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认识
2016-11-21张畼
■张畼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认识
■张畼
民间舞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极多。因此,对于专门培养艺术类人才的相关艺术中专院校来说,民间舞课程在其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民间舞课程是一门舞蹈专业必须开设的基础训练课,它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将其精炼而又系统的各民族民间舞蹈,通过科学规范的训练手段,并配之以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对自我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配合和对身体进行张弛有度的掌控等方面的技能得到全面充分有效的训练,以适应各种动律的要求,并能够具备熟悉掌握各民族民间舞蹈各自所独有的技术技巧和展现各种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能力。
众所周知,一个专业舞蹈演员的培养周期较长。可想而见的是,每一个专业舞蹈演员的背后都必定有着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也正是这些训练造就了每一个日后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当然,唯有精雕细刻式的训练,方能造就成功的舞蹈演员,使其能够在一举手和一投足间自然流淌出饱含风韵的艺术神采,并展现出独特的表演魅力。因此我认为,艺术中专院校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就应同步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以便让小舞者们能够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舞蹈世界的最初阶段就能接触到舞蹈的起点并逐步获得深刻而真切的感受。
记得在很早的时候,一位民间舞教学的老专家就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即“舞蹈产生于劳动,民间舞是舞蹈之源,它是舞蹈的真正起点。”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找到起点,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起点是针对目标而言的,目标若不明确,起点就必定会有误差,反过来说就是起点若是有误,那么目标就不能够达成。
为了更好的完成和完善中专阶段的民间舞课程教学,我以为首先应该依据民间舞自身的独特性,找到最恰当、最准确且最鲜明的教学起点——“开范儿”训练。民间舞区别于其他舞种,一开始就要接触风格,逐步体现风格,最后以“情”带“动”,“情”“律”交融,双管齐下。
民间舞是最重自身风格的舞种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风格特色,就不会有民间舞这个舞种了。那么,一开始就要接触风格的中国民间舞,该抓住什么来“开范儿”呢?我认为应该强调从基本元素着手,贯穿“由组合中剖析短句,短句中寻找元素,元素中抓要素”的思路。例如,一年级时给学生们开设《东北秧歌》课程,教学的开始应从元素着手,就如同教英语先教单词一样。在进行东北秧歌中出脚急、落脚稳的前踢步训练时,要抓住“艮劲儿”,对其进行强化训练。“艮劲儿”就是东北秧歌动律特色的概括。正是这种独特的“艮劲儿”再加上东北秧歌的音乐及节奏规律特点,赋予了东北秧歌以鲜明的特色。实践证明,这种从元素到短句再到组合的训练步骤,使得学生能够较快地捕捉到民间舞的风格,体会到民间舞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情感,更能够进一步地把握住“接触风格”这一民间舞学习的重要起点。
在民间舞教学由低班向中高班推进的阶段,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二者是教学过程的客观依据和物质保证,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教学内容的定位,首先在整体教材中应分成两类。一是明确主干典型教材,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艺术中专院校在选定民间舞教材时要精挑细选,务必使学生所要掌握的教材在风格韵律上是民间舞鲜明规律性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要强化民族或地区特有的心态,浓缩民族或地区的特色。二是要对选定的辅助性教材进行必要的筛选和加工,摒弃那些不具备开发潜力的教材及其某些教材中不符合现实教学需要的内容。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被教师的形体示范所代替或被忽略。事实上,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认为,只要自己的示范准确、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学生就只需要跟着模仿便可。因此导致课堂上常出现如此情况——教师示范得很起劲,甚至大汗淋漓,但学生怎么做也不像,或者根本就不认真去学,甚至于一组动作下来都找不到具体动作的感觉在哪儿。可见,教师的这种教学误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间舞课程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殊不知,在舞台上不用语言而只是单纯用肢体动作去交流的舞蹈艺术,在课堂上是很需要教师运用多方面的、准确生动而又简洁的教学语言去传情达意的,并不是仅进行简单却效率低下的动作示范就可以的。生动而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力和对艺术的想象力,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世界,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稳定的视觉表象和肌肉动觉表象,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口传身授”是民间舞课程中极佳的教学方法。虽然民间舞课程的课堂专业术语少于芭蕾基础训练教学课堂,但是民间舞的课堂语言是一种感情色彩极其浓重的生活语言,它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在表述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因此在民间舞的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下功夫。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将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放在首位,尽量减少语言错误。而教师讲述的角度和方法又体现了教师自身的修养和水准,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水平,以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展现优秀的一面,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民间舞学习训练氛围。诚然,教学语言的准确运用加之示范动作的准确到位,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匪浅的收获,使得学生在民间舞课程的学习上取得一定的进步。
那么,在有了合理的教学内容及科学的教学手段后,我们要做的就应是对教材进行目的性明确的个性特征强化。个性特征强化是民间舞自身价值的基础,强化其个性特征是提高教材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突出课堂教材优化的重要环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生动而鲜明地表现了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了各民族舞蹈独特的风格,诸因素中最为特殊的舞蹈节律赋予了它们形式各异的风格。
翻开史书,我们发现,历史上曾为杨贵妃献舞的安禄山就是胡人,即少数民族人,而他当时所跳的舞蹈胡旋舞就是民间舞的一种。据史料记载,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传到中原的民间舞,在唐朝时相当盛行,且尤盛于唐朝宫廷。胡旋舞的动作轻盈、旋转急速、节奏鲜明。因在表演时必须快速不停地旋转,所以得名“胡旋舞”。胡旋舞在表演时节拍鲜明、热烈、奔腾而又欢快,并且动作多是旋转蹬踏。其伴奏音乐多选用打击乐,以适应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对于胡旋舞的独特伴奏,《通典》一四六卷中就有记载:“笛鼓二,正鼓—,小鼓一,和鼓一,铜钹二。”可见,胡旋舞是西北少数民族所特有的舞种,热烈欢快、节律鲜明,是以当初安禄山一舞可以惊艳大唐宫廷,赢得“赐浴华清池”的殊荣。从胡旋舞的舞动之间,我们就可以窥见当时西北少数民族的绚丽风情。节奏明快,那么跳舞的西北少数民族人民必然是活泼好动、热情似火、磊落大方的。
舞蹈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每一个肢体动作间的起落向观赏者们展示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而民间舞就是各少数民族展示其独特风情的一张名片。因此,在民间舞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情”“律”交融,“身”“情”并茂,做到情感真实而又自然的流露。正是那举手投足间的真情流露,让观赏者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风韵,对民间舞的认识加深了,并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回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们在民间舞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将为他们日后走向舞台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尤其是民间舞对于真情实感的流露的独特要求将成为学生们学习其他舞种的扎实基本功。而能让学生们把在民间舞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正是民间舞教学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