。
众人不禁为秦镇长的良苦用心而着急无策,秦镇长又告诉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老人寻人心切,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酬金500万。众惊!【酬金】
分析:A、500万酬金是全剧中心事件的导火索,应予强调。
B、如果当年被救的老人还健在,还有人敢冒领吗?是不是已经弥留?神志不清或成植物人?所以本月10日就要宣布结果 (救助人尚无任何线索),如此急切是不是缘于老人时日不多?如果这样,开场及之后的姚瑶就不能像现在一般逍遥、自在,而是内心焦急,外在掩饰。我以为,规定情境尖锐、紧凑,会更加有利于全剧结构、气氛。同时,她的行为动作也应该更加积极,事件过程中与快嘴王的系列对话应该更加精炼、有效。目前这些地方都有些松懈、繁琐之感,请考量。
二
时间:数日后
地点:小镇古塔前
1、快嘴王跟随姚瑶来到古塔大钟前,认为肯定找不到救助人,因为小镇历来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而姚瑶则认为悬赏500万,肯定会有结果。【分歧】
问题:快嘴王为什么总是跟着姚瑶?尽管他快人快语、热心助人,但毕竟与姚瑶素昧平生,而姚瑶又年轻貌美,鲜亮时尚,会不会让人有好色之嫌?
建议:快嘴王可以在古塔边开一小店或杂货铺,甚至是个流动摊头,是姚瑶因内心着急(父亲病重时日不多)而主动搭讪。
2、姚瑶看见晨钟暮鼓,很是新奇,举锤欲敲,被快嘴王喝住:除非小镇遇到天大之事方可敲钟,最近一次敲响是40年前朱老爹所为。【喝停】分析:戏剧悬念瞬间设置(设悬)
三
时间:紧接前场
地点:朱文轩家茶室
1、数日来朱文轩四处寻找救助人未果,不禁为之忧心。【忧心】
建议:他如果是德高望重的老校长、老教师则可以发动众学生去寻探。
2、杜傲初、陈守言同样寻人未果来到文轩家欲喝茶聚会,薛小妹开玩笑道:你们年年都资助别人,要是自己都忘了,还上哪里去找?杜、陈心头一悸,慌忙告辞。【告辞】
分析:一语激起千层浪,欲罢不能五味陈。不经意的一句提醒,引动了两人心头欲望的萌发。
3、大会日期将近,寻人毫无结果,秦镇长着急来找朱文轩,认为朱老师当年一直默默资助自己,此次如果还是朱老师,一定为了小镇整体荣誉,出面认领。【劝说】
建议:A、此段道白较长,建议将秦镇长劝说一段改为几句唱,会更有煽动性。
B、全剧有些段落道白偏长,有话剧痕迹,需要尽可能精炼,并适度戏曲化处理。
C、戏曲化一个重要特征是演出节奏极致的鲜明。对于戏曲现代戏来说,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需要精细的研磨每句台词,能精则精、能删则删,高度洗练、字字珠玑。这方面我们可以向京剧样板戏学习,包括演员的二度体现都不可以一味地自然主义的随意喝简单。
4、秦镇长一席话不由令薛小妹紧张起来,当她闻听朱文轩肯定地否定之后不禁释然。【否认】
5、儿子朱小轩失落落魄回来,讲述了自己为得到回报冒然担保借贷,最终背负银行500万巨资,即将妻离子散的可怕消息,夫妻两人大惊失色,悲愤交集。【劫难】
分析:戏剧情势陡转,需调用戏剧手段加以渲染、表现。
6、突如其来的一场劫难犹如晴天霹雳深深震慑着文轩,他又哀又恨,亦急亦痛。妻儿的哭号让他乱了方寸,欲救孩子,无力回天。情急之中,秦镇长劝说文轩认领500万33、酬金的声音响彻天际……【呻吟】
分析:这是全剧人物痛苦、纠结的第一个重要场景,也是全剧内心冲突的第一个高潮。应充分发挥淮剧艺术表演与声腔的表现手段加以彰显。戏剧情势剧烈、节奏紧张强悍,请作曲根据演员特点准确表达。
7、情急无措之际,妻子薛小妹哭求丈夫认领酬金。文轩不忍,小妹颤抖地拨通了朱老爹的电话……【冒领】
分析:剧本改由薛小妹拨通朱老爹电话比较巧妙,亦更为合理。同时,也给朱文轩接受撒谎、冒领的心理空间得以开拓、延伸。此处,舞台场面需要创造意味。
四
时间:次日
地点:小镇古塔
1、朱老爹面对大钟,默然伫立,路人见之无不驻足敬仰。姚瑶感觉奇怪,不禁询问快嘴王。【询问】
分析:A、神秘而令人敬慕的朱老爹终于展现于观众面前,他与身旁的大钟一起成为了一种象征,舞台应予特别加以表现。
