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路上”与“在线上”

2016-11-19梅志军

师道 2016年4期
关键词:气度家校微信

梅志军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不外乎“家访”(老师走到学生家中)和“校访”(家长走进学校)两种,我们姑且称这些方式为“在路上”;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家校沟通的方式就变得丰富,尤以“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为潮流,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大都以“线”上为主,我们姑且称这些方式为“在线上”。那是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厚“在线上”薄“在路上”?抑或如果你是一位老教师,就褒“在路上”而贬“在线上”?笔者作为一位中年教师,经历过“在路上”,也尝试过“在线上”,总觉得它们各有千秋,值得我们好好辨析。

一、“在路上”的温度与“在线上”的速度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小学中学生涯一直不缺少老师的“家访”。小学阶段的老师基本上是同村的,班主任广银叔和我家在一个庄子上,所以三天两头他就会到我家串门,顺道看看我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为我答疑解惑。到了初中,几个科任老师都是刚分配的年轻老师,那时一个学期总有那么一两次,他们的自行车会在某一个村庄流连驻足,因为在这个庄子里总会有两三户人家的孩子是他们的学生。几位老师正和我的父亲母亲交谈着,如果我正在一旁做着某一门作业,那门学科的老师一定陪在我的身旁,笑眯眯地看着我做着作业,并不时指点一二。近三十年过去了,现在想起这一幕幕,我的心中总是泛起脉脉温情。当我自己走上工作岗位,亲身实践“家访”这一家校沟通方式时,我对“在路上”的温度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向别人表示祝福时,短信不如书信,书信又不如登门拜访。逢年过节收到的群发祝福,自然不如“私人订制”的祝福让人感动。现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有时也不免被高科技所绑架。所以,当我们的老师出现在某一位学生家里时,送去一份问候和关怀,一定充满浓浓的温情和人文气息,一定胜过“在线上”的千言万语。当我们老师在给家庭送去温暖时,我们同时也一定会收获温暖。至今记得,我工作第一次家访,结束时已到晚上九点多了,学生的爸爸坚持骑着车一直陪我回到六七里外的学校,虽然我一直坚称“我是个大小伙子,我不害怕的”。

更重要的是,只有亲自走进学生的家庭,我们才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时,学生才在我们的眼里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只有这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量身订制”地与学生打交道,我们也才会真正触摸到教育的真谛。

但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他的生活全部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他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应酬。所以当我们的教育在某一个节点上出现教育契机,急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而我们的老师在那时因琐事缠身,无法进行“家访”,“在线上”就体现出它速度的优势了。我们老师通过短信、微信、QQ等“线上工具”及时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突发事件”,根据家长“在线上”反馈的该学生在家“异常表现”,从而在该学生教育策略上做一些调整,并适时给家长教育方法上的指导,这样自然家校形成合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笔者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在给家长宣传为学生购买课外阅读读物的问题上,有几位家长有了误解。一天,一位家长趁着酒劲来学校责问,而那天我恰巧外出听课。同事及时将这件事通报给我,我当时想等几天之后再去家访,可能给那几位家长造成的误会更深。于是,当晚在宾馆里,我就通过班级微信群,和各位家长深入探讨了课外阅读对于农村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知道,那位家长虽然“潜水”,但他的内心一定“波翻浪涌”。果然,第二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昨夜凌晨我接收到了一条道歉的微信。

二、“在路上”的气度与“在线上”的广度

一个班级有几十位学生,就有好几十位家长,老师即使想一一兼顾,恐怕也是分身乏术,这时手机、QQ或微信等信息化工具就派上了用场。如今信息化社交工具非常发达,实地家访越来越少用武之地,许多问题,老师一个电话或通过微信群里群聊就能迅速解决。不过,确实也有些问题是在线交流不能有效解决的。所以,一些老师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亲自登门拜访,或者把家长约到学校促膝长谈,或者精心策划一场家长会,这首先就体现了一位负责任的师者的气度。“气度”之一,我们的老师为了这一次家访或家长会,一定是在搜集、整理、总结学生在校表现的基础上,即使没有形成书面材料,也一定在心中打好腹稿,再寻找“契机”,这显然比“在线上”要花费更多时间和心血;“气度”之二,我们的老师在“家访”时,长达一两个小时的座谈,也不过喝了一两杯茶水,吃了一点水果,对比同一工种“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标准,可称得上无私奉献。

