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体会

2016-11-19谷长秀侯文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体会中药

谷长秀 侯文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接受中药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方法 根据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的90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心肌病变等,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不同采取针对性中药治疗,总结归纳临床治疗体会。 结果 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临床中的症状均有线束的改善,血糖控制平稳。 结论 此次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合并并发症,采取中药治疗方式后,患者的症状都有所缓解,病情控制良好,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 中药;糖尿病并发症;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140-02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疾病,患者的血糖持续处于较高状态,代谢异常,对组织和器官会产生影响,导致其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神经炎、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险疾病发生[1],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西医治疗具有一定效果,此次我院主要是从中医治疗层面进行探讨分析,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总结归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共选取了90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最小患者49岁,最大患者73岁,共有男性69例,女性21例,病程5~19年不等。有4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例糖尿病心肌病变患者。患者临床中表现为三多症状,血糖入院时均控制困难,空腹状态为8.3~10.5 mmol/L。

1.2 方法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或者因饮食不加节制,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本次研究中的90例患者,多为素体阴虚体质,在患者入院后,在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并发症表现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中药用药方面,则多以益气滋补为主。

2 结果

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临床中的症状均有线束的改善,血糖控制平稳。

3 体会

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该类并发症在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多见,患者的肢体有异常感觉,出现不明缘由的疼痛和麻木症状。我院在治疗此类患者时,除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还给予患者双红通的中药治疗,双红通的主要成分为红花、红参和麦冬,在本次研究中所用为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红通注射液,90 mL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3周为1个疗程[2]。对患者的治疗前后感觉情况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记录,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肢体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无恶化趋势,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因为血糖水平过高导致的并发症[3],所以临床中的治疗应该针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我院使用胰岛素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结合滋补的双红通注射治疗,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2 糖尿病肾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是肾脏微血管发生病变所导致的疾病,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就会发展为肾小球硬化,逐渐演变为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患者初期的症状不明显,通过尿检可以发现,该疾病的治疗应该以减轻基底膜增厚为重点,对系膜增生进行抑制,现在研究显示,黄芪能够对糖尿病肾病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该院对该类患者也是采取黄芪和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水蛭、地龙等,结果显示,患者接受治疗后,蛋白尿的症状有所缓解,肌酐水平下降,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硬化情况得到了控制,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4]。

3.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危害性很大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致盲几率极高。现在研究认为是患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了糖代谢中间产物对细胞造成的损伤,患者的血粘度高,血脂高,眼部小血管受到了危害,所以治疗的时候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使用水蛭注射液调整患者的微循环,结合凝血益明丸治疗,该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5],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愈率比较高,此次该院将水蛭注射液和凝血益明丸联合使用,患者的血流情况得到了调整。

3.4 糖尿病性心肌病变

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导致体内代谢异常,心肌细胞功能受到影响,患者自身无心血管疾病,但是因为心肌细胞和微血管的病变,所以导致了患者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异常,这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肌病变的基础因素[6]。此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提供了加味核桃承气汤治疗,调整心肌转运葡萄糖的能力,对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起到了帮助,保护心肌细胞不受到损伤[7]。

3.5根据研究显示,有许多的中药都能够降低患者以及动物实验时的空腹血糖水平,比如桑叶、茶多酚、黄连等等。

4 天然药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①降低血脂。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因为脂质代谢异常而发病。研究显示,冬虫夏草可以提取出多糖成分CS2F30,通过口服给药能够降低小鼠的血糖水平,还能够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在Park等的试验中,从刺楸皮中提取了7中化合物,对小鼠使用后,刺楸皂苷A能够发挥出抗糖尿病的活性,对胆固醇和血脂活性也有降低效果。

②改善血液流变性。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严重,微血管病变后会出现基膜增厚的情况,还会存在微循环紊乱症状,这是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Valensi等的研究中显示,香叶木苷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毛细血管对白蛋白的通透性得到改善。

③清除氧自由基。氧化脂质水平过高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特点,自由基增加会让患者的并发症出现以及恶化。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细胞抗氧化酶起到激活的效果,能够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洋葱和茶叶中可以提取出槲皮素,能够对抗过氧化氢诱导的2型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的氧化损伤。

④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引起了患者的死亡或残疾,研究显示,金雀异黄素能够抵抗葡萄糖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该物质是黄酮化合物,他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发挥出修复效果。在Huang等的研究中,为糖尿病患者使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治疗了三个月,显示,患者的红细胞丙二醛血凝度降低,红细胞的结合能力提升,患者的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得到了改善。

现在临床中使用中药进行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还并不是十分的先进,很多的研究目前仍然是对表面现象以及机理进行推测,还不能够进行深入的药理和治疗研究,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时候,中医理论中的辨证治疗观念非常重要,应该对糖尿病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进行深入,让中药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家的关注,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中药治疗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此次研究中我们对中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临床中的症状均有线束的改善,血糖控制平稳。对不同病症类型的患者使用不同的中药治疗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蜀晋.黄连相关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3):4-5.

[2] 陈剑秋,石志芸,王文建,等.双红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2,24(8):601-602.

[3] 高志扬.降糖化瘀方对糖尿病血糖及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20.

[4] 芮菁.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药材,2004,27(4):299-230.

[5] 邓海先.宁血益明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期疗效分析[J].中成药,2003,25(3):209.

[5] 黄炎.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保护作用的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5):18.

[6] 邓常青.三黄降糖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Glur4 mR-NA表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6):35.

[7] 吴季婷,岳宝荣,韩纪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8-9.

[8] 茶向君.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3):59-61.

[9] 鲍英杰.新纳洛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C):72-73.

[10] 韩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3-14.

[11] 张海燕,邬伟魁,李芳,等.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4):260-264.

[12] 梅莎莎,宋恩峰.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4):45-47.

[13] 陈贻花,加力肯.中医药理论指导用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12(2):51-52.

(收稿日期:2015-11-17)

猜你喜欢

临床体会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的“人事档案”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两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小青龙汤治“噎”方证浅析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护理
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体会
17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