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序《王文训民族音乐美学论文集》
2016-11-21汪人元
■汪人元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序《王文训民族音乐美学论文集》
■汪人元
王文训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戏曲作曲家。欣闻他的文集即将出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他的音乐事业得以由音符和文字来共同体现相映成辉;另一方面,则是文集所体现的理论思考及经验总结,对于戏曲界和音乐界、特别是从事戏曲音乐工作的同志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王文训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投身川剧事业以来,极为勤奋。他的创作虽然广泛涉猎电视剧、广播剧、民族器乐曲、管弦乐曲、舞蹈音乐、声乐曲等,但更为集中的还是创作了大量的川剧音乐作品而为圈内外所称道。2015年春季,四川省在上海隆重举办川剧文化艺术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精心捧出了四台川剧优秀作品,《欲海狂潮》《马前泼水》《尘埃落定》《薛宝钗》轮番上演,而这四台戏的音乐创作,竟然都出自王文训之手。这或许有些偶然,但其中也一定存在着必然。我认为,这个必然正来自于他的作品往往达到了“川剧界业内可认同、川剧观众会喜爱、川剧界以外各界人士能赞誉”这样一个水准与高度。这里实际体现了三个不同的视角、趣味和标准:川剧界要求的更多是对传统的深刻把握,川剧观众要求的是感观直觉上的好听、且须新鲜熟悉,而圈外各界人士则会以更为广阔的审美尺度来加以比较与品评。客观地说,要达到这三方面的大体一致认同,的确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这也正是今天戏曲音乐家们所应该追求的共同目标。
王文训在事业上何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我相信,通过阅读他的文集,读者一定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启发。而在我看来,其中两个方面是特别有价值的。
第一,他注重功夫。
他在一生的事业奋斗中都十分重视“功夫”,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刻苦追求获得真功夫。比如当年为了学习作曲,他可以录音机不离身,随时录下老艺人的唱段及大量传统剧目;他手抄《川剧音乐概论》,逐一弄清所有川剧曲牌的性质、结构与功能;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后更是如饥似渴地刻苦攻读;在北京学习电脑音乐,还是英语授课,白天听不懂就录下来,晚上不睡觉听录音复习消化……总之,他把别人休息、玩耍的时间都用来钻研,在学习上他就是愿意比别人多花十倍的功夫,因为他坚信“靠笨功夫练出真功夫”的道理。第二是有了功夫也舍得下功夫。他在创作中特别注意戒除浮躁,更不随意和敷衍,不重功名而重功夫,相信功到自然成,对艺术坚持“讲究而不是将就”的态度。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欲海狂潮》最初是用川剧弹戏声腔创作,水平并不差甚至还获了奖,但后来又完全重新创作,采用了以高腔为基础的复合声腔的结构,同时更多运用了现代作曲技法,终于取得今天这样更为出色的效果。王文训这种追求艺术的真功夫且又切实下功夫的态度与做法,对于当前国内戏曲音乐创作中常见的既缺功力又缺功夫的“两功皆缺”的现象所导致的作品平庸,正是一个可以让人警策和警醒并可学习的范例。
而他如此注重功夫,完全是来自于心中有志。从他进入川剧事业以来,便有志于此,一生专注,目无旁顾,终成事业。我们常叹世上聪明绝顶之人太多,但最终成就事业者还是太少,原因其实往往都是极为普通的,就是因为种种干扰或诱惑而未能始终专注于事业。事实也正是如此,太阳那么厉害,如果不是通过凸透镜的聚焦,它也无法让阳光下的一张纸燃烧起来。记得当年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有不可夺之志,则无不成矣”。这也正是说明了在成就事业的征途上,有志还是无志,有什么样的志,这个志是否可移、可夺,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第二,他注重双重修养。
王文训作为一个戏曲作曲家,对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十分明确,那就是要打好两个基本功、构建起双重修养:既要有对本剧种音乐以及整个戏曲音乐,乃至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也要对西洋音乐作曲理论与技法的深入学习与掌握。因为前者是我们从事戏曲音乐事业的基础与根脉,而后者则是打开戏曲音乐长期封闭的发展状态,从观念到技术都获得创作上更为广阔的发展自由的一种途径。所以他力求对民族音乐、戏曲音乐的根扎得深,努力把川剧传统装进心里、融入骨血,最后就像吃酒的人,连呼出来的气都一定会有酒味,在自己的创作中无论怎么做、怎么发展和创新,都依然一定会有川味儿。同时,他对西洋作曲的技法钻研得也深,并且不断吸收新东西,包括电脑音乐的创作与制作技术,努力把它们谨慎而积极,又也得心应手地运用到戏曲中来,推动着川剧音乐的不断发展。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双重修养,他才能做到了在自己的创作中把唱腔与器乐共同设计,作曲与配器一并完成,管弦乐曲与戏曲打击乐一起构思,戏曲传统语汇与现代技法结合使用,音乐的继承与创新融通考虑。所以,双重修养带来的并不只是更多的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开阔的视野、贯通的思维、和综合的能力。应该说,这正是现代戏曲音乐作曲家应有的良好素质。
我曾经提出,在戏曲音乐的现代发展历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民族性与现代性这样的“双重视点”,不可有所失重与偏废。若想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我们的戏曲音乐工作者在当今时代每个国家与民族都身处于“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的‘双文化’时代”(周有光语)背景下,努力建立起应有的中外音乐文化的“双重乐感”,乃至形成学贯中西的“双重修养”,才能更好地完成戏曲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艰巨史命。因此,在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尚有缺失、戏曲音乐教育更显薄弱的现实状况下,戏曲作曲家的培养及其自我素质的提升中,王文训对双重修养的追求,是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的。
王文训正当壮年,在作曲实践与理论总结不断攀越高峰的进程中,我们有理由期待他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中国戏曲音乐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