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浅析

2016-11-19李洪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策略

李洪江

【摘 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人们研究和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利用它服务生活,帮我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既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策略;教学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概述及重要意义分析

所谓的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指的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其重要教学意义而言,首先,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个性发展。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势可以有效的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以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产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为以后社会实践垫底一定的基础。其次,还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生活化的开展能够促使数学教师能够从关注书本的片面角度走出来,更加的关心社会生活实践,能够更有效的对教材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切实的实现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最后,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可以将教育生活化更好的付诸于实践,这更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明白学有所用道理。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教学实践证明,全面而整体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就是要努力培育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推动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主动钻研、自觉学习的激情,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深厚情感,增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强大吸引力。生活化教学策略也是如此,也需要学生的兴趣提供动力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入手,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笔者就曾巧借前段时间重新上映的《泰坦尼克号》,给学生讲解海上航行必须根据经线和纬线绘成的坐标来定位,这就是运用的直角坐标原理,另外还有导弹锁定攻击目标也需要用坐标来定位。由于涉及影视、科技和武器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元素,大家对直角坐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不等式及其解集》时,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创设《买门票》的情境:“在风景优美的公园外,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和老师共37人来公园参观,售票口旁边张贴着一张告示:票价10元/人,40人以上九折,小华说要买40张…….”这样,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导,将生活现象与数学问题相结合,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充分挖掘生活素材,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要真正地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就要求教师积极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素材,充分地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以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幂的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去银行观察记录不同存款方式的利率,然后思考利息的运算方式,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相关的计算方式的讲授。又如,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对这个实际问题都很感兴趣,他们不断地讨论解决的方法,有的说,测量一下就行了,有的是运用同一时刻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的原理计算出来。这样,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生活化教学落在实处。

四、引导学生生活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最终归宿。数学从生活中来,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就应该尝试着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这样才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情趣。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生活化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平移的特征”时,要求学生每人剪一个纸三角板,然后将此三角形沿着正东方向平移2厘米。观察平移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容易得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图形的大小与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又如,让学生画出学校的平面设计图,这里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还真是多,操场、教室、花坛的等比例缩放、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来设计实践活动。如测量河的宽度,测量大树的高度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大胆猜想,勇于去验证。这样,通过有效的生活实践,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与运用的同时,也渐渐的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思考生活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得到充分发挥。

五、总结

数学教学不能割裂与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贯彻实施这一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继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9)

[2]许艳红.构建生活的数学课堂[J].今日教育,2005(Z1)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初中数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