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管护工作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6-11-19胡文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森林管护问题对策

胡文伟

摘 要:作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关键性工作,森林管护工作有着较高的工作规范与工作要求。为更好地保护天然林资源,必须从关键处着手,提高森林管护工作的工作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韶关地区森林关乎工作的实际状况,找出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森林管护;问题;对策

自我国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以来,天然林保护一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为止,该项工程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一是明显减少了对天然林资源的浪费,二是有效扩大了天然林面积,三是缓解并治理了部分如水土流失等的严重的森林生态系统环境问题。森林管护工作时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关键性工作,为更好地保护天然林资源,本文以韶关地区为例,从森林管护工作目前的实际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对森林管护工作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措施。

一、目前的韶关地区森林管护工作状况

1988年,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并一直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森林管护工作。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包括韶关在内的全国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共超过二十个,基本全部落实了森林管护责任,且经过评定,落实等级全部达优,这标志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林管护责任制落实完成。另外,各地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采取了特异的方法,如“家庭生态林场”的森林管护方法、“股份制家庭托管”的森林管护方法、“资源保护与灾害防治相结合的全方位式”的森林管护方法、“乡企、区域、村组、村民四级联防”的森林管护方法、“管护站与管护点、全职与兼职管护人员兼具”的森林管护方法。韶关市始兴县的罗坝镇,被指定为蚕桑专业镇,其所建立的生态公益林场,通过多方面努力,将林业和种养业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天然林保护工作,还带动了经济发展。这些方法因地制宜,保证了森林管护工作作用的有效发挥。最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目标、资金预算、任务、管理要求等为各地的森林管护工作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各地天然林保护区在深刻落实各项规定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了一些列合理可行的森林管护方案及制度体系,包括休牧、禁牧、移民等具体措施,有效缓解甚至化解了一直以来存在的林木矛盾,促进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展。

多年来,韶关地区森林管护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着,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然而,在森林管护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并深刻分析这些问题,并需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加以落实,才能进一步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

二、韶关地区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缺口较大。社会经济及资源状况的发展具有较大波动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物价不断上涨,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都进行了相应的提高,而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资却基本维持不变,造成了两方面的资金缺口较大。

一方面,森林管护工作人员的工资一直按照工程初始时的标准进行计算和下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森林管护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普遍落后于其他行业,社会保障及其他待遇水平也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森林管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员工流失的现象频发,不利于森林管护工作质量的保证及工作队伍的建设。如有些员工在进行巡视工作时,不够认真和全面,留下了安全和质量隐患。

另一方面,森林管护工作本身需要的经费也得不到保障。自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为丰富森林资源,新增了许多人造林,随着森林面积不断扩大,原有数目的经费难以涵盖所有森林管护所需的费用,导致单位面积的森林所得经费不能达到标准水平,森林管护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加上森林面积的扩大决定了森林管护工作人员必须增多,否则每个员工的工作量就会增大,而与上述的员工工资水平不达标的情况堆积在一起,导致森林管护工作目前的资金缺口较大。

2.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对森林管护工作的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

一是体现在管护合同的签订上。天然林保护的主管部门往往忽视管护合同的重要性,仅仅把签订合同当做是走形式。首先,管护合同内容的规范性不高,具体问题有,雇佣期限太长、雇佣条款不明确、合同内容不全面、合同格式不标准;其次,签订合同的过程不严肃,具体表现为,签订管护合同的与承担管护责任的人不一致,代签的情况较为普遍;最后,合同签订后,主管部门往往忽视根据合同条款及规定对管护员工进行工作评定及绩效考核,导致员工不按照签订的合同履行应尽的职责也不会被追责,关乎合同实际上形同虚设了。此外,还有管护合同不能及时续签导致出现“空窗期”等问题。

二是体现在管护工作的记录上。一方面由于主管部门放松监督,对于管护工作所要求的巡山记录疏于检查;另一方面,森林管护工作人员的人员构成比较繁杂,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且全职工与兼职工不分,对于管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没有及时到位,导致管护人员工作中的巡山记录不合规范。首先,记录追求形式主义,这些巡山记录通常只记录了巡山的时间、地点和人员,而对于巡山时所发现的情况很少有记录,森林管护情况得不到真实具体的反应;其次,达不到“巡山日记”的要求,森林管护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每天编制巡山记录,然而很少有工作人员能够每天如一日地认真记录清楚巡山情况;最后,还存在着乱写记录的情况,因为做不到每天编写记录,当上级要求检查时,工作人员只能临时补写遗漏的记录,只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记录情况并非真实情况。

三、韶关地区森林管护工作问题的对策

1.加大管护投资。针对森林管护工作的资金缺口,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审视实际情况,调整相关的资金政策,比如提高天然林保護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标准等。增加的投资资金可以用于弥补员工工资和增加的森林面积所需管护资金的不足。对于管护员工的工资来说,这些资金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工资标准,保证他们生活水平的合理提高,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还能有效防止员工流失,增加员工队伍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管护工作本身来说,投资资金的提高可以保证管护面积保持与实际森林面积同步增长,并且使单位面积的森林管护工作资金达到标准,有助于森林管护工作质量的提高。另外,投资资金的提高还可以带动其他一系列措施。比如,更新森林管护工作的基础设施,为满足管护工作中所需的交通及通讯要求而增设相关设备,以保证管护工作的效率稳步提高;又如,可以加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建设,全面高效地落实森林管护工作。

2.完善管理体制。完善森林管护管理体制的主要方法是加强森林管护合同及工作的规范性。工作合同是森林管护工作能够科学有序进行的保障,必须对合同签订行为加以严格管理。在订立合内容时,要严格根据森林管护实际面积,对于管护工作作出具体的要求,包括工作内容标准、考核评定标准等等;在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核签订人身份,并确保签字人完全同意合同所列条款,对自己的签字行为负责;签订合同后,注意在合同到期前开展相关续签行为,保证管护员工工作的连续性和队伍结构的完整性。管理部门须在重视合同的基础上,注意开展员工工作质量考核评定,严格执行合同内容。

编写巡山记录是森林管护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加强管护员工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保证巡山记录的真实完整,以便森林管护工作的有效进行。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坚持按时填写巡山记录,且要对记录内容的具体性作出明确规定,防止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

四、结语

森林管护工作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核心工作,要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上取得进展,必须从核心着手,提高森林管护工作的工作质量,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合理化的建议方案进行改良。

参考文献:

[1]江淞涛.浅谈森林管护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217.

[2]覃章红.天保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顾问,2015,02:122.

[3]周成江.关于加强森林管护工作的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277.

猜你喜欢

森林管护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生态护林员在精准扶贫中的管理建议
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