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特殊教育的崇高境界

2016-11-19高源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特校智障校长

高源

特殊教育,是相对普通教育而提出的概念。从小学到大学,相信绝大多数年轻人也都跟笔者—样,极少品味到“特殊教育”四个字里蕴涵着什么特殊的东西。笔者读大三那年,母亲从中心城区的一所普通小学调到县特校,这时笔者才对特殊教育有所了解,但真正明白特殊教育的特殊内涵,还是笔者从大学毕业后到湖北蕲春特校实习开始。

蕲春特校全称是湖北省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聋哑学校”,全县仅此一家。

那时特校还没有搬迁,坐落在全城最为拥挤的豁口路菜市场,一天到晚尘土飞扬。笔者曾去过那里,聋哑学生叽哩呱啦,相互打着莫名其妙的手势。还有一些盲童,坐在教室里摸索着老师提供的学具。对聋人而言,这里是个无声的世界;而对盲人来说,这里是个没有色彩的地方。说实话,笔者一走进这里,就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跟母亲没说几句话,就逃也似的离开了。

后来笔者听父亲说,母亲从进特校的第一天起,几乎天天都自学手语。开始两个月,每天放学回家要学到深夜。一本手语教材,她都翻烂了。在父亲的帮助下,母亲还开始了多媒体电化教学新尝试,并主持公开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2008年,特校首开培智班,开始招收智障儿童,母亲受命担任培智班的班主任和包班老师,成了全县第一个从事培智教育的老师。父亲担心地问母亲:“聋哑儿你刚刚带上了路,现在又带智障儿,能行吗?”母亲说:“试试吧,路是走出来的!”

母亲班里的学生,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四五岁,有的常常尿湿裤子,有的解大便会把衣服弄脏……至于学习,就更难了。他们有的连数都不会数,有的连自己的姓都不会写,有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笔者曾好奇地问母亲,这样的学生怎么教?母亲乐呵呵地说:“学生怎么能学会,我就怎么教。要会顺着引导,及时鼓励,关键是要有爱心。”母亲的话听似简单,其实蕴含极深的哲理。

智障儿童接受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大都比较执拗和任性。母亲从接手智障班起,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走进教室,她总是面带微笑,用肯定的眼神鼓励学生。事实上,老师的表情最容易感染学生,没过多长时间,班里的智障儿童就爱学习了。

在母亲的班里,有个名叫“晕儿”的智障儿,今年15岁。母亲说,晕儿属于自闭型智力障碍儿童。这类儿童的共同特点是反应迟钝。因为知觉麻木,不知冷暖寒热,自制力差,上课注意力难集中,但对老师的态度较为敏感,有好奇心。

说实话,对这样的学生,一般人真的很难找到教育的方法。但是母亲却胸有成竹,她采取了“冷静处置,因势利导,适时提醒”三步矫正法,使晕儿的不良习惯一步步得到了矫正。

刚进班时,晕儿一天到晚流着鼻涕,手和脸弄得很脏。而他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随地大小便,动不动就在教室里拉屎撒尿。一次,他在教堂里拉下一泡屎后,还用一双小手将屎糊在地板上,弄得整个教室臭气熏天,班里教学无法进行。因为这个缘故,晕儿得了个不雅的绰号——“花脸猫”。那天上午,在班里上课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课上一半时,她就跑来找母亲说:“不得了了,田老师,晕儿在教室玩屎!”母亲连忙放下手中的备课本,跟着她跑进教室。

见有人来,晕儿脸上出现了焦躁和不安的表情。他垂着一双糊满屎的小手,满面通红地望着老师。

(母亲后来告诉笔者说,这种时候,老师的态度对解决孩子的过错十分重要。)母亲像根本没有闻到臭气一样,先让晕儿站到一旁,招呼学生打开教室两边的窗户,让空气流通起来;接着拿来铲子和拖把,将地面清理干净。之后,她便把晕儿带到洗手间,帮晕儿洗净双手,再带他到宿舍换上干净的衣服。在此过程中,母亲始终保持着一种亲和力,没说一句责备的话。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晕儿渐渐改变了随地大小便的坏毛病,并且回到家里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穿着干净,人也长得白白胖胖的,成了邻里夸奖的“佳洁士”。

还有一件事对笔者触动也很大。2015年9月24日上午,邻班一位智障学生在教室里突然发病,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手脚抽搐,似乎生命危在旦夕。当班女老师从未见过,急忙跑来喊母亲……母亲迅速俯下身来,轻轻将学生托起,然后掐住学生的人中。大概三分钟后,这位学生停止了抽搐,微微睁开眼睛,吁了一口气。又过一会儿,居然开口说话,站起来了。

母亲在这起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的镇静让我十分意外。事实上,母亲的身体十分虚弱,患有低血压、心房纤颤、失眠等多种疾病。

来到特校实习后,笔者还发现了一个秘密,这就是母亲如此敬业的外部成因。

走进特殊教育的童话世界,虽然触手可及残缺的人生,但笔者却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小草、每一棵树木、每一朵小花,都洒满了爱的阳光。一个个聋儿、盲童、弱智学生,虽然生命之母没有给他们带来人间的声音和色彩,但在这里,他们共同拥有慈母、爱心、欢乐和笑声。母亲所在的蕲春特校里,有—个心灵美丽的教师群体。

特校校长名叫曹云香,比笔者母亲小几岁,她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爱心校长”。听母亲说,有年“助残日”,一位学生要表演节目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躲在宿舍里哭泣。曹校长知道后,连忙上街买了一件新衬衣和一条新裤子,并把她儿子刚买的新鞋也带到学校捐给了这位学生。

曹校长还非常关心学校的教师。去年母亲住院,她和校领导几次去医院探望。曹校长满含深情地慰问病人的情景,给笔者留下了难忘印象。听母亲说,有位老师腿痛,行走困难,曹校长就带着这位老教师去县医院治疗。县医院没治好,又带到省城医院诊治。可是一检查,这位老师患的竟然是肺癌,并且到了晚期,必须动手术。曹校长得知诊断结果后,当场就哭了。在这位老师手术前后,曹校长搀上扶下,医生都以为她是患者的女儿。老教师住院期间,曹校长先后六次到医院探望,筹措医疗费近5万元。后来这位老师不幸去世,曹校长还帮着料理后事……

曹校长以她美好的心灵,在特校里传递着爱的正能量。教师们受其感染,互助互爱形成风尚。女教师程美霞遭遇车祸,一度半身不遂,教师们纷纷去医院或是家中看望。曹校长还多方求助,为程老师争取后续治疗经费。如今,程老师的病情有了好转,能够坐在轮椅上活动了。

友好互助的工作氛围,对于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至关重要,学校有10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学校多次受国家和省、市、县各级表彰。2014年5月16日,蕲春特校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校长曹云香作为获奖代表,光荣出席了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特校里,笔者感受到了特殊教育的特殊情怀。置身此中,如沐春风。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特校智障校长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特校美术课堂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特校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