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肠胃炎诊治要点

2016-11-19戴永川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

戴永川

摘 要:分析猪传染性肠胃炎发病机理,就诊治要点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染性肠胃炎;诊断;防治

一、前言

猪传染性肠胃炎,由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诱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症典型症状,呕吐、腹泻、脱水,尤其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极高。此病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基层养殖户主必须要高度重视此病的诊治。

二、发病机理

致病病毒经口鼻侵入,进入小肠部接触肠内绒毛,病毒毒力导致绒毛萎缩,影响肠内黏膜功能性上皮细胞,降低其产生某些酶的能力,直接影响猪只对水解乳糖和其他养分的吸收,进而导致消化不良诱发酸中毒。此外,随病变变化,肠腔内渗透压改变,导致体内水分滞留,甚至自机体内吸收体液,而导致严重腹泻和脱水,进而影响肾功能而加重病死率。

三、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变,是诊断此症的依据。出现典型感染病例,应及早隔离,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

1.流行特点。此症仅感染猪,不同日龄阶段,均有易感性。但,仔猪、育肥猪、育成猪,易感性最强,几乎达100%。其中,仔猪尤其哺乳期,死亡率最高。随日龄的增加,此症病死率渐低。而耐过性仔猪,多数成僵猪,影响育成率。病猪为主要传染源,致病病毒随粪便、鼻液排出体外,侵染易感猪群。此症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秋末至第二年初春,致感病例略多。

2.典型症状。此症潜伏期短,仔猪12-24小时,成年猪2-4天。此病传染速度快,几日内可迅速波及全群。典型症状:水样腹泻、严重呕吐。不同日龄阶段,典型症状汇总如下:

(1)哺乳仔猪。潜伏期短,2周龄内仔猪,潜伏期也就在1-2天。感染病例,半数有短暂的体温升高,严重达41℃。同时,急性水样腹泻,部分先有呕吐症状。排便颜色不一,或黄色、或黄白色。仔细检查,粪便内含有未消化的凝乳片,伴有浓浓的恶臭味。但是,未見血丝。随脱水症的出现,机体渐显消瘦。而且,严重口渴,病猪急切趴在食槽内饮水。随病情的恶化,病猪极度衰弱,行走不稳,常由此被压母猪下致死。侥幸存活的仔猪,多数成为僵猪,生长发育受阻,影响最终育成率。

(2) 成年猪。潜伏期略长,多数在2-7天。实际上,随日龄的增加,猪体抗病体质的增强,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略显不同。部分感染病例,食后不久即可呕吐。而多数病例,即开始就水样腹泻,可持续达4-5天,短则2-3天。排便显灰褐色,内含大量凝乳片,甚至有未消化的食糜。随病程加剧,病猪食欲废绝。体温略显正常,或偏低。而脱水必带来口渴,猪体极度消瘦。腹泻得到控制后,症状不再复发,病死率不高。部分感染病例,症状较轻微,仅不食、无腹泻、拉软便而已。

母猪感染,泌乳减少,甚至无乳。怀孕母猪感染,很少有流产症。

3.剖检病例。外观尸体消瘦、脱水明显。剖检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肠膨胀.胃内充满凝乳快。胃底黏膜充血,有出血斑: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便。含有泡沫和未消化的小乳块,绒毛萎缩。小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血管扩张,淋巴结肿胀,肠系膜淋巴管内见不到乳糜。将空肠纵向剪开.用生理盐水将肠内容物冲掉.在玻璃平皿内铺平,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空肠绒毛明显缩短。组织学检查.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

4. 实验室诊断。依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将空肠纵向剪开,用生理盐水将肠内容物冲掉,在玻璃平皿内铺平,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在低倍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空肠绒毛显著缩短,此为传染性胃肠炎的特征病变。病原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可见小肠上皮细胞浆内亮绿色荧光。

四、治疗和预防措施

1.治疗。痢菌净每千克体重20 mg,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 d;0.1%高锰酸钾溶液,每千克体重4 ml,一次灌服。

硫酸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3-5 mg,25%葡萄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2 ml,混合后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mg,VB1,50mg,一次两侧三里穴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

氯化钠3.5 g、氯化钾1.5 g、小苏打1.5 g、葡萄糖20g,加温水1 000 ml,自由饮服;或用市售多维电解质饮水。

中药处方,白头翁30 g,黄连10 g,秦皮、白芍各25g,黄柏30 g,泽泻、茯苓各15 g,苍术、陈皮、厚朴各20 g,木香15g,大黄炭、金银花炭各25 g,甘草5 g。水煎取汁,每日灌服2-3次,连用2 d。

同样有不错的疗效,值得尝试借鉴。

2.预控措施。结合日常防病经验,平时严格兽医防疫制度,注意猪群抗体水平的动态监测,禁止从疫病区引种,尤其,晚秋、寒冬、早春季节。加强疾病检疫,不要引进病猪。严格消毒管理,防治人员、动物、用具等,间接感染传播此病。所有新购进猪只,严格隔离观察,确定无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一旦出现感染病例,立即封闭消毒,隔离病猪,做好场地消毒,禁止猫狗等随意窜动,扩大疾病传染面。

接种免疫疫苗,为目前有效预控此病的关键。免疫程序的制定,应结合猪场情况而定。规模化猪场和老疫病,用猪传染性肠胃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免疫预防;母猪妊娠期,产前4周,注射用4毫升/次。仔猪吮吸乳汁,被动获得强免疫能力,可维持免疫效力达断奶后1周;主动免疫,仔猪用0.5毫升/次,50千克下猪用1毫升/次,50-100千克猪用2毫升/次,100千克以上猪用4毫升/次。接种后,有效免疫力维持达半年之久。

参考文献:

[1] 马德英.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J]. 湖北畜牧兽医. 2013(03).

[2] 赵雪梅,孙克年. 猪传染性胃炎的无药残留治疗方案[J]. 中国动物保健. 2012(02).

[3] 伍洪山. “痢干见影”、“三七二”治疗猪传染性肠胃炎效果好[J]. 湖北畜牧兽医. 2003(02).

[4] 刘忠琛,黑立新,纪伟旭. 冬防猪传染性肠胃炎[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02).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