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教学”背景下第一学段作业改革的新路子
2016-11-19杜莹
杜莹
【摘 要】“零起点教学”明确规定:一、二年级取消书面作业,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立足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又不能加重课业负担,盲目布置作业。如何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知识,轻轻松松完成作业,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笔者从“前瞻”“中和”“后进”三大板块加以阐述,力求探索一条“零起点教学”背景下第一学段作业改革的新路子。
【关键词】零起点教学 第一学段 作业改革
笔者常常在想,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课堂上,小脸通红,小手如林;教室里,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书房中,尽情遨游,品味书香……然而,刚刚转正为小学生的他们,本该高高兴兴玩耍,却身陷囹圄;本该痛痛快快看书,却埋首苦做。于是乎,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少,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弱,连眼里的光芒也越来越混沌了。
幸而,近两年,“零起点教学”雪中送炭,它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等方面做了细化的要求,力求尊重学生起点,降低学习难度,拉长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表达……其中,在布置作业这一块,和以往有了显著的不同。
1. 每节课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2. 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
3. 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不难发现,“零起点教学”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以往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要让位三分之一,让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和完成作业,课后家庭作业彻底退位,书面作业变成了口头作业。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是母语教学,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教师备课之前,要用宏观的视角进行整体构思,不但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学段目标,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学情的眼光,精心预设课前作业,凸显作业的趣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趣味性作业:标一标
笔者发现,第一学段的课文有许多难读的长句子,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读正确、读通顺有一定难度。加上他们天性好动,很难静下心来自主朗读,因此预习作业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称象》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喜欢在玩中学,学中玩。借助停顿符号的帮助,读破句、读断句的问题迎刃而解,为课堂教学扫清阅读障碍,为正确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科学性作业:辩一辩
一、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某些课文中蕴藏着的科学常识或课外知识,已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如能科学地设计课前作业,就能帮助他们理解文本,轻松预习。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作业。
柳树是春天常见的事物,但柳梢、柳枝、柳叶具体长在什么位置,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三者的位置又涉及文本的语言特色——春雨给柳梢梳头了,春雨让柳枝变软了,春风把柳叶吹飞了,因此根据文本和插图,帮助学生理清事物的特点,用选择的方式进行辨析,是很有必要的。
三、 艺术性作业:画一画
涂鸦是儿童喜欢的表达方式,将预习成果用画一画的方式表现,会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某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泉水》时,就设计了一份精妙的预习单。
《泉水》是一篇形神兼备的精致美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这份作业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表达顺序,为下一步读懂句子、背诵语段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秦晓晖.多时段作业:构建课堂新形态[J].语文教学通讯,2014(1).
[3] 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张松.瑞典孩子的“家庭作业”[J].当代教育家,2015(1).
(浙江省宁波海曙赫德实验学校 3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