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应用型本科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讨

2016-11-19樊勇洪叶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

樊勇 洪叶

【摘 要】狭义上的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包括所有的二本与三本院校。据调查统计,应用型本科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0%,推动了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容忽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将简单介绍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分析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误区,并举例探讨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高校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的意见》,指出高校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领学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机制,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坚持以“实践教学”为宗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纲要,教学模式有待优化,学校缺乏创新创业氛围,师资水平有限,校企合作机制与实训基地还需完善等。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见解,希望可以为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

应用型本科院校泛指所有二本院校与三本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的,重视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主要专业包括土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服装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业分析与检验等。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处于发展初期,需要科学的教学规范、良好的政策以及外部环境的辅助与支持方能健康发展。

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创一份事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创造出新理论、新发明、新方案和新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指具有创新思维和素质进行创业,开创一份新的事业,它是更高级的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既需要了解和掌握工作的基本原理,又能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是学术、知识、技能与专业的紧密结合。目前,国家的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用创新思维模式进行创业就是应用型本科学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纲要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几乎没有系统的教学纲要,导致这一学科缺乏教学主线,给教师带来了诸多困难,很多教师都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偏向于学术或者技能方面的课件,没有突出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基础知识的支撑,并不了解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和相关知识,基本功不扎实,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教学模式有待优化

很多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灌输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课堂教育和相关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觉得很枯燥,听课兴趣不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3.学校缺乏创新创业氛围

大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没有规范的校本教材,创业活动的进展效果不佳。某高校为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举办了“创业挑战”大赛,由于大多数新生对创业理论知识没有任何了解,参赛效果并不理想。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工程实训的基本内容都是以识图和填写报表为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讲没有任何意义。

4.师资专业水平有限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很多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自身并没有熟练掌握创业的基础科学知识,更不能将创业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部分教师也不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然会影响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效果。

5.校企合作机制和实训基地还需完善

从总体上看,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力度不足,导致学生对企业管理缺乏必要的了解,普遍认为自己没有创办企业的经验和能力,所以不愿意尝试创业。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都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实训设备不足,技术也很落后,而且实训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例如每个学校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所提供的分析设备、项目、数量与型号都不同,导致学生不能全面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掌握并分析检测方法、做好成品的质量监控工作。此外,很多学校没有建立校外基地,阻碍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误区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观念普遍存在误区,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创业,认为创业不如就业,根据2011年的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统计,60%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具有投资风险性,在资金、经验与品牌效应方面都存在许多困难,因为担心失败所以不愿意冒险,更想去待遇优厚的大中型企业与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找一份持久性的稳定工作,如果工作不称心就会跳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过于追求个人主义,缺乏自信与冒险精神,创新思维空间有待扩展,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树立远大理想和创业精神。

四、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措施

1.编制规范的教学纲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想

学校应该根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编制规范的教学纲要,优化课程结构,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细化教材内容。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想,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正确看待创业过程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客观地认知社会市场需求,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创业目标,在完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创业时不能眼高手低,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重点知识,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提高课堂效率。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提高师资专业水平

学校应该注重提高师资专业水平,聘请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并做好教师的后期培训工作,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4.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修建校内基地,而且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基地不应小于1000平方米,实训基地的设备功能必须齐全,例如土木工程专业在修建校内基地时还需要配备实验室、工种模拟实训场、工程测量实训场、土力学实训场和相关的仪器设备等,而且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辟土木工程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促使他们积累创业经验,拓展创新思维。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编制规范的教学纲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师资专业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戴颖洁.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J]科教兴国,2012(3)

[2]马慧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6)

[3]曾雕丽.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制机构[J].湖北农业科学,2012(6)

[4]张社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M].中国成人教育,2013(17)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