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

2016-11-19王文宇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诊治临床价值糖尿病

王文宇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临床诊治应用糖化血清蛋白检验结果的价值。 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院共选取了79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7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结果进行记录,和对照组的糖化血清蛋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结果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所下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使用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作为依据的应用价值很高,获得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参考,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糖化血清蛋白;糖尿病;诊治;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116-02

糖尿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该疾病的发病是因为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临床中患者会出血血糖持续处于较高状态的症状[1]。现在临床中对于糖尿病的根治方法尚无,所以该疾病一旦患病就需要终生接受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现代社会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较普遍,老年化社会结构问题突出,所以糖尿病目前已经是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疾病。临床研究表明[2],糖尿病患者临床中会出现比较多的合并症,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会因为这些并发症而出现生命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中要尽早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一些医学研究中表明[3],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可以为糖尿病诊治提供参考和帮助,应用价值高。此次该院对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应用于糖尿病诊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院共接收了79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7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共有男性39名,女性38名,最小41岁,最大77岁,患者无机体病变存在;研究组有男性40例,女性39例,最小40岁,最大77岁,病程1年至5年不等,入院时接受了诊断,确诊为糖尿病,无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和肝肾器质损伤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分析。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了血液样本采集,对其进行血液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之后再次进行血液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检验,记录,对收集的3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血液采集具体步骤,如下:对两组均统一进行空腹采集血液标本,采集的血液标本剂量维持在2 mL左右,并将其放置于抗凝管中,以此防止血液凝聚[4]。将血液标本放置全自动离心机中进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将仪器设备值调整为3500 r/min,进行5 min左右的离心之后,将抗凝管中的红细胞放置于剂量为0.8 mL的溶血剂中,等待3 min左右,将其放置于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中检测糖化血清蛋白[5]。

1.3 观察项目

对记录的研究组治疗前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和对照组糖化血清蛋白水平进行记录和对比,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水平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3.87±0.51)mmol/L,研究组在治疗前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9.01±2.13)mmol/L,治疗后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5.79±1.31)mmol/L;研究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结果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所下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中的发病是受到遗传和环境两个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属于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6]。临床中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根据临床研究显示[7],目前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较普遍,老年化社会结构问题突出,所以糖尿病目前已经是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疾病。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是以糖耐量试验为依据,该检测的准确率高,不过由于其检测的过程复杂,而且有很多的条件限制才能够保障其准确性,比如患者的身体情况、抽血时间等,如果不符合条件,就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8]。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红蛋白和糖非酶联合产物,临床研究表明[9],该物质能够对患者3个月内血糖情况进行反应,所以,检验的时候可以对临床提供参考信息。

糖化血清蛋白对糖尿病临床诊治的辅助作用非常大。①如果患者体内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上升较快,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波动幅度相同,那么表明,患者在3个月内的血糖水平都比较高,临床血糖控制情况不佳。②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无异常,却有血糖上升情况出现,表明患者接受了葡萄糖输注,患者机体出现了应激反应。③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显著上升,其幅度比糖化血红蛋白上升幅度小,说明患者的3个月内血糖控制不佳,3周内的血糖控制情况符合标准。④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比糖化血红蛋白要高,则患者处于糖尿病初期,2周内血糖水平上升比较快速。⑤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提升,而糖化血红蛋白的上升幅度更大一些,则说明3周内患者的血糖控制理想,在治疗的时候可以保持原来的治疗方式。⑥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显著上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说明2周内的血糖控制比较好,可以对其进行完善。

在此次研究中了解到:①研究组的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糖化血清蛋白都要比对照组高,所以糖化血清蛋白检测是能够对患者的糖尿病进行鉴别的诊断方式;②临床研究显示,患者接受治疗后糖化血清蛋白比治疗前有所降低,说明,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鉴定中能够发挥出参考作用。其中,对照组中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3.87±0.51)mmol/L,研究组在治疗前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9.01±2.13)mmol/L,治疗后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5.79±1.31)mmol/L。因此,临床中为糖尿病和疑似糖尿病患者使用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可以对其进行鉴别,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总而言之,临床中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分析中能够发挥出较好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推介临床中使用该种检测方式来为患者进行病情检测。

[参考文献]

[1] 宋长广.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11-512.

[2] 续燕.120例住院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72,453.

[3] 韩忠萍.糖尿病患者相关检验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86-387.

[4] 纪全江,季步欣,国丽,等.试论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性[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403-404.

[5] 张萍,彭俊华,杨迎桂,等.糖尿病患者C-肽、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4,26(4):58-60.

[6] 钟延法.联合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D-3羟丁酸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3(z1):191-192.

[7] Sandeep Sharma, Mohammad Goodarzi, Joris Delanghe, et al.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Designsand Multivariate Modelingto Assessthe Effect of Glycated Serum Protein Concentrationon Glucose Prediction from Near-Infrared Spectraof Human Serum[J].Applied Spectroscopy: Society for Applied Spectroscopy,2014,68(4):398-405.

[8] La dan Hosseini Gohari,Farzaneh Moghadam,Maryam Mahdi,et al.Fructosamineasa Complementary Fasting Blood Sugar Test for Glycemic Controlin Diabetic Patientson Hemodialysis[J].Laboratory Medicine,2011,42(3):168-170.

[9] 秦永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在货车司机糖尿病筛查中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上旬刊):3792.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诊治临床价值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