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2016-11-19吴海英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实效性德育工作

吴海英

摘 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小学到高中的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功能。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更加关注和重视。在初中,班主任在学校老师群体中无疑是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因而在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教育实施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被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为人处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作为班级的负责人,班主任无疑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德育工作意识,丰富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工作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推进初中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理念重理论轻实践

在初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许多班主任还是停留在德育理论层面,主要是通过口头说教的形式进行。班主任在实际德育工作中过于注重“言传”,并没有真正做到“身教”,这种形式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在听多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比如说,在班级每周的班会课上,班主任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授社会公德,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等党和国家政治理论只是单纯地念读,这种空话、套话、大话的德育讲解方式对于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理解能力還不深刻的学生来说,很难真正了解思想道德的内涵,学生只能是盲目地跟从。

2.初中班主任自身的德育能力水平还不高

在当前初中教学阶段,尽管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进行“减负”,但是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工作和学习内容都十分繁重,班主任承担的任务和责任自然更大。因而对学生教学和管理的重点都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使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较少,德育教学的课时和内容不多。而且,大多数班主任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德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培训,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只能单纯地凭借自身的理解。

3.德育工作实施效率不高

初中班主任要想做好初中德育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而在初中德育工作的实际过程中,班主任都只会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这就使初中生无法真实地理解老师的做法,从心理上会对班主任某些“严厉”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心理。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认为现在的初中生更有个性、更加难管,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根本,忽视了德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使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施效率不高。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学生正从小学毕业升入到初中,尽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开始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但并没有达到在高中、大学中所具备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特别是在思想还未定型的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沾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像抽烟、酗酒、沉溺于游戏、打架斗殴等,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主要、最直接的负责人,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目的与教育行为的根本看法,可以说,教育观念是影响德育教学工作实效性最根本、深层次的原因。当前德育目标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盲从性,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低,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学校、家长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唯分数论”,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因此,要增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一方面,初中班主任要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出发,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要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德育工作对于初中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从职业道德上来说,要做到“以身作则”,注意在课堂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从德育观念上来说,要坚定对美好事物的信念,加强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像“德育工作研讨会”“思想道德素养专题讲座”等关于德育理念和德育工作的培训,提高对思想道德文件、理论的认识,同时要在平常多关注时政新闻,像“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好人好事”等,从中汲取思想和意识上的精华,和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从德育责任上来说,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德育工作的教育责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关心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另一方面,初中班主任要密切做好与各方面的联系和配合,使学校、家长和社会之间能够形成德育工作实施的合力。当然,在对学生实施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学生家长无疑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好补充。由于班主任关注学生的行为、意识都只能在学校和课堂上进行,对于学生课后在家庭中的表现状况无从知晓,因此,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便成为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环节。比如说,班主任可以将班级每一位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一份表格通讯录,包含学生的家庭住址、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并且将学生家长的微信号或QQ号整合创建一个讨论群,这样能够方便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班主任可以@所有家长,让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思想状态在讨论群中描述,最好能够附以学生在家表现的图片或视频,做到“图文并茂”。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状态以相同的方式让家长有所了解。另外,在开家长会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一个总结,通过面对面地和学生家长交流,更好地掌握学生全方位的思想动态,更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2.调整德育工作目标,丰富德育实施方式

正确的德育工作目标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德育工作的目标既包含了德育的目的和要求,还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德育工作目标,丰富德育工作实施的方式。

班主任要改变过分对德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更加注重對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价值判断能力,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正确的,什么事是错误的。德育是一个相当宽泛和丰富的概念,不仅指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只是单纯依靠口头上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班主任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和实施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比如说,班主任可以在班级每周的班会课上举行关于德育工作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主题活动。如以“团结友爱,共创和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5~6个学生为一组,让每个小组自行选择关于团结友爱方面的内容作为演讲题目,学生在课外可以自行讨论,每个小组派选出一个代表上台进行演讲,最后让学生投票打分决定名次,班主任在演讲比赛结束之后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并颁发奖状。在活动中学生的名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根据初中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兴趣。再比如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去做慈善工作,或给贫困地区的小孩进行爱心捐献,像将自己的课外读本、衣服、文具等带给这些孩子,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德育实施工作中,学生才能更加理解和领悟德育的内涵。

3.创新和拓宽德育内容

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范围拓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的教育内容中要依据提纲要求,还要切合时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和拓宽德育内容,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教会学生具有合格的社会意识、公共道德、文明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通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咨询,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口大幅度增长,与此而来的是城市学校教育压力的增大,一些初中学校的“外来孩子”已经超过了学校人数的30%,而在对外来学生进行德育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初中班主任更加要选择适合的德育教学内容,主动贴合学生发展的实际,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例如,班主任偶然听到有学生反映:小A今天上课又不认真听讲了,作业也不及时完成。而班主任没有当面批判该学生,而是找到这位学生谈心,即使家长都对小A产生放弃的念头时,班主任仍旧坚持“德育优先”的原则,关爱学生、开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待这些外来孩子时,更加要拓宽和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实际了解外来孩子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分析学生学习状况不理想的原因,从而确定教学对策。同时,各个学校目前也都开展了帮困活动,主要是针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采取经济援助和心理辅导,班主任可以发动全班学生参与这项工作中,主动帮助同学化解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困难,形成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同时,班主任也要定期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全面深入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增强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工作的教学方式,拓宽德育的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3):127-128.

[2]金艳茜.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9):177.

[3]万中日.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校园:中旬,2015(7):174.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实效性德育工作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