B、朱老爹与朱文轩有没有特殊关系?(不要让观众误以为他是文轩的老爹,他一定要姓朱吗?孔老爹、孟老爹、史老爹等亦可),从后面的戏来看,应该考虑他与文轩拥有某种特别的情义关系。(后面具体论述)
2、快嘴王讲述起40年前的“粮票事件”,对于朱老爹倾其家产捐出粮票的义举,充满了敬慕之情。【诉说】
建议:A、当年外乡人丢失了一百斤粮票,朱老爹捐了八十,其他二十斤由小镇其他人募捐,朱老爹最终少交出了二十斤。这一点很人物不利,建议都由他一人所捐。
B、此段诉说是否可以改为几句流水唱段,避免过长道白?请考量。
五
时间:次日
地点:小镇会堂内外
1、生平第一次撒谎冒领的朱文轩行进在去小镇会堂的路上,内心充满了惊悸、恐惧,路人的微笑和问候则令人毛骨悚然、无地自容。【惊悸】
分析:A、这是刻画人物心理世界的重要笔墨,应细腻、深刻地揭示一个善良、老实人初次撒谎、行骗的惊恐历程,表演、动作、音乐、场面应精心设计、铺排,让人不寒而栗。
B、时间是否应该紧接前场,或者前场就是认领大会即将开始之前,众人纷纷赶来观看结果,否则时空不够紧凑,有松散、隔离之感。
2、秦镇长兴奋地宣布“认领大会”正式开始,众记者纷纷提出一个个关于酬金及古镇道德风尚等问题。【提问】
问题:记者的提问及渲染似乎有些刻意,是否有失生活真实之感?
建议:A、删去提问,开门见山直接宣布大会开始,有请朱老爹宣布调查结果。
B、如要渲染气氛,只需安排县电视台拍摄、录像、转播(甚至直播)即可(秦镇长或姚瑶均可安排,朱老爹事先不一定知道)。转播或直播的好处是可以将此事件丑态播散出去,从而使之后朱老爹、秦镇长不惜余力挽回小镇形象的行为更为积极、合理,请斟酌考虑。
C、地点是否不要在会堂内景?古塔前的小广场大树下,依傍大钟是不是更为开阔、富于空间层次和纵深?
3、朱老爹慢慢开启信封,低沉地报出了当年救助人的名单:杜傲初、陈守言、王怀宇、朱传熙……众人惊愕,朱文轩夫妇犹如晴天霹雳,惊恐失魂,无限悔恨。【失魂】
分析:一波未平,一浪又起。一路惊悸的朱文轩闻听此言,魂飞天外、浑身战栗。戏剧情势又一次冲向峰顶,将人物瞬间置于剧烈的冲突与纠结的漩涡之中。
建议:此处可充分利用戏曲艺术表现主义的综合手段与技法,特别是肢体动作与魔幻色彩,加以光色及音乐锣鼓、人声的多重手段淋漓尽致地表达。
4、邻镇人起哄,快嘴王等不忍羞辱叫嚷着要求外镇人走开,双方混乱对峙,被秦镇长喝住。【对峙】
分析:场面混乱是必要的,但与邻镇人的冲突与对峙是否真实可信?还需慎密思考。因为这不仅是天元镇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哀。真正的苦难和恐惧是朱文轩夫妇的心理,舞台的重心和焦点应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无需转移矛盾。
5、气急败坏的秦镇长询问朱老爹是否还有引领者?朱老爹收起信纸答曰:“没有了”。紧张过度的朱文轩几近虚脱,被薛小妹紧紧扶住。【隐瞒】
问题:朱老爹为什么要保护朱文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这一点需要构思明晰。
建议:这是首先因为朱文轩一定是全镇最受众人敬仰和信任的人物(这一点前面)应再强调,如果他出了事情,小镇人的精神支柱就垮了(就如同雷锋、孔繁森、焦裕禄等人精神楷模都是假的一般可怕);另外,也许朱文轩也曾经对于朱老爹有过情义(可设置),人毕竟都有恻隐之心,朱老爹也不是圣人,这一点之后交待则都显人性化,也更有广泛性和思想意义。因此,我建议此处人物关系应该进一步丰富、设置。
6、秦镇长接听了一个神秘电话后突然发问:当年救助人曾向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使他鼓起勇气,起死回生。这句话是什么?四位冒领者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打懵,慌乱中各自编排了一句警言。众人哄堂大笑,秦镇长羞恨难平。【发难】
问题:这个神秘电话无疑是姚瑶打的,她为什么之前不说而要此刻说出?这不是令这些认领者(至少三位)当众丢丑,无地自容吗?这样是不是不够良善?特别是面对邻镇人的挖苦、嬉笑而充满对峙、冲突的险恶情势?
