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双语教学初探

2016-11-19徐焦诗云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小学体育对策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老师要明确双语教学的概念和模式,双语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优势以及在当今教学条件下开展双语体育教学的现实性。当前小学体育双语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缺少适合的体育双语教材、缺少双语环境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寻求解决对策十分必要。

关键词:双语教学;小学体育;对策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界定

双语教学即Bilingual education(双语教育)或Bilingual Schooling (双语学校教育)。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学校是用英语作为双语教学中的外语。

二、双语教育的模式

柯林·贝克指出,通过双语学习让学生习得两种语言,不仅不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反而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柯林·贝克在借鉴了邓金等人的“输入—输出—输入—输出—情景—过程”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双语模式,即双语教育过程主要包括双语输入、双语习得过程、双语输出与双语语言背景四个变量。

目前双语教育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

(1)浸没式双语教学,即在教学中采用一种不同于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

(2)保持型双语教学,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学校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

(3)过渡型双语教学,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部分或者完全采用母语教学,一段时间后完全采用学校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目前国内的双语教学基本都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小学体育双语教育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汉语的情况下,逐步使用英语进行体育教学,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较适合小学阶段体育双语教学,这种模式能兼顾两种语言的习得,有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双语教学在小学体育课运用的优势

1.体育的直观性为双语教学提供可能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以队列队形、广播体操及简单体育动作为主,这些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在教授动作时,教师往往会以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于不理解的英语句子和词汇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姿态来猜测,这样降低了学生理解英语的难度。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以雙语教学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具有更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并且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加了学生的英语输入。

2.体育的娱乐性使双语教学更具趣味性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很多教学内容都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游戏对于学生的社会化、自我认知以及社会定位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的乐趣源于自愿的接受和默许,运动的功能嫁接在本能和天性之上,使得游戏的体验成为一种人类生活中必需的文化经验。体育课中的游戏让孩子在学中“玩”,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学习,避免了枯燥的记背单词。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游戏赋予体育教学趣味性和娱乐性,在轻松的氛围之下学生更容易接受双语、使用双语,并乐于在双语环境中进行游戏活动,在轻松气氛的感染下,也能消除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产生的紧张心理,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环境下习得语言。

3.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为双语教学提供条件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情境的构建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的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多样。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体育教学是双向信息流动模式,教师和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信息互通和交流。其他科目更多的是单向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会使学生的信息反馈相对滞后或反馈通道不畅。体育教学中的双向信息流动模式更利于师生双方的双语交流,提升了交流的频率,从而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小学体育双语教学避免了应试的冲击

在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目前受到应试的冲击较小,在体育课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效的双语教学,以达到长期习得语言的目的。小学阶段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都可以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并且可做出长期计划和阶段性计划。同时,也能在保证课时的前提下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课时数量和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四、小学体育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师资力量不足

体育双语教学对于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英语水平较高且具有体育教学资质的教师数量甚少。双语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流利的英语口语和较大的词汇量以及良好的英语思维方式。目前我国体育双语师资稀缺是制约我国体育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体育教师提供双语教学培训,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与英语科组一同开发校本体育双语课程,并对本校老师提供专业的课堂英语语言培训等。

2.缺少合适的体育双语教材

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材,我国目前没有系统的体育双语教材。目前高校体育英语专业使用的体育英语教材有周丽君、王志华主编的《体育英语规范与应用》、杨春卉主编的《体育英语》,杜思民、任锋主编的《大学体育英语》,何庆忠、张惠珍主编的《体育英语》,但是目前并没有针对体育双语课程的教材,体育教师可以参考已出版的相关教材,对现有资料进行选编和改编或者自编教材,并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素材,编写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校本体育双语教材。

3.缺少双语环境

语言环境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语言环境包括家庭语言环境、学校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目前部分家庭较为重视家庭的双语环境,但是社会语言环境欠缺。根据Carson的输入假设理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不足,就不可能有语言的习得。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才能逐渐掌握。针对此情况,可通过营造多元的双语环境,同时把课堂、家庭等资源加以整合,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汤东.中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8(11):69-70.

[2]刘欣然,李亮.游戏的体育:胡伊青加文化游戏论的体育哲学线索体育科学[J].体育科学,2010(4):69-76.

[3]曾泽林.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述评[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2):30-32.

作者简介:徐焦诗云(1988—),女,汉族,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编辑 赵海宏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小学体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