但即使有这样的“气度”,我们的“在路上”也常常遭遇尴尬。不少家长因工作的原因,上下班无法和自己孩子上学放学同步,我们不少老师陪着孩子在家等家长,一等半天也见不着;在广大的农村,不少家长趁着年轻外出打工,孩子丢给年老的爷爷奶奶,我们老师口干舌燥说了半天,不说“对牛弹琴”,至少是“好雨下在荒田里”。所以这个时候“在线上”的广度就显示出它的威力。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能和老师经常交流如何教育好孩子,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机会坐下来和老师交流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他们的心都牵挂在孩子的身上,他们也希望每天都能了解到孩子在家里在学校的近况,为他们的进步祝贺,为他们的缺失指点。“在线上”弥补了这些家长的遗憾。我们很多老师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每天及时在线上和家长们交流各个孩子的表现,及时为家长答疑解惑;我们很多学校创建网络平台,在线上成立“家长学校”,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每天发生的大事,让他们及时看到各自孩子活动的身影。“线上”让世界天涯咫尺,也让教育的效应由咫尺辐射至天涯。

三、两者都拥有的“矩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线上”,都有它们应该拥有的“矩度”。

第一,去功利性。我们有个别老师新接手一个班级,想尽办法搜集学生的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工作单位,美其名曰是为了“家访”,其实成了丰富其所谓的“家长资源”的手段。某位家长有一家自己的酒店,一次“家访”之后,这家酒店自然成了我们这位班主任应酬招待的“定点”;某位家长在某个权力部门上班,一次“家访”之后,这个权力部门的门槛在我们这位老师的眼里一下子就消失了。我们有个别老师新接手一个班级,热衷创建班级微信群,可刚建群没几天,这位老师就“狂轰滥炸”般地发布各种商品信息,这群俨然成了他(她)的广告阵地。这位老师虽然没有继续说什么,但“精明”的家长们自然清楚老师想“表达”什么,于是这位老师的“微商生意”如火如荼……这样的“在路上”和“在线上”,家长不堪其重。

第二,去情绪化。我们有些老师满腔怒火走“在路上”,见到我们的家长,就像炮火找到了靶点,集中“火力”,也不管我们家长的脸是否被“烧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当我们的老师一身轻松地离开这户人家,我们家长很快就将从老师那儿得来的“怒火”释放到我们的孩子身上,也自然不管我们孩子的心灵是否千疮百孔。我们有些老师满腹牢骚挂“在线上”,QQ群、微信群等成了他(她)倾诉苦水的地方:小强患了健忘症,今天红领巾又没戴,班级被扣1分;小刚好像得了话唠,中自修又讲话,班级被扣2分;小美真是高估了她,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演讲比赛,刚上场就忘词,像根木桩子一样杵在那儿,班级比隔壁班少加了3分……如此这般的“在路上”和“在线上”,家长必然苦不堪言。

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记,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线上”,家校沟通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及其成长环境,在教师与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默契,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克服孩子成长过程的阻碍。所有偏离这一目的的“家校沟通”,不仅毫无必要,甚至可能有损于师德。

综上所述,“在路上”与“在线上”相比,没有输赢。在大数据背景下,如果要让我们的家校沟通效应达到最优化,我倒建议,“线上”预约,“私人”订制。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大桥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气度家校微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
微信
微信
微信
浅析紫砂《仿古壶》的气度、工艺和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