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6-11-19苍彦杰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前

苍彦杰

摘 要:反思性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从被动反思到主动反思最后发展为自觉发思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监控和自我意识的能力。反思性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对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也有着深远意义。结合教学实践,以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能力;课前;课中

无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省吾身”“扪心自问”,还是国外教育家提出的“反思,是学生学习中一个非常有价值且重要环节”理论观点,都在提醒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性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性能力尤为重要,当学生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数学公量、定理或者概念等基本认知后,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对象的特征重新进行一次再认知、再分析、再评价与再调整,这无疑是学生高层次思维活动的一种升华。新课改特别强调了应突出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学有效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研究。

一、课前反思

学生的反思,往往从问题开始,很多教师善于提问题,却容易忽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前预习,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的良好契机,但却没有引起更多教师的重视,大多数的预习还是老一套的勾画定理,了解知识点与重点,错失了一个培养学生反思性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去“制造”问题,并在问题中开始学会自我反思,从而强化他们的反思意识。如,在教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让学生课前预习,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内容,还要设计一到两个问题进行自我提问,尽量自己寻求答案,实在找不到,可以保留到课上共同讨论。当课上学生将问题一一提出时,让教师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居然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如“不等式的等号为什么在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后要改变?”“通过画图能不能得出不等式组的解?”“教材中的例题会解了,但如果遇到由三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要怎样解?”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确是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并反思。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预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想一想在预习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否产生了与教材不同的看法和想法等等,效果则更为明显。

二、课中反思

在有限的時间内,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反思中将自己的“身份”从学习者变成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与研究者,无疑是学生感到最快乐的事情。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反思突破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享受反思获得的成就。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反思方法,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结果并从中找到正确的思路。如给出题目“如果用长为2L的线段折出一个长方形,怎样折时该长方形的面积会最大?”先让学生练习解题,然后公布答案再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解题的,自己又是为什么做“对”或者做“错”的。有的学生说自己之所以没做对,是因为不清楚怎样列函数的表达式,有的学生反思自己做错的原因是写对了长方形的面积表达式,却在求最大值时犯错了……针对学生不同的错误,教师引导他们开始反思:(1)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都有哪些?(2)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时,那折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可通过画图进行引导)。在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之后,让他们再次反思并总结,如果遇到这类题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思路和步骤进行解题。学生表示,分析题意是第一步,找出已知条件是关键,根据题目画图是有效的方法,再借助图形分析列出表达式,最后求解。这样一个清晰且准确的解题脉络就形成了,而学生也尝到了反思的“甜头”。

三、课后反思

反思应该是一系列的行为与活动,它不应该因为教学的停止而中止,而是让学生即使在课后,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终身能力。所以比之课前与课中的反思,课后反思应更加引起教师的重视。如给学生布置一些改错类的课后作业:“如果49的平方根是±7,那么-49的平方根应该也是±7。”让学生反思该题错在何处,错的理由是什么,之所以出错的原因在哪里,这样的题在解题时应该特别注重哪些问题等等,或者是为学生布置一道曾经在课堂上讲解过的题目,让学生按照教师之前分析的流程和步骤以及提问回答的内容自己设计一节讲解课,通过这种强化训练,让学生养成有意识地进行反思与监控的习惯,并在重复中积累更多反思知识,使学生的反思性能力从被动走向主动。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反思性习惯和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加强烈,学习精神更加执着,数学思维也更加活跃,这种能力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也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同样,反思性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功,数学教师应积极地从教学中寻找更好的方法,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合理运用,让学生在反思中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丽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5).

[2]李文兵.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法的巧用[J].才智,2010(18).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课前
试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中的课前预习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探究
谈数学课堂的学具准备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探究
思品课堂“以学论教”实施步骤之探索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