建议:A、是否秦镇长事先知晓这样一句警言,本想认领者出现后再做对证?而当此刻突然出现4位冒领者(至少三位),他恼羞成怒,随势发难,教育撒谎者?这一逻辑似乎要比姚瑶此刻说出要好些,请斟酌。
B、也许朱老爹突然发问更为有力。因为他是当事人,自然知晓这样一句警言的真伪。他可以之前与秦镇长同样知晓这样一句警言,他是裁判员可以继续发问,这样对于塑造朱老爹这一人物形象更为有力(秦镇长的戏份已经充分)。况且,他既然已经认定了朱文轩承担维护小镇道德形象的 “继承人”,就必须要将这四个人的谎言拆穿,否则难以继续。请仔细斟酌考量。
7、众记者追问秦镇长是否小镇已经民风败坏,人心不古?秦镇长痛心疾首,无言以对。【发问】
建议:此首尾不够有力,建议删去众记者追问,直接接一句秦镇长痛心疾首地呼喊:“完了!完了!我们的小镇完了!”
六
时间:紧接前场
地点:小镇街景
1、“认领事件”让快嘴王等小镇人伤心不已,姚瑶送早点给快嘴王,并提醒他忘记了朱文轩没有引领,快嘴王兴奋挑起。【提醒】
问题:姚瑶为什么要提醒朱文轩没有认领?从前她曾经秘密写信“考验”过他,所以才钦佩文轩。现在他们素昧平生,是没有理由做此提醒的。分析:我一直有种感觉,尽管我们去掉了原先剧本中姚瑶写信给5位(甚至更多)小镇人“陷阱式”诱惑书的动作(此动作有可能涉嫌欺诈罪或诱骗罪),但姚瑶依然还留有“游离感”,包括前面打电话等动作。我觉得姚瑶应该本性善良,尽管她可能不太相信一些东西,她拿出500万酬金并不是要进行道德考验或试探(她没有这种必要和需求),而是因为父亲已到弥留之际,为了满足老人最后遗愿才不得已出此“急招”,希望早些找到救助人。目前,这一意愿和动作不够积极,有一种闲庭信步、隔山观火的游离感、旁观感,使人物基调,特别全剧的动作节奏平缓,特别是当中心事件出现后,全剧节奏应该紧张、跌宕,环环紧扣、步步惊心,感觉姚瑶一出现戏就松缓下来了,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修缮。
建议:全剧是否可以整体性地以姚瑶的视点和叙述来结构故事?这样做的好处是她可以自由进入、跳出,可以随时与快嘴王等人对话,更可以对舞台上发生的事件有自己的思考与感叹。我以为这一点对于这段戏更为有力,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假冒的认领者,她会怎么看?可爱、热忱的小镇由于自己的到来一下子引发这么大的风波与是非,她将作何感想?她寻找救助人的行为是该收场还是继续?如果还要继续,她应该再做些什么?……我觉得这些东西更为重要的,也应该有所表达,请仔细斟酌考量。
七
时间:次日
地点:朱文轩家中
1、儿子朱小轩跪地谢罪,拜别父亲。【谢罪】
2、杜傲初、陈守言灰溜溜来到朱文轩家,为自己的丑行羞愧难当各自准备远离家乡,特向老友文轩辞别。四人以茶代酒,互诉衷肠,令文轩苦涩难奈,无地自容。【辞别】
分析:这是一场颇具特色的戏,在紧张的戏剧纠结中稍稍舒缓,但又绵里藏针,暗藏杀机,只是长度稍长,需稍稍剪裁一下。
建议:A、门外记者的蜂拥似乎不甚合理,可去掉
B、建议唱段自“透体畅,自清凉”至“暖流转眼结冰霜”几句可删去
3、秦镇长匆匆赶来,请求老师朱文轩挺身出来,以保小镇名节,文轩避让。【急求】
建议:记者一段是否删去?
