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班主任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016-11-19刘春燕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沟通班级管理素养

摘 要:通过从如何教人育人、如何管理沟通等几个方面着手,着重分析了小学班主任老师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素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沟通能力;阐明只有具备了这三方面的基本素养,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老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素养;沟通

班主任老师既是一名老师,又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既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任,又要搞好班级的正常运作。小学生作为思想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壮大的重任,他们未来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高度和文明程度。“教育从娃娃抓起”,班主任老师既要教人又要育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培养好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品德。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对这样的群体和重大责任,不具备一定的良好素养是不行的。那么,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班主任老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下面本人从如何教人育人、如何管理沟通等几个方面着手,浅析一下小学班主任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以德为先”,做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

古人云:“德以师之本,师者须德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教胜于言教”。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由此可见,教人先育德,如何教学生做人、做怎样的人是教育的头等大事;否则教学知识再好,如果没有培养好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就培养不出合格的接班人来。如果老师本人不具备良好的品格与道德素质,何来育人之道?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具备的素质就是:“以德为先”,做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呢?毛泽东曾说:“教育工作是思想工作,是要解决学生精神世界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充分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邓小平也曾说:“我们必须通过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列宁也曾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只能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可见,做好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真正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觉悟的接班人。其次,做好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班主任老师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才能带领学生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才能使学生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二、“自我完善”,做一个创新进取、充满正能量的老师

班主任老师也是育人的老师,也要尽“诲人不倦”之职。“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人先教己,个人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良好的教学水平,绝不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信任呢?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当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创新进取,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水平,做好一个传递正能量的班主任。有了充足的知识,个人魅力就会显现,也就增强了自己的“气场”,才能获得学生的敬佩和遵从。一个充满知识正能量的班主任老师必会带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充满希望和爆发力。

三、“沟通协调”,做一个搭建学生、家长之间“桥梁”的好老师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负责整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何管理好本班级是每位班主任老师时时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面对充满孩子气、个性迥异“不懂事”的这样一个群体,更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听从管理,自觉加强学习,因此,老师首先要具备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确定性、无完全自我约束能力等原因的存在,也使家长对小孩的家庭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因此,班主任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联系也是应具备的必要的能力素质要求。下面就班主任老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做一些简要分析:

1.做好“学校家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应把对学生的关爱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尊重学生,用爱心架起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桥梁,这是打开学生心灵的最好的钥匙。每位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都不一样,带来了个体的巨大差异;面对这种状况的小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用一种包容的广义的爱去对待他们,让这份真爱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中,让他们感觉到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他们感到像在家里一样在爱的温暖下健康成长,让他们自觉与老师建立起友好感情,自觉接受老师的教导。当老师和学生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关系的时候,一个相互尊重、目标一致、共同奋斗的班集体就形成了,这个班集体也肯定会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集体。

2.做好“桥梁”的沟通作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代教育不能单单是学校的职责任务了,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洽沟通,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发挥;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具备与家长良好沟通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与家长们的沟通呢?我觉得首先班主任老师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家长来分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会更容易感受家长的想法,在与家长接触交流的时候也会使家长更信服老师的评价,从而更容易达到学校、家庭双向教育的目的。其次,充分发挥现有互联网交流平台,及时发布信息,让家长们随时跟踪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及时与相关老师交流,达到及时教育的目的。再次,要适时组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现场活动,让家长能现场感受教育氛围,以培养好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情感。总之,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好“桥梁”的沟通作用,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

综上分析,我认为要胜任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具备三个基本素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沟通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三方面的基本素养,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才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社会栋梁学子。

参考文献:

[1]边巴.浅谈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科学导报,2014(21).

[2]杨洋.浅谈教书育人[J].科技信息,2009(32).

[3]李伟.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科教文汇,2011(14).

[4]熊晓红,邹晓燕.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J].东方教育,2013(12).

[5]鄭华兴.浅析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6).

作者简介:刘春燕,性别:女,民族:汉,1974年11月2日出生,籍贯: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大孙官庄,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科学教育,职称:二级,职务:班主任,工作单位:山东省蒙阴县高都镇洪沟小学。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沟通班级管理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