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2016-11-19牛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大学教育路径研究

摘 要: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把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探析大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路径研究

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也都是由创新推动的,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不断的创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知识、技术、观念等的创新,都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支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已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因此,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从扩大办学数量转变为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任务上来,以便其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1.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1.1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所谓外在动机,是人们创新的欲望由外部因素所引起;而内在动机是人们被未知的世界所激发的兴趣,其实创新实现的基本因素和动力源泉。只有对所研究领域的动态做到及时的了解,对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做到密切关注,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技术做到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才能真正的实现创新。

1.2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敏锐的创新思维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品质成就了创新思维,敏锐的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精神所必须具备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无法约束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其对问题的分析、思考与解决较善于运用比较、联想、判断等的思维方式。严密的思维逻辑确保了思维的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则确保了思维的原创性。

1.3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独特的学习方式

注重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创新人才进行知识学习过程的突出表现。在这个科技发展快速和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对新技术和新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创新人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主学习,对知识的获取更注重课堂学习以外的实践学习,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能力与认知。

1.4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超强的实践能力

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就是实践能力,人们的创新是从实践开始且由实践终止,并贯穿于创新的全过程。人的能力培养形成于实践中,并于实践中得以提升。人们创新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实践的过程,有实践才会有创新,实践就是创新的根本。

2.大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2.1对创新人才错误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错误的认为创新人才都是具有较高的高学历,然而,学历仅代表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并不能体现出其的能力与创新力。能学有所长,并能运用所学解决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难题,才能称作创新人才,这无关乎学历的高低。同时,还错误的认为只有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工作的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其他领域则不需要,这导致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只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作用,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使人才得不到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不全面的成长。人只有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存在弊端的人才培养制度

科学的制度才能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有许多不合理的制度要求。如:部分大学常用一些简单硬性的方式来制定学生的评价考核制度,集中管理统一要求,管理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灵活性。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优良,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考核。对教师的评价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视教学质量忽视教学质量的错误倾向。

2.3存在于教学层面的问题

大学必须拥有很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的学生。但就目前看来,我国仅有一少部分的教师具备这样的要求,多数的教师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教学,给学生讲解书本知识时,扮演着支配着的角色,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与主观性。

3.大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3.1转变教学观念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 ,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突出培养人才的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新意识。首先,人才培养的模式应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教学方式应从单向传授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其次,由以教师的讲课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转变;最后,应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3.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应是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专业面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同时具备实践能力、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按照培养要求的不同,把课程体系设置为不同的培养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进行选择,以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其一,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的课件,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并有效的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信息量的获取;其二,课堂知识的延伸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4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创新性人才成功的最终体现就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科研能力为基础核心,按照不同学历学生的不同要求,制定出的科研训练计划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存在联系。建立学术活动体系,提供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培养学生学术交流的能力。

此外,大学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研究性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学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更是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于大学教育与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浩英,冯文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文教资料》.2010年32期

[2] 夏有为.培养实践能力 造就创新人才(三)——访美籍科学家交大密西根学院院长倪军教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2期

作者简介:牛磊(1984.01-)男,河南鹤壁人,本科,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大学教育路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