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治玉工艺研究

2016-11-20付学立

艺术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金刚砂社会地位

付学立

摘 要: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一直因文献记载极少,玉器制作工艺技术保守而令人感到神秘,少有人真正进行通盘研究。治玉之法:琢、割、磨、钻、砣者古已有之,无非工具变迁自石、绳、骨、砂,至铜、铁,使玉石制品日趋工巧。

关键词:治玉;砣机;金刚砂;社会地位

中国传统玉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治玉工艺因其冷门而鲜为人知。千百年来虽经战乱、天灾及人为破坏,然而这一凝结先贤智慧的技艺不仅没有消失殆尽,反而在沧海巨变中星火相传,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冶玉工艺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是华夏美玉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历代记载我们便可慢慢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中国玉器制作应用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手工划刻,至今跨越8000多年。过程由简到繁,由粗到细,每次的艺术高峰出现都与工具革新不可分割;当代古玉专家杨伯达先生就将玉器雕刻中使用的砣机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代砣机出现于史前红山文化时期,利用中心轴旋转的原理,砣具以石、木、骨、陶片等非金属材料为制作工具。

第二代砣机,夏、商、周三代使用,改为青铜刀片、砣头,操作上渐趋成熟。

第三代砣机仍为几式砣机秦汉至南北朝使用,改为铁砣头。

第四代砣机使用从隋唐至1950年,为高桌式砣机器,使用铁砣头,一人操作,足踏、转动,既明清使用的水凳。

第五代砣机为现代砣机,自1960年迄今,砣机由木质改为铁质,有足踏改为电动,解放了玉工的双脚,砣头改为人工金刚砂胶的胶砣,用自流水冷却琢磨。

玉器制作工艺走过了8000多年的历程。从普通的治石工艺中分化出来,独立成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唯权贵者才能享用的艺术门类。

因玉料珍贵制作工艺繁琐,其独特的工艺流程更是深奥难懂,加之古代一直有着“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的制约更使玉器制作局限于口耳相传,秘不示人,技艺保守,决定了治玉技术发展滞后的特点。古往今来,玉工手捧冰冷的玉料,精心構思,描绘,切割,琢磨,创作出无数瑰宝被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迷恋喜爱。

然而古玉工的社会地位却极其低下,收入甚微。清代末年玉器行里流传着这样的打油诗:“嫁人不嫁琢玉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磨破手指血淋漓,卖儿卖女饿断肠。”社会地位的底下致使历代琢玉高手极少留下姓名,即使有也是昙花一现一笔带过。

古代玉工先贤用其充满智慧的头脑、水滴石穿的精神创造出无数内涵丰富、雕工精良的玉器瑰宝,成就了中国玉器的辉煌,为现代玉雕工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如此,公司高层领导在深究浩如烟海的玉文化宝库时神交古人,心游万仞,挖其精髓,让每位爱玉恋玉之人在欣赏玉本身的美和神韵时便于更深入体会玉工的思想,琢磨艺人是如何把冰冷的玉料赋予恒常的生命。使其成为传世瑰宝,解其内涵,得其最大的精神享受。

猜你喜欢

金刚砂社会地位
金刚砂地面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与管理
大面积金刚砂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浅谈大体积金刚砂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技术探究
浅谈金刚砂地面施工工艺
从《无性别的神》看藏区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浅析《千只鹤》中女性人物的敬语使用
《使用金刚砂车针治疗犬顽固性角膜溃疡病例》图版
农民工社会地位变迁影响因素及成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