4、姚瑶终于公布了自己真实的身份,真诚地致歉,并请求朱文轩不要再做避让。【致歉】
分析:姚瑶的出现将戏剧情势带入又一高巅,令朱文轩羞愧难当,无法自己。为之后文轩决心承认错误,说出真相给予最为充分的缘由和基础。
建议:此段之后不要再以童声 “三字经”连接,而是犹如晴天霹雳的惊雷震撼文轩,建议以几句充满力度的伴唱进行时空过度,朱文轩随即踉跄而上,抒发感慨。
八
时间:两日后
地点:文轩家小院
1、姚瑶的致歉以及她与秦镇长的请求使朱文轩夫妇再也无法自持和隐瞒,两人战战兢兢、神不守舍、不约而同地来到小院。【难寐】
建议:由于随后朱文轩随后有一大段核心唱段,此二人唱段是否可以删改为四句伴唱,既与前场紧密连接,又可以表演夫妻二人此刻忐忑不安的恐惧心情?
2、朱文轩再也承受不住内心的煎熬,决定在表彰大会上说出真相,承认错误。薛小妹担心全家的名声,坚决不从,两人撕扯在一起。【承认】
3、朱文轩痛心疾首、真诚忏悔地道出了自己积存太深的痛苦和纠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述说贪欲与隐瞒的可悲、可怕,最终说服了妻子。两人准备坦诚真相,改过自新,做一个洁身自好、坚守本分的老实人。【忏悔】
分析:这是全剧最为重要的核心唱段之一,共50句。充分表现主人公朱文轩撒谎之后所承受种种苦难及内心煎熬,以及他痛定思痛的思考过程与忏悔之情。作曲、演员应深入研究唱段的心理层次及思维过程,充分运用淮剧声腔艺术加以酣畅漓淋、细致入微的优美体现。引领观众进入朱文轩内心深处苦难的心路历程,一起感受、一起选择、一起纠结、一起提升……总之,既要给观众理性思辨的深度与启迪,又要最大限度的彰显淮剧艺术的审美张力。也就是情与理、声与乐的双向满足。
建议:作为全剧最为重要的核心唱段,希望作曲认真研究,仔细筛选,按照淮剧成套唱腔的韵律结构,进行梳理。(注意长度)
九
时间:紧接前场
地点:小镇古塔前
1、朱文轩夫妇来到古塔前,向等待多时的朱老爹坦白请罪。【请罪】
2、出人意料的是,朱老爹为了维持小镇的道德形象,竟要求朱文轩当众宣布自己救助企业家,树立一个小镇的道德楷模。文轩夫妇大惊失色,难以接受。【造假】
分析:这是十分强悍、出奇的一笔。为了维持道德形象,竟然以假充真,继续隐瞒。笔锋犀利,入木三分。
问题:朱老爹为什么要选择朱文轩?为什么一定要其当众承认?这一点需要更为充分地加说明。
建议:A、前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朱文轩在小镇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这一点朱老爹可以再强调一下。或许,他们之间还有一些特殊的情义……(前面已经有所论述)
B、由于杜傲初等人的丑行,使小镇蒙上了屈辱的骂名,这是朱老爹决定不能接受的现实。他忍辱负重40年就是为了小镇的名声,这就是他做此决定的逻辑起点。
3、朱老爹终于坦白了自己40年前所肇事的“粮票事件”,40年积压的愧疚的苦涩使他不得不、哀求文轩为保小镇名节、形象而忍辱负重,继续隐瞒。【苦求】
分析:悲情诉说,以泪洗面。中国文化中背负的道德墓碑使一代代善良人苦涩、沉重、悲鸣、哀叹。演员在表现这个人物时应特别小心,如果不能真诚地忏悔和哀告,就容易将人物置于“伪道德”的形象,对于全剧伤害巨大。我们需要让观众在极大同情中哀叹其背负道德的艰辛、苦难、执着与无奈。
4、朱文轩苦痛不堪,寄希救助者也许不是小镇人。朱老爹淡然告白:当年救助者正是朱老爹自己!【告白】
问题:朱老爹为什么自己不去继续背负这份沉重?而要文轩接手?
分析:首先因为文轩撒谎、冒领,他不能无视;其二就是他与文轩有特殊感情,比如师生?亲眷?救助情义?第三是他还需要不能站不来承认的理由,比如原本只是自谦,不愿留名,没想到事态发展如此复杂、剧烈,使之失去承认的可能和机会(如有电视台转播是否更为合理?)……总之,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巧妙解决,而不能留给观众发问,颠覆这个演员。
十
时间:次日
地点:小镇露天会场
1、秦镇长宣布大会开始,姚瑶率先上台向众人表示歉意,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众人鼓掌欢迎。【致歉】
2、朱老爹向众人宣布朱文轩就是当年的救助者,众人欢欣鼓舞,而朱文轩则郑重坦白了自己的错误,众哗然。【认错】
分析:戏剧情势陡转,一片死寂。
3、朱文轩向朱老爹及众乡亲真诚忏悔,反省自我,坦荡磊落,救赎灵魂。字字真情,句句血泪,令人动容。【告白】
分析:本段唱词经过修改大大改观,将一个罪过的灵魂一点点剖析给众人,情真意切,肝胆相照,凸显的全剧的主旨精神。人,一生中总会发错,可贵的是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甚至罪行,坦坦荡荡、磊磊落落,不做粉饰、不再隐瞒。当下的国人,非常缺失这种宗教般的忏悔意识和虔诚心怀。为了隐瞒和掩饰自己的错误或恶性,往往变本加厉地掩盖、撒谎,以至于乘上了“疯狂车”,踏上了“不归路”。今天的中国,太需要像朱文轩这样的勇气和理性,他让人看到了人性的纯善和良知,看到了人性的正义与决绝,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芒与希望。
建议:又是一段五十多句的超长唱段,尽管淮剧被誉为“唱不死的淮剧”,尽管唱词内容非常重要,剧作家和作曲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磨本段唱腔的布局结构及长度容量,我们尽可能精益求精、惜字如金。节制我们的才思,控制全剧时值,给当代观众(特别是不熟悉淮剧的观众)最精美艺术震撼和享受。
4、朱文轩诚恳的告白和忏悔让朱老爹、姚瑶及众乡亲无不为之感动,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姚瑶由衷地为文轩致敬,朱老爹欣慰地要文轩敲响了沉睡多年的大钟。文轩勇敢地走向大钟,奋力推槌,钟声浩荡,响彻天际……【敲钟】
分析:高挂的巨钟在全剧成为一种象征,那就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道德警示。舞美、表演、场面、音乐应通篇考虑,真正使之成为一种象征形象。
建议:A、敲钟的动作可以有些仪式化处理,既不脱离生活质感,又有诗意象征的意境和力度。
B、结尾(含开场)是否需要一首蕴含哲理的旁唱,请再做考量。
C、大钟是否开裂两半,而后升起一座新钟?还需进一步研究、考量。
D、整体舞美首先应以大写意的手法展现淮北大地千年古镇的风貌特点,要有浓郁的生活质感和气息;同时还需要巧妙地抽离变形,尽可能符合戏曲艺术的韵律、属性,虚实结合、变换自如;大钟的象征形象亦是全剧重要形象元素,如何在最后发挥效力,具有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全剧艺术品格闪现的重要笔触,让我们一起思考,共同探索。
以上对全剧又细致地分析了,对我们下午的坐排每段戏要强调什么,每段戏的内心,具体到台词时就会更清楚了,这段时间可以成为帮助你们找到创作的拐杖。对这个戏的想法,我已经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争取在八月二十号左右,在剧场彩排合成,接受各方面专家的检验,争取在九月份全省剧展时,会有一个好的呈现。并希望这个戏明年在中国戏剧节上演出,希望能有机会在后年西安举办的中国艺术节上展现我们淮剧的艺术特点和演员的整体特色